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风云传之终结

第九十一章 我佛慈悲

    萧遥,年方二十便身负八袋,得柯帮主亲传擒龙功与降龙十八掌,下任丐帮帮主不二人选,可谓前途无量。而此刻,他正面临人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你说的……都是真的?”“咳咳……我已是将死之人,又何必骗你……前太子,勤王的独子……咳咳!还活着……咳!正藏身于川蜀的武林门派中,诚王想……保住他……而狗皇帝本就一直想除掉诚王,若被他知道此事,两人都逃不过……我、我这次遭受围剿,虽然逃脱,但已是命不久矣……本想将这个秘密告诉逍遥谷的……东方未明……看来是来不及了……萧遥……诚王你是见过的,他才是能带给天下安定之人……务必不能让狗皇帝奸计得逞……”“丁兄弟!”萧遥闻言心乱如麻,手足无措,而丁泓也已气若游丝。

    “萧兄,你怎在此地?此人是……丁泓?!”“东方……未明?太好了……咳咳,在死前能见到你……萧遥,务必将真相……告知他,诚王……就拜托你们了……”听到未明的声音,丁泓回光返照,奋力说完上述的话才阖上了眼睛。未明医术虽然无双,然而丁泓伤势过重,终是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撒手人寰。“原来东方兄与丁兄弟相识,那……”萧遥心细如发,自不会贸然开口,而是出言试探,未明摇头说道:“一面之缘罢了,此前他向我透露了过一些朝廷隐秘,事关重大我便没有将他交给史捕头。此事暂且放在一旁,先安葬他吧。”两人一起动手埋葬了这位义士,无论立场如何,忠人之事,至死不渝,丁泓确实值得尊敬。“东方兄,那么诚王的事……”“诚王么……”未明平静地说道。萧遥会这么小心完全可以理解,虽然未明保下丁泓,可以肯定他没有站在朝廷那边,但诚王曾不惜掳走薇霓来促成争斗,从未明当时的表现来看,绝不可能心无芥蒂。

    “在下不谙政事,一切详细还请萧兄告知。”事已至此,无论结果如何萧遥也只能硬着头皮赌一把了,毕竟如果未明是敌非友,那么成事根本无从谈起。“其实在下与丁兄乃是旧识,在下久闻诚王知人善任,体恤百姓,一直想见上一面。而丁兄当时是诚王手下侍卫,我们因此结识,经他引荐小弟方才得以如愿。确实如传闻所说,才干品行无不胜出当今皇上百倍。至于勤王,当年嫡长皇子平乱身故,二皇子勤王补位太子,本来顺理成章将由他继任皇位,却莫名暴毙而亡,所以皇位才落到当今皇上手中。后来皇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算……勤王一脉几乎被屠杀殆尽,只有诚王当时装疯卖傻,日日纵酒狂欢,才瞒过了皇上保下了性命。如今丁兄查得勤王的孩子尚在人世,若能与诚王联手,师出有名,加上当今皇上不得人心,内忧外患,或许真的有机会……这也是丁兄会丧命于此的原因。”萧遥娓娓道来,将这个延续了几十年的宫廷阴谋呈现在了未明眼前。

    “此事事关重大,虽然丁兄希望能得到东方兄助力……但逍遥派隐于幽谷,若遭受牵连,恐怕无力与朝廷相抗,而小乞儿尚还有我帮庇荫,所以此事还是交给我来办就好。”“萧兄……”丐帮庇护?柯降龙最重忠义,若是知道萧遥欲图谋反,怕是第一个赶来取他性命,还谈何庇荫?萧遥如此说只是不希望未明被牵扯进来,毕竟此行风险之高,无异于火中取栗。“东方兄,其实你……并不信任诚王不是么。”看到未明犹豫不决,萧遥叹了口气说道,“说实话,当我知道诚王为了成事,不惜绑架公主挑起两国纷争,心中也不是滋味。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萧遥责无旁贷。东方兄,倘若你能替在下隐瞒此事,便是对在下最大的帮助与保护了。”实话实说,对诚王,未明并无好感,而他的篡位企图未明更是毫无兴趣。未明想做的只是从这龙潭虎穴中救下萧遥而已,眼下也只有先行回避,之后再找机会相助。“既然萧兄坦诚相见,未明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定当守口如瓶。之后萧兄若是需要在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好,那萧遥先谢过东方兄,事态紧急,我这便离去。”萧遥点了点头,匆匆离去,而未明舒展了一下拳脚,按计划朝洛阳城中走去。

    去侠隐阁看望了史燕之后,未明到茶馆里要了一盏太白银毫细细品味起来,时间匆匆过去,转眼日暮西垂,本已寂静的街道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师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您不仅盗走本寺经典,听说近来还勾结盗匪,拦路抢劫,实在大大违背了恩师的教诲。还是随虚真回少林吧,长老们会从轻发落你的。”“哼,老子在山下逍遥自在快活得很,让我回去青灯古佛,虚度光阴?想都别想!”“既然师兄执迷不悟,虚真只好得罪了。”“哼,我是念在慧能那老头于我多少有些恩情才再三容让,你倒蹬鼻子上脸了?敬酒不吃吃罚酒,且让我看看你有多少斤两!”未明走出店门,只见市集里虚真手握少林棍,神情肃然,严阵以待;而对面站着的虎背熊腰的和尚,自是无戒。

    “大日如来!”虚真抡起长棍朝无戒挥去,宝相如来棍深谙佛家慈悲的原则,旨在警醒对手,这大日如来是快速的三连击,同时攻向对手的双肩与头顶,威力却不甚强劲,乃是取当头棒喝之意。“雕虫小技!”无戒同样得慧能传授,这宝相如来棍的路数他自是一清二楚,挥拳迎上竟将虚真的长棍险些震得脱手。“易筋经?!无戒师兄,你果然……”“哼,废话少说,接我这招!”无戒方才所使用的不过是少林寺入门武学中的罗汉拳,但是威力却异乎寻常,乃是因为他修炼了易筋经的缘故。此乃少林不传之秘,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大成者举手投足之间,劲力无穷。

    无戒叛逃少林时深知自己修为尚浅,不足以纵横江湖,与其日后苟且偷生,倒不如铤而走险,殊死一搏。于是他仗着自己乃方丈亲传,辈分颇高,以花言巧语骗过守卫,潜入藏经阁盗走了易筋经。他天赋本就不凡,又配上这绝世奇功,多年修炼下来功力自非虚真所能匹敌。果然在他怒涛般的攻击下,虚真渐渐不支,突然无戒怒吼一声,以一记黑虎掏心直取虚真胸口,虚真虽然勉力格挡,木棍却被震为两段。“恶和尚,还真是冤家路窄,这次你可别想逃过!”冷眼旁观良久,未明终于出手相助,听到声音无戒和虚真都是一惊,待看清是未明后虚真大喜过望:“东方施主,此人为小僧师兄,叛出师门盗取经书,还请助小僧一臂之力!”“臭小子又是你?原来你们认识啊,那我一并解决了!”

    无戒再次双拳齐出,正是他最得意的双风贯耳,不过这次未明可不会留手。“降龙十八掌?!小子你怎么!”见到未明双掌平推,掌风强劲,无戒心中一凛,不敢硬接只是向后躲避。然而未明料敌机先,右脚一蹬,挟带掌风整个人向前扑去,无戒无可避让,只好举拳相拼。然而他本是退势,仓促进难免劲力不足,而未明则用前扑的势头加强了震惊百里的威力,无戒只觉手臂剧痛几欲断折,好在易筋经锤炼了他的筋骨,否则怕是已受重伤。“小兔崽子,你找死!”无戒吃痛后狂性大发,抬脚朝未明踢去,然而论起招式,无戒所使终归只是寻常武学,又如何能难倒未明。只见未明出手如电,五指拂出,天山折梅手已经抓住无戒脚踝。左手用力一提,顿时令无戒失衡,同时未明右手贴着无戒大腿划去,直直斩在他的腰间,无戒难以维持,重重地摔倒在地,忍不住痛哼出声。未明继续探手搭上无戒手腕,正欲乘胜追击,但无戒知道厉害,不敢继续对敌,奋力挥动右臂挣脱未明的束缚,然后头也不回跑开了。

    “这和尚好大的蛮劲……”未明揉了揉手腕,真不愧是易筋经,竟然连天山折梅手都能被他挣脱。“无戒师兄确实天赋异禀,小僧望尘莫及,家师当年也常常……只是可惜被魔障所困,迷失本心,竟沦为恶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虚真躬身向未明致谢,“这次多亏施主相助,否则小僧恐怕凶多吉少,可惜没能找回易筋经……对了,施主怎么会使丐帮的降龙十八掌?”未明简单解释过后,虚真露出艳羡的目光:“施主当真福缘不浅,竟有幸学到这般高深武功,小僧真希望……不对不对,小僧在说什么啊,出家人应该以佛学为主,还望佛祖原谅虚真一时失言。小僧还得尽快赶回少林寺告知无因师兄,东方施主,后会有期。”

    虚真合十行礼,转身离去,待得他走远后,未明才捡起地上的一本书籍——此物是无戒在刚才的恶斗中不慎掉落。这等破戒和尚,身上又能有什么书卷,果然是易筋经无疑,只是天色已晚,虚真却没能注意。未明微微一笑,发力朝虚真追去,虚真脚程虽快,却又如何比得了未明,很快便已看见背影。只见未明装作气喘吁吁的模样,高声叫住了虚真,见他一脸困惑,未明忍笑将经书递上:“虚真小师傅,刚才无意中在地上发现,想来是恶和尚不慎遗失,在下觉得或许是少林寺重要之物,赶来归还。”虚真接过经书,略微翻看几页,便重重地将经书合上,同时紧闭双眼,不住地念叨阿弥陀佛。良久后他才睁开眼睛,激动地说道:“真是易筋经……真是易筋经!踏破铁鞋无觅处,不料得来得竟这般轻易!小僧多谢东方施主,施主真是我少林的大恩人啊!”

    未明谦逊地摆了摆手,与虚真客套了几句。激动过后,虚真突然露出苦恼的神情,挠着脑袋,时不时还偷偷瞥向未明,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见状未明憋住笑意,说道:“小师傅有话但说无妨。”“东方施主,小僧想冒昧请教你一个问题……这易筋经乃我少林上乘武学,对习武之人应该有莫大诱惑才对,施主你明明可以将这秘籍私藏起来,自行修炼。此事无人知晓,对施主可以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可施主却将经书还给了我……这是,为什么?”若是换作旁人,这番言论未明不免会认为是一种侮辱;可未明知道虚真鲁钝憨直,他是真的被此事困扰,不由放声大笑:“虚真小师傅,难道我东方未明在你的眼中,就是这种人吗?”

    “不不不!小僧绝无质疑施主人品的意思!小僧笨嘴拙舌,这、这……得罪了施主,还望施主见谅!”虚真连连摇头,但一时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不由更加窘迫,好不容易才憋出了几句,“小僧在外的这些日子,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其中不乏天性良善,舍己为人之辈;但落井下石,自私自利之徒却也不少。小僧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分别?像无戒师兄,贪图自身享乐,盗走经书,恃勇行凶,作恶多端;反观东方施主,却是行侠仗义,济人危难,不图回报。到底是什么驱动人们行善,又是什么诱惑人们作恶?”“小师傅还记得我上次说过的话么?”见到虚真如此严肃,未明也不好再作挑逗,认真地说道。

    “我说若以佛祖割肉喂鹰来要求世人,未免太过苛刻。人嘛,为自己生计前程打些小算盘无可厚非,若不自爱,何以爱人?在我看来,大多数的人本性还是善良的,若是能力足够他们也多半愿意行善。比如路遇不平,很多人袖手旁观只是因为不通武艺,强自出头只会带来祸端;但是见到路边就要饿死的可怜人,大多数人也不会介意分他一个馒头。故而在我看来,共性上,只有人们生活美满,才有闲暇去顾及他人。当然凡事总有例外,这世上有不计得失,只为公义二字奋不顾身的人,我们称之为英雄;也有以他人不幸为乐之辈,我们唤其为败类。但两者总是少见,多数人还是遵循这个规律。即便是那些所谓的恶徒,如果不给他们一条活路,不让他们了解到他们也是有着凭借自己力量让世界变得美好的选择,那他们一辈子也不可能改悔。所以我救人、助人,给普通人以希望,给恶徒以警醒,就是想要将这善行传递下去,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终究有限,只有更多的人行善,才能让世间变得更为美好。”

    “不知我这个回答,小师傅可能接受?”这不止是对虚真的回答,同样也是对江瑜的答复,更是对自己的提醒。前方无疑将遍生荆棘,艰阻难行,但未明坚信,这才是正确的道路。“东方施主并非佛门中人,可是领悟体会之深……实在令小僧无地自容!”虚真满脸钦佩地看着未明,在他眼中,未明仿佛已经是什么得道高人一般,那不加掩饰的狂热令未明不由觉得心里有些发毛。“施主的话,小僧一时还不能完全消化,待得小僧回到少林,一定要闭关苦思,争取早日达到施主的境界!东方施主,再会!”虚真心结开释,喜悦溢于言表,再度迈开步子赶赴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