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往事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无二日 民无二主(下)

    又有人问我,威廉去了哪里?

    威廉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不过,有一个叫庄士敦的人曾经在威海行政署给当时的长官骆克哈特当了很长时间的副手,后来,他到了北京给大清逊位皇帝溥仪担任老师去了。

    一九二七年,庄士敦再次回到威海担任威海卫租界行政署长官,庄士敦因此成为了威海卫租界最后一任行政长官。

    一九三零年十月一日上午九时,中英两国政府专员在南京举行批准书互换仪式。批准书互换之后,当时民国的外交部长王正廷会同英使代表、英驻南京总领事许立德签订了互换批准协定书。

    同一时刻,民国政府外交部次长王家桢和外交部司长徐祖善率领海军陆战队三百多人乘坐海琛和镇海两艘军舰抵达了威海卫。

    上午十时五十分,在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前举行了中英威海卫租界交收典礼。在典礼现场,庄士敦节外生枝地提出了要举行阅兵式。中方接收人员不愿把关系弄僵了,便随了他的愿。庄士敦临时把在威海的所有英国武装力量召集到一起,举行了阅兵式。当时的中方接收大员陪着他,一起在检阅台上观看了全过程。阅兵仪式结束之后,庄士敦宣读了《专约及协定》。

    十一时三十分,米字旗和民国青天白日旗徐徐在行政署的旗杆上同时升起。此时,中英两国军舰同时鸣二十一响礼炮,向两国的国旗致敬。

    庄士敦和他的军队就要上船离开了,王家桢对庄士敦客气地说:“请吃过午饭再走吧。”

    此时,庄士敦说了一句足以让千百代中国人警醒的名言:“不行呀!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过了正午就是你们的天了。”

    当时,庄士敦是笑着说这句话的。讽刺的是,高高飘扬的青天白日旗的旁边就是米字旗,而刘公岛上,米字旗依然在高高飘扬,英国人依然牢牢地占据着刘公岛。

    庄士敦是个中国通,他不会不明白他口中的“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其实从侧面也透露出了庄士敦真实的思想:他自认为他曾是威海百姓的天,威海百姓的地,只是不得已,天地换了主人。

    曲文魁没有到当时的接收现场。因为他无法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他们长大了还不能到刘公岛玩;他也无法向威海百姓解释,威海卫租界已经收回了,为什么刘公岛还是被英国人占据着;他也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为什么威海卫租界收回了,英国军舰依然可以在刘公岛海面畅行无阻?

    曲文魁在林子鸢的陪同下到里口山看望他的老师崔启民去了。

    曲文魁和林子鸢扶着崔启民到了山顶。坐在山巅上,三人静静地坐着看着落日余晖。顺着落日余晖的方向,向西南方向望去,可以看见艾山寺;在艾山寺的对面,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一片炊烟在袅袅升腾。那个冒着炊烟的村子就是秦浩然曾经住过的地方。

    曲文魁问崔先生:“先生,您说过,救国之路在于‘师夷之长以制夷,开智兴业以自强’,我坚定地相信了,也拼尽全力为之奋斗过,可是为什么就行不通呢?为什么秦大哥失败了,您也失败了,我也失败了呢?”

    林子鸢望向远方,幽幽地问道:“文魁,秦大哥是大清官员,他想用良心来救国,失败了并不奇怪,为什么说先生也失败了呢?”

    “先生想走‘师夷之长以制夷’之路,只能以不惜牺牲为代价去推翻满清在威海卫城里的政权。满清是推翻了,可我们没有学到洋人的长处,反倒骨子里依然在媚外、惧外。满清垮台快二十年了,刘公岛依然还在英国人的手里,英国的军舰依然还可以出入威海,威海卫的主权依然还没有完整地收回。这不是失败又是什么?”

    “文魁,为什么说你走的路也失败了呢?”

    “我走的是‘开智兴业以自强’之路,试图让百姓富起来,威海强起来,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百姓何曾富过?威海何曾强过?”

    曲文魁怅然叹道:“先生,您能不能告诉我,咱们百姓什么时候能头上有自己的天、脚下有自己的地呢?”

    崔先生茫然地看着落日余晖,脸上一点儿表情没有。崔先生年纪大了,脑子更糊涂了,自然没法回答曲文魁。

    曲文魁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不过时代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一九四五年的八月二十三日,威海卫被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收复了。当时,残余的日本侵略者趁着夜色刚从海上跑了,第二天清晨,美国的军舰便出现在了刘公岛海面上。参加威海解放战斗的东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少虹迎着初升的太阳,站在威海海边的一个小山上,眺望着刘公岛海面上的美国军舰,吟诵了一首充满革命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的诗句:

    江山无限好,

    岂容豺狼搅?

    昨夜军民庆胜利,

    谈笑不知晓。

    观日刘公岛,

    海燕逐浪跑。

    人民英雄立山巅,

    一巡美国佬。

    虽然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回,可是细细地品品这首诗,人民战士的大无畏情怀依然栩栩如生地跃然纸端。当时,张少虹他们经历了七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刚刚取得了威海卫解放的胜利,喘息未定,可是对于上门挑衅的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巨舰却表现出了无限的轻蔑,不能不让我们无限钦佩。

    后来,美国两艘驱逐舰不经许可便停泊在了刘公岛前海湾,也就是英国人口中的水仙花湾。戴着二战胜利光环的美国海军中校副舰长麦克亚尼斯向中方宣布要在威海卫武装登陆,当即被共产党领导的威海卫军政领导人严词拒绝,并给予了严厉的警告。随后,威海军民在海边筑起了一道令美国人胆寒的血肉长城,时刻准备痛击武装登陆的美国军人。而在这后面,是共产党最高层在直接严密部署,调度指挥。

    此后的两个多月,美国军官不断地使用各种伎俩进行交涉,都被威海卫军政领导人驳回了。见来软的不行,他们就来硬的,美国的飞机每天不停地从船上起飞到威海市区盘旋,用武力向新生的人民政权恐吓施压。威海人民则还之以海上实弹演习。后来,美国海军悍然在离威海不远的荣成海岸实施武装登陆,被荣成军民成功地打退了。当时,美国大兵死伤数人。十二月下旬,两艘美国军舰黯然离开了威海卫。

    从此,唯有五星红旗在刘公岛和威海卫的土地上高高飘扬。

    如果说什么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我想这就是吧?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曲文魁活得这么憋屈你还写他?

    我只能说,在当时威海卫没有几个人能够活得舒心。曲文魁是威海的一个普通商人,他从来没有在历史转折的关头站在风口浪尖上迎风搏浪,所以,他也注定成不了大人物,注定了一辈子平平凡凡。当革命的大浪接着一浪地涌过来的时候,曲文魁只是以他有限的学识和眼光去选择支持对人民有益的一方,他用良心为社会的进步充当了一个有益的铺路石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曲文魁又是一个了不起的普通人。只是这样的人太多了,我们便不可能始终把镜头聚焦在他们的身上。

    一九四九年的十月一日,在威海卫大操场上,威海军民举行了盛大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当一个伟人的声音从北京传来时,整个广场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当时,曲文魁和林子鸢并肩而立,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庄严的时刻。那一年,他们两人都已年过六旬了。

    岁月已经把曲文魁磨砺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老人。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曲文魁当时泪流满面。

    曲文魁告诉人们,威海百姓终于头上有了天,脚下有了地,终于可以堂堂正正、昂首挺胸、扬眉吐气地立于天地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