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三毛去流浪

第四十一章 我爸的秘密 1

    天气越来越热,室内温度每天都是三十二度以上,我坐在电脑前汗流浃背。我晚上出去散步的时间越来越晚,从八点到八点半再到九点。路边枯黄的草茎上挂满了蜗牛,一串串的,看着就让人浑身发冷。正午的时候树叶都蔫了,街上几乎没有行人,我不停地喝水,风扇嗡嗡地响,我想多年以后我回忆起这个炎热的夏天,一定是我自己光着脚,头上顶一条湿毛巾,身穿一件小吊带加一条花短裤,坐在那儿敲键盘的形象。我不再包饺子蒸包子烙馅饼儿,因为太热了,我只想躺着,什么都不干。小罗说八月才是穆尔西亚最热的时间,我快哭了,一没钱,二没有居留卡,我能去哪儿呢?我感觉我就像是枯草上的蜗牛,原地不动才能活下来。小罗说八月他要休假,四个星期,他已经是我认识的人中休假最晚的了。穆尔西亚的夏天,仿佛一切都停滞了,能关门的都关门了,不能关门的也缩短了营业时间,我也被迫停止了营业。

    我跟周老师和亚男几乎每天都聊天,现在还有兔子先生。我跟兔子先生一起做了几次瑜伽,还一起看了两个电影,但是接下来的日子他又进入了那种忙忙忙的状态。他问我能不能早点儿起床跟他聊天,我问几点,他说五点,我说肯定不行。我觉得他这是一个钓鱼问题,因为我不可能那么早起,所以我就不能要求他早起跟我聊天。我本着一切顺其自然的态度没有揭穿他,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能为了他牺牲自己的利益,我要把我自己放在第一位。反正我只把他当朋友。兔子先生喜欢读书听书,走南闯北,比我这个天天在家的人见识广博,这也是朋友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我妈的手机套餐是无限流量,可是网速却受限。我每周给她打两次电话,但是从来不跟我爸聊天。我妹妹自从玻尿酸事件以后再没联系过我,我也乐得清静。我儿子又长个了,听说已经1米78了,我们还是保持着那种我说他听的沟通方式。有时候我担心他以后跟其他人或者跟女朋友跟爱人也是这种相处模式,可是担心又有什么用呢?这也不是我能控制的,而且为还没发生的事儿担心,那担心不过来。不为将来焦虑,不为过去纠结,我们都想做到,可是谈何容易。我是人,一个普通的人,我就只盼望我焦虑和纠结的时间越来越短。可是有时候过去就像一个梦,你根本没有控制权。有时候过去并不以本来面目来见你,它常常披着不同的外衣造访你的生活。比如我看着儿子的时候没办法不想到前夫,比如我害怕跟男人交往是因为我怕遇到一个像我爸爸那样的人。自从那天我妈告诉我那个秘密以后,我再也不想管他叫爸爸,我觉得他不配。

    七月的最后一周,胡老师从日本回来了。

    “亲爱的杨老师,明天咱门一起吃饭吧?”胡老师给我发微信。

    “好啊,午饭还是晚饭?不对,应该问几点吃饭?”因为西班牙人的午饭是下午三点以后,我得问清楚,是西班牙习惯还是中国习惯。

    “哈哈哈,午饭,中国时间!”

    “那好,咱们在哪儿见面?”

    “十二点,丝绸公园吧!”

    “行!明天见!太好了!真高兴你回来!”

    “对呀,我也非常高兴!”

    胡老师家每个房间都有空调,以前我都没注意,好久没享受这种惬意了,胡老师让我多留一会儿,吃完饭可以睡个午觉。他父母也在家,我发现我的西班牙语进步了,他们说什么我能听懂得更多了。一点钟,胡老师开始做饭,因为他爸爸已经做好了豆子汤,家里也有面包和西班牙饺子,他就做了一个三文鱼沙拉。胡妈妈接了个电话,原来他弟弟把钥匙锁在家里了,于是老两口赶紧收拾东西去给小儿子送钥匙,胡老师调侃他的家人都是马大哈。我抽空看了下手机,我妈发来一条语音,但是我没听,过了一会儿她又发来两条。我猜可能是有什么事儿,于是跟胡老师打了招呼听了一下:

    “闺女,我问你个问题,咱们买这套小公寓的时候签过户协议你在场吗?赶紧回我的话。”这是第一条。

    “那时候的事儿你记得吗?”第二条。

    “都谁去了,在哪儿签的合同?”第三条。

    我不记得我去了,于是回复:“没有。”

    “真是二百五”我爸的声音。

    “都成了二百五了,你妹妹也是二百五,你爸爸说你在场,你妹妹也说你在场,我不记得你在场,你好好想想,因为这事儿我们打起来了!当时我没在场,我一点儿也不知道。”我妈说。

    “我没有印象房子过户咋过户,我只记得我带了五万块钱去了,后来做什么了我不记得。”

    “过户得去一个房产大厅,有各种手续。”

    “我没有印象。”我真的不记得。

    一会儿我爸用他的手机给我发来一条:“说话!”

    我赶紧给我妈打过去了。

    “妈,我不记得这些事儿。你们想弄清楚这个事儿有什么意义吗?非常重要吗?”

    “我们就是聊天,你爸说要把这个房子卖了,然后把钱分了得了。我说有你五万五,他说是,我说有我两万,有你爸一万五,开始我不想出两万,结果你爸把我的存折拿走了支了两万,你爸说他没看过我的存折,然后又说你也跟着去过户了。”

    “妈,我不记得,我没有印象,那么多年前的事儿了。再说,人的记忆可能出现偏差,你们因为这种事儿吵架不是一次两次了,根本有时候死无对证。比如说种地的时候,你说去年邻居家种的是玉米,他说种的是棉花,除非去问邻居,邻居也可能不记得,因为家家有十来块地。因为这个吵架有啥用啊?”

    “你爸爸拿擀面杖来打我了!”

    “你快别在家呆着了,如果你俩打起来,他岁数大了摔倒了,有个好歹的,你还得伺候他。躲他远点儿吧!”

    我妈开始抽泣:“跟他五十多年了,他总是对我这样,说骂就骂,说打就打!”

    “你别跟他吵了,你已经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出去走走吧!”

    “他打不着我,我说我踢他一脚他就得疼几天。”

    “那你还得伺候他,别给自己找事儿!胡老师回来了,我在他家吃饭呢!”

    “那不说了,你先吃饭吧!”

    “好的,别吵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