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往事

第一百零三章 治瘟如救火 谁在前谁在后(三)

    大雨过后,城里一片泥泞,雨水和污水从路中间年久失修的水沟里溢了出来,肆意地流淌着。街上到处飘着黄表纸和纸钱,似乎在无声地述说着凄惨和心酸。不少人家的院子里冒出了浓烟,随着浓烟,纸灰到处飘洒。哭声此起彼伏,不停地回荡在威海卫城里的上空。

    林子鸢和自己的父亲背着药箱走街串巷,上门给病人诊治。

    林子鸢原打算自己过来给病人看病,与曲文魁吵了一架后,觉得曲文魁说的确实有道理,便找到了父亲,让父亲出面,自己在旁边做帮手。果然,这样一来,顺利多了。病人看见了林大夫,如同看见了救星。可是沉疴难返,瘟疫传播极快,面对在眼前快速死去的病人,林子鸢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巡检司的院子里,靠近大堂的一侧摆了张桌子,桌子前面摆满了凳子。来的人依次坐到了凳子上。秦巡检风尘仆仆地从外面回来了,脸色凝重地走到了桌子前,心情沉痛地说道:“诸位,威海卫现在瘟疫横行,已有数十位乡亲遭其凌虐,命赴黄泉。同心抗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本巡检司体察百姓疾苦,决意顺应民意,由巡检司出资购置药材,免费发放给无钱买药的百姓服用。今天在座的各位商界朋友当此危难之际,能到场参与,无论最后是否成交,都是对本巡检司有功之人。威海卫百姓当铭记于心,感怀在胸,永世不忘。”

    “秦大人,同心抗瘟,人人有责,更何况我等药商!有什么事情大人尽管吩咐吧,我等尽力而为就是了。”众人说道。

    “感谢诸位仗义。”秦巡检还礼道:“诸位知道,本巡检司资金历来匮乏,捉襟见肘。请诸位本着侠义之心,善良之举,在价钱上尽量予以照顾,秦某人代表百姓感激不尽。”

    “秦大人,我代表合一药铺表态,本店绝不袖手旁观,定会倾力参与。”曲文魁道。

    “曲老弟,现在是非常时期,打不得诳语的。”有人提醒。

    “这位大哥,文魁在此向各位担保,本店定当参与灭瘟,绝不食言。”文魁起身抱拳,向众人施礼。

    “诸位,合德商行作为威海卫首屈一指的大药行,定当竭尽全力,配合秦大人治瘟灭疫。”唐继业也站了起来,言道。

    “好,既然如此,下面我公布采买事宜,并主持采买。”秦巡检宣布之后,讲解了采买条款。众人无异议后,开始竞拍。

    有人说道:“秦大人,本店店小利薄,当此危难之际,绝不做缩头乌龟,本店抛砖引玉,率先破题,我出价一千两银子,为大人供货。”

    “兄弟,开玩笑吧,这个价钱谁不能挣钱?我出九百两。”有人说道。

    唐掌柜起身施礼,“各位,得罪了,本店愿意出价七百两供货。”

    “唐老板,您这一口价,一下子杀到了底线上,一点余地都不留了,谁来做也是刚能保本,小店是没法跟了。”有人不满地说道。

    “就是,这买卖我们没法做了,只能让给你了。”又有人附议。

    “诸位,还有谁跟?”秦巡检问道。

    周围鸦雀无声,无人应答。

    秦巡检说道:“既然如此,本官开始数三个数,如果没有人跟,就成交。一、……”

    唐继业起身对曲文魁施礼,“大侄子,承让了。”又转身对秦巡检说道:“秦大人,本商行夺魁,当仁不让。”

    “秦大人,本人有话说。”曲文魁说道:“刚才,秦大人并没有敲锤,采买还没有结束。本店出价六百两。”

    众人显然没有料到曲文魁敢如此出价,立即交头接耳地议论了起来。

    秦巡检拍着桌子说道:“诸位,请安静。合一药堂老板曲文魁少年英才,出价六百两,有没有跟的?”

    “秦大人,本商行出价五百五十两。”唐继业言道。

    “秦大人,小店再降价五十两银子,出价五百两。参与灭瘟,本店责无旁贷。”

    “秦大人,本商行出价四百两。本商行志在必得。”

    “合德商行唐老板义薄云天,出价四百两。各位,有没有跟的?”秦巡检问道。

    周围再次寂静无声。

    秦巡检道:“既然如此,本官开始数三个数,一、……”

    唐继业站了起来,说道:“诸位,浪大方见船坚。当此危难之时,方见本店实力雄厚……”

    “就是,还是唐老板慷慨,不像有的人刚才怎么说的:本店定当参与灭瘟,绝不食言是吧?怎么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怂了?”有人说道。

    “就是,这样的人言而无信,以后咱们都不要同他做买卖了。咱们也要让周围的人知道,什么样的人不讲信誉,只会夸海口……”

    “诸位,本官有言在先,无论成交与否,所有的人都是我巡检司的贵人,本官感激不尽。还有没有人应拍?本官开始数三个数,一、……”

    “大侄子,承让了。所谓姜是老的辣,你叔胜了你一头,也是应该的,大侄子千万不要生气。”唐继业说道。

    “唐叔,同心抗瘟,人人有责。本次买卖小侄甘拜下风。不过,总还有其他机会,小侄再参与不迟。”

    “大侄子,你真放手了?你不后悔吧?”唐继业急了,“离了这个门,就再无机会了。”

    “唐叔,小侄想好了,不跟了。”曲文魁坦然说道。

    “诸位,还有没有跟的?没有再跟的,本官开始数三个数,一、……”秦巡检再次说道。

    “大侄子,真不后悔?”唐掌柜再次打断了秦巡检的话,对着曲文魁说道。

    “唐叔,小侄不后悔。”曲文魁断然说道。

    “唐老板,请保持安静。本官最后数三个数,一、二、三。好,本次采买成交。供货方合德商行报价四百两……。”

    唐继业眼前一片昏暗,声音仿佛从远遥的海上传来,已然听不清楚了。

    “好,本次采买结束。”秦巡检拍下了木槌。

    众人听了,欲起身离开,曲文魁站了起来,说道:“秦大人,本人承诺过,此次灭瘟,小店绝不置身事外,定当全力参与。本店说到做到,绝不反悔。”

    “采买都结束了,这时候逞什么能?”有人不满地说道。

    “曲兄弟请继续讲下去。”秦巡检看着曲文魁,鼓励道。

    “秦大人,本人的内人请教过洋大夫,英国人在水井里消毒与治瘟疫同步进行,颇有效果。本人大胆提议,大人仅仅采购治瘟疫的药是不够的。”

    “空口白话,谁不会说?钱谁出?你出吗?”有人喊道。

    “诸位,本人的内人配制的药材有杀毒的功效,投放到水井里药效可保持一天之久。坚持每天投放、每天更换,不出一月,治瘟就可见显效。”

    “钱怎么办?”有人催问道。

    “这位前辈,本人愿意无偿提供一月之用给巡检司,由秦大人支配使用。还有,本店捐赠一百大洋给巡检司买药之用。不知秦大人是否愿意?”

    “曲兄弟仁善之心感天动地,本官代表朝廷感谢合一药堂的慷慨捐赠。”

    “大人,本人这就回去准备,保证按照合约供货。”曲文魁道。

    “好,请唐老板按时供货才好。”秦巡检提醒唐继业。

    “一定、一定。”唐掌柜精神恍惚地应道。

    在大门口,曲文魁与唐掌柜再次走到了一起。

    唐掌柜看着曲文魁,恨恨地说道:“大侄子,风光够了吧?不要得意太早,有你吃苦的时候。”说着,头也不抬地走了。

    唐万财带着都小春,拉着货到了文登县衙。在县衙门口,唐万财恰遇过来上班的陈戥子。

    陈戥子昨夜宿在三娘家里。三娘软磨硬泡,向陈戥子要首饰,陈戥子拿不出,三娘骂道:“你一个大子不出,吃老娘的,喝老娘的,睡老娘的,你还算是男人吗?”

    陈戥子挨了骂,垂头丧气地到衙门上班。看见唐万财,有了主意。

    唐万财见到了师爷陈戥子,把父亲交代的事情说了,然后请陈戥子通传求见陈大人。陈戥子斜撑着胯,两只手捧着给陈县令的一百两银子上下掂量着,睥睨着唐万财,言道:“唐少爷,治瘟疫的药材非比寻常,可使不得假。”

    唐万财赶紧言道:“师爷放心,绝无假货。”

    “那就好。一会儿让赵捕头过来验验货,要是没问题就收了。”

    陈戥子走了,唐万财和都小春等在门口。

    一会儿功夫,陈戥子领着赵捕头出来了,赵捕头让唐万财把麻袋解开了,挨个查验。过了一会儿,赵捕头报:“老爷,在西洋参中发现桔梗。”唐万财一听就急了,说道:“一定是误会了,西洋参可是我亲自采购的,专门孝敬陈大人的。”

    赵捕头手里握着桔梗切片,言道:“唐少爷,虽然西洋参切片与桔梗切片相类,可还是有明显区别。小的虽然不是药行中人,可这点区别还是看得出来。物证在此,请诸位查验。”

    陈戥子厉声言道:“唐少爷,别怪我对不起你,你弄虚作假,欺负到我大伯头上来了。今天不把你关起来,我不姓陈。”

    赵捕头上去就抓住了唐万财,把唐万财按在了地上。唐万财立时恐惧地高声叫道:“小春兄弟,快来救我!”

    都小春跳了过去,一个扫荡腿把赵捕头踢倒了。赵捕头哪受过这样的气,当即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挥拳就朝都小春打去。都小春把头一歪,躲过了赵捕头的拳头,顺势抓住赵捕头的胳膊,猛然前拉,同时脚下使劲,踢到了赵捕头的腿上,赵捕头当即摔了个嘴啃泥。都小春抱着胳膊,轻蔑地看着赵捕头。

    赵捕头骂了句脏话,又跳了起来,再次挥拳打向都小春。都小春不再客气,直接一记黑虎掏心打向了赵捕头的胸口。都小春虽然人小,打出去的拳头却如同铁锤一般,铮铮作响。赵捕头当即扑倒在了地上,起不来了。

    都小春转头看向陈戥子,陈戥子以为都小春要打他,撒腿就往县衙跑,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快来人呐!快来人呐!”

    唐万财疾跑过去,拦住了陈戥子,一个劲儿地赔礼道歉。陈戥子见此,又硬了起来,让唐万财拿出三百两银子赔偿。

    唐万财不同意,双方讨价还价了起来。最后,好说歹说,唐万财同意拿出了一百两银子作为赔偿,才摆平了此事。

    陈戥子领着唐万财去见陈县令,陈县令把唐万财留下来单独密谈,陈师爷识趣地从陈县令的书房里躲了出来。

    都小春因为刚才的事情一直心中不服,上前同陈戥子理论。陈戥子当时就火了,骂道:“你以为你跟着唐继业你就了不起了!唐继业算什么东西?当初,有人要抢劫曲老板,他找到了我大伯帮忙。我大伯不但派人帮他把劫匪打跑了,还把劫匪抢的东西无偿还给了他。结果,他把曲老板的东西私吞了,用这些东西在宁海开了店才发的家。不是我大伯,他最多算个屁,你就连屁也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