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的印记

09练拳走上正途了

    时间慢慢过着,当唐爷爷跟着唐兔学会太极拳后,在每天反复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终于体会到那种由脚底慢慢升起,直达全身的细微温暖感觉。唐兔花费这么多心思、这么多时间,五年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终于算是踩实了。

    通过唐爷爷长时间练习内力的经历,唐兔也发现当初因为心中的执念而反复练习太极拳真的是太过幸运了。前期练习太极拳虽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坚持的一段时间的练习,让唐兔把身体的协调性和韧性都锻炼得比同龄人好了,因此才能在刚产生轻微内力的时候就敏锐的感知到,而不是像唐爷爷那样以为是身体因为锻炼而自然发热发汗,不然此生就很可能错过内力了。

    唐爷爷很是震惊身体里的反应,直接把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乖孙,来给爷爷说说你是怎么会太极拳的,而且还发现了其中的奥妙的?”

    “爷爷,我在州达县耍的时候,住在杨爷爷家里,我们经常上午一起去河边钓鱼。在河边玩耍的时候看到有三个爷爷在那里打这个太极拳。我们天天在那里钓鱼,他们也天天在那里打拳,我看了一段时间就学会了。后来杨爷爷给我说这个叫太极拳。”

    “我边打拳边复习记到的经文的时候,就发现每当背诵到《渡厄经》和《救苦经》的时候,身体会慢慢发热,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敢跟别人说。后来我看武侠电视剧的时候,发现可能是里面的内功,然后我就一直练着了。”

    “这样,我们去找你三爷爷一趟,把这个事给他也说一遍。”

    ……

    “三哥,情况就是这样的,我和兔娃子应该是练出了内功了,兔娃子练了一个月了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坏处,我们是练还是不练这个内功?”唐爷爷对唐三爷爷说道。

    “这个经文是我们从小就熟知的,如果兔娃子打的确实是太极拳,那么这两样东西都算我们道家的正统,应该是没什么问题。至于为什么两样结合起来会产生内力,我们现在也想不明白。至于练不练,那肯定是要练的,武功这个东西,我们从小就听说了,不说杀人斗狠,至少也能强身健体。”

    “三哥,那我们就把这事定下来了,这个内功我们就先练着。我每天带兔娃子过来教你打太极拳,我这边再试试有没有其他的经文能配合太极拳产生内力。至于林娃子那边,等他放学后你先教着他学太极拳,等周末了让兔娃子用两天时间把他完全教会,然后就跟着我们一起练。”

    唐爷爷在今年初的时候已经满61岁了,三爷爷比他大七岁已经68岁了,由于年岁较大,三爷爷已经不帮家里种地了,只在家里闲着。所以唐兔能整天整天的在三爷爷家里教他练拳,但是因为三爷爷年岁较大了,手脚协调性已经不是特别灵便了,所以太极拳的学习进度不是特别快。当然有教唐爷爷的前例在,唐兔教起来也算是有经验基础的。

    在教三爷爷这段时间内,唐爷爷也把所熟知的经文都反复尝试了一遍,发现除了唐兔已经摸索出来的《渡厄经》和《救苦经》外,还有部《清静经》也能产生内力,而且产生内力的效果比前两部经文明显太多了:配合太极拳一两次就能感觉到那种热感了,而且热感由脚底往全身蹿得特别快,能够迅速覆盖全身;其次热感更强烈,那种舒适感也明显感觉更舒服。

    于是,唐爷爷在唐兔教拳的空余时间里,就教唐兔吟唱《清净经》。《清净经》总字数虽然只有591个字,唐兔凭借强大的记忆力迅速的就把经文给背下来了,但是当记忆吟唱的腔调的时候却遇到难题了。

    这个经文的吟唱腔调和方式确是特别的怪异,音调的升降和腔调的变化与唱歌和其他经文的吟唱经验或者习惯存在明显不同,转折多而混杂。初学吟唱《清净经》时,从心底就感觉特别别扭,有股胃里不舒服想吐的感觉,让人发自内心的产生排斥感。但是为了更好的内功心法,唐兔也只好沉下心去记忆吟唱的腔调和转折的技巧。在强大的记忆力帮助下,以及为了更好功法的刺激下,唐兔压下了心底强烈的恶心感,终于在花费了七天时间后把《清静经》给一字不错的吟唱了出来。此时,三爷爷和堂哥唐润林也终于把太极拳给学会了。

    初练《清净经》,唐兔发现和爷爷说的一样,所产生的内力更明显,身体上的感觉也更舒服。

    当大家都练习内力的时候,通过四人的反复尝试发现三部经文中,《清静经》效果最好,《救苦经》次之,《渡厄经》居末。但是从记忆和吟唱的难度上又正好相反,《渡厄经》最好记忆,《清净经》的难度最大。这个难度按爷爷们的说法一直都这样,他们小时候学习的时候也是花费了特别多的时间才完全记忆下来,中间不知道挨了祖爷爷多少的竹条。所以相对开明的两个爷爷虽然也是一直强迫堂哥记吟唱的腔调,但是惩罚却是没有跟上。

    如此这样,时间转眼已过去三个月,在这期间,唐兔只要一有空闲就带着唐蛇提着爷爷用来挖蚯蚓的小锄头往野地里钻,对所看见的麻芋不论大小全部一扫而光。通过不懈的努力,唐兔的麻芋地终于扩展为将那块半分多点的自留地完全覆盖了。

    唐兔将麻芋地按照栽种麻芋的大小和时间的早晚大致分成了大小不一的六小块地。为了避免被路人给挖走,唐兔还求着爷爷给做了个篱笆把这块地给围上了。同时,每当爷爷给地里蔬菜施肥浇水的时候,唐兔也求着爷爷一并带上。

    此时种植的麻芋经过唐兔精心的伺候已生长得特别茂盛了,看着成片的麻芋地,唐兔又开始考虑留种的事了。

    麻芋虽然和农村的芋子、洋芋、魔芋一样都带一个“芋”字,但是好像却不能切块培育下一代。要想下一年能有足够的麻芋做种,就必须不断的去地里挖野生的麻芋,然而作为当前农村补贴家用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可不只唐兔一个人在地里挖野生麻芋。地里的野麻芋只会越来越少,只能从已有的麻芋上想办法。

    唐兔仔细的观察麻芋苗,发现一个麻芋能长出3-6根杆茎,每个杆茎中部位置又长了个像麻芋的小球,一些麻芋还长出了像魔芋一样的花苞。唐兔考虑着等秋天收获麻芋的时候,尝试把杆茎上的小球和花苞里的种子都收集起来尝试着种植一下,看能不能长出麻芋来。如果能成功长出麻芋来,那么以后的种子问题就不用愁了。

    唐爷爷看着唐兔精心的施弄麻芋,也没有过多的干涉,反倒觉得是个好事,毕竟农民的后代不能忘了本。

    此外,外公家的两株葡萄藤也没有逃过唐兔的魔爪,当唐兔从州达县回来后,在被唐爸、唐妈带着去给外婆上坟的时候,唐兔找了个机会就发现了那两株葡萄藤,并让唐妈给挖了回来。

    唐爷爷为此专门把门前自留地里以前载种苦瓜的向阳位置让给了这两株葡萄藤,并为它们搭了个高大的竹架子,现在新长出的葡萄藤已占据了架子小半部分。随着葡萄藤新枝的抽出,嫩绿色的花苞也开始沿着藤蔓在每个分枝的底部生长出来。可能前面二十来年躲在树荫下一直在积蓄营养,现在被移栽到一个向阳的地方后终于一朝爆发了,花苞顺着藤茎一路往上使劲的冒出来,唐爷爷不得不提前疏果,剪掉了一些多余的花苞。

    这三个月来,唐爷爷和三爷爷也从心底接受了内力的存在,并把三本经文按照电视剧中的说法改叫成内功心法了,练出的热感也称为了内力。

    因为《清净经》配合太极拳的效果最好,唐兔和唐爷爷最早转为练习《清净经》,三爷爷也在把太极拳练熟后转为以《清净经》配合太极拳练习内力。堂哥唐润林因为卡在《清净经》的唱腔上两个月,先期一直练习着《救苦经》,直到三月底才开始练习《清净经》,到现在也才不到一个月。

    不过练习内力的四人中外在变化最大的反倒是堂哥唐润林,此时,堂哥已经满了十一岁,马上就上小学五年级了。本就到了进入青春期的年龄,随着这近三个月的内力练习,堂哥的个头窜得特别快,已经和三堂姐唐广英差不多高了,整个身体也显得结实不少,四肢也比同龄的男孩更显得灵巧,大脑好像也突然开窍了,往常在班上中等偏下的成绩竟然开始有往上走的现象了。不过由于练习内力的缘故,本就调皮的堂哥现在更调皮了,打架斗殴的次数明显增多,已然敢带着四年级的男生挑战六年级那些大哥们的地位了。

    唐爷爷和三爷爷的变化好像比较小,就是显得精神更足了,手脚又恢复了灵活,三爷爷走路也不再显得那么微颤颤的样子了。其实他们自己更清楚内力带给他们的变化才是最大的,往前几十年生活在穷苦的时代,为了生活只能使劲干活,一直都是在为了生活和家庭而透支生命,到老的时候潜伏在他们身体里的病痛其实已经在慢慢的显现出来了。结果练习内力以来,本要暴露出来的病痛好像又潜伏下去了,这个发现让唐爷爷和三爷爷很是震惊和惊喜,对内力也越加重视起来了。

    唐兔的变化其实和堂哥唐润林差不多,身体比同龄人高一些,四肢更灵活,整个人也显得更有灵气了。

    通过对内力好处的体验,唐爷爷和三爷爷下了个决定,那就是家里人都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头等大事,所以我们中国人的大事都是在饭桌上定下来的。因此全家练内力这个决定也是唐爷爷和三爷爷选了个两家人围坐在大饭桌上吃饭的时候宣布的,只是这个时候唐爸早已经返回了单位,错失了早早练习的机会。

    于是唐兔每天早晚的时候就担负起教唐奶奶和唐妈练习内力和背经文的任务了,唐蛇由于实在太小话都没法说清就暂时免除了。

    榆木脑袋说的是思想顽固不化、不开窍的人,唐兔发现唐奶奶和唐妈就有这样的潜质,唐妈好歹初中毕业,虽然不常用脑已经很多年至少还年轻,领会和学习还是比较快的。

    唐奶奶是从小就没有上过学,在解放后才在合作社组织的夜校里待了一段时间,单单会写自己名字。现在奶奶的年龄又不小了,手脚协调性又很差,真的是让唐兔教的崩溃。动作不对可以手把手教,但是两百多号字,唐奶奶一个都不认识,唐兔只能一句一句的唱,唐奶奶再跟着一句一句的唱。采取反复跟唱的方式下,唐兔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让奶奶把经文的吟唱方式给记忆下来了。唐兔觉得唐妈还有可能学会《救苦经》,唐奶奶恐怕就止步《渡厄经》了。

    三爷爷家那边,一个月后大姑和大姑父也只学会了《渡厄经》;读小学六年级的三堂姐唐广英没有意料的学会了《救苦经》,止步于《清净经》,后续估计得花不少时间才能更进一步了。

    当然练拳的副作用也出现了,那就是所有人的饭量变大了不少,对肉食的需求也增加了不少,唐兔家本来每隔两天就去集市上称5块钱约两斤多的猪肉,自从练习太极拳和内力后变成每次称8到10块钱的猪肉了,家里的存粮也开始减少。

    三爷爷家那边幸好大姑父是从林场退休回来的工人有退休金可以领,三爷爷当八字先生也是存了些钱,而且时不时的也有人请去看八字,这样也算是有收入。

    看到练习内力就得多花钱买米买肉这个情况,唐爷爷和三爷爷暂时熄了让三个徒弟练内力的想法。三爷爷在80年代初的时候总共收了五个徒弟,有两个学了一段时间后就自动放弃了,剩下了三个徒弟廖二舟、刘新军、陈志国一直坚持着学习。其中廖二舟、刘新军顺利的八字先生出师,而陈志国相对的口才差了不少,在唐爷爷82年退休后转而跟着唐爷爷学端公最后也顺利的出了师。

    自从有了出师的徒弟后,两位也就没有想着再教几个出来了,也是避免徒弟太多在周边村庄中出现竞争。唐爷爷和三爷爷的三个徒弟家里是完全务农的,上有老下有小,每年交提留款和交公粮都显得很局促,如果教他们练内力,那么整家人就会被消耗拖垮而没法过活了。

    看到这个实际情况,唐兔也没有多说什么,现在农村的情况确实很差,都还在解决吃饱的问题,现在不切实际的东西到21世纪初就不再变得那么不切实际了,到时候三位叔叔愿意学,再教也不迟,再说家里的亲戚们不也没有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