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往事

第二十五章 三人成众 该娶谁(上)

    曲文魁因为伤势严重,暂时不能移动,就留在昆嵛山苗老伯家养伤,等到能动了可以回去了,已经过了冬至节。

    明月听说曲文魁要回来,早早地把炕烧得暖暖的,把被褥铺了一层又一层,又放了手炉到被窝里。

    威海规矩,离家饺子回家面。曲文魁回家的第一顿饭自然是吃面条。黄氏亲自下厨擀了面条,做了香喷喷、鲜溜溜的大虾面。

    曲文魁爹和妈来了。连桂花也来了,嚷着要过来照顾曲文魁。王氏道:“有我这个当妈的伺候足够了,不用劳烦各位了。”

    明月道:“阿姨,我会推拿,我最擅长伺候人了。有我伺候保证好得快。”

    正说着话,拉曲文魁的车已经到了门口,众人迎了出去。

    曲文魁刚想在车上起身施礼,被曲廷叶按住了,“都是自家人,不用客套了,外面冷,冻了一路了,先到屋里暖和暖和再说。”男人们一起动手,扶着曲文魁到了屋里。大家伙儿刚要把曲文魁搬到被窝里去,明月阻止道:“我听我娘说,身子太凉,不能一下子到太热的地方,那样会受冻害的。”

    大家伙儿觉得有道理,就把曲文魁放在了被面上。明月爬到了炕上,替曲文魁搓手,又脱了袜子,替曲文魁搓脚。男人们见了,觉得不方便,就躲了出去。

    黄氏对曲文魁说:“先前你苗老伯捎话过来,说你受了重伤,你妈哭肿了眼,死活要过去看你,被我拦下了。如今你回来了,你妈的心就放下了。”

    王氏回应:“当初只是听说你要去学采药,原想着多学点本事也好,谁能想到有这么多危险?”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桂花见了,大大咧咧地说:“嫂子,这有什么好哭的?古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文魁命大福大造化大,这次遭了难,以后享清福。再说了,文魁已经是男子汉了,这男子汉越摔打越结实,越摔打越值钱。摔打过几次以后,女人争着嫁,到时还不得挑花了眼。”桂花看着曲文魁道:“我要是没结婚,我也想嫁给文魁呢。”

    明月正在给曲文魁搓脚,曲文魁忽然感觉钻心地痛,就“啊!”地叫了一声,众人忙问:“怎么了?”

    明月道:“曲文魁脚上的皮太厚了,搓不动,我就加了点力气,许是把劲用歪了,不知伤了哪里?”

    众人听了,笑成一团,知道是明月不愿听桂花说的话,对曲文魁暗中做了手脚,借题发挥,嘲讽桂花脸皮厚。

    “你们开心,就我受苦。”曲文魁有些窘迫。“妈,怎么没看到郑婶和郑月儿他们?”

    王氏道:“你郑婶儿入秋后身体一直不好,天天咳嗽。最近咳血了,林大夫说是得了肺痨。郑月儿哪也去不了,整天在家,不是伺候你婶子,就是做家务,还要绣花赚钱,每天忙死了。”

    曲文魁道:“苗老伯给了我不少黄精,子鸢说是润肺补气的。您捎给郑婶吧。哦,对了,子鸢说过,黄精加冰糖熬成膏吃,对治疗肺痨有好处,您顺便告诉郑婶吧。”

    “好。”王氏应道:“文魁是长大了。”

    吃饭的时候,曲文魁没法上桌,明月把饭端到了炕上,看着曲文魁吃饭。

    明月说道:“刚才给你暖手的时候,我偷偷看了一下,你的手是十个斗。我娘说了,九斗十斗享清福。”明月顿了一下,歪着头,有些得意地说:“文魁有福,不过还是没有我有福。”

    “难道你有二十个斗不成?”曲文魁笑道:“你是不是想说你连手带脚都是斗?”

    “那倒没有。”明月趴在了曲文魁耳朵旁,“我的两个大脚趾是斗。”

    明月抬起头,神气地说道:“我娘说了,九斗十斗不如两个大臭斗。”

    曲文魁听了,哈哈大笑:“这倒是第一次听说,你给我看看吧。”

    “那不行。”明月急了:“我娘说过,男人看了女人的脚,就得把女人娶回家,不然就嫁不出去了。”

    曲文魁看着明月,若有所思道:“明月,要不你把裹脚布放了吧。”

    “那怎么能行?”明月也急了:“我娘说了,男人就喜欢小脚女人,脚大了就没有男人喜欢了。”

    明月看着曲文魁,似乎恍然大悟:“你是不是喜欢上了大脚的女人?”

    “净瞎说。”曲文魁脸上闪过了一丝尴尬,赶紧低头吃饭掩饰。

    “不过,文魁要是喜欢大脚……”明月又趴在曲文魁耳边,“明天我就把裹脚布放了。”

    唐掌柜他们听说曲文魁回来了,也结伴儿赶来看望。唐掌柜说道:“我听东家说,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马受了惊,东家去拉,结果被甩到沟里去了,摔断了腿。当时,东家也就比少东家大些。古人说:成大事者,老天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点儿不错。将来少东家也一定会成大事。”

    曲文魁回道:“我有何德何能成大事?我爸在世时,各位都是我爸信得过的人;如今我爸走了,还拜托各位和我爸在世时一样。”

    “这是自然。”郑盘算说道:“少东家有所不知。最近,商行的买卖起色很大。花生买卖停了,蚕丝生意上来了,现在总算是盈亏持平了。这说到底,还是唐掌柜会经营。”

    “哪里,哪里,这都是大奶奶的福报。”唐掌柜说道:“当初,大奶奶为了富裕家乡百姓,把各家各户的纩丝机以入股的形式集合起来,建起了缫丝厂。去年,东家又投资建起了织绸厂。如今,恰到瓜熟蒂落、坐享其成的时候。这真说起来,还得感谢大奶奶善心扶助家乡父老,感谢东家的深谋远虑。”

    “不知少东家知不知道?”郑盘算道:“唐掌柜考虑你爹的买卖不好过,就同大奶奶商量,把咱柜上走货的生意都交给你爹来做了。你爹高兴得不得了。”

    曲文魁道:“谢谢唐叔。对了,盘算叔,我婶儿身体不好,您也多关心关心她。”

    盘算道:“谢谢少东家挂念。你爹和你妈也不时过去看望你郑婶儿,现在还不要紧。倒是月儿经常提起你,要不我什么时候让他过来看你吧?”

    曲文魁回道:“我也想看郑月儿,她有时间您就让她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