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把青梅当天降:蒲苇青如旧

第四十二章(下)行路义

    与二哥的长谈持续了将近半夜,若不是嫂嫂派人来催,兄弟俩估计会彻夜长谈。

    但是,这并没有让郝长青静下心来,反而是担忧的心情更重了。

    第二日,郝长青没有在自己家里呆太久,毕竟对外人来说,这个义勇侯三公子还是属于被逐出家门的情况。

    返回镖局,镖局众人倒是没多说什么,毕竟事关人家家人,不在此处也无所谓。

    镖局内一派祥和,修养身体的、整理家中事务的、比武强身的,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郝长青也不好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镖局里,毕竟外面的情况多样,这几天街面上也没什么大事,还不好判断究竟如何。

    就这样又过了两日,郝长青担心的事情来了。

    燕北府刺史吴喜叛变的消息在京城公布,京城发出公告,同时出兵讨伐。

    这些事情与京城的歌舞升平没什么关系,相关公告什么的也没有什么太多差别,或许是近年来各地常有小打小闹的事情发生,京城人没什么特别关注的。

    这事情自然也传到了笑回镖局中。

    “师父师娘,燕北县的事情,没问题吗?那边有人叛变,过几天就会派兵过去了。要打仗的。”郝长青满腹担忧询问。

    “郝兄弟,这就是你不懂了。”一旁的年轻镖师调侃,“咱们走镖出去,盯着咱们镖队货物的人不少,各地都有各地的规矩,到什么地方也有当地对应的解决方法。”

    另一位镖师补充,“咱们在路上忍气吞声一点,基本上没问题,咱们是做生意,他们也做生意,两厢安好,基本无视。掀饭碗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是不能做的。”

    “虽然多谢几位兄弟解惑了,但是……真的不要紧?万一真卷入危险了,该咋办呢?”郝长青现在忽然觉得自己之前了解实在是太少,京城中的酒肉知识显得十分没必要。

    “所以呀,郝兄弟,你跟着一只镖队出去,多跟我们历练历练,自然就能够理解我们所说的话了。”

    郝长青看着这几个年轻镖师,第一次觉得虽然是同龄人,但他们身上呈现出的淡定、淡然、从容,真的是比自己要强多了。

    “看来师姐那边的事情不用操心了?”

    “你小子是不是很喜欢我们如姐呀?”笑回镖局的人几乎人人都看出了郝长青的小心思,毕竟张口闭口都是“师姐”,之前又是送礼又是一同出门找人,论谁看不出来呢?

    “是啊,我真的很关心师姐,很担心她呢。”郝长青也不畏惧,毕竟大家都知道了,眼神中满是调侃,既然如此不如自己也大方承认。

    “你呀,也不用多担心。”

    “如姐虽然保镖不多,但她的功夫可是够高的,又有马叔坐镇,没问题。”

    “对呀对呀,不会有事的。”

    郝长青姑且算是长舒一口气,听到了这几位的描述,心里也平静不少。

    镖局自有定规,大部分的标师们回来的时候都一脸沧桑,蓬头垢面,之前就曾了解过:他们马不停蹄,快速赶路,也是为了避免路上出现问题。因此也不怎么修边幅,只要保证能安全就好了。

    郭师父见大家讨论完毕,又催着几人继续练武了。“现在辛苦一些,回头到了江湖上,可没人替你们保驾护航。”

    盛夏的阳光毒辣,演武场内训练的一众人额头沁出了汗。郝长青也在其间,拼命挥舞着手上的兵刃,让自己的水平更高点。

    两日前,付如丝那边。

    一行人驾车到了燕南县的一个小村庄里,找到了村里唯一一家客栈住下。

    老板娘热情好客,小小的客栈虽然不算特别金碧辉煌,但却还算温馨,各处布置装饰都比较讲究。

    一行人安顿下来后,没过多久,老板娘的丈夫和其他孩子们就回来了。一共有五个孩子,三男两女,他们身上都扛着成捆的麦子。

    “哎呦,来客人了。”客栈老板不好意思搓手,“对不住各位客官,这几天是收麦的关键时候,咱们客栈实在是腾不出人手来,好在我媳妇儿厨艺不错,你们想吃啥随便点。”

    马叔笑着回复几人,“没关系,没关系,知道你们的事儿忙,现在争分夺秒跟老天爷抢麦子,我们几位就是有个便饭吃就行了。”

    客栈不大,几人也都不计较,都在大厅里用饭。

    淑夫人和付如丝两人的桌前摆着几碟简单小菜,旁边是老板娘刚摊好的大饼。食材不复杂,但老板娘厨艺高超,能将简单的饭食做的很美味。

    几人盯着老板和孩子们来回忙碌,将成捆的麦子从远处拖过来。

    见这一家子一直忙碌,淑夫人有些好奇,“怎么你们还不休息吗?”

    老板娘从后厨端出最后两碟子菜,放到两个桌子上。听见此话,朗声回复,“客人没怎么下过地吧。”

    淑夫人很大方,有些羞愧摇摇头,“惭愧,确实不曾亲自劳作。”

    “诶呀,您看看外面的天色,”老板娘指指外面,“今天肯定要下雨的,就是或早或晚的事儿了,他们昨天麦子大部分都割完了,现在就差收麦了,要是今天不赶紧收回来,我们这一年就白费了。”

    “下雨,很影响吗?”付如丝也没怎么种过地,说出自己的疑问。

    “是啊,要是不赶紧收完,剩下的麦子就被雨糟蹋了。要是小雨还能解决,就怕是大雨临盆,麦子都冲走了。”

    “唉,今年这天是真的……”老板娘见解释清楚,就不在多说,“客官们先吃,我也去帮忙,辛苦你们帮我看下店啊。”

    说完,老板娘转身也走了。

    “哎,你们说这老板娘也不怕咱们偷他们家东西,就这么放心让咱们来看店?”马叔的大徒弟肖平很是奇怪,开口跟众人讨论。

    “这农忙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镖局内的几人都没怎么经历过种地的事情,其实并不太了解,所以相比较而言,更了解的反而是经常在各地行走的游医小哥李仁,这次也是由他来开口为各位解惑。

    旁边几人缓缓点头,算是明白了此事。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去帮帮店家吧。”马叔一直观察着身边的情况,在外要讲义气,这也是笑回镖局一直以来的立身之本。

    “可以吗?”付如丝没有想过马叔会有这样的提议。

    “可以,咱们在外行走义字当先,主人家有事了,咱们也不好干看着。”马叔说干就干,招手让肖平肖阳两兄弟跟着一起。

    “李家小哥还有如丫头,你们陪着夫人就行,”马叔自然知道,不能让主人家跟自己一起去。“出门在外还是要注意。”

    马叔还是用眼神示意付如丝:身边两人的安危还是一定要保护住的,他们去外面也有探查周边状况的意思。

    付如丝微微点头,自然起身,不着痕迹在客栈大厅周边看了看。

    李仁和淑夫人一开始还不明白情况,但看这架势自然不会干涉他们的选择,这两人分坐两桌,安心吃饭。

    这小村子里还是很安全的,或许是因为天快要下雨了,几乎全村人都在忙着去田里。

    客栈老板和老板娘多了三个帮手,工作也快些;屋内这边,淑夫人也没闲着,亲自上手将碗碟清洗干净并归到位置。

    “夫人给你的药正好也熬好了,我减了一些分量,并且取消了一些药劲儿过大的药。”付如丝将药碗中的药汤倒出,而一旁的游医小哥李仁端起药渣,仔细查看。

    “姑娘,你这也是师承名家吧,用药还是挺讲究的,”李仁看着药渣啧啧称奇,“妇科一事上我实在是缺乏经验,又没能仔细判断,终归是男女有别,用药也不相同。”

    “不过李家小哥,你拿起药渣一看,就能明白个七七八八水平也不低呀。”这话也并非付如丝故意夸赞,实在是正当名分。

    二人互相吹捧了一会儿,就听见客栈家的孩子慢慢回来了。

    小孩子怕生见有客人在,几个人撒开花便跑回后院。

    最终还是在大雨降下之前,几人也终于完成了搬回麦子的工作,只有少量的麦子,还是不可避免的淋上雨,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也算是没有让这一年白费。

    但是伴随着大雨而至的,还有意料之外的一人。

    此人身着的是一般县官县丞所着的服饰,年纪也不算大。

    “你们几个是谁?我好像没见过?客栈的陈老板和老板娘呢?”

    “我们是今天行至此处的客人,”付如丝赶忙上前解释,“我们送夫人回老家路途经此处,不知道官爷您是哪位?”

    “此处属于青石县,我是本县县城,来村里办事,对了,你们是途经的客人?对吗?从哪里来到什么地方去?在本县停留几天,详细的说明一下。还有你们的身份文碟都拿出来让我看看”

    官儿不大,没想到官腔这么重。付如丝内心无语,但也没表现出来,只是更为诚恳地将之前编好的身世叙述了出来。

    “你们一行六人是吗?剩下三个呢?”

    还没等付如丝说话,客栈老板夫妇和马叔三人淋着雨回来了。

    “哎哟,这不是县丞小苏吗?跑到你陈叔这边来耀武扬威了?”

    “哎呀,陈叔这不是有公事要办嘛!”

    “什么公事?不会又是你们县令了让我们先不要收割吧,你看看这雨下的,今天再不收,这一年就白费了!”

    “陈叔,婶儿,你先别着急,”在认识的人面前,这位姓苏的小县丞也收起了官腔,“我们县令说了,咱们燕南府上面的刺史说,现在街面上有一大盗,偷到了很多富户的金银财宝啊,让我们仔细排查,遇上生面孔都仔细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