第二十四章何去何从
作者张国军
从东疆转来的家书中,爸妈催促文惠尽快返回广州,何去何从,已成为了文慧心中的一块心病。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假如按照父母亲的要求和安排,出国留学,回到内地大都市工作和生活那是多少大学毕业生梦寐以求的美事。
对于文惠来说,她是一个女生、追求美好的前程是每一个人的愿景和权利,享受美好的未来是每一个人的希望。
留下坚守、践行诺言,还是随波逐流、面对现实去追求美好的未来?
文惠陷入了苦苦的两难之中了。
现实生活中有人这样说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川湖海,一半是烟火人生,这话说得倒也是真正的现实,听上去好似也有一点点感触。
可是,也有人这样来品味生活,生活并非都是繁花锦绣,所有的好不过是来自内心底的知足,眼中的热爱,以及对万千世事删繁就简的态度。这个表述它自有一些原由,似乎是感受到了生活美的真谛。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感慨:余生,愿以温柔待花开,愿该悲等风来。诗意般的感触、诗意般的憧憬。
于是乎便有了这样的心悟:岁月温柔云淡风轻,人生向美心底宽。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川湖海,一半是人间烟火。
文惠也知道,就算是回内地去那也不并算是背叛,都是为了自己的追求、为了心中的梦想。肖剑从大上海来,可是他为了爱情、为了一份心中的责任回大上海去了,大家不也能够理解他吗!想到这些事的时候,文惠决定晚上再与好姐妹白雪和张雅萍好好聊聊,也请她们帮自己拿个主意。
俗话说得好,人生没有四季只有两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
一日三餐用心过,柴米油盐慢慢尝,愿这烟火人间,星辰四季,都值得我们去歌颂,值得我们用心铭记。
白雪这几天来了身上,人也非常的疲倦,心情也时有好有坏,有时候就是莫名的生闷气,这也不知道为什么。
从东疆来苏合恰县时,刚好接到了妹妹白晴从首都Bj给他寄来的信,晴儿还给她寄过来一份Bj烤鸭,晴儿知道姐姐喜欢吃,她特意去全聚德买了一份,她明白姐姐一定会很高兴的。
还没有来得及品尝全聚德烤鸭的美味,白雪和伙伴们就接到了立刻驰援南疆灾区巡回义诊的紧急通知,三个小时集结完毕便风尘仆仆地赶来了苏合恰。
在这里,白雪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她虽然身心疲惫、每天都要面对着一些个身患重疾的病人,特别是在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中,她又感觉到医生职业的重要性。
自己是一名白衣战士,是一名党和国家培养的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应该承担起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人生有许多得与失,不畏艰难、不计得失,全心全意为老百生、为病人服务就是自己的义务、责任和使命。
以平常心看得失,以欢喜心过生活。繁华三千,看淡即是浮云,烦恼无数,想开便是晴天。愿我们都能好好爱自己,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个心定有福的俗人,人生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实属难得的了。
晚霞落入天山山谷的时候,白雪、张雅萍和文惠他们医疗组已吃过了晚餐,随后又来到帐篷外面的戈壁滩上散步。
风起的日子
笑看落花雪舞的时节
举杯向明月
这样的心情
这样的路
我们一起走过
希望你能爱我
到地老到天荒
望你能陪我
到海角到天涯
就算一切从来
我也不会改变决定
我选择了你
你选择了我喔
我一定会爱你
到地久到天长
我一定会陪你
到海枯到石烂
就算回到从前
这仍是我唯一决定
我选择了你
你选择了我
这是我们的选择
走过了春天走过秋天
送走了今天又是明天
一天又一天
月月年年
我们的心不变
希望你能爱我
到地老到天荒
希望你能陪我
到海角到天涯
就算一切从来
我也不会改变决定
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喔
我一定会爱你到地久到天长
我一定会陪你到海枯到石烂
就算回到从前这仍是我唯一决定
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
这是我们的选择
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
这是我
这是我们的选择
这是时下一首非常动听悦耳的歌曲。上星期,抗灾指挥在这里架起了广播。
在遇到有紧急任务通知时,可以通过广播来传达,有时在工作之余播放一些歌曲,从此这戈壁滩上也就不再显得那么沉闷了。
"白雪,雅萍我有件事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请你们帮我出出主意。"
"文惠,什么事?说吧,我和准萍定当帮你合计合计。"白雪嘴里说着这些话,可是在她心里掠过一阵阵的不安。白雪突然意识到文惠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似的。
张雅萍也说了几句话,表示理解与支持。
文惠也没有注意到白雪表情上的变化,听到白雪这样表示,于是她把自己心中的想说的话对白雪和雅萍俩全倒了出来。
“白雪、雅萍,我爸妈催我回广州、并且已作好了安排,要么去Dj医学院留学;要么留在广州市工作。白雪,我怎么办?“
这可不是一般的事,这可是大事、关乎我们众多支边大学毕业生的大事情。前些日子,那个在东疆文教委的男生弄出了那么恶劣的事情,给支边大学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肖剑的离去,他自然有他的苦衷、是为了照顾病中的女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为了大义大爱,受到了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
文惠沒有充足的、能够说服他人的理由,完完全全是为了追求个人安逸的工作、或者说就是为了去海外的Dj医学院留学、去拿个学位以换取未来美好的前程,这肯定是不被人所理解和支持的。
“文惠,你的心情我也很理解,父母亲的心愿是要自己的子女能有一份更好的工作、有一份更好的生活、还有更希望将来有更幸福的人生。这其中就包含了工作、生活,婚姻与家庭。试想那位父母亲不是这样想的,他们可能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子女们身上,去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我是这样想的,父母亲的心情我们应该理解的!可是……”
“可是什么,白雪我们是好姐妹,你有话直说!”
“不好说呀!文惠,我们是好进军大西边疆建设的战友、是一生一世的好姐妹,我实话实说话语难听不顺耳,到时得罪于你可不许骂我。”
“如果是应你所说,那我们还是战友、还是好姐妹吗?”
白雪看着文惠,察觉到她说的是实在话、是真心话,心底里宽慰多了。
“文惠,如果只是为了留学和去大都市工作和生活的话,我不赞同。我们大家伙都是好姐妹,可别忘了珞珈山下的承诺、也别忘了长江边上的誓言。离开很容易,转身就走了,可是大家伙的心却永远永远凉了,人世间的真情也就凉了、断了。我表达我个人意见是:不支持你回广州!”张雅萍喃喃细语道。
“白雪,我知道你和大家舍不得的,我也只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文惠,你想想当年八千湘女上天山、万名齐鲁女儿进边疆,她们中谁没有亲情、没有自己的梦想呀!但是,她们把自己的青春和梦想都奉献给了边疆的建设事业,这是多么崇高、多么伟大的理想,她们获得的成就不比诺贝尔奖低的!”
文惠非常的感动,她听着白雪和张雅萍这一句句震撼人心的话语,心潮澎湃、真情难忘。此时此刻,文惠己从心底里作出了决定,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留下来不走了,和大家一块共同杠起建设大西北边疆的重担!
“白雪,谢谢你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文惠动情地拥抱着文雪和雅萍,这一幕幕真的非常让人感动!
从北疆到南疆,从南疆到边疆最西端的苏合恰县,王新江
带着几位老师和学生,一路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震灾区。
在这里,王新江、白雪、文惠、赵红艳、宋玉玲、周也、王少娥、戴璐璐、黄殊颍、龙珠等人在这里又见面了。
“新**姐,现在我们又要改口称呼你王教授了呀!"
白雪见到王新江时打趣地道。
“姐妹们好!你们怎么称呼都可以的。"
这时邓湘灵和张芙蓉两位教授带着黄殊颍、戴璐璐等人也来到医疗帐篷,每天早中晚的三次巡查。
王新江第一眼就认出了张芙蓉和邓湘灵。
"张姨、邓姨!"
王新江对己走进帐篷的张芙蓉和邓湘灵喊道。
“哟,这不就是我们王司令的宝贝女儿新江吗!"
“是啊,是新江丫头,几年不见,听你爸妈妈妈说你都是教授级的老师了,优秀!好样的!”
“两位姨妈你们过奖了,我们几位老师和学生来这里,就请给我们分配工作吧!"
"哈哈,我们王司令的女儿就是不一样,刚到就请求出战,新江你们有什么想法?"
“没有,一切服从安排!”
“好!那就分配在我们医疗小组协助工作吧!"
“好的,谢谢两位主任,保证完成任务!”
王新江大声地回道。
“好吧,大家都辛苦,如果有什么事就直接去前方赈灾指挥部医疗组找我们,小郑就是我们的联络员,通过她也可以找到的。"
"好的,谢谢两位主任!”王新江、白雪l和大家一起开始各自的工作。
王新江带着两位老师和四名学生,开始穿梭于各医疗救助点的帐篷中。
黄新江所看到的灾区处处都是满目疮痍,令人心痛。
当年ts市也是7点8级震级,现在苏合恰和另外一县震级达到7点4级,这是破坏性特别大的。
就南疆苏合恰县来说,只说房屋倒塌就达到了4万多间。
看到这些真让人心痛!
王新江在医疗点的各帐篷,逐个安慰着一些闹情绪的病人。
人世间需要真情,一笑一颦都是一种能量,传递到人心灵深处的都是爱。
一天下来,王新江和她的志愿者小组把这个片区的医疗救助点已走了一大半,她计划着明天继续走完剩下的一小半。
不容易,在这生生不息的人们为了生活、也为了未来真不容易。他们经历了太大太多的自然灾害磨励。
可是,人为什么要经历这些苦难哩?
王新江也没办法回答,当然她很想知道答案。
吃了晚饭,王新江准备回住宿的帐篷去休息一会,这时白雪却朝她走过来,邀请她去外面走一走。
王新江与白雪交流着一些话题,她把重心工作放在农牧民群众的心理辅导上,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重建美好家园上来。
白雪听了很是贊同。返回帐篷休息时,她们又聊了许久,俩人非常谈得来。
上级择址重建农牧民家园和县城的建设工程,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按照安排下月上旬,农牧民和县城居民就可以住进新房了的。
这一天下午三点多,鲁蔡花的丈夫带着孩子们已被民政部门用车送回到了伊哈朗乡,他们一家人喜极而泣团聚了。
只要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共同相扶走过岁月,不管是什么困难,也不管要吃多少苦,那都是最幸福的。
博峰从fG办完公事后,他犹豫了许久,应邀去MG哈佛大学去走走,他此时也没办法决定,当然他知道袁凯丽依然很期待着。
博峰在fg等待签证时,他依然在犹豫着到底去不去哈佛大学?在做了许久強烈的思想斗争后,最后决定还是去看看。
他悄悄从fg转道去了mg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的哈佛大学。
博峰没有惊动袁凯丽,他只想过来看看这所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感受一下这里的文化氛围。
在校园一侧墙面上有关哈佛大学的介绍中了解到,世界上著名的哈佛大学,坐落在mg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这是mg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的前身。
15世纪末,由欧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哥伦布开辟,欧洲人纷纷远涉重洋来到美洲。17世纪初,首批英国移民到达北美,在那里开拓自己的“伊甸园”——新英格兰。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够受到这种教育,他们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哈佛学院1636年10月28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决定仿照英国剑桥大学,筹建一所高等学府,每年拨款400英镑;学校初名“新学院(NewCollege)”或“新市民学院(thecollegeatNewTowne)”,成为全美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同年正式开学,第一届学生共9名。1639年3月13日,为感谢以及纪念约翰·哈佛牧师在创立初期对学院的慷慨捐助,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将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1650年哈佛学院获准成立法人机构。1693年,北美第二所学府威廉·玛丽学院诞生;1701年,耶鲁学院(耶鲁大学的第一所学院)成立。这两所学院的出现,使哈佛学院有了伙伴和竞争的对手;受英国古老大学传统影响较深的哈佛学院,面临着强有力的挑战。哈佛学院最初模仿英国的大学模式展开办学,但清教徒的哲学思想却获得了保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院的领导者都由神职人员担任,拉德克利夫学院正式成为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学院。时任院长的德鲁·吉尔平·福斯特也后来正式成为哈佛创校300多年以来第一位女性校长,亦是继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后,常春藤盟校的第四位女性校长。
哈佛大学主体部分以三本书为背景,两本面向上,一本面向下,象征着理性与启示之间的动力关系。上面的两本书上,分别刻有“VE”和“RI”两组字母,与下面一本书共同构成校训中的“VERITAS”,“VERITAS”在拉丁文中即“真理”。校训最早校训是“VeritasChristoetEcclesiae”,英文为“TruthforChristandtheChurch”,意为“追求基督教与教会意义上的真”。后来,随着哈佛的世俗化以及与宗教脱离关系,这句话也就自然而然地简化成了一个词——Veritas。这个词经常被人翻译为“真理”,它不仅是“真理”,也有“真实”、“真相”等意思。在哈佛,在知识、世界、社会、人类等种种领域追求“真理”、“真实”和“真相”乃是永恒的目标。在哈佛读书成绩优异者三年内即可取得相应的学位,可称得上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了。埃里奥特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对MG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他强调高等学校要给予学生三个法宝:一是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二是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三是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行为转化为自主的行为,使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哈佛大学培养过8位美国总统和数百位诺贝尔、普利策奖获得者。此外,还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如诺伯特·德纳、拉尔夫·爱默生、亨利·梭罗、亨利·詹姆斯、查尔斯·皮尔士、罗伯特·弗罗斯特、威廉·詹姆斯、杰罗姆·布鲁纳、乔治·梅奥等;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蒙古国前任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也出自哈佛。凯瑟琳·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近代以来,中国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胡刚复、竺可桢、杨杏佛、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涵、胡秀英、余英时、李欧梵等。而比尔·盖茨则是该校的商业精英。这的确是世界上顶尖的研究型名校。
博峰,他乔装打扮后就算是遇到了袁凯丽,她也是认不出来的。
这是一所诱惑力很大的大学,从文化、经济、医学、政治等等多个领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英,为世界平和发展、为科学造福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如此,博峰心想如果让自己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话,那么自己必定选择自己祖国的世界名校一一BJ大学和清华大学!
博峰有着浓浓的北大和清华情结,那是他心中的伊甸园,那是他心中名牌大学追求的的真谛。
在哈佛大学校园,博峰感受了几圈后,他毅然决然地走出哈佛、直奔机场搭乘回国的班机返回大西北边疆。
结束了一天忙忙碌碌的工作,来到天山脚下的戈壁滩上,王新江提议去攀爬前方一公里外的天山秀灵峰。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全长约2500千米,南北平均宽250—350千米,最宽处达8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
国内有关部门正在将我们天山的托木尔峰、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以“XJ天山”名称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天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造就了天山山麓到山顶气候出现垂直分异,山地的植被有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
北坡由山脚至山顶植被依次为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针叶林,高山草原,高山垫状植物,积雪冰川。南坡由山脚至山顶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干旱山地草原,山地草原,剥蚀高山,积雪冰川。
主要原因是天山北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年降水量大于南坡,适合森林生长;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便于水汽进入;而天山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又为阳坡,蒸发量大,水分条件不适宜森林生长,这也是天山的异妙所在。
天山的雪峰似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成就了无数武侠传奇,也成就了一种神奇的花儿“天山雪莲”。
据有关书籍记载传说,唐代开元年间的《道藏》把天山雪莲称为“中华仙草”。
另有书籍传说,据《穆天子传》记载,3000年前的周穆王曾乘坐“八骏马车”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见了他。穆王赠送大批锦绸美绢等中原特产,西王母则回赠了天山的奇珍瑰宝,就包括了天山雪莲,并邀请穆王游览天山名胜。穆王亲书“西王母之山”,留作纪念。
以前,牧民在行路途中遇到雪莲时,会认为是吉祥如意的征兆,并以圣洁之物相待。传说古代瑶池王母到天山深处的天池洗澡时,随从的仙女们一路上撒下鲜花朵朵,这就是天山雪莲。在边疆当地民间,雪莲带有神秘色彩,高山牧民把雪莲奉为吉祥如意、驱邪避难、益寿延年的仙草,雪莲苞叶上的水滴,也可以驱邪益寿,保佑家人健康平安。
美丽动听的传说,不如自己亲眼目睹,于是大家伙都响应王新江的提议,爬天山寻找“天山雪莲!”
“姐妹们大家伙都把衣服穿厚点,我们要去爬天山了,姐姐们怕不怕?"
王新江激情澎湃地对大伙道。
“不怕!不怕!不怕!"
大家伙齐声回应着,没有一丝丝畏惧感。
很显然,在白雪、文惠、王少娥、张雅萍、宋玉玲、赵红艳等等这些人当中,大多都经历了大暴风雪、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从心理感觉上似乎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了的。
“好的,姐妹们我们五分钟后就在这里整装出发!"
看看天气,今天一整天时间都是阳光灿烂,此时刚好是晚上七点钟,太阳还挂在西天边际,三个多小时的活动时间足够王新江她们去爬山了的。
秀灵峰是天山的一座支峰,这里山高林密、常年冰天雪地独立雪不化,从而生长出了人间珍稀物品一一雪莲花。
有人说,要找到雪莲花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要有缘份的人才可着见,没有缘是不可能看到的。
二十分钟后,王新江、白雪、文惠她们一行十人来到了天山脚下。看着魏巍巍天山,有人随时发出了感叹,“这山气势太神奇了,这山里肯定住着神仙!”
“姐妹们大家小心点!”文惠大声地喊道。
“知道了!"
从山脚下一路爬到小半山腰,这十多个女生爬得上气不接下气的。
虽然累着,但是大伙儿心底里却非常开心的。
“新**,乍没看到雪莲花呀?"
“不急,姐妹们细心的找找。"
王新江告诉大家伙,雪莲花一般生长在山峰之颠,但有的也长生在半山腰中的。
天山雪莲,又名“雪荷花”,当地维吾尔语称其为“塔格依力斯”。属双子叶植物纲、菊科、风毛菊属多年生草本。XJ特有的珍奇名贵中草药;生长于天山山脉海拔2000多米的悬崖陡壁之上、冰渍岩缝之中;那里气候奇寒、终年积雪不化,一般植物根本无法生存,而雪莲却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
这种独有的生存习性和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天然而稀有,并造就了它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神奇的药用价值,人们奉雪莲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这雪莲花这么金贵,人世间的珍稀物品,一般的凡人那是看不到的哟!"
“别恢心,我们往上再爬四五百米,看看在那个山坳坳里能不能找到!”
王新江指着上面那个山坳,对大家鼓励道。
王新江很有信心能找到雪莲花,小时候和爸妈在北疆时,爸爸带着她爬天山北段的伊林峰,爬了好高好高终于找到了一朵洁白的雪莲,这事她终身难忘的。“姐妹们,有信心爬上去吗?”
说实在的,此时此刻的确非常困难了,现在她们都已站在了海拔两千米的山峰上了。
“新**,我爬不动了!"
“我也是,爬不动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太阳己渐渐地落山了,“姐妹们你们就在这原地等我,我爬上去看看!"
王新江的话音刚落,白雪和文惠也同时大声地喊道:"新**,我也去!”
王新江回头一看,是白雪和文惠,于是她打了个手势,“好样的,出发!”
王新江、白雪、文惠三个女生象一支支脱弦的箭,向山峰直冲过去!
"新**加油!”
“白雪加油!”
“文惠加油!”
远远望去,一袭红色围巾在雪地上、又恰适在空中飞舞。那红围巾是白雪戴着的。
尽管太阳己渐渐地落入西边山谷,那一层层火红的晚霞把天山雪地辉映得透彻晶亮。
毕竞是生长在大西北边疆的王新江,从小就在天山南北摸爬滚打过,体力和耐力远远超过了白雪和文惠,很快王新江已到达目的地。
白雪和文惠还有一百远距离,此时早已是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了。但是,白雪和文惠都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傲气,拼命三郎似地往上爬去。
站在原地等待的张雅萍、戴璐璐、王少娥、周也、宋玉玲、赵红艳、龙珠她们在使劲的呐喊、使劲地鼓掌,为王新江、白雪和文惠加油鼓劲!
文惠爬到山坳上的一端,映入她眼幕的是一朵洁清玉洁、晶莹剔透的雪莲花!
白雪和王新江两人也在不同方位地方都发现了雪莲花。
“我们找到雪莲花啦!"
“我们找到雪莲花啦!"
“呐喊声在山谷里回荡,那一声声激情澎湃的声音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
在山下医疗组负责人张芙蓉和邓湘灵在列行检查,她们久等白雪、王新江、文惠她们仍未回到住地,甚是挂念,她们也集聚了一批人来到天山脚下,此时己是夜幕降临,不一会儿浓浓的雾气把天山山麓给罩住了。
“王新江、白雪、文惠你们快回住地!”
由张芙蓉和邓湘灵带领的一行人,在山下大声的呐喊着。
山上的人都叫到了,大家都齐声回应到,“张教授,邓教授我们在啦,一会就下山!”
天山沸腾了,这是亘古以来,天山从未有过的欢乐景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这些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毕业生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