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把青梅当天降:蒲苇青如旧

第五十二章(下)剿匪成?

    “嫂子,你的意思是大谷镇的东边,出门不太方便是吗?”淑夫人询问熟悉地形状况的季恒夫人——桓嫂。

    桓嫂还抱着孩子,点头道,“是啊,就是最近东边山贼多了好多,而且不太好抓,不知道那些山贼从哪儿来的,官府说去剿匪也没什么音信。话说东边就没山,哪来的山贼?当时说东边有山贼的时候,我就觉得怪,但是确实有很多人去东边的时候被打劫了。”

    “这……”付如丝本来还想着是不是可以离开,这下更犹豫了,“马叔,你说我们走吗?”

    “我觉得你们还是别走了,再等等,万一之后又开了其他门呢?”没等马叔回复,桓嫂就开口建议,“真不知道这王县令是怎么想的,他要是真想让人赶紧出城去,也不能开东门啊,东边是什么状况,他又不是不熟悉。”

    马叔在一旁没说话,只是点点头表示同意。

    而众人只好在这里等着晚上恒大哥回来。

    淑夫人借着机会帮助恒嫂照顾孩子,协助做午饭,避免自己在郝长青面前多露面。

    付郝二人并没有意识到雇主淑夫人的奇怪表现,还依旧跟着马叔他们叙旧,毕竟自从郝长青来到此处,为了保密,马叔和肖平肖阳兄弟俩就没见过郝长青了,几人之前在镖局内就很能聊得来,这也算他乡遇故知。

    用罢饭后,众人就这样闲坐着只等到晚间恒大哥返回。

    在外奔波了一整天的恒大哥和游医小哥李仁,二人自然也是知道了将要开门的消息,同时也从来往的商队中获知了东门边的情况。

    恒大哥自然是不建议他们立刻上路的,理由也与恒嫂先前所说的相同。

    “这个王县令几番作为实在是太过奇怪,我在本镇也待了好久了,根本看不透这位县令到底要做什么事儿。”

    付郝二人对视一眼,最终还是忍住了将北境可能的军情说出口的冲动。

    “我们还是多等几天,反正你们在我这儿也住这么久了,现在既然东门快开了,有一些普通的商户就要去城外购置蔬菜粮食了,现在也不缺什么。你们就多住几天,安全稳妥了再上路。”

    “那我这边再去跟王宪亮试试压,我现在这个身份还算姑且有点用处。”

    郝长青自然还是要返回客栈居住的,毕竟那客栈还在监视之下。

    之后的两天里,大谷镇镇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付家医馆的付大夫还是奔走在找药的路上,并且成功地于城门开后两天带回一批药材应急。

    连扎了几天针的附近病患,终于可以调整一些诊疗方式了。

    而有些卖粮卖油的店铺也趁此,机会尽可能多的补充起了店内的储备,原本滞留在城中的商人也忙碌了起来,趁着当下物资的贫乏,稍稍赚了一笔。

    而那些本身就要前往北京地区,只是单纯路过此地的商人们,也只好暂时加入与大谷镇和周边相关的生意中。

    东门开了几天后,从东城传来了预想不到的消息。

    “本地游击将军于东城边击杀山贼首领,缉拿山贼盗匪共20人!”

    “捷报,捷报!”

    在季府中暂居的几人,前几天刚听说东边有土匪盗贼的消息,没过几天就听到了剿匪成功的消息。

    这自然是几人重点讨论的主要内容。

    “剿匪这事儿叫嚷了得有半年了,怎么突然封城又开城门后这么快剿匪成功了?”

    “二十个人就能找到东边行进的客商,来回不安宁?这也能称得上是捷报?”

    郝长青在城中客栈也听到了类似的讨论。大部分长期停留在大古镇内的人,都是对此消息持有怀疑的。

    “官方通报不由的咱不信吧,官府什么时候骗过人呀?”

    郝长青将这些话听在心里,但他现在的身份毕竟是一纨绔子弟,不管这些。从自己的包袱中,专门拿出先前在京城穿的名贵料子的衣服。

    “这次毕竟是去县衙耍威风的,还是得穿上这身‘虎皮’才好狐假虎威。”郝长青趁着没人自言自语。

    换上一身亮丽服饰的侯府公子,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了县衙门口。

    现在的县衙门口已经没有那么多人围绕了,可能大部分着急走的客商,冒着绕路的风险也要从东门离开。

    不过,郝长青来到此处,刚好是将捉住的盗匪送进县衙楼房看管之后的状况。县衙附近还是一片忙碌的,满地狼藉。之前见过的小县丞杨方,正在门口打扫着残局。

    郝长青换了一身新衣,杨方一时半会儿竟没认出来,凑近了才发现是之前来过几次的那位公子。

    “小县丞,我又来找你了,今日可以见到王县令了吧?”

    “哦,郝公子对吧,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去通报我们县令,目前正在跟本地的游击将军处置缉拿的盗匪,您请稍等。”

    二人话里有话,对于先前小县丞的通风报信,自然是心照不宣的。

    略等了一会儿,小县丞从县衙中快步走出。示意郝长青可以进去找人。

    王县令正端坐公堂之上,手里奋笔疾书,不知在写些什么。

    郝长青没有过多打扰,而是等对方自己发现。

    王县令感觉到了有人进来,但头也没抬,只是招呼身旁的下人倒水。

    “大人,是之前那位郝公子他进来了。”杨方小声提醒,王县令这才抬起头来。

    “哎哟哟,哎呀,郝公子!我真是怠慢您了,不好意思,近期这城里、城外事情太过繁杂,怠慢了贵客,不好意思呀!”王县令端庄县衙,嘴里虽然是欢迎的话语,但却连身子都没起。

    郝长青将王县令的口是心非看在眼里,并不在意太多。

    “县令大人公务繁忙,真是为国为民劳心劳力,郝三在本朕不过是一介平民,能有像王县令您这样事事躬亲的父母官,可真是三生有幸啊!郝三佩服佩服!”

    二人又商业互夸了一阵,这才引入正题。

    “郝三在本镇打扰过多了,这几天就打算要走……我打算陪着家姐一行人向北方去……”

    “不知道此事也确实是怠慢了,不知令姐身子还好,本镇近期药材食物确实储备不足,多有怠慢还望公子海涵。”

    “此事倒不要紧,这两天买得到药材了,也能让家姐好好歇歇,不过,郝三还是想来问问县令大人,不知北门何时开?我们向北而行,虽然从东门出绕路也可以,但路途并不方便,也有一些折腾,再加上听说东边山贼频出?”

    郝长青故意拉长声音放慢了语速,等待着观察对方脸上的反应。

    “今日听说,王大人您剿匪颇有成效,不知这东边路径可否安全,又或者何时北门才能再开呢?”

    王县令听到这话,才放下手上的文书从堂上下来。

    “郝公子,您是出身名门,这其中的门道,您一看就知道,本县也不瞒您。”

    王县令凑过身来,压低声音向郝长青说到。

    “之前四门紧闭,是因为周边各处都有盗匪,尤其是东边的最为猖獗,且有人跟我们城内互相串联,打劫来往的客商,我这次网开一面,就是要掉出这城中的内鬼……”

    “那您掉成功了吗?”郝长青也小声询问。

    “哎呀呀,这件事……”王县令讳莫如深,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此事事涉机密……”

    “明白了,郝三懂了。”

    “总之,”王县令恢复了先前正常的音量,“目前大谷镇周边只能算暂时安宁些,您若要走,不如再等十日!哦,不!或许五日之后,本镇余下四门必开。也好,让本现在这几天好好的招待招待郝公子您,好好的尽尽地主之谊。也希望您未来能在义勇侯面前多美言几句。”

    王县令话一说完,向自己身边的小厮一挥手。

    小司得了命令,飞快返回后堂,没过多久就赶了回来,手上还带着个巴掌大小的包裹。

    “一点敬意,还请您笑纳,”王县令从自家小厮手里接过小袋子,塞在郝长青手里,“本镇是个小地方,好不容易有您这一位贵客,要是没能招呼好了,我心里多过意不去啊。”

    郝长青摸了摸袋子中的东西,很明显是一袋钱,却不是常见的铜板形状,摸起来似乎是块状的,掂量掂量重量应该是银锭之类的。

    “这怎么好拿您的呀?我住的客栈就是您付的钱吧。您已经招呼过我了,倒不用再用这种形式。”郝长青自然是不能直接结下,又将包裹塞回到了对方手里。

    王县令又压低了声音,将小包裹再次塞入郝长青手里。

    “招待是招待,孝敬是孝敬,刚才我说了,本镇没来过您这样的大佛,招待招待您是自然的,您就收下,等您回京,别忘了替小人美言几句呀。”

    王县令脸上是最常见的那种谄媚之人的表情,就是那些经常找到自家门上托关系走后门的表情。

    但同时,郝长青也没有忽视这次来县衙时,王县令对自己的冷落,和此时这位王县令眼底深处略带的阴冷与不屑。

    手上这袋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啊。郝长青心里别扭得紧,一时之间竟猜不透对方究竟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