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于心

第十九章 湖口内讧

    “后山小路,一路丢的都是剑鞘。我猜测他们是防止被人认出来,才这么做的。各派和军队来定,为彰示派别或队别,都会要求烙上专有的标志。骥防军的五虎标志,就印在剑鞘上。”汪温伦道。

    “可是,边逃边脱剑鞘,岂不是自找麻烦么。”汪望费解。

    “他们丢剑鞘,绝对是为了防止被人认出,但是为何边逃边丢,我也想不通。”汪温伦抓抓脑袋。

    清苏点点头。

    “还有什么线索?”

    “与朝廷打交道,我们一向很慎重,深怕又何闪失。所以存放官器的库房,一直重兵把守。库房外二十四小时巡守,侍卫四个时辰一换班,每次换班还会进库房验点数目,以确保万无一失。此次失窃,盗贼是从后山五百米处凿洞,一直凿到库房,然后将五虎剑搬走的。所以发现时,早就没了盗贼的踪迹。

    后山本来也是有人看守的,但是窃贼凿洞的位置太过隐蔽,是在一个崖底,看守的人根本无法察觉。要不是顺着库房的洞一路查找,我们都找不到开洞的位置。失窃当夜下过雨,洞口全是马蹄和车辙印,我们顺着车辙一路寻下山,在一处囊远镇郊野发现了运兵器的马车。可是马车上空无一物,我怀疑剑已经被转运走了。

    此伙人对后山地势、库房位置以及巡守时间都了如指掌,庄内必定有内应。好在我们行动即使,庄上八百二十口人一人不少,熟知此事的看守、掌事共计八十九人也都被严加看管。”汪温伦张本继末道。

    “只是这八十九人中,不乏庄中心腹元老,不便严刑逼供……”汪望颇为为难。

    “因此即便抓了人,也毫无进展,”汪温伦露出遗憾的表情,“内应也不会自行招供啊!”

    清苏听完来龙去脉,安慰汪望:

    “庄主此行没错。门派中人最讲究江湖义气,若为抓一人而寒百人心,恐怕丢剑是小,威信动摇是大。”

    “对对对,老夫就是不想因小失大。”汪望连连称是。片刻,他又干笑道,“不过这丢剑一事吧,它也算个大事。”

    “我爹那是舍不得朝廷给他受封的六品官号。”汪温伦十分不屑。

    元帝为揽络各大门派为忠心朝廷,特设官号封授各门主,官不及五品,且无实权,只是个名头罢了。久久不得不承认,在安国治政方面,元帝是一把好手。对于家财万贯的门主来说,官家抛出的那点名头,足以使他们趋之若鹜。

    听着三人你一句我一句,久久只觉耳边咒符飘飘,昏昏欲睡。她趁大家不注意,从清苏茶桌上的盘子里顺了几个糕点,找了个舒服的椅子,搬到难以察觉的角落离,一边吃糕点,一边酝酿起梦境。

    “世叔可曾想过,为何内应没有逃跑。”清苏吃了一口茶,悠悠道。

    “换班的守卫已发现五虎剑失窃,立马封锁了整个山庄,也将相关的人看管起来。他应是来不及跑。”

    “爹,我不是给你说过了么。从筹划到挖地道,至少至少七天时间,我们发现五虎剑丢失,也需要四个时辰,他要跑早跑了。”

    “就是疑点颇多,老夫也想不明白啊!”汪望捶胸顿足。

    “世叔莫急。他有充裕的时间逃离,而不逃,我猜这内应并不想逃。听闻,骥防军的这官器虽要得急,但也只是更迭军营装备,并非战场所用。即使丢了,朝廷也最多治一个办事不力的罪名,于山庄不会有实质的伤害。这人多半还是忠心于庄主的,要么是出于受人要挟,要么就是急需银两,才干出监守自盗之事。温伦,你去查一查关押的八十九口人的家属,最近谁下落不明,或需大量银两的。”

    “既对山庄地形布图和守卫换班时间如指诸掌,家中又不太平,”汪温伦兴奋地击掌,“范围缩小这么多,一查就出来了。”

    说罢汪温伦去门口叫了两名守卫,吩咐一番,复又转身进屋,继续说出自己的担忧:

    “阁主,我总感觉这内应,若只是受人要挟或贪图钱财,不一定能知道五虎剑的下落。”

    “对对对!其实这内应吧,慢慢抓也无妨,老夫主要还是想按时交了官差。”

    清苏站起身来,一伸手,少言默契地递上一份卷宗。

    “温伦说得对,即使抓住了内应,估计他也不知道剑的下落。所以要找回五虎剑,还得从买剑的人下手。”

    “那还有说,若要能抓住盗剑的人,自然剑也就回来了。”

    清苏笑着摇摇头:

    “那不一定。据我所知,市中黑货,不一定比正经渠道的便宜,风险有极大。而且更值钱的弓弩,他们一样未取,为何?”清苏故弄玄虚。

    “不知!”父子俩异口同声。

    “因为他们用不上。弓弩长用于战场远程射击,他们只是近身肉搏,自然用不上。”

    “喔~”汪温伦茅舍顿开,“庄主的意思是,买剑的人一定很着急,而且绝非远战。那么可以排除军队,多半是门派之争,准确来说门内内斗。因为即便是帮派互攻,弓弩也还是能排上用场的。”

    清苏欣慰地笑了笑,将手中卷宗交给汪望。卷宗内记录的是一天前他命少言排入去查的帮派内斗的细末。汪望摊开纸卷,越看眉头皱得越深。

    “湖口帮的这些宵小之徒,买剑不成,竟然改偷。”

    “湖口帮来找帮主定过剑?”清苏问道。

    “对!”汪望愤怒地将纸卷揉成团,正想扔到地上,才想起来上面记录了采买人的信息,马上转手交给汪温伦,“大约半个月前,湖口帮的人来找我们买过剑,当时我们的人都正在赶制骥防军的那批武器,而且他们要的数量也不少,我告诉他们至少两个月才做的出来。他们嫌时间太长,就走了。”

    清苏闻言,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

    “东湖和西湖两派,各渡口的运输权的归属发生争执,内战一触即发,东湖派的人一旦运回帮内,必然分发给各个手下,届时再想将剑追回来,就难上加难了。少言,他们运剑跑不快,御剑山庄到湖口还有几天的路程,你带上几个人,快马加鞭,务必将人追到。”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