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的印记

05第一个五年计划

    当感受到练习太极拳法并配合经文产生内力后,唐兔才知道:原来唐祖不是传承到了玄学五术中医、相、命、卜这四术的皮毛,而是把玄学五术都有掌握,只是“山”这门最重要最神秘的术被掩藏在其他四术中,而仅仅是一直未被发现其真实面目而已。

    何谓“山”术,即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修心养性谓之静,锻炼身体谓之动。静即道家前辈创造的经文,动即道家拳法。

    可能就因为那个“秘”字,由于秘传和历史动荡的原因到了近现代就将秘密给传断了。所以唐祖虽然得到了传承却不自知,直到被唐兔无意间给堪破,让道家“山”术再次重现人间。

    经过发现内力的启发,让唐兔发现唐祖获得并传承给唐爷爷的端公术,可能是得自于道家真传。“山”术的再现是不是意味着唐爷爷和唐三爷爷所掌握的其他四术也同样有着隐藏的价值而未被发现,而并不单单是迷信类活动。内力的发现坚定了唐兔学习并完全掌握端公术,并尝试发掘其中奥秘的心思。

    由于唐兔还不到五岁,唐蛇更是不到两岁,家里的大人们还不放心让唐兔单独带着唐蛇出门去村子里耍。所以唐兔和唐蛇只能在家里周边待着。

    唐奶奶做饭的时候,唐兔就带唐蛇在街檐和院坝里玩;唐奶奶出门摘菜、收拾猪草的时候,唐兔还得带着唐蛇跟在后面看着奶奶忙活。只有当唐奶奶收拾完家务的时候,唐蛇才由腾出空闲的唐奶奶带着。

    这个时候唐蛇还不愿意自己一个人玩耍,干什么都要拉着唐兔一起去,看着两岁的唐蛇是一刻都闲不住的到处乱跑,自己时不时还被奶奶提醒着照看好唐蛇。唐兔的心里那个不乐意,“练拳的时间太少了”唐兔在心里哭泣。

    唐兔实在没法了,只好努力的表现出喜欢写毛笔字的样子,这样才终于在唐奶奶带着唐蛇出门找村里人话家常的时候,有了借口留在家中。

    当家里就唐兔一个人的时候,唐兔抓紧一切时间用来练拳。当练拳时间足够,练习的次数多起来后,唐兔发现内力除了让全身都处在热感的包围中,让身体有种舒适感外,好处没有那么明显。毕竟唐兔的身体正处于飞速生长阶段,没法分辨出唐兔身体的发育是自然的还是有内力加成作用在促进。不过这种热感却很奇怪,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时候,不但不让人感觉烦躁,反而有种凉爽的感觉;到了晚上的气温降下来后,情况又反转过来了;人体就像是穿了层薄薄蚕丝衣在帮助自己,舒适又冬暖夏凉的感觉。只是这种感觉现在还很微弱,唐兔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必然会感觉得更加明显,对身体的好处也会显露出来。

    当然现在唐兔还处于内力出现的惊喜状态,以及对后续内力壮大后种种神奇表现的幻想阶段。唐兔抓住一切机会练习着拳法产生内力,但是当次数多了后内力却无明显增加,唐兔心态就有点崩了。此时过多频率的练习不但没有明显的增长效果出现,反倒让唐兔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感觉到疲惫不堪。

    唐兔知道这是自己钻了牛角尖了,虽然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但是总觉得自己找到了重生的金手指了,产生了就该一下子牛逼起来的心态。

    心态上的问题让唐兔无法心平气和的对待内力缓慢增长的事实,反而让情绪波动起来变得激进,进而让自己幼小的身体超过了负荷,受到了伤害。

    受到伤害后,唐兔终于开始安静下来了,回想起小说里对道教内力的描述基本都是四平八稳不会走火入魔,但是见效慢,花费时间久,到后期厚积薄发威力奇大,唐兔也准备厚积薄发了。

    为了让自己能安静下来,也是为了恢复身体,唐兔减少了练拳的次数,把时间更多的用来背诵经文和练习毛笔字,并抽出不少时间带着唐蛇出去玩,同时也有了时间开始对自己以后几年进行规划了,暂且叫唐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吧。

    当然整体规划还是以“苟”为前提,安稳是第一要务。

    第一项目标就是让家里人知道太极拳和经文配合能够产生内力的事实并进行练习,首先让爷爷和三爷爷学会太极拳,然后是堂哥唐润林,接着就扩展到两家人。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能实现学会太极拳,然后明年夏天前让爷爷、三爷爷和堂哥学会太极拳并开始练习内力,其他人就得缓慢来了。一是家里其他人都没有背过经文,要学会经文并将吟唱的调子都全记对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二是太极拳的动作不是几天就能学会的,这涉及到手脚的协调配合的问题,爷爷他们都没有接触过,要从无到有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三是唐蛇太小了,估计六、七岁也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才能掌握吟唱经文并配合太极拳产生内力。

    第二项目标就是在两年后唐爸去重庆工作了,借着自己去重庆耍的机会学点其他武术套路,唐兔还记得在JLP区是看到有武术学校的。不知道内力配合武术套路会不会让武术招式产生实质性变化,这也是唐兔的下一个大梦想、大期盼。

    第三项就是继续学习端公道士之术,以便继续开发记忆力,等上学后再同时学习书本知识,这一世怎么也得继续读个一本出来。

    第四项就是开始想办法挣钱了,这个时候在农村能挣钱的门路很少,捉黄鳝和蛇去卖是来钱比较快的了,然后就是挖草药卖。

    现在唐兔是不敢去接触蛇的,虽然英太县最常见的蛇就四种:菜花蛇、青竹镖、乌梢蛇和笋壳斑蛇,但是蛇的缠绕能力太强了,而且爆发力又大,还有毒,一不小心没捉稳反倒是请全村人吃饭的节奏。

    捉黄鳝和挖草药还是有机会的,只是捉黄鳝还得再大点才行,太小了家里人也不会让唐兔下田,另外由于经常有专门的大人在捉黄鳝,唐兔人又小跑不了多远,一天去也逮不到几只黄鳝,这样只能养着等多了再去卖,所以还得在家里的菜园子里挖个坑养着,这还比较费时费力。

    挖草药倒是没有问题,在英太县农村里最常见又能卖出价格的草药就是麻芋了,大人们经常在地里锄地的时候将挖到的麻芋拿回家里存着,等积少成多后就拿到药店去卖,一斤鲜麻芋就值好几块钱。

    自己完全可以将野地里面的麻芋,无论大小全挖回家里,然后尝试在自家自留地的果树下面进行种植,等都长大了再去卖,按亩产300斤算,自己一年存下半分或者一分地的麻芋还是可能的,这样就能卖出几十上百元了,这些钱在这个时候可是非常硬挺的。当唐妈看到种麻芋能赚钱的时候,必然会专门安排一、两亩地来种植麻芋不可,自己也能有点收入了,到时候最头痛的事估计就是麻芋种子在哪里找的事了。

    第五项就是栽种水果树了,唐兔从小就馋,小时候家里贯彻生儿穷养的习俗,虽然家里不缺吃穿但就是不给唐兔和唐蛇零花钱用来买零食,所以唐兔只能靠家里种植的各类水果来解馋。

    也幸亏是出生在蜀省,这里气候宜人,水果品种还不少,一年能从樱桃开始吃,接着就是枇杷、李子、杏、桃子、梨,然后到红橘、脐橙、橙子、柚子结束。

    由于这个时候仍然以粮食生产为主,还没有到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时期,各家各户都只在房屋周边和自留地里种植几株果树,果树的种类也不全,也没有专门去管理,个头不大、产量也不高。同时这个时候很多水果的品种都没有经过改良,酸度高、甜度低,爱吃甜食的唐兔对一些水果就不是特别爱吃。所以杏、桃和红橘、脐橙等少数几种水果是唐兔偏爱的,至于梨,虽然甜,但是皮太厚,这个时候果肉入嘴一口渣,直到21世纪都被唐兔排出在水果单外。

    作为吃货的唐兔有两个遗憾,一个遗憾是家里的老桃树品种没有培育下来,每每夏季吃水果店里卖的半熟的桃子的时候,唐兔总会回味起小时候老家的那几株老桃树结的大大的桃子的美味来。

    老家的桃树听奶奶说是蟠桃品种,与现在扁扁的蟠桃不一样,倒是和唐兔在《西游记》里看到的蟠桃样子很像,个头也很大,成熟的时间也比较晚,应该是属于水蜜桃品种。老家的桃子成熟是从桃尖开始变红开始的,此时已经甜而脆了,当完全成熟时仍然带着脆性,核肉分离,桃子一掰就分开成两半了,唐兔经常和唐蛇一人一半使劲的啃,啃完基本就半饱了。

    蟠桃树是唐兔大姑家的表哥唐果哥哥从外面买来种在地里,准备等结了桃子后摘了拿去卖的,赚钱的思路很先进只是因为那个时候农药和化肥稀缺,以及桃树的管理技术的落后,费心费力种出的桃子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根本卖不出价格,最后地里的桃树全被大姑父唐心德给砍了,又重新种上了庄稼。

    而唐兔家里的几株桃树是唐果买回桃树时送过来的,原始的几株陆陆续续的都由于病虫而死了,最后的一株嫁接桃树在唐兔初中的时候也老死了,这个品种也就在村子周边绝迹了。至此虽然吃了不少品种的桃子,唐兔再也没有遇到过记忆里的桃子。

    唐兔准备在夏天的时候多捡点桃核,等培育出桃树后再进行嫁接,而毛桃作为最常见的桃树也是最有机会完全成熟的桃子,成为了唐兔捡桃核的主要对象。

    毛桃是成熟最晚的桃子品种了,估计也是最古老的品种,因为不论是什么品种的桃核种下后结出的桃子都会变成毛桃,唯一的解释就是返祖,而祖先就是毛桃。

    毛桃有个特性,个小、毛多、成熟晚,没有完全成熟时都带有苦涩味,成熟时还习惯性开裂吸引昆虫爬食;同时因为都是遗落的桃核自然生长出来的,所以基本上都长在缺水贫瘠、不起眼的边角地方,因此毛桃一直被小朋友们所嫌弃。唐兔对毛桃的重新认识是在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家门外的水井旁长了株高高的毛桃,由于水分和营养充足,唐兔第一次吃到了特别香甜的毛桃。唐兔准备到时候也留下一两株毛桃不进行嫁接,刚好可以延长每年吃桃子的时间。

    唐兔的第二个遗憾的水果就是葡萄了,自从在重庆吃了第一颗葡萄后唐兔就爱上了这个水果,成年后接触的葡萄的品种更是多样化,巨峰、夏黑、美人指、阳光玫瑰、玫瑰香、小蜜蜂等基本都有品尝。

    唐兔记忆中见到的第一株葡萄,是家对面隔着池塘的唐戊泽家中,唐戊泽家中有一株葡萄,由于没有精心培育,在唐兔小时候基本就没有挂过果,唐兔映像深刻的事是小时候听说七夕节能在葡萄树下听到七仙女和董永谈话,唐兔还专门跑去听过,当然只听到了个寂寞。

    其实唐兔外公家也有两株葡萄,在唐兔高三的时候,当外公去世后,唐妈从外公家的核桃树下将两株葡萄挖回来栽种在门前的时候,唐兔才知晓。

    听唐妈说这两株葡萄是在她们小时候由外婆载下的,到唐兔高中时已有快四十年了。这两株葡萄由于最初载在一株高大的核桃树下,一直被树荫遮挡基本上没有结什么葡萄,也因为外公一直跟着舅舅们在蜂王镇上生活,唐兔去外公老家的次数太少也没有提前发觉。

    这两株葡萄一株是巨峰,另一株是青皮葡萄,可能是几十年的沉积一朝爆发,在移栽到唐兔家里后这两株葡萄迅速生长起来,爬满了唐兔家里的院墙,结的葡萄又多又甜,甜的腻心那种,多得家里人吃不完,只得摘了下来给村里有小孩的人家送去分享。

    唐兔准备再大点去给外婆上坟的时候,让唐妈把外公家那两株葡萄给移栽过来。另外还准备去重庆过暑假的时候,把在铁路边看到的野生葡萄苗全给挖回家。

    第六项计划就是上学好好学习!

    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