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三毛去流浪

第二十三章 来来去去

    周六送儿子到奶奶家是晚上八点,我敲了敲门,奶奶很快打开了门,也不看我,劈头盖脸就质问儿子:怎么这么晚?儿子来不及反应,只“嗯”了一声,奶奶又质问了一遍,儿子没回答走进门去,我想说什么,可是门“砰”地一声关上了,那巨大的关门声仿佛重锤锤在我心上。我的儿子,妈妈是多么无能啊,此时此刻却无能为力。为什么把气撒在孩子身上?不是口口声声说爱他吗?孩子爸爸还曾经说:“为了儿子,我可以命都不要!”可是生活中又会有几次生死关头?还不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儿,琐碎却最考验人。很多人,以爱的名义折磨至亲至爱的人,美其名曰:为你好!可是很多人却从不思考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我抓心挠肝地离开了前婆婆家,回家的路上心思千回百转,我要起诉夺回抚养权!到家以后我开始上网查资料,搜索起诉的程序,看如何能打赢官司。我跟亚男说这事儿,亚男说:“你就是太软弱,如果是我,早就跟他们吵起来了!”“吵架没有用啊,孩子跟着提心吊胆,我不想吵架。再说,就他们那家人,跟他们吵架纯粹是秀才遇到兵。”“那你准备打官司吗?你觉得你现在的情况有多少胜算?”“我的经济情况不好,所以最大的胜算就是我儿子要出面说跟我生活,我要举证他们对我儿子的心理伤害。”“那你就问你儿子吧!”一个星期度日如年,周六如期见到儿子,拉着儿子去公园散步,然后郑重其事地问他上周他奶奶是不是批评他很久,他说没有。“儿子,如果你想跟妈妈住,妈妈就去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你要把你的想法告诉法官,我们就能赢。你想跟妈妈一起住吗?”“还是算了吧,就这么凑合吧!”“儿子,妈妈不想你不高兴,我希望你开开心心的。”“嗯,就这样吧!我还行!”我忽然眼睛酸涩起来,不知道是儿子不想跟我住,还是儿子怕跟我条件太差。我在那儿纠结,儿子看见一个棋盘桌,走过去研究起来。这时候过来一个阿姨,坐在了儿子对面,问:“小朋友,你会下棋吗?”我儿子:“我会一点儿!”“那咱俩来一盘儿!”于是他们一大一小,下起象棋来。我感叹,也许孩子不记仇,我觉得是个大事儿,可是儿子只一会儿就忘了吧,他可以看书,听收音机,下棋......那么多好玩儿的事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所以我决定不去争夺抚养权了,暂时先这样吧!

    国庆节也是儿子的生日,亚男送了我们一张蛋糕店的卡,儿子没买生日蛋糕,买了他爱吃的甜点和面包,我们在外边吃了意面。后来偶尔某个周六我们还是会七点以后到奶奶家,我都会给孩子他爸发个微信,或者让儿子给奶奶发个短信,白天慢慢变短,天黑得早了,稍微晚十几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他奶奶也再没说过什么。

    给儿子过完生日,我回老家了一趟。每次回家都是一种折磨,因为眼不见心不烦,看见了就会堵心。父母健在,不回家就是不孝,可是看他们吵吵闹闹,我又觉得像有一个刺深深地扎在手上,要想拔出来,就得剜一个大洞,所以暂时就那么着吧,不致命,却又隐隐地难受。妈妈做了个甲状腺手术,我去医院看她,带了八千块钱,我就呆了一天就回BJ了,难得他们没吵架。农民没有退休金,现在国家给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100块钱,每年自己交300块钱的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的话可以报销百分之七十,最后我妈没花那么多钱,想把钱还给我,我也没接受。我能给他们的,只有钱了。听说妹妹又换男人了,还是有妇之夫。

    儿子的烘焙技术越来越高了,我负责采购和吃,他负责制作。银杏叶黄的时候,我参加了最后一次高教自考,我的本科终于毕业了。我没上过大学,就是师范毕业,后来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自考,生儿子的时候,我还有一科就考完了,后来慢慢地,我就把这事儿忘了。从哥伦比亚回来以后找工作,虽然没有因为学历低吃苦头,可是还是觉得有更高的学历会有更多选择,于是又想起了我的自考,更新了信息以后,发现一科变三科了,于是买了书和资料,除了上课、发呆、锻炼、生病、养病就是学习,现在终于考完了!

    农展馆的秋也很美,没去香山也没去八大处,跟儿子在农展馆逛了逛。儿子已经越来越不愿意给我一起出去玩儿了,他总是喜欢闷在家里鼓捣电脑和手机。他生日的时候,夏楠的老公送了他一套只有理工男才懂的东西,从那儿以后这个世界又对他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没什么收获。每天只对一个男人感兴趣,那就是毛爷爷!可是我只是单相思,并没有受到毛爷爷的眷顾。盖大款给我涨了十块钱课时费,让我非常高兴。他给我涨钱,是因为他自己涨工资了,我很满意他的主动,所以忽略了他的毒舌,比如他说:“虽然我的老师很胖,但是学生们都喜欢他。”以及“找个男朋友你就睡得好了。”这种话,还有就是他在朋友圈公然说喜欢墨西哥菜不喜欢墨西哥人!我看在毛爷爷的份上,都忍了!

    我教过的大多数外国人都爱中国爱中国文化爱中餐,但也有少数赚着我们的钱还不停吐槽的人,比如马克。马克是德国人,是个很长情的德国人,走到哪儿都把因病去世女友做的手工烛台带在身边。他也对我很好,我生日的时候给我买了马戏团的票,陪我去看马戏,从德国回来给我背回来一个他老家星巴克的马克杯,但是我还是怼他,因为他总是抱怨BJ不好!“这里的人根本不遵守交通规则,不看红绿灯!”“空气污染太严重了!”“很多东西质量非常差!”“马路上随便吐痰的”......我知道他抱怨的很多事儿都是实际存在的社会问题,但是一个国家这么大,发展得这么迅速,相应的就会出现问题,我们一些人的公民素质有待提高以及各种法律还不健全,我们需要时间。但是他抱怨得多了,我忽然有一天就开玩笑地说:“你可以帮我们提高吗?要不行你就回国吧!”他笑了,其实他还舍不得中国,他的工作合同没能续签,临走的时候很难过。

    他请了我去他的告别聚会,我做了个沙拉带过去,他只准备了一些面包、德国香肠和葡萄酒,客人们自带食物,我只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因为我谁也不认识。我也许自卑又自傲。我的学生们很多是外企的高管,各大使馆的外交人员,下了课,他们不联系我,我从来不联系他们,我不想让人觉得我想尽办法认识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