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把青梅当天降:蒲苇青如旧

第二十三章(上)奉旨

    此时时间已经快到了黄昏,夕照中,山间暖阳将一切照成金色,一片宁静。

    只是,山上之人无心欣赏此处山间的美好。

    “奉旨?奉谁的旨?”一时之间,众人都是震惊。

    内侍还算镇静,询问来人,“别慌,知道来传旨的是哪位内官吗?”

    “小的不认识,看服饰似乎是最高级别的。”侍卫声音颤抖,但依旧准确传递出他知道的消息。

    三皇子及内侍,还有那几位能动的客卿,包括寺院内几位管事的人,立刻赶往山门的地方。

    果然,五空寺的山门处,已经有一群禁军与三皇子自己的侍卫府兵们互相对峙,两边剑拔弩张,一时之间气氛凝滞,与佛门清净地明显格格不入。

    “住手!”三皇子赶忙过去,果然见到一位品级更高的内侍在此处,手里拿着一份明黄圣旨。

    三皇子仔细识别,那人脸上围着一块方巾,直到对方开口呼唤自己,三皇子才意识到这位是自家父亲身边的一位姓贾的公公。

    “贾公公,”三皇子向对方行礼,那人也回礼,“贾公公,不知您这是怎么回事?”

    贾公公似乎是已经预料到三皇子在此处,与众人的慌乱形成了极大的对比。

    “奉圣上旨意,因接举报,少阳山五空寺和清荷庵出现了疫病,为护周边地区的安全,特暂时封禁,由太医院接管。”

    “这?这究竟怎么回事?这山上怎么有疫病了?”三皇子一时之间没有明白为什么,“贾公公,这是谁说的?”

    贾公公见到三皇子在此处,再加上此处出现的众人神色正常,与自己在京城内的情况是完全不同,似乎也意识到了此事必有蹊跷。

    “三殿下莫急,我们借一步说话,”贾公公看向三皇子身边的内侍,也都是认识的人,“如果杂家没认错,这位是三殿下身边的那位李公公吧,许久不见,你也一起来。”

    三人聚集在一处,“贾公公,这到底是何事?我昨日就来此处了,遇上些事情,没赶得及返京参与今日大朝,对了,今日不是大朝吗?怎么会来此处?”

    “正是因为大朝啊。”贾公公简单说起了今日早些时候发生的事情

    首先,是华蓁公主上朝,说起昨日从襄城回京的时候,见到有穿铠甲的将士们横冲直撞,着急忙慌在襄城的医馆药铺来来回回,公主的随从认出了这些人似乎是身着三皇子府兵的服饰。

    再者,上朝后,发现三皇子没有上朝,也未向圣上报备,而且几位明着是三皇子的追随者的人也没有回京。

    有些喜欢找皇子们问题的言官御史自然议论纷纷。

    圣上本就已经很生气了,听到了上面的讨论,更为生气了。

    最关键的在于,正在大朝中,有人将“三皇子派人大肆扰民,购买了大量的药材;山上有人上吐下泻,看症状和买的药材情况,应该就是爆发了疫病”的事情在大朝上说了出来。

    这下众人震怒,认为是三皇子仗势欺人,圣上也是立刻下旨,“这不,杂家就奉旨来此处了,圣上还专门要求我把您务必押回去,务必要给众臣一个交代。”

    这下,三皇子和他身边的李内侍两人,算是完全了解清楚了情况了。

    李内侍之前一直没有想明白,如果真的是有人下毒,为什么下的是这么不痛不痒的毒呢?三皇子本人没事,经过今日大半天治疗,原先病倒的客卿们基本上都已经恢复了。

    若是把清荷庵的孩子们也算上,这些情况全加起来,似乎也没有真正造成太大的威胁。

    当然,曹公公来了之后,自然一切都说的通了。

    虽然通过曹公公刚才的表述,除了说到了华蓁公主之外,并没有提到其他什么人,但越是这样,越能明白——背后之人隐藏的很好,而他的目的,至少有一条就是为了不让三皇子参与今日的大朝。

    李内侍与三皇子互相对看一眼,之前李内侍曾经分析过当下的状况,三皇子明显也想明白了。

    “可是,这真的有什么好处吗?”三皇子和李内侍喃喃自语,“折腾这么大动静……”

    曹公公没有什么立场,只知道顺从圣上,对待皇子们,向来是一视同仁的。

    “三殿下,我还要回去面圣……殿下若是有冤屈,总要当面跟圣上解释才行吧。”

    三皇子点点头,“是要回去面圣,请稍等,我这里也有能自证清白的事物。”

    重回山门处,几位身体状况还是不错的客卿已经侯在此处,他们也在讨论起突发的状况。

    “殿下,需要我们做什么?”

    “是谁啊?就这样平白污人清白?”

    “就是,咱们不能受这种无妄之灾,就算是跪死在殿门,我们也一定要让圣上了解真相。”

    几位客卿群情激奋,见三皇子来了之后更是激动。

    “几位莫慌,我这里辛苦各位写一些面圣的折子,写好之后,我们去面圣。”

    曹公公在一旁提醒,“三殿下,圣上目前之让您一个人去。毕竟是有可能传染的疫病,所以……”

    几位客卿他们虽然不服,但是面对曹公公这位代表圣上的重点人物,自然是不敢高声反抗,只能小声嘀咕,表达自己的反抗。

    “这样啊……”三皇子沉思,“既然这样,那就这样吧。那犬子就拜托各位照顾了。芋儿没离开过我,辛苦几位。”

    “殿下,清荷庵上的事情,需要也写一个说明吗?”

    “嗯,既然清荷庵的孤儿们也被卷入进来了,自然要写。”

    “可是,之前那位义勇侯家的公子,早上和白小大夫去买药,到现在也没回来。”

    “一直没回来?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猪油?”少阳山下的县城中,一位屠户面对来人,语气很是奇怪,“怎么这两天全是买这个的?”

    “这两天全是?”郝长青很是疑问,毕竟这少阳山下的城镇不大,只有两个屠户,前一位屠户那边,也是一样的状况。

    “是啊,昨天我刚宰了一头猪,有个富户全包了,给了我不少钱呢?”

    陪着他们一起来的段侍卫比较着急,一路上也听说了孤儿们的状况,很是同情,听到屠户如此说,语气激动,“咱们买这个是为了治病救人,要不再宰一头?”

    “不行不行,”屠户摆摆手,“还没到时候呢,总要遵守个时节,现在太小了,就是宰了,你们要猪油的,也没多少。”

    这一路上耽误不少时间了,段侍卫和白甘白小大夫都有点着急,“这怎么办?这周边地区的农户们过得都不太好,吃不饱饭,没几家人养猪。”

    郝长青盘算许久,幽幽开口,“这背后的黑手……考虑的真周全啊,连屠户都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