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顺治十四年

第十三章 指点(一)

    和一群十来岁的孩子相处很愉快。面对的是饱含感激的目光,不需要提防谁,不需要勾心斗角做戏,没有长辈的束缚,说话,谈心,适时的敲打敲打,说一些勉励的话……

    这样的日子简单而快乐,可惜就只有短短的一天,就这一天还是挤出来的。

    第二天一大早,袁珍珠早早打发冯庆过来接人。

    陈旭日出门时,大伙都有些依依不舍的感觉。

    这个少主人为人和善,一点不摆大少爷的架子,与他们同吃同住,昨天还抽空给他们上了一堂课。

    虽没有说出口,彼此相看的眼睛里,不约而同都流露出同样的决心:现在这样的生活,远远超出他们的想像之外,自己一定抓住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好好学习,好好表现,将来就有了追随少主人的资本!

    “大少爷,您这次一走,下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来。”

    新月眼眶微红。自家少爷来了,她心里就觉得特别特别安心,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眼瞅着他这一走,不知为什么,就好比突然间缺少了主心骨,心里空的发虚,发慌。

    “这一大家子人,你多费心了。大伙的学习热情很高,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饮食一定要跟上。别怕花钱,这个我来想办法。”

    陈旭日安慰她。支起门户过日子,柴米油盐样样都得开销,偏生一大家子都是纯消费者,唯一仰仗的又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十天半月不露一次面,做为家里管帐使钱的,不免比别人多操一份心。也挺难为她的,设身处地想想,陈旭日真挺感谢她的:“这一揽子事,看着清闲,把日子长长久久过下去,也不是容易的。多亏有你,我才能安心做自己的事,不用操心这边,辛苦你了。”

    新月心里暖呼呼的,自己的工作能得到他的理解,这对于她来说,那滋味真比吃了蜜都甜。使劲摇头道:“不辛苦,一点也不辛苦。大少爷,您也要好好的,照顾好自己……”

    陈旭日上了马车,冯庆吆喝一声,马儿喷了几口气,扬起四蹄,车轱辘开始滚动,她往前紧跟了几步,最后扬声道:“大少爷,别忘了替我给老爷太太带声好,就说新月再过几天回去看他们!”

    陈旭日撂开帘子,探出头,冲送行的潘济摇手告别。昨晚上聊了半宿,该说的话,该嘱咐的事,提前都说到了。新月管着日常开销,保证物质生活,潘济总领读书事宜,保证思想积极向上。有他们俩个在,真是给他省了不少心,也是他的福气。好生锻炼吧,将来,他们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

    他缩回头,“冯叔,我有日子没回家了,这段时间,家里一切都好吧?”

    冯庆赶着马车出了村子,拐上进城的土路,一边抽空回头笑道:“都好,好着哩。就前两天,太太还念叨着,说搬了新家,地方大,住着就是凉爽,觉得今年夏天比往年好过多了……咱庄子那边,正好紧邻着河,太太和老爷商量后,请人在庄里挖了个大池塘,预备在里面栽荷花,养鱼虾,又请了懂行的讨教,雇人另起房子,房前屋后预备栽竹子,栽梅树……反正是多多种树什么的,我也不懂,就是听桐月跟我念叨了几句。说且得些日子才能弄好,今年是不成了,打明年开始,就可以到庄子里避暑了。”

    陈旭日心里不无安慰。既然身为人子,该尽的孝道总是要尽的,能为他们做点事,他自己也觉得高兴。“小钰呢?搬了新家会不会不习惯?”

    “大约十来天前吧,那会儿二少爷有几天不舒服,老爷开了方子,太太亲自看着火给煎了好几副药吃。不知道是不是换了地方的缘故,原先二少爷歇在老爷太太屋里,这不是现在地方大了,屋子多了,晚上就跟着奶娘睡在自己的屋子里,许是不习惯吧……”

    “嗯,没事就好。我昨天没直接回家,太太说什么了没有?”

    “就是想您了,快一个月没朝大少爷的面,成天净扒拉着手指算日子呢,就盼着您回家。昨儿接到大少爷使人传的口信,太太亲自往您屋里,也不让别人帮忙,自个儿仔仔细细又打扫了一遍房间,铺上浆洗干净的新铺盖……”

    ……

    到了家,时间也还早,八点多不到九点的样子。

    陈浩已经去太医院当值了,袁珍珠接着儿子。唤他到跟前左瞅右瞅,末了摇头道:“看着清减了,在南苑没有好好好吃饭,还是读书太辛苦?爹娘不在跟前,自个当心些。”

    陈旭日摸摸脸颊,笑着道:“哪里就瘦了,饭真是没少吃,南苑那边日子舒服,我还琢磨着,这次回家,娘会不会嫌我长胖了呢。”

    “胖是没有,就是黑了,嗯,明显能看出黑了。”袁珍珠仔细端详一番,肯定的点点头,并且问一旁的桐月道:“桐月,你过来瞧瞧,大少爷这次回来,是不是黑了不少?”

    桐月一边剥水果,一边附和道:“真是显黑了。莫不是南苑那边地方大风景好,大少爷时不时可以出门散步,经常在太阳底下晒?六月天的大太阳最是毒辣,几天工夫就能把人晒黑,幸亏没有晒伤……给,大少爷多吃点水果,夏天一定要多吃点水果,对身体好。”

    “我现在会骑马了,刚跟人学的,还要学射箭。每天都要抽两个时辰练习这些,晒黑点没关系了。”

    “学骑马?哎哟,你可当心着点,可不敢大意,万一摔了跌了不是闹着玩的……”

    “您放心好了,不会发生那种事。我都多大了,很多人从五六岁就开始学骑射,我有好师傅在一旁盯着呢。”

    “我说怎么看着又黑又瘦,这骑马射箭可都是消耗体力的东西。”袁珍珠指指自己下首的椅子,“坐半天车累了吧?快,坐下来歇歇,缓口气,娘让人领着你好生瞧瞧咱们的新家。今儿中午我亲自下厨,给你做几道你最喜欢吃的菜……桐月,别给他那么多水果吃,这会儿填饱肚子,中午要吃不下饭了。”

    “娘,先不用为我忙这些。”

    儿子不常在跟前晃,每次回家,必然要享受到来自母亲的一番嘘寒问暖。陈旭日理解这些,嗯,他也想陪着袁珍珠说会儿子话,这些日子,又是搬家又是整修庄子,母亲想必是有许多话想同他唠唠,也肯定想问问清楚自己在南苑的生活点滴。

    不过他现在还有事要办。昨天跟金之俊约好了今天见上一面,这时候再不出门就晚了,总不好大中午要吃饭时候才往人家府上拜访,打扰别人午休。

    犹豫片刻,他还是开口道:“我还有点事,这就要出门。”

    “这才刚进家门,话都没说几句,怎么又得出去?”袁珍珠愣了下,脸色微沉,露出几分不快道:“统共就那么三两天的休息日,昨儿在外面耽搁了一天,明儿就要回去,今天又有事。什么事那么重要,就不能在家里好生歇歇,一家人舒舒服服吃顿团圆饭?你爹走前儿还交代,中午一定赶回来陪你用餐。”

    陈旭日有些抱歉,却还是坚持道:“对不起,娘,我真的有点要紧事。哪,儿子一定尽量早点回来……”

    桐月看看脸色不豫的袁珍珠,问他:“大少爷中午回来吃饭吗?昨儿夫人得了信就开始张罗,这会儿厨房都预备了七七八八了。不然,在家里吃了饭再出去罢?”

    陈旭日微微摇头,“娘——”

    “我看你现在,真是比你爹还忙。这还没入仕呢,将来正经走了仕途……”

    袁珍珠又絮叨了几句,看到儿子打定主意要出门,也问不出要出门做啥,心里不高兴,到底也只能放人了。

    金之俊的府第也在城东,与陈家隔了数条大街。

    依现代规矩,头一次拜访长者,是一定要带些礼物的,倒不一定要多贵重,空着手却是不好看,哪怕提两样水果也好。

    昨天陈旭日就在考虑这个了。只是想了半天,想不出该带些什么。酒是不成的,茶倒好些,只是一时间却淘唤不来名茶,提着水果上门不流行,那是怡笑大方了。

    想来想去,还是选择空着手。

    金家的门房想是提前得了叮嘱,陈旭日上门表明来意,立刻便引他直入客厅。

    金家房前屋后多植草木,一路行来,绿叶婆娑,耳边并且回荡着悠扬悦耳的琴声。越近客厅,琴声越发清晰,高山流水般,仿佛可以涤去夏日炎炎的暑气。

    “这是谁在抚琴?”陈旭日一时好奇,多嘴问了领路的下人。

    “我们二小姐,”下人脸上堆满笑脸道:“我们二小姐年纪不大,却是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尤其善琴。”

    “哦。”陈旭日点点头。事涉内宅女眷,不便问及太多。只是心里略有些奇怪,他们正往琴音传来的方向走。

    下人请他稍候,自己进去通传,未几,琴声停歇,金之俊新自迎出来。

    两下里见过礼,分宾主落座。陈旭日恭声道:“老师唤旭日来,不知有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