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把青梅当天降:蒲苇青如旧

第十二章(上)上场

    “必须上场?”

    “是的,夫人说,近期各地盗匪日渐增多,今日公主在此设置擂台,估计是想要广招天下名士,提拔一些民间侠士。”永明向郝长青传达相关信息。

    “可是,我那功夫?母亲又不是不知道上不得台面……”郝长青嘟囔两句。

    “她是知道的,夫人专门说了,知道三少爷会说自己的功夫上不得台面、又不善行军打仗等等托词,让小的再告诉您:‘没让你真当武状元,别让公主冷场就是了’。”

    永明将王娘子的话语模仿到位,声情并茂,很是传神。

    “噗嗤”,付如丝在一旁听着也忍俊不禁,不由得调侃一句,“师弟,看来令堂对你还是很了解呀。”

    “师姐说笑了,”郝长青也笑了,转向自家小厮,“你模仿把母亲模仿得挺像的,行我知道了,辛苦你回去告诉我母亲,得令。”

    似乎习惯了这对母子相处的情况,永明听了之后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就走了。

    “得令?”付如丝不解。

    “家里老规矩了,不必在意。”

    “看来你一会儿是要上台了,正好也让师姐看一下你的真实水平。”

    毕竟是人家家里的安排和情况,就算是自己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付如丝也没有阻拦郝长青的理由,正好顺水推舟。

    要知道,在镖局的时候,这位公子舞剑不行、枪术勉强,要是真的在镖局里论资排辈,也就是一普通的三流镖师水准。不过,连付如丝都能看出来,这是藏拙。

    “师姐,我说了,我真的没藏拙,练武的时候我真的不学无术来着。”

    两人相互调侃着,就这样返回到了比武台周边。

    二人挑了一个靠边的位置,静静观察周边的人们;此刻,形形色色的富贵人家的少爷小姐慢慢开始从之前休息的厢房来到此地。

    其中有一部分少爷小姐们身着干练的劲装,身束攀膊,他们的下人大部分都拿着马球的用具。

    “公主在这里摆擂台,谁好意思打马球呀,”郝长青看向其中一些人,侧脸让人看不清楚此刻的表情,“有趣”。

    “怎么了?”付如丝不解询问。

    “刚才跟师姐说过的,这京城中的有些人瞧不起我们这种泥腿子,马球就是他们瞧不起人的工具之一。”郝长青说得轻松,但能听出来,他语气中有些鄙夷的情绪。

    “我家在京城定居下来,大约是我十岁左右的事情了,之前我父母在外征战,两位兄长带着我在京城旁边的襄城住了一段时间,京城局势确定了之后,大哥在京城站住脚后,圣上腾出手来,赐予我家的现在的府邸。”

    郝长青拿起桌上提前安置好的水壶,倒了一杯水,抿了一口水。付如丝知道这位师弟也有心事,故而没有催促,而是静静等待对方开口。

    “等整体局势全确定了,母亲自然要带我们参与京城的各种聚会。打马球,参与的也很多,不过,这京城马球,被这帮人定了许多暗处规矩,我们在‘乡下’没学过什么他们的规矩,自然少不了被嘲笑。”

    “打马球不就是正常打吗?”

    “马跑起来,球棍一挥,就算是暗地里下手也没什么吧。”

    “这……”

    “总之,我是很不喜欢这些人,梅家二郎虽然比我小,不过梅家与我家也算同道中人,所以我们几个经常凑到一起。”

    听完此话,付如丝再次看向刚才郝长青盯着的人影,“我看他们年龄也不小了,不至于到现在还这样吧。”

    “欺软怕硬的家伙,算了,懒得跟他们废话。有人来了,诶,那位……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公主身边的内侍。”此刻的两人目光都被新建的台子上来往的众人吸引。

    只是这位公主的皇家仪仗很明显比较简陋,没有明黄仪仗开道,也没有大肆随从。唯一要说不同之处,也就是一行人都是带着刀剑了。

    “师弟,我有些不解,”付如丝端详了一会儿,开口说出自己的疑惑,“这是公主的仪仗?这一群人的打扮,乍一看还以为只是普通富贵人家的护院。”

    郝长青摇摇头,“我也没在这种场合见过公主。”

    不等两人疑惑过久,台上的人已经替他们回答。

    在众人簇拥之中,一位女子走到台前,在一旁的座椅上坐下。她身着箭袖简装,头上和身上带着的略显繁复的装饰,一看就能察觉出,这些代表着公主的身份。

    公主身边一人开口,隔得太远,两人听得不太清楚,不过大致意思就是这次比武,不过是点到为止,简单切磋,并且公主也将告示贴到了成立,同时也允许了普通人都来。

    “此刻诚心邀请各位青年才俊展露才能,无论是什么人,包括再位的城防营将士,都可以来参加公主特意为各位准备了奖赏,先胜者可以任意挑选。”

    “怪不得感觉今日城防营兵士比之前多了许多,不仅是来临时搭建台子,还是要来维持秩序。”郝长青理解看向玉瑾园门口处,那里已经有了很多群众围观。

    “公主给了那么多奖赏,应该不至于冷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