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往事

第八十一章 曲折报国路 危时显身手(一)

    曲文魁回到家的时候,林子鸢正在灶上做饭。曲文魁打过招呼,径直走到里屋炕间桌子旁坐下,拿起笔写了起来。

    林子鸢手脚不停地做着饭,嘴里也一刻不停地说着。林子鸢告诉曲文魁:抢购药材的人太多了。大壮连午饭也没吃,一直忙到现在,结果人非但没少,反而越来越多,看情形,恐怕今天半夜也闭不了店了。她要赶着给大壮和盘算叔做饭吃。子鸢感叹,多亏前几日囤了些药材,要不然会出大事。林子鸢问曲文魁:你能不能去把大壮替下来,让他吃顿饭休息一下?

    曲文魁忙着写东西,头也不抬地告诉林子鸢:他要和大壮出去办一件大事,现在就走。曲文魁让子鸢去把大壮替换下来。子鸢犹疑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女流之辈,抛头露面,合适吗?”

    曲文魁说道:“现在国难当头,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林子鸢心里“咯噔”了一下,警觉地问曲文魁:“你说的大事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

    曲文魁放下了笔,转身对着屋外的林子鸢说:日俄在旅顺开战后,当地百姓急需药材。自己要立即出发,到宁海州采购药材,然后乘船渡海,送到旅顺口去。

    林子鸢问道:“那岂不是很危险?”

    曲文魁回道:“正是。此行困难重重,祸福难料。可是国难当头,我们合一药堂不能置身事外。”

    林子鸢怔住了,手里拿着的饭勺掉到了地上,自己浑然不觉,心里面却在不停地翻江倒海。林子鸢所受的教养告诉她:曲文魁的做法是对的。可是夫妻感情在告诉自己:这是拿生命在冒险。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如何了得!

    林子鸢顾不得做饭了,走到曲文魁的跟前,在炕上坐下了,问道:“咱能不能不接这个活儿?”

    曲文魁摇了摇头,说道:“不能。”

    林子鸢又问:“必须得你去吗?让别人去行不行?”

    曲文魁又摇了摇头,说道:“不行。”

    曲文魁把写好的纸递给了林子鸢,说道:“我和大壮走了之后,商行的一应事务只能交给你打理了,注意事项都在这里。”

    林子鸢接过曲文魁递过来的纸,看也不看,三下两下就撕掉了,说道:“文魁,你干大事我支持。可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我才能放你走。”

    “什么条件?”

    “我要你平安回来!”林子鸢的语气透着不容反驳的坚定。

    曲文魁看着林子鸢坚定的眼神,使劲儿点了点头,也语气坚定地回道:“我答应你!”

    曲文魁当天就租了辆马车,和大壮一起急匆匆地赶往望山村。可是路上行走得并不顺利,每个卡点都加大了盘查力度,有的村庄还进行了夜间管制,禁止通行。曲文魁没法,晚上只得找了户熟悉人家借宿。第二天到达宁海州知府衙门时,已经日上三竿了。

    此时,唐继业正在傅大人的雅室里等待着傅大人召见。

    傅大人的雅室里摆放了众多的奇石盆景,唐继业带来的盆景与众多盆景放在一起。不过,相比之下,唐继业倒觉得自己的东西更出彩一些。唐继业边欣赏众多的盆景,边庆幸自己送对了东西;对于自己请求傅大人办的事情,内心又多了一份信心。

    师爷焉枝山过来,把唐继业领到了傅大人的书房。傅大人开门见山地告诉唐继业,最近局势紧张,自己已经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让唐继业有话直说。

    唐继业道:“傅大人,望山村村民唐青山和他的儿子对朝廷征地拆迁一事一直心存不满,多次口出狂言,要大人的好看。近一段时间,他的家里每天人来人往不断。据可靠情报,是在密谋造反,大人不可不察。”

    “他奶奶的!还反了他了!”傅知州气得站了起来,喊来了焉师爷,吩咐道:“你立马派人到望山村,把唐青山和他儿子抓来,我倒要看看他有几个脑袋。”

    焉师爷为难道:“老爷,前天您就把能动的都派到各卡点去了。这一时半会儿人也抽不回来,您看如何是好?”

    傅知州一拍脑门说道:“看我这记性。别说人派不出去,就算派过去了,恐怕也不能把唐青山带出来。”傅知州对唐继业言道:“唐老弟,不如这样,你去把唐青山父子诓出来,我再派人去抓。你看可好?”

    “傅大人,这、这……”唐继业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答复。

    这时,衙役进来了,在傅大人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傅大人端起了茶杯。唐继业还想对傅大人说几句,可是傅大人下了逐客令,只好借故离开了。

    唐继业往外走的时候,恰遇见曲文魁往里走,心下狐疑,便在衙门外找了个地方猫着,想看看曲文魁何时出来。

    曲文魁也看见了唐继业,脑子快速闪过了几个念头,可是重任在身,容不得多想。曲文魁见到了傅知州,把秦大人的书信递了过去。

    傅大人看过了书信,言道:“秦巡检信上说你有一批货要从宁海州经过,请求我提供过境保护。此事,登州府台赵大人已晓谕本官,你尽管放心办理。只是货走哪里、何时通过你要提前告知焉师爷,让他襄理此事。”

    曲文魁没想到事情办得如此顺利,以往对傅知州心存的所有芥蒂一扫而空。曲文魁谢过了傅大人,和焉师爷接洽过后,离开了知州衙门,匆匆赶往望山村。

    唐继业看着曲文魁走远了,又回到衙门找到了焉师爷。唐继业从焉师爷那里了解到,曲文魁此行是要到望山村运一批货到宁海海边。唐继业正为如何把唐青山父子诓骗出望山村发愁,听了焉师爷的话,顿时有了主意。唐继业赶到神草堂药铺找到了夏允礼,让他第二天到望山村收购药材。

    曲文魁到达望山村的时候,天色已晚。唐青山和唐继文听说货要得急,当即布置收购药材事宜。一晚上的时间,药材收购齐备了,第二天一早,曲文魁便和大壮一起赶着马车离开了望山村,赶往宁海海边。在那里,有一艘船正在等着他们。

    曲文魁离开望山村不久,夏允礼就到了。唐青山告诉夏允礼,药材全部都卖给了曲文魁,已经没货了。夏允礼客气地说道:既然如此,就不打扰了,我抓紧时间再到其他地方看看。临走的时候,夏允礼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怪了,唐大叔,我来的时候看到曲文魁蹲在路边一个劲儿地喊肚子疼,他今天早晨是不是在你家吃的饭?不会是吃了什么东西不对胃口吧?”

    唐青山听了,当时就急了,问清楚了曲文魁所在的地点后,立马喊上儿子,拿着药箱,匆匆出了家门。

    唐青山和儿子刚走到夏允礼所说的那个地点,就被埋伏在那里的衙役给捉住了。衙役把唐青山父子二人五花大绑地捆着,押往了宁海州衙门。

    曲文魁和大壮离开了望山村后,押着货匆匆赶往北海海边。路上,焉师爷已按照事前约定通知了各卡点放行;遇到危险路段,焉师爷还派出了衙役护送。一路之上,畅通无阻。按照秦大人的布置,曲文魁要在今天天黑之后到达海边,然后借着夜色掩护装船起航。

    曲文魁走了三个时辰之后,唐嗣雨气喘吁吁地赶来告诉了曲文魁一个不好的消息:唐青山和唐继文被知州衙门派的人抓了。曲文魁觉得不可思议,问唐嗣雨:“唐大哥,消息确实吗?”

    唐嗣雨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消息确实,我亲眼看见的。”唐嗣雨说:当时,他正在山上采药,远远地看见唐青山和唐继文跟着夏允礼出了村子。结果走了不远,就被突然出现的几个衙役抓走了。唐嗣雨赶紧去追,等到追上了,离村子已经很远了。唐嗣雨不敢轻举妄动,就一直跟在后面,等看到唐青山、唐继文父子被抓进衙门,就急忙赶过来报信。

    曲文魁抬头看着天色,心中焦急了起来:如果赶往宁海州府衙去救唐老伯,恐怕会耽误上船,那样就被动了。可是,如果不管不顾,自己少说也得十天、八天的才能回来。唐老伯年纪大了,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如何了得!时间紧迫,容不得曲文魁多想了。曲文魁从大车上解下了马,把马鞍子甩到了马背上,翻身骑了上去。

    曲文魁骑在马上告诉大壮,他到知州府交涉完就回来,让大壮自己想办法找一匹马继续拉车前行。说完,曲文魁便快马加鞭地跑远了。

    等曲文魁赶到宁海州衙门的时候,傅知州已经在升堂问案,曲文魁闯了进去,问道:“傅大人,不知唐青山、唐继文所犯何罪?为何要开堂审案?”

    傅知州对曲文魁擅闯公堂甚为恼火,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大胆曲文魁,竟敢扰乱本官办案!来人,给我拿下!”衙役上来别住了曲文魁的胳膊,把他按到了地上。

    焉师爷见了,赶紧让人把傅知州喊到了后堂。焉师爷言道:“老爷,曲文魁此行明摆着是给府台赵大人办事的,他同赵大人是何等关系没弄清楚前不可轻举妄动。”傅知州一拍脑门,言道:“不是师爷提醒恐要弄出事端。”

    傅知州回到大堂让人放了曲文魁,言道:“有人告唐青山、唐继文密谋造反,本官正在问案,你不得无礼。”

    “大人,既是告唐青山谋反,可有证据?”

    “有人告唐青山家最近常有人来往,形迹可疑。”

    曲文魁哭笑不得,说道:“大人误会了。唐青山家是本药堂设立的药材收购点,来往人员皆是卖药材的乡邻,何来聚众谋反一说?”

    “这、这……”傅知州显然没想到是这个情况,一时口拙,答不上话来。想了一想又道:“有人告唐青山对朝廷征地一事一直心存不满,有造反的意图。”

    “大人,唐青山曾是全真道关门弟子,道行深厚,人望极高,有一呼百应之能。望山村百姓习武成风,多是武行高手,如要造反,征地之时尚不造反,难道要等到现在生活安定了再去造反吗?”

    傅知州听到此,拍了一下桌子,骂道:“奶奶的,难道是我着了别人的道了不成?”

    曲文魁心急如焚,没有时间和傅知州周旋,只好截住傅大人的话头,直截了当地言道:“傅大人,小民愿意以全部身家具保,请大人尽速放回唐大伯和唐大哥。”

    傅知州知道自己被人利用了,便顺势放了唐青山父子。

    曲文魁匆匆别了唐青山父子,骑上马赶紧去追大壮他们。

    等曲文魁追上大壮的时候,大壮已经和登州府派来的接应人员接上了头。对方护送药材到达了海边。在海边,有一艘船正静静地泊在海里,等待装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