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残明

第十九章 黑旗

    陆离在台上负手而立,身后是一杆写着陆字黑红色大旗。

    台下的新兵虽站的歪歪扭扭,却都身形挺拔,不敢喧嚷。

    从募兵结束,到现在为止,这些新兵只进行了三天的操练,只进行了基础的队形训练,但在军棍的高压下,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集结号令,毕竟军棍打在屁股上,那刻骨铭心的疼痛会帮助每个人牢记军令。

    陆离拍了拍身边的旗杆,沉声道:“从今天起,我们陆家寨子便要改名黑旗军了·····”

    说是黑旗,其实是红底,只有那个“陆”字是黑色的,不过他觉得红旗军这名字太俗,还是叫“黑旗”有威风些。

    “之前在攻破常庄那晚,我就曾对大伙承诺过,现在有新的兄弟入伙,我便再强调一遍,从今往后,你们入了我黑旗军,便皆是兄弟,凡是这黑旗所立之处,便没有人敢欺辱你们!凡是我陆离有一口吃得,便不会饿着你们!今后,我会领着你们,杀尽天下土豪劣绅!为咱苦哈哈讨回个公道!

    他李自成不过区区驿卒,便能搅动得天下不得安生,我旗下的汉子如何就比那李闯手下差?我们的队伍,一百人的时候,便能打下常庄,以后到了千人,便能攻下延安府!到了万人,就是那京城,老子们也能闯进去瞧一瞧!“

    杨铁林站在第一排,听得心潮澎湃,带头跪下大吼道:“愿为掌盘子赴死!”

    身后众人首次感染,也纷纷跪下宣誓。

    陆离台了抬手,示意众人站起来,又缓缓道:“光靠口号可练不出精兵来,近日的操练辛苦,我知道兄弟们其实心中多有怨言,但没办法,咱们占着这常家庄,周围眼红我们的豺狼可不少,我若是不狠下心操练大伙,大伙好不容易得来的基业,就全成了他人的嫁衣。

    我知道你们觉得军法严,操练苦,但我告诉你们,今后只会军法更严,操练只会更重!我们能靠着百余人,便攻下这千人的庄子,可不光是靠兄弟情义,还有军法无情!

    最后,既然我让大伙卖命,酬劳自然也少不了,原先新兵营改为战兵营,月饷一两,新入伙的兄弟,暂时编入辅兵营,将来训练成绩优异的也会编入战兵,拿军饷。”

    台下的人先是一愣,紧接着便高声欢呼,以往只有老营有军饷拿,他们这些新兵虽操练勤,吃苦多,却是没有饷钱的,一开始大伙刚从喽啰翻身,自然不敢有太多想法。

    但如今经历大战,心中也都有了底气,被这般区别对待,难免会心中有怨气,如今老营给踢了出去,他们这些原先新兵营的喽啰,一下就成了人上人,不仅能和以前那帮老匪一样拿军饷,还能在刚入伙的新人面前卖弄资历,都是心中倍感满足。

    老营被踢出去后,连带着分走了不少军中的骨干,再加上新入伙两百人,一时军中编制有些混乱,所以陆离重新划分了编制。

    原先的新兵营共八十二人,按十二人的编制编为六队,每三队编为一旗,由牛刚和杨铁林分别担任旗总,辅兵营编入了二百二十名新兵,编为二十队,抽调原新兵营中变现优异者任队长,统一交给张耀扬操练。

    另外就是骑兵,原本常庄有近百匹马,但那日大战时,常山魁为脱身一把火烧了马厩,带着亲信拐走了不少马,陆离事后清点,也就收拢回了四十匹。

    而这些战马大多配给了老营的人,毕竟他们是陆离和姚家谈判的筹码,精良的装备马匹都是优先配给他们,再者就是他们要深入草原,马匹也是必不可少的。

    陆离现在手里只有十二名骑手,都是前几日从流民中千挑万选出来的,都是弓马娴熟的好手,但这些人成分复杂,有的是逃亡的边军,有的是杀人越货的马贼,要整治这些人还需要一段时间·····

    他从战兵营的两旗中各抽出一队人,编为火器队,计划给这二十四人装备上鸟铳,碗口铳等火器,另外有两门虎蹲炮也要编入战兵营。

    之前从常家的武库中,缴获了不少五花八门的火器,除过鸟铳虎蹲炮,还有门大将军炮,不过这玩意重达千斤,炮管细长不方便携带,所以陆离还是把它留在了城墙上。

    另外,还有样式繁多的炮弹,比如爆炸后能释放毒气的毒火飞炮,两侧安装翅翼制导的飞空击贼震天雷·····可以想象,如果当日自己强攻庄子,迎接自己的会是怎样的下场·····

    不过,这些炮弹虽种类繁多,但却多华而不实,另外就是质量低劣,加上储存不善,有一半多的炮弹都受了潮,实在是可惜·····

    ·······

    “一洗铳,二下药,三送药实,四下铅子,五送铅子,六下纸·······”

    一名鸟铳兵手里端着杆五尺长的鸟铳,心中默念着口诀,陆离站在他身旁静静旁观着。

    随着陆离点头,他迅速从腰间摸出搠杖,将铳膛清理干净,接着从枪口倒入火药,用搠杖压实了,接着如法炮制从枪口塞入铅子压实,接着将火绳夹入龙头中点燃。

    他盯着五十步外的草人屏气凝神,随着扳机扣动,燃烧着的火绳落入火门中,点燃了引药池中的火药,随着砰的一声脆响,枪口吐出一团红光,精准地击穿了草人的胸部,瞬时草屑四溅。

    “好,不错!”陆离抚掌称赞,这鸟铳手本是常山魁一手亲手调教出来的,自己军中一群土包子没几个见识过火器的,几个边军出身的老匪也对鸟铳不熟悉。

    明末吏治腐败,造出来的鸟铳也是偷工减料,稍有不慎便会炸膛,所以相比于填充繁琐的鸟铳,边军更青睐三眼铳,毕竟鸟铳做工精细,一杆造价高达五两银子,但一杆三眼铳却只要七钱银子。

    不过常家财大气粗,自然不会拘泥于用料成本,这十几杆鸟铳都是管壁厚实,质量可靠,只要装药合适,就不会炸膛。

    陆离大手一挥,便将两队鸟铳手都交给那庄丁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