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三毛去流浪

第二十五章 文化冲突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朱敦儒(宋)

    “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经在命中注定的。今天幸好遇到三杯好酒,又看见一朵新开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约了朋友去小青岛饭馆,吃得开心聊得开心,回家就发了一个朋友圈,其中一张是杯盘狼藉的桌子。我们三个女人吃了煮花生和毛豆,烤串儿,以及各种贝类,一桌子各种皮和壳儿。我发朋友圈就是为了记住那高兴的一瞬间,我很少考虑照片美不美,以及我发完之后别人会怎么看怎么说,我自己的瞬间,不是晒给别人看的。对于别人的朋友圈,我也是觉得好就点赞,没什么意义的对我就是过眼云烟。可是夏楠不是,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发表观点的机会,而且她的观点,总是那么与众不同。她说我像一头猪一样把那么多垃圾留在桌子上,简直没有餐桌礼仪。我很无语,不想理她,也许她去小青岛饭馆儿得让人换十个盘子吧,那桌子上肯定干干净净的。外国人吃西餐会经常换餐具和盘子,吃一道菜,撤一个盘子,可是我去的是小青岛啊,里边客人净是光着膀子举着啤酒瓶子吆五喝六的,我们讲究什么餐桌礼仪啊。要是一顿饭换十次盘子,估计这顿饭也得贵十倍。从此后我很少发朋友圈,就算发也会屏蔽夏楠。

    秋天是BJ最美的季节,却也那么短暂。还没来暖气,房间里比外边冷,我围着毯子看两个躁郁症患者在医院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有的躁郁症患者不相信自己有病,他们拒绝吃药,有的躁郁症患者承认自己病了,却总想知道哪儿出了问题,他们总是在探究病因。麦迪前两天请假了,说她不舒服。今天来了才知道,原来是躁郁症犯了。

    “我这病是从我爸那儿遗传的,我们得经常吃药。”麦迪说。

    “如果不吃药会怎么样?”我问。

    “我发病的时候就会想很多很多,睡不着觉,觉得生活没意思,很悲观,看什么都不顺眼,这个我自己控制不了,只能吃药。我这两天就是因为睡得不好没精神,但是现在我好多了。”

    “我听说过抑郁症,我知道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很多人不觉得这是病,但是最近几年大家也逐渐接受了这是一种病,并不是想不开,承受能力差之类的。”

    “是的,抑郁症是这样。躁郁症常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抑郁,情绪低落;另一种就是情绪激动,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很优秀,思维敏捷,话多。”

    “这样啊,我下课以后去查查。”

    “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部电影,名字叫《ManiaDays》”

    “我搜搜看。”

    看完电影,我赶紧百度了一下抑郁症自测题,可是题太多我放弃了。周六儿子来,我说:“儿子,我可能抑郁了。”“你吃不好睡不好吗?”“睡得不太好,但是我觉得肉还是挺香的。”“那你没抑郁。”我儿子给我下了诊断证明。我承认我压力有点儿大,但是我真的觉得团结湖公园那么美,肉是那么好吃,所以儿子说的对,我没抑郁。

    这天,以前教过的杰西给我发微信,问我能不能继续教他,我说当然行,于是我们俩在星巴克见面了。杰西在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工作,是希腊裔美国人,爷爷奶奶那辈儿移民去的美国,他小时候他们一家人在香港住过几年,妹妹学了日语,他学了汉语普通话,回到美国,高中也选了汉语,他觉得他的汉语应该很好了,可是高中毕业后他参加了一个项目,那就是到AH做英语老师志愿者。

    “我一到AH就傻眼了,我的那点儿汉语,根本什么都不是,我说什么人家听不懂,人家说什么我也听不懂!”

    “是不是因为他们说的是方言啊?”

    “他们是有口音,但是我当时想说什么,却大脑一片空白,以前学的东西好像都被风吹走了。我跟当地一家人住在一起,一个月后我觉得我的汉语就提高了,以后我每年暑假都去一次,大四的时候我去了台湾做交换生,我的汉语才真的是还可以了。”

    “我觉得你现在的水平非常高了!是我教过的学生里边说得最好的,无论是发音还是语法方面,都很完美。”

    “老师过奖了,我还得努力。”

    “好,活到老学到老,我肯定尽力帮你。你有什么计划吗?”

    “我这儿有一本关于创业的书叫《从0到1》,我正在读,有的地方我不太明白,我想请你跟我一起读一读,帮我理解一下,可能会很无聊,如果你不感兴趣,我们就换一本别的。”

    “没关系,我们就读这本吧,我上网找个电子版,我还是对创业很感兴趣的。”

    “你买电子版,我给你钱。”

    “应该没多少钱,你不用给了。”

    “那怎么行!不能让你花钱。”

    “那等我买了以后告诉你。你现在工作还顺利吗?我们最后一次上课你跟我说你要去重庆,后来就忙起来了。”

    “对呀,我去重庆事儿也挺多,我自己的工作,我还得给那些工程师当翻译。后来又开董事会,虽然请了翻译,但是我们老板还是会跟我确认下。然后我又回国处理了一些事情,这不一晃就几个月过去了。你怎么样?最近学生多吗?”

    “我还是老样子,学生来来去去的,我也比较淡定,忙的时候就忙一下,没有课我就学习。”

    “我觉得老师的心态非常好。”

    “哪里哪里!很多事儿我无法控制,所以就接受吧。”

    “我读到了一段话,觉得你肯定也会喜欢,等我找找......一个目标明确的人往往会选择一件最该做的事,并专心做好这一件事。与其不知疲倦地工作,最终却只把自己变得毫无特色,不如努力培养实力,以求独霸一方。”

    “说的真好,我同意。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需要不断学习,如果我教的学生是律师,我可能现学现卖一些法律知识,但是我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词汇和常识,这样我可以找到准确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才可以给学生最大的帮助。”

    “当老师不容易,我当过,所以我知道。”

    “你们也不容易,美国人跟中国人一起工作也有很多文化冲突吧?”

    “是啊,特别是大家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方法,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保留的一些传统的东西,美国人理解不了。”

    “我知道,就跟你们没法理解我们夏天喝热水一样。”

    “对,还有感冒这个事儿。你们觉得着凉就会感冒,我们却认为那是病毒。”

    “我们说多穿点儿衣服,你们说staywarm.”

    “是啊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