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鲤鱼开始成为大龙神

第十七章 地蛇与寄命邪法

    师傅疼亲徒弟,跟老子疼儿子一般无二,师徒父子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事无绝对,也有那个师徒反目、父子成仇的。

    鱼夫子性情端方守正,对待徒弟虽然严格,不在乎是想教导成才的,可以看出来是关爱倍加。

    师徒两个一路无语,从西粮园走到了鱼夫子的墨荷竹楼,板角青木犍看到从水里站起来“哼哼哼”的叫。

    “师傅,他这是掉色了?”

    这牛以前是浑身青皮一块,硬邦邦的像老牛皮,如今好像掉色一样,青皮浅的像水青色,远远看着像灰白色水牛一样。

    “这才是本来面目,兕兽是白皮黑毛,之前那是吃木料太多,青木之精消化不良。”鱼夫子用手青拍牛头。

    余书洋看看大笨牛跟小狗一样乖,也试着上手拍拍,被摇晃着脑袋躲开了,并且冲他“哼哼”的叫。

    “师傅,它灵性增长很快啊,是不是要开智了?”

    “还早呢,之前那是青木之精消化不良造成的木毒上脑,想他开智成精,只能等着喽。”

    鱼夫子抽出一个坐席放好,又给徒弟放了一个,这是文教儒家的礼仪,席不正不可坐。

    “你治理废田非常有效,有什么心得体会吗?”鱼夫子端正的坐着问道。

    “老师,弟子正有一件事要问您呢,这废田根本不是熟土地炁流失,而是地下有一条地蛇受伤了。”

    余书洋知道自家老师的脾气,也不兜圈子直接询问。

    “你能发现地蛇这很好,这说明你有能力发现问题,并且还能解决问题,这让我非常开心。

    之前你想知道那个问题,今天也可以告诉你了,我觉得你可以参与进来。

    需要面临很多的危险和困难,乃至直面生死危机,你有没有承担的勇气?”鱼夫子柔和的目光看着徒弟。

    上次余书洋来给他送牛,被兕兽的出现震惊到,激动之下说出了只言片语,当时被鱼夫子搪塞过去。

    这种承担喜鱼一族重担的事情,即使不参与其中,知道了以后都会承担压力。

    “师傅您就说吧,弟子不怕这些……”余书洋已经从八姐那听说了,未来几十年,福地内有三四个突破五品修为成就妖仙。

    “这事说来话长,我先把地蛇的事跟你讲清楚。

    地蛇乃是为师的法相,这些年藏在地下,也是为了维持灵田的地炁,避免轮耕抛荒,确保年年有出产。

    你也知道,福地一直防备着的死敌,喜鱼大仙更是深受其害,大仙在突破五品雷劫时,借机将寄命蛇种斩出体外。

    地蛇法相一直显化,更是为了镇压那蛇种,麻痹大敌不叫他察觉,也令他举棋不定。”

    鱼夫子说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从法囊中取出张碑帖,交给徒弟观看。

    “为师在颜氏学儒二十年,只学到了躬耕二字,儒家六艺:礼乐御射书数,都是只学到了一点皮毛。

    这是为师拓印的剑书法帖,乃是一篇讲剑的剑铭,其中包含了两位剑道大家的法意。

    剑铭是一位无名铸剑师所留,时代久远已经不可知姓名了,法帖是另外一位颜氏先祖遗留,据说乃是精通儒家君子剑的君子。

    你可以带回去好好参悟,应该会有所得,到时候要借你的剑,彻底斩杀了那蛇种。”

    余书洋双手接过法帖,这是从石壁上拓印的,一定是凌空持剑刻上去的,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出来。

    剑铭写的很简洁,四字一句共十八句,也就是七十二字,内容看着很浅显,讲的是铸剑与治国的道理。

    “师傅,这蛇种很难杀吗?需要这样大费周章,还是说别有说法?”余书洋有些不解的问道。

    “寄命蛇种每一条,都与文思蛇性命相连,所见所闻随时都能被他探知。

    这些年一直镇守不杀,也是为了迷惑于他,免得狗急跳墙,效果也很明显,换来了这么多年的安宁。

    如今要借你的剑斩杀他,同样也是为了迷惑他,此时还没到动手的时机,还需等待几年时间。

    咱们福地未来三十年,预计要出五位妖仙,此事一直在暗中筹备,外界或许有些许风声,也是为了迷惑敌人。

    你回去以后,好生参悟剑铭,务必加紧修行,早日突破九品修为了,只等时机一到,就需要你彻底斩杀掉蛇种。”鱼夫子大致将事情讲完。

    这件事是他跟喜鱼大仙相互传音商量的结果,特别是昨天那道剑气,惊艳到了众人。

    用剑道斩杀蛇种,势必吓到文思蛇,令他怀疑有剑仙搅局,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为突破五品渡劫争取到时间,只要文思蛇不在福地周边,等他反应过了一切都已经木已成舟。

    “好的师傅,你就放心吧,突破九品修为,对我来说没有一丁点困难。

    你也知道,我是三法同修,天风法、剑道、水法一样不落,自然是要慢一些。

    十二道法符我已经炼成了七道,还剩下五道最多五月底、六月初,保证能够突破九品凝聚法相。”余书洋拍拍胸脯保证道。

    八道风咒只剩五道没炼,夏风、景风可以同修,熏风、朔风也可以同修,也就是说只需要祭炼三回就成了。

    “你自己心里有把握就行,切记不要贪多,俗话说得好,贪多嚼不烂,这是修行的大忌讳。

    往往很多绝顶聪明的天才,都耽误在了这上面,你的性子有些贪大图全,更是要吃大亏的。

    我听他们说,你还帮着练武的虾兵推演功法,这事很好也值得表扬,但是,你考虑过时机吗?

    现在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赶紧突破九品凝聚法相,而不是到处惹事。

    上次我就跟你讲过,要想清楚自己的真心,这样做事才有条理,也分的清什么事轻重缓急。”

    鱼夫子对徒弟是耳提面授,特别是他事事周全的性格,每次都要反复提醒,可惜作用都不是很大。

    谋定而后动是好事,但是不能事事周全,关键时刻也会成为致命缺点,更何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先生教训的是,弟子回去就踏踏实实的修炼,争取早点突破九品凝聚法相。”

    余书洋对夫子行了一礼,准备回去就像李真一样闭关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