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同搏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审判决

    在距张智起诉离婚法院立案的一年零两个月后,西城市东城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准许原被告离婚。

    接到判决书,被告朱墨的第一反应就是要上诉,要立即上诉。

    朱墨不接受一审判决的主要理由显而易见。她认为,法庭作出的离婚判决,其事实和理由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朱墨不服判决,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主审法官林燕是有思想准备的。

    但让林燕没有想到是,原告张智竟也对判决提出了诸多异议。而且,张智对判决不满的理由,让林燕难以理解。

    林燕心想,这个判决,首先满足了原告张智最主要的诉讼请求,也就是离婚。其次,在对于财产的分割上,也基本是按照张智的要求作出判决的。所以,她想不通张智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异议。

    第二次庭审结束后,张智一直担心着一审会不会作出对自己极其不利的判决,但是现在,离婚的诉讼请求已经顺利达成,这就让张智有了进一步的想法。

    所以,他对判决不满的主要理由,一是他认为,朱墨在银行的三万多元存款应是夫妻共同财产,这笔存款和利息应当予以分割。二是两套房产评估的价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按一人一半进行分割。三是对未偿还的房贷,应当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共同偿还。

    对张智提出的这三条理由,林燕反复向他进行了解释。

    对第一条,她告诉张智,对三万元存款其实已经按照一人一半进行了分割,是张智自己对判决书中财产分割计算方式理解的问题,判决书中的表述,表面看是偏向了女方,但实际上是有利于男方的。

    可是,张智坚持自己的看法。

    对第二条,林燕觉得张智有点不讲道理了。对房产的分配,她可是完完全全按照张智起诉状的诉讼请求进行分割处理的。

    林燕明白,现在张智不予认可,觉得在房产的分割上吃亏了,那是因为张智急于离婚,不愿和被告再有任何牵扯,故而主动提出了各自单位所分房子归各自所有。

    而对于第三条,在庭审中,被告朱墨可是一再要求,夫妻应该共同承担住房贷款还款义务,而张智则是尽量回避这个问题,坚称房子给了谁,就由谁来偿还贷款。

    现在,判决出来了,张智却又提出要共同承担贷款还款,林燕知道,张智提出这一条,是为了让自己更有权利要求重新分配房产。

    张智提出的这三条,让林燕心里有点接受不了张智的做法了。

    拿到判决书,张智认为没有完全得到自己想要的判决结果。

    他根据帮父亲打官司的经验,知道有的法官和代理律师是原告被告通吃,所以他怀疑他委托的这个许律师会不会从中去和被告串通玩什么猫腻。

    于是,张智果断地重新聘请了律师,在十五天后,也将案子上诉到了西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已经当过了被告,也经历过了法庭审理,又收到过法院判决书的朱墨,现在已经在心理上不那么惧怕法院二字了。

    所以,当她收到二审法庭转交的张智的上诉状时,面对张智提出的那些在她看来非常可笑的上诉理由时,她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斗志。

    她现在就只想着,希望这个案子一直拖下去,如果能拖到一诺考上大学最好。

    这样的话,一诺上高中的这几年,她就可以让自己有点底气去安慰女儿,对女儿说,爸爸因为读博士太辛苦,抽不出时间回来看咱们。她还可以鼓励女儿,要像爸爸那样,终生学习,不断进步。

    让朱墨欣慰的是,一诺顺利地考上了西城市数一数二的省级重点高中。

    这让朱墨对打官司的事就更加不放在心上了。

    她想,结果再坏,又能怎样呢。

    不过,有件事,朱墨心里一直愤愤的。苟夏青老公发给过来的那几条短信,可是始终在朱墨的心里排解不去。

    从这些短信里,她读出了苟夏青这个女人的巧言令色、患得患失。

    张智是怎么看待这些短信的,朱墨虽然不得而知,但从张智的行动上,她知道张智是执迷不悟,不撞南墙不回头。

    她恨张智,可她也不希望看到轻易不会被人左右的张智却被那个女人耍弄,因为他是自己女儿的父亲。

    怎么才能叫醒这个不知道是真睡还是装睡的男人呢?

    朱墨清楚,她现在不管说什么,张智都不会去听,而且,她也没有机会去跟他说什么。这天晚上没事,朱墨决定给张智写封信。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张智,张博士,我很清楚,你现在正在婚外情感的温柔乡里酣睡不醒。

    但你知道吗,一个深陷男女之情的男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实用最不被人信任的人。你不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吗,那就快点醒过来吧。

    你是个喜爱读书,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希望抽出你那宝贵的时间,读一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男主人公爱上了他第二次见到的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在男主人公的心里“既不是情人,也不是妻子”,但他却愿意为她付出生命。

    你还记得你留在家里的一个笔记本上,你写下的一句话吗?这句话是:“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只有永远!”

    我曾经问你这句话是否有所指,当时,你用一脸甜蜜的遐想,算是作答。

    可今天,我怎么觉得,你写的这句话和“既不是情人,也不是妻子”这句话,看上去如此神似。而现在,我也突然找到答案了,你曾经的那一脸甜蜜的遐想,原来都是为了那个女人。

    我给你推荐的这本书里还这样描写那个男主人公:“于是他想象她已经在他家住了许多年许多年,此刻正在死去。突然,他清楚地意识到她要是死了,他也活不下去。他要躺在她身边,和她一起死。”

    张智,张博士,此时此刻你不觉得你简直和这个男主人公一摸一样吗?

    张博士,外国的罗密欧与中国的梁山伯这两个男人,几乎是所有女人心目中理想的爱情对象,对于发生在这两个男人身上的经典爱情故事,想必骨子里追求浪漫追求不食烟火那种情感的你,也未必会把他们当真。

    你心里一定是明明白白地知道,这种脱离人间烟火的所谓真正的爱情,究竟能够经受住多少柴米油盐的考验。

    要我说,你就和那个女人再去轰轰烈烈地结它一次婚,然后再千恩万爱地和她去生个孩子,然后呢,然后再扔给你们一大堆日如一日年复一年永远也别想做完的家务,你看那能不能烦死你或者烦死她,你看你们还有没有心思再天天去花前月下,你看你们还说不说得出什么“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只有永远!”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台词。

    不过,对这些,也许你会做得心甘情愿,也许你真的就是爱那个女人。可是,她真的爱你吗?这才是最重要的。依我的判断,你真的是对人家“单相思了二十年”。好悲哀!

    张智,假如有一天,你看到有这么一个像你一样的高举爱情旗帜来闯社会的情种,你会信任他吗?你会羡慕他尊重他仰视他吗?

    你可能都不记得了,女儿曾经买过一种糖果让咱们两个同时吃,说是看谁会先忍不住把它吐出来。

    这种糖果,外面的一层是甜甜的,可很快它就会在唾液的浸润下开始出现酸酸的味道,然后,那种酸酸的味道渐渐变得浓烈,到了某个时刻,那种酸开始让人难以承受了,到此,才是考验吃糖人耐受力的时候。

    终于,你被酸得呲牙咧嘴,然后将其一吐了之。

    你败下阵来。

    看到这里,你也许烦透了我说的这些话,可是,我就是要说,你只管烦你的。

    这个社会,现实的欲望就是那么的现实。

    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所爱,或者一个女人被一个男人所爱,在褪去了那层甜蜜的表皮之后,支撑他们情感的绝不仅仅是情与爱的空气,更多的是空气里弥漫着的那碗家常饭的饭香,还有那支撑人间烟火的难以摆脱的铜臭。

    张博士千万别烦,耐着心,再让我多说几句。

    作为夫妻也好,或者是作为今后的朋友也罢,亦或是今后你我成了一旦相见便分外眼红的仇人也行,我朱墨还是禁不住想善意地提醒你一句,你和苟夏青之间只有铜臭。不是吗?

    如果不愿听我多言,那你就再看看我转发给你的那些信息量极大的短信,人家可是对我说“让你老公别读了,回老家去,别再这里害人”。

    唉,人家可是有老公有孩子的人,你干嘛还非要留在海东死缠着人家害人家呢?

    如果你硬是不愿从这些短信中读出个一二三来,那,你也枉被人称为博士了。

    人嘛,闲时,兴之所至,可以散散步嗅嗅花香,但却不能以赏花度日。再说啦,好多人是不认得美丽的罂粟花的。

    古往今来,由于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不同,这个世界真的是要靠男人来支撑的。因而,女人可以把爱情当做一生的追求,男人却不能把爱情当做毕生的事业。不然的话,大家怎么会把男人称作大男人,而把女人称为小女人呢。

    张智,如果一个男人不懂得分配男女之情在他生活中的斤两,那他最后生活的滋味,肯定会被他自己弄得乌七八糟。

    张智,张博士,我坚持称你为张博士,是因为我觉得你应该能够读懂我说的这些话。

    也许,今天给你写的这封信,是你我之间的最后一封信。

    我的这些云天雾地的话,不知道你愿意听懂几分,真想要听懂的话,是需要你的心静下来的。因为你的心静了,我的话才能在你的心里挤出一席之地。

    祝安好!一诺的爸爸,我的丈夫。(至少现在我们还是法律上的夫妻,对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