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把青梅当天降:蒲苇青如旧

第四十一章(下)无良官

    镖局外面,正门大路上。

    里长和两个跟班正在吆喝,内容就是刚才镖局内几人一直讨论的为了劳军,各家商户都要捐钱的事情。

    镖局内值守的众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大家也有了默认的应对之法。

    笑回镖局前院一直有两排武器架,长枪长刀什么的一应俱全。当然,大部分是旧武器,好用的、用顺手的宝刀宝剑,自然是收在后院练武场的库房里。

    用镖师们的话说,门口放些旧兵器是为了镇宅驱邪。另外一种用途,大概就是这种时候了。

    郝长青和付玄参到达前院的时候,几位年轻镖师正在用前院的旧武器练武。有些武器时间久了略有些锈迹,所以也有镖师正拿着磨刀的用品修缮旧武器。

    “刺啦刺啦。”

    “呵啊!接我一剑!”

    镖局众人练起拳来,不亦乐乎,一时之间前院刀剑生风,外人从门口看过来,还挺吓人,若不了解镖局情况的也不敢进入。

    里长刚才已经从门口走过一圈了,来收过这么多次钱,也不是不知道镖局内的情况。

    其实有笑回镖局这一招牌坐镇,里长也不敢放肆,毕竟镖局保的镖,大多都是来自于京城各阶层官员权贵,虽然笑回镖局整体低调,但背后门路不少,里长也不敢惹。

    柳娘子之前也不是没应对过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会稍微的给上个三金五金的,就当打发这些人喝酒了。

    笑回镖局有门路,但从没搬过背后的门路来施压;本地里长科捐杂税不少,却也没真的为难过镖局。就是镖局内的年轻镖师们愤愤不平,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应对这些情况,毕竟这每一文钱都是他们自己挣来的。

    不过,很明显,柳娘子这次似乎有些不同,“这么快就又找名头来收钱了……”

    付玄参和郝长青都听到了这话,郝长青开口,“师娘,要不我去跟里长说说,义勇侯家的名头,应该还好用。”

    柳娘子摇摇头,“用一次可以,但咱们行得端做得正,不怕别人说啥。我只是觉得有些过于频繁,咱们镖局近年来挣钱实在是不容易,路上磕磕绊绊的,受伤都算小事儿了,大家每次能平安回来最要紧,钱都是大家挣的……”

    柳娘子无奈,“算了,好歹我有些私房钱,应付几次没什么问题。”

    郭师父也是一步步过来的,家里还是路上都很辛苦,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当即也表示要将自己的一些钱财拿出来,应付这些市面上的情况。

    两人语气坚决,眼神坚定,旁人也不好多拦着。二人返回账房取钱,只留了其他人在前院。

    郝长青和付玄参二人走到正门口,刚好看见里长和他手下的人走到了街口的茶铺去。

    “苛捐杂税什么时候是个头,”付玄参也很无奈,“连咱们京城镖局都很难应对了吗?”

    一旁的镖师补充道,“平常的税款还是按时间交的,但似乎是近期,朝中事更多了,凡是有个算是有名目的事,无论大小的事儿都会被拉出来收钱。”

    郝长青盯着耀武扬威的各地里长,第一次感受到了普通人生活的困境。“之前我怎么没经历过这种事儿啊。”

    “长青,别忘了你家可是侯府,谁敢找你家收税呀。”

    “是啊……”郝长青没多说话,毕竟父亲母亲赋闲在家后,日常开销供给都是超级提供。

    “这就叫民脂民膏吧……”郝长青小声自嘲。

    不过还没来得及哀叹多久,那位领导从街角的茶铺收完税后,立刻就来到了镖局处。

    “郭镖头、柳娘子,你们准备好了吗?”里长也不进院,知道这前院中刀兵利刃,磨刀霍霍,故而朗声向屋内询问。

    “这位长官,敢问究竟是发生什么事了?”郝长青顺从师娘的安排,并没有掏出自己手上的义勇侯家的腰牌。

    里长瞥了一眼郝长青,并不认识此人,但里长知道这镖局镖师众多,而且不常在京城,有不认识的人也算正常。

    “这当然是咱们英明神武的五殿下,剿匪归来!大获全胜!如此喜事,咱们各个街坊邻居都要参与一把,这才说得过去啊!”

    “可是五皇子获胜,自有圣上赏赐,若是劳军则由兵部安排,我们这一小小的坊市,也不在皇城附近,不算特别必要吧?”

    里长伸出一根手指,使劲摇了摇,“肤浅真的是肤浅,我就说你们习武之人啊,对这事不敏感。”

    见众人一脸疑惑,里长满腹得意,继续说下去,“咱们都是京城中的,可谓是深受皇恩,至于为什么要劳军,你们不记得了?二十天前五皇子率兵出征,就是从咱们坊的大路走过去的,回程的时候也是从咱这儿回的!回头跟他老人家一说,他记得咱们这儿的好,咱们坊也能好好生活,多挣钱。”

    此话一出,常年行走在外的付玄参一脸鄙视的表情。而早上刚见过五皇子的郝长青更是无语。

    柳娘子从后面拿钱出来,径直越过两人,将一个小包递到了里长手里,“里长,这是我们家的,您收下。”

    里长掂量了柳娘子递过来的小包,也没多比较,“柳娘子上道啊,我就说了,或多或少就是个心意,少了咱也不怨,多了我退你,走了啊。”

    两尊门神在门口立着,院内又是气势汹汹,里长自然不好多呆,一溜烟就走了,找下家商铺去了。

    付玄参的反应比郝长青更激烈,“表姨,这种贪财的人,你真相信他会把钱拿去劳军啊?”

    “我不相信。”柳娘子摇头。

    “那您怎么还?”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这是在纵容他!什么五皇子经过本街区?刚才郝兄弟说的对,真要犒劳军队的人有圣上安排呢,怎么需要我们普通人出钱。”付玄参或许是积累了许多怨气,正好在此处爆发了出来。一旁,郝长青也点头认可。

    “你俩呀,还是太年轻了,你俩不经常在京城,不知道咱们这儿的情况,离咱们这边一条街的有一个书局,那是真正意义上的,两袖清风,挣不了几个钱。”

    柳娘子话题突转,显得十分生硬。

    “那位老板就是坚持不交,里长虽然拿他没办法,但把书局的路一堵,不让人过去,光一条修路的名头,就能直接让书局倒闭,更别提附近还有其他铺子,他们的生意也受影响。众口铄金啊。”

    两位年轻人虽然还是不能理解,但听完上面的故事也些许能明白柳娘子的用心。

    “师娘,我能帮你做什么呢?五皇子我认识,要不我去找找他?”虽然只是今日一面之缘,但好歹可以通过梅家大哥那边认识这位皇子,说不定能省下这笔钱。

    “就是一个小事儿,不算太大,人情世故欠了总归要还的。”柳娘子不再计较,转身回去了。

    “公子,原来你在正门啊!”

    一个颇为熟悉的声音传来,郝长青转身,竟然是自家的其他下人——永善,跟在自己母亲身边的。

    “你怎么来了,母亲找我有事?”郝长青颇为惊讶,自从上次母亲来访之后,母亲确实说过,如果有急事会让永善来传递一些消息。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是这样的公子,刚才圣上突然下旨,叫咱们老侯爷尽快进宫?”

    “我爹?”郝长青更诧异了,父亲的年龄与那些致仕的官员相比,虽然算不上高,但从上次征战回来,旧伤发作,之前在战场上积累的伤痕众多,圣上早说了要让父亲好好休息,怎么会突然交进攻呢?总不会是让父亲再上战场吧。

    “是啊,咱们大娘子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传旨的内侍们什么也不肯透露,所以大娘子让我尽快把你叫回去,以防万一。”

    付玄参也在一旁,自然是知道这位郝公子的身世的。“好兄弟,你家中竟然有这么大事儿,那就快去回去吧,我回去跟表姨说。”

    郝长青抱拳致谢,“那就多谢二公子操老了。”

    就在郝长青返回应用侯府的路上时,义勇侯郝成也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次是个大好机会……”

    “正好去探探虚实……”

    “义勇侯带这个兵正好……”

    “朕觉得还是换换帅比较好,找个生面孔,更好探探虚实,郝兄弟名声太响,很多人认识……他还有伤……”

    刚才在圣上的内书房,几个年轻时友人来回讨论,自己一个武夫,也不懂什么人情世故、朝中局势啥的,听他们说的严肃自己也不得不认真起来。

    只不过这膝上的旧伤……

    “嘶……”义勇侯郝成坐在轿内,外面胎教的人,为了避让行人,不小心晃动了一下。微微颠簸中,竟引得旧伤隐隐作痛,故而揉了揉右腿膝盖。

    “侯爷,您的伤不要紧吧?这路上正是人多的时候。”轿外的人也听见自家侯爷的声音,赶忙询问。

    “没事不要紧,派人回去给娘子送信了吗?”

    “您放心,刚才咱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回府了。”

    “嗯。”义勇侯得到肯定的答复,轻声认可,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刚才的颠簸,切记不许告诉娘子,烂在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