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把青梅当天降:蒲苇青如旧

第三十七章(上)赏月楼

    六月十六,日已西斜。

    北城赏月楼,付如丝和之前留守的镖师马征一起,按照先前的约定,在此处等待接人。

    如丝和马叔两人依旧是乔装打扮一番,融入进一般的食客中。

    按照之前那位游医给的布包中的指示,两人在此处等待着来接头的人,做好接人的准备。

    既然要乔装打扮,自然要全方位融入进来。

    据说这城北赏月楼,闻名遐迩的自然是许多以月入题的菜肴。

    付如丝本想着点一道招牌菜试试,却没想到赏月楼上了一道半月形状的月亮馍荷叶饼之后,就一直没动静了。

    马叔和付如丝两人只好盯着这盘荷叶饼面面相觑。

    “他们今日似乎有点忙啊。”付如丝看着周围来来往往小二,脚下来回穿行,上菜速度明显慢了不少。

    马叔则是实干派,撸起袖子,学着周围人的样子拍着桌子,大声呼喊小二上菜。

    赏月楼的小二则是点头哈腰,四处赔礼道歉,脚下更是不停。

    “如儿,这种时候,要跟周围人一样才行,突发状况那么多,随机应变才是。”马叔端起桌上水杯,一饮而尽,“反正还没到跟事主约定好的时间,咱们可不能太紧张。”

    付如丝长舒一口气,闹中取静,回忆起自己之前所有的安排,再次静下心来盘算计划的方方面面。

    第一件事,是上次与那位游医接头后拿到的小布包里有详细的指示。

    几天前,付如丝同郭师父一起从那位游医手里拿到小布包,回镖局一看,里面竟是几份新的身份文牒,还有一份说明用的信件。

    这次毕竟是送女眷,也算是为了方便沟通,之前师父和马叔就安排好了,这次全部听从付如丝自己的安排,因此这份说明的信件自然是只让付如丝阅读。

    信上,事主简单介绍了要送的女眷是一位夫人,同时还列出了关于这一路上可能历经的状况,而这封信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事主本人的神通广大,除了对各种状况的预判外,信上还说明了这一路中相对安全的地方,包括用什么方式与可以信任的人接头。

    就比如之前接头的那位打着“陈吴”名头的游医,据信件上说,此人一路上随行,听从镖局这边安排,可以保障一路上与合适的人接头。

    除了这封详细介绍的书信外,事主做了充足的准备,布包里的身份文牒基本上对上了付如丝几人。

    “怪不得当时最初下定的时候,对方询问咱们这边要出几位镖师,甚至询问了年龄几何,”郭师父也看到了布包中的身份文牒,虽然是假身份,但年龄性别都对得上,“老马,如丝,你们看看,提前准备身份信息的情况可不多。”

    马征,还有他信任的两个徒弟——肖平、肖阳两兄弟,之前走镖也不少,但都没遇上过事主提前准备假身份的情况,知道此情此景,自然也都早早准备,熟悉自己的新身份。

    付如丝详细记住了上面的消息后,立刻烧掉了这封内容极多的信件。

    有了事主为这趟特殊的镖进行的详细安排,就算是之前没来得及跟那位女眷沟通,也让付如丝心里放轻松了不少。

    第二件事,则是将京城中的各项事务处理清楚。尤其是对师弟的安排。

    这两天,郝长青似乎是看出了付如丝这边有其他安排,虽然他对付如丝做的事情有极大的好奇心,但出于对他人意愿和对镖局业务的尊重,郝长青一直没有询问付如丝这边究竟在忙什么。

    之前没能找好机会给郝长青安排走镖,导致现如今这位长青公子还是笑回镖局中的闲人一个。若是一直不安排也说不过去,总不能让这位侯爵家公子一直闲着吧。

    不过,还没等付如丝想好怎么与郝长青说清状况,郝长青那边倒是先来了状况。

    “师父,还有师娘和师姐,长青要请假一段时间。”郝长青语气颤抖,声音中是少见的急促与惊慌。

    就在两天前,郝长青的小厮永明突然到访,不知道说了什么,郝长青回来后脸色煞白,遇上师父几人立刻开口就是请假的话语。

    “长青公子别慌,慢慢说,”郭猛师父也没见过如此惊慌的郝长青,“家中有事可以随时回去。”

    “是啊,别着急,咱们都在京城,你随时可以回家的。”柳娘子也出声安慰。

    “多谢师父师娘,倒不是我家里有事,我的好友梅二公子家里出了些事情,似乎是他的大姐……”

    郝长青也不确定具体情况,只是听永明表示,梅二公子着急找他,具体的事项永明也不确定,只有几句含糊的话语,郝长青只好先行请假。

    之前春祭中,付如丝还记得当时与梅家小姐交流的事情,还记得当时给几个小孩子做东西时候的事情,那几天也算是受过梅家的帮助,既然他们家有事,正好也不用纠结给师弟安排什么样的工作了。

    付如丝目送着郝长青出门,“师弟,有什么需要咱们镖局帮忙的,你都可以回来找师父他们。我……”

    “师姐,你之后是有事,对吗?你需要去走镖,还不能带着我,所以这几天你都一直在犹豫是否告诉我这件事儿。”郝长青对自家师姐的打算算是了然于胸,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必定是瞒了很多事情,不能告诉自己的理由,那自然是如丝这件事有自己的判断。

    “原来你都知道了呀……”说是瞒着师弟,没想到对方早已清楚,付如丝因此有些羞赧,但既然对方已经知道了,也没必要多隐瞒,“对,有一个镖需要我出手。过几天就走。”

    “那你要注意安全,遇事不要慌,”郝长青虽然还是着急要走,但仍然有些放心不下,“我去找梅家二郎,估计也就几天的事儿,之后等你回来。”

    付如丝想到当时与师弟的事情,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心里竟然还有些放心与开心。

    总归还是不想骗他。

    付如丝再次打起精神,思绪又回到了眼前的赏月楼。

    似乎楼里的小二们已经从混乱中冷静过来,在大厅的来来回回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没有章法了。大厅内食客们的菜肴已渐渐被端上,正如付如丝和马叔两人眼前的这盘菜一样。

    “两位客官,实在不好意思,之前耽误您二位了,”负责这片区域的小二点头哈腰,显得十分不好意思,手里端上了两盘精致菜肴。

    “这是荷叶饼配着的蒸肉,旁边这盘灌汤包是我们店里送您二位的,”小二将先前两人点的菜送上来,“刚才听二位的交谈似乎是在等人,所以我们就做主给您多送一盘吃食。聊表我们今日照顾不周的歉意。”

    “哟,小哥儿,这怎么好意思呢?我们就是等人,所以才没点太多,”马叔接过话头,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丢,“这菜上了就好,包子我们照常给钱就是了。”

    马叔和小二互相来回推辞,但实在是很难抑制住小二的热情,而这位小二脸上歉意也不是假的,所以只好收下了作为赔礼用的灌汤包。

    “话说,你们楼里平时就是这么忙吗?”一番推辞过后,马叔还是顺嘴问出了自己的疑问,“恕我眼拙,之前没在您家吃过,所以不知道您家的生意竟然如此旺盛,生意兴隆啊!”

    “哪里哪里客人?您说笑了,”似乎是确实不算太忙,小二也有闲工夫跟马叔继续唠嗑儿,“实不相瞒,小店平时确实也没这么多人,只是今日确实有些突发状况。”

    付如丝来的兴趣,“哦,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还是突然来了什么贵客?”

    “这位客官呀,实不相瞒,隔两条街的季府出了点事,”小二虽然一脸八卦,但脸上的表情却不是看热闹的心情。“就在昨日,季府的少夫人过世了他们家管家托我们店筹办酒食,可是事发突然,小店里的储备也只够这两天的日常经营,我们后厨那边又是买菜,又是备菜的,显得有些匆忙。”

    “季府?”付如丝虽说也算是熟悉京城中的一些大家族,但姓季的府邸,似乎只有……

    “是不是那个很有名的大学士、季大学士他家?”付如丝绞尽脑汁,最终从印象中搜索出了一个答案,那个年少成名的季学士。

    “呦,这位客官,您博学,”小二见对方猜对,也不再卖关子,“就是那位闻名遐迩的,近几年太学中最年轻的大学士,季大学士呀。”

    “那少夫人过世……该不会是这位季学士的夫人吧?那位季学士才多大,他的夫人应该也不大吧。”马叔自然也是知道京城这些有名的官僚,听见二人聊天的内容,自然也听懂了,故而接着询问。

    “可不是就是这位少夫人!我们听说了也觉得很可惜呀。”小二一脸捶胸顿足的,“两位客官不知道,我们小二虽然没见过这位少夫人长什么样,但少夫人平时经常给穷苦人赊粥,当时都是让我们铺子里帮忙制作的,季少夫人可是真的好人。咱们这个坊里,之前没有学堂,从咱们酒楼出去往右拐一条街,有一家傲淑学堂,就是季学士夫妇二人出资建的,只要是咱们坊里的穷苦人家的孩子、包括不识字的大人都可以去上学,偶尔时间充足了,季学士本人也会去教一教。”

    “看样子小二你也去上过学。”付如丝听到对方的话语,直接做出了肯定的判断。

    “诶呀客官,您可真聪明。”小二也一脸得意的表情,“季学士曾经说过,读书识字是一等一的大事,即便我们这些做工的,只有认识了字,才能有立身之本。”

    付如丝点点头,没再继续说话。抬头看向酒楼门口儿,却在不经意间看再次看到了之前曾经见过的那个游医招牌。

    悬壶济世——陈吴

    付如丝起身,挥手示意那位曾经接过头的游医。

    这一起身,付如丝看到了那位游医身后跟着一位头戴素色帷帽。

    看身形像是个女子。

    看来这位就是那位要被护送到北境的女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