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三毛去流浪

第十六章 卡里平淡的生活 2

    我的牙好多了,刷牙时不会牙龈出血了,这是连续看了三次牙医的结果,一周去一次,医生给我冲洗然后上一点儿药,建议我用牙线。在卡里看牙医很方便,牙科诊所非常多,医保也报销,看一次相当于20块人民币,但是看别的可就难了。斯黛拉耳朵有问题已经两周了,我问她为什么不去看医生,她说:“等见到医生,要么是我的耳朵好了,要么是我的耳朵已经聋了。”公立医保看病需要先打电话预约,人家问你住哪儿,然后给你预约一个普通的医生,起码仨礼拜或者一个月后见吧。见到医生后,这位医生觉得你需要看专科,他会给你预约专科,如果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他也会给开化验单。一般检验科跟门诊是分开的,检验科也可以单独挂号比如你想验血或者其他的。卡利人爱美,全都美甲,戴牙套,所以美甲店和牙科诊所很多,还有很多整形医院。我去过的医院都很干净,可能是气候原因,这个城市没有那么多尘土,到处都窗明几净,也没有纱窗这样的存在,开放式的大阳台,摆着餐桌和椅子,感觉所有植物的颜色都更新鲜,绿的更绿红的更红。

    工作日时,大家穿的都是工作服。我刚到卡利就做了五套衣服,老板是不允许每天穿同一套衣服上班的。保姆和保洁有统一的服装,就像我们的保安有统一的制服一样,所以走大街上你一看就知道哪个是警察,哪个是保安,哪个是公司职员,哪个是打扫的阿姨......公司职员的制服上一般都有logo,服务行业的一般都是带小碎花或者斑点的服装。做衣服的铺子也很多,布店常常在同一条街上。安娜的弟妹就是做衣服的裁缝,安娜的侄女美拉,也是我学生,在16岁生日的时候,她妈妈给她做了一条礼服,着实漂亮。她的生日聚会我也去了,很隆重,请了很多人,大家疯玩儿到凌晨,我见到了她的男朋友。我很惊讶,她竟然请了她的男朋友,而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姑姑们对那小伙子也很热情。后来我有机会问过几个女孩儿关于交男朋友的事儿,她们都说,这事儿很正常,15岁以后父母就不管了。我有俩17岁的学生,因为在同一个班学习汉语,最后变成男女朋友了,他们互相去过对方的家做客,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男孩和女孩俩人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放暑假的时候俩人还烤面包和甜点赚钱。他们向亲戚朋友推荐他们的麦芬(一种小蛋糕),征求大家的意见,然后再改进他们的配方。两个人学汉语也很努力,后来男孩儿还去BJ学了一年汉语。看着他俩我觉得,谈恋爱也未必会耽误学习,主要是看怎么谈吧。我认识的这些人大多都不是社会底层,能花钱学习汉语的家庭一定是有些经济基础的。他们大多是白人,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这些孩子都多多少少会说一点儿英语。棕色和黑色皮肤的人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比如我们学校打杂的约翰还有他的妻子卡特琳。他们俩都二十一岁,已经结婚了,并不是奉子成婚什么的。卡特琳非常好学,她常常问我一些英语词,我送给她一本我学西班牙语的书,因为那上边有英语。少女妈妈现象在哥伦比亚非常突出,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没有人给这些少女正确的教育,加上他们父母根本不太关注这些事儿,还因为不允许堕胎,天主教义不允许,法律也不允许。

    卡利人大部分是天主教徒,宗教节日一个接一个,周五或者周一常常放假,问学生们为什么放假,有的学生不知道,有的学生只说是宗教节日。安娜有一次请我参加她从教三十年纪念趴体,她请了一个神父。我全程傻呆呆的,但是也感觉到了仪式的神圣以及大家的虔诚。安娜特别喜欢聚会,母亲节的时候又聚会,我们吃的是牛排,她还请了个人来弹钢琴。安娜的哥哥也就是美拉的爸爸问我:“中国人喜欢跳舞吗?”“中国人喜欢跳舞,但不是年轻人,大概四五十岁或者年纪更大的人,他们跳广场舞,不用舞伴,也有人会跳萨尔萨,不过很少。”“年轻人不跳舞?那他们怎么认识新朋友啊?他们举行聚会吗?”“很多年轻人喜欢唱歌,他们去唱卡拉OK,也有聚会,一般是一起吃饭。可是很多年轻人压力大,他们有时间的时候想玩儿游戏,睡觉!”美拉爸爸有点儿替中国年轻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