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命案

第九十五章 知府的相思之苦

    兰馨一门心思等待着蒋奉天向她示好时,她没有料到,郑安对她相思已经达到疯狂之地。

    郑安在衙门默默坐着,嘱咐师爷挡住一切普通事务,除非紧急要事,不得打扰。他要干嘛?他在苦心思索,绞尽脑子,搜肠刮肚,用怎样的诗句、用怎样的画,来表达对兰馨的思念,打动她的心。由于兰馨是大家闺秀,不轻易出门,就是去赵大成家也未必能见到她,碍于面子,他也不能强行而为,况且别人是待嫁闺秀,自己是朝廷命官一州之父母官,成何体统。衙门前设计留美没有效果,郑安便策划另外的办法,想再去见兰馨。

    郑安陷入非常痛苦的境地,送出去的诗句,兰馨也没有表达,不知道她的真实想法。听说蒋家有意思撮合与赵家联姻,但他看来,商人的蒋奉天并非是兰馨的理想之君,到是自己才气横溢,风流洒脱的气质,对兰馨还是有冲击力的,这点,他信心满满。

    郑安觉得,对付赵家,必须有两面手段,既捧又压,只有在他们有求于知府衙门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服软。他突然想到了何连喜,这个小人,当初赵家两人死亡,他避重就轻稍微点了一下丫环的死因,那时候,赵家刚刚办了寿庆,自己又拿了好处,自然不会去深究,今天想来,其中肯定有问题。他将赵家的案卷拿出来仔细翻阅,发现何连喜的含糊其词,说什么小梅“其阴渗血,疑似悬梁所致”,分明故意而为。如果真的搞出赵家事端,当赵家有救于他时,想必兰馨也会将求救的目光投向自己。想到这里,他命令刘师爷将何连喜带来。

    刘师爷上次被人修理一番之后,虽然没有查出凶手,但从巡捕房得到的消息看,寿阳凡是胆大妄伪的事情,大多与赵崇武有关联。可苦于没有证据,只能哑巴吃黄连。刘师爷本想从中获得些好处,不曾想惹得一身骚。如今,知府大人突然对何连喜感兴趣,不知为那般?

    何连喜自从刘师爷光临小店,说出那些似是而非的话,让他非常害怕。钦差大人虽然没有为难他,但他觉得事情还没有结束,总有阴影照在他的心里。他将自己的担心告诉了赵家,二少奶奶和小梅的棺木已经化为灰,死无对症,心里才勉强好受些。不料,刘师爷突然来传唤,一种不好的征兆袭来。

    “何连喜,本官念你是寿阳衙门最好的仵作,为衙门服务多年,一直不忍心追究你的责任,所以今天只想让你如实禀告,本官既往不咎。”

    郑安开门见山的一番话,让何连喜大惊失色,他赶紧下跪:“大人,小的在衙门二十余年,从来不敢有丝毫差池,请大人明鉴啊。”

    “你何连喜忠心也罢,尽职也罢,本官并不怀疑。”郑安走到何连喜跟前,“但是,在赵家死人一案上,你究竟隐瞒了多少?拿了多少好处?丫环小梅身上的守宫砂点在哪?为何不察看清楚?本官今日心情好,所以想问个清楚,否则别怪本官不讲情面。”

    “大人,赵家病亡和自缢两人,勘察并无隐瞒之处,小人如实禀报了。守宫砂点,确实在左臂,可问同去衙役。至于收受财物,绝对没有啊。”何连喜此时,还是一口否认,而且态度非常坚决。

    至于守宫砂,古代检验女子是否是贞洁之身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将朱砂磨碎磨粉后,给壁虎吃,壁虎就是常说的变色龙。这种专门做守宫砂的壁虎是非常有讲究的,一定要在变色龙处于繁殖期的时候,找到雌性变色龙,再将这些朱砂喂给这些雌性变色龙吃。而至于为什么选择雌性变色龙,是因为雌性角变色龙体内含有丰富的雌性激素,尤其是在繁殖期间,它们吃了朱砂之后全身都呈现红色。人们将吃了朱砂的变色龙放到女子的手上点一下,女子的手上就会呈现红色,而且很久都不会消失。直到她们出嫁之后,与自己的丈夫行了房事,手上的红点才会慢慢消失。

    “好,好。仔细勘察,如实禀报,这是仵作之责。”郑安知道目前已经无证据,他不会承认,便转移到别的话题上来,“本官也相信你说的话。不过有件事情本官有问你,你一个仵作,年俸不过区区十几两银子,如何置得起寿阳城的店铺?若非贪赃枉法,银子又从何来?老实交代?”

    何连喜一听,更加紧张,连忙澄清道:“大人,寿阳店铺是妻弟所有,小人只是帮忙打理而已。”

    “哈哈,好个妻弟啊,何连喜,你妻弟曾在庆阳摆过几天水果摊,自己解决温饱已不容易,何来数百两银子?再说,这置办店铺的大笔银子从哪家票行拿来?不说,就将你妻弟捉来对证。”

    是啊,当初只顾转移别人视线,没有想到就是用妻弟之名也是不可靠的,他何家和妻子家里都是三代穷人,怎能买得起店铺?想到这里,何连喜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赶紧跪着上前,向郑安求饶。

    何连喜虽然如实交代,但是当初并无勘察证据,尸体已经没有,就是对小梅破身怀疑,郑安还不好张扬,否则会带来很多麻烦。不过,赵家私下赠送仵作银子,可以看作是心虚。有了手里这张牌,他的心里更有底了,想到兰馨那张脸,他内心一阵狂喜。

    他没有处罚何连喜,警告他不准透露半点给他人。下面的文章,他就要去赵大成和兰馨身上做起。

    郑安的突访,让赵大成有些手忙脚乱。因为家中太多的事情,搞得他焦头烂额,确实也轻慢了知府大人。照以往的规矩,郑安大人又喜欢舞文弄墨,他每一二个月都会聚焦一些文人,把郑安请去,吟诗喝酒。可是最近确实忘记了,也许郑安觉察到了什么,便自己新自上门,或者是提醒赵大成,真的是怠慢已久了。

    “郑大人,赵某失礼了,本应上门问候,怎能让大人屈驾,罪过,罪过。”

    “赵大人,你这是把本官当外人了吧?我早就跟寿阳才俊们说过,若不是家父逼迫考取功名,我郑某定会流连山水之间,吟诗作画,终此一生。所以,本官喜欢结交文人,喜欢交你们这些朋友,特别是像赵爷这样的人,还有兰馨这样的才女。”

    赵大成连忙招呼下人上茶和点心。并嘱咐人去对兰馨说一声,知府大人来了。郑安听到这话,非常高兴。

    客厅里,赵大成与郑安切磋书法心得,下人连忙将消息告诉兰馨。兰馨听说郑安来了,她眉头便皱了起来。

    小如觉察到小姐的变化,便问道:“小姐,郑安大人来府上,是不是又要送你诗歌了?”

    “谁要他的诗?这个郑安大人,不好好当官,整天想着吟诗作画,不知他想干嘛?安得什么心?”

    “小姐,我看这郑大人,作诗人和画家肯定比当官好,我觉得这个人有才气,就是色迷迷地看女人不好,特别是看到兰馨姐,简直是魂都没有了。”

    “你不要胡说,人家是知府,有妻室,怎么会色眯眯看女人?”

    “小姐,我小如眼睛很毒的,你不是常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发现郑大人看小姐的眼光就是这样?”

    “小如,你是越来越放肆了。”兰馨红着脸,责怪小如。

    正好这时候,有人又来叫小姐去客厅,兰馨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客厅。

    大成知道郑安的心思,谈话当中多次提到兰馨,如果再不叫兰馨出面,显得赵家有些失礼了,人家毕竟是知府大人。

    看到兰馨缓缓进来,静若仙子,郑安猛然起身,全然没有了知府的矜持,火一样的眼神直盯着她。兰馨行礼之后,坐到郑安对面的太师椅子上,甚至没有抬头看他。

    郑安看着眼前的美人,满脸笑容:“郑某上门是特意来赔礼道歉的,前日衙门操练,误将小姐带入衙门,实在是抱歉的很,请兰馨小姐见谅。”

    “事情过去了,大人不必再说了,兰馨心领了。”

    “兰馨小姐,除此之外,郑某一向仰慕小姐的才华,特别是小姐的书法,大有突破二晋,直追唐宋的气势,绝非一般闺秀之笔墨,实在佩服。本官最近取法魏碑,研习汉隶,还专门研习唐初几位楷书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颇有心得,正与令尊大人探讨,本官不妨献丑,请兰馨小姐指教一二?”

    既然话说到这份上,赵大成也朝女儿看去,兰馨只好点点头。跟着他们去边上的书房。郑安提起笔,写下一首诗:“兰花静如何,馨香满书间,纤指弄绣片,不及墨上言。”

    这显然是为兰馨所作,诗中包含兰馨、小如之名,还将兰馨性格写出,更加肯定了兰馨书法技术高于绣技。

    郑安此体有魏体风格,但又有所突然,字体工整,又有脱俗之气,确实写得不错。他至所以要专门研习此体,因为兰馨是欧体的风格。

    郑安看到兰馨脸上露出的惊喜,心里非常高兴,便提出让兰馨题跋。

    “兰馨,既然郑大人如此有心,你就锦上添花吧。”大成说道。

    兰馨知道郑的心思,本就不想让他得意而想入非非,此时父亲说话了,只好提起笔来,写下一句话诗来:“兰石应芳坚,莫问归去处,不喜去官家,只求在山涧。”

    郑安的笑容渐渐收缩起来,如他的心一般又开始焦虑起来,因为兰馨并不看好他,而是清楚地说明有自己的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