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第五十九章 高丽之战(下)

    大槐树下最舒服的季节莫过于春季;最美好的季节莫过于冬日,太阳晒得人昏昏欲睡。老头们有些担心,一年多来,雨雪越来越少,一些地方因旱灾而减产。今年冬天,雪下得很少,夏收可能要减产。粮价一直涨了两年,估计还会涨下去;大槐树下得了忧郁症,粮价下跌时担忧,大涨时也担忧。不少人自嘲,这算什么,忧国忧民?操闲心?

    总章元年(六六八)正月,皇帝任命右相刘仁轨为辽东道副大总管。去年入冬,李勣与众领将士没有回军,在战地过冬、过新年,看来,不平定高丽誓不罢休。

    二月,薛仁贵破高丽于金山,欲带三千兵攻扶馀城,诸将以其兵少,出言劝阻。仁贵曰:

    “兵不必多,足用即可。”

    李勣令薛仁贵为前锋,破高丽军,杀获万余人,拔扶馀城。扶馀川四十余城皆望风请降。

    泉男建又派兵五万救扶馀城,在薛贺水遇李勣军,斩获三万余人,破大行城。

    夏收,洛阳水浇地的收成还不错,旱地大面积减产。随后的几个月里,奴婢市场异常红火,价格大跌。夏秋雨季,雨水比去年少。大槐树下突然发现,以前忧心谷贱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几个老糊涂忘记说过的话,嚷嚷道:

    “我说过吗?我怎么可能说过,你把那时候的粮食拉来,我用棺材跟你换。”

    大槐树下也有追求,不比吃,不必穿,比棺材。年轻老头来到大槐树下,接受的第一次思想教育,总是棺材;第二次,还是,直到准备好,摆放在家里,才被认可为自己人。

    不知道为什么,晓月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康惠澄也说不清楚;经过不遗余力的推广,义阳茶终于被市场接受。晓月彩帛店是中、下等货,茶叶却是高级货。尤其这几年,物价不断上涨,彩帛店的价格一直没变,而茶叶的价格一直提升。小豕等确定产地的时候,地方不大,产量很少,扩产更是缓慢,老茶树才有这个味道。

    南市大宗商品的交易情况看不到,就店铺交易来讲,依旧繁华。北市却惨淡无比,以下等货为主,上等货惨淡,中等货减半。晓月店成为小团体主要的利益来源,虽然康惠澄依旧低调,自认为是大伙计,小团体却认为是谦逊。

    生意最好的要属莫愁坊。封禅结束,外来商贾离开,石暮雨女儿的客人减少,收益却没降低,由此可见洛阳少年的热情。每天下午,石暮雨都会带着一群女儿,在莫愁坊附近走一走,据说有助于缓和女郎的情绪。每次走到洛水之滨,石暮雨都有一丝惆怅;走到铜驼巷,总有淡淡的酸楚;走过清化坊,有些失落。石暮雨还是享受繁忙,虽然每天很累,睡一觉就心情大好;起来后在莫愁坊里面走东,心里就异常担忧,异常空虚。直到晚上,女儿开工,才感觉到充实。

    六月,卑列道行军总管、右威卫将军刘仁愿接受高丽大谷、汉城二郡十二城的请降。八月,因在高丽逗留时间过久,流放姚州。

    大槐树下得到消息,掐指一算,当初征服百济的三仁,孙仁师不知所踪,刘仁愿流放,唯独刘仁轨成为宰相。再一算,太宗亲征高丽,张亮被诛,长孙无忌自杀,李勣成为宰相;大将契苾何力,猛将薛仁贵,也是这次亲征发掘的战将。其中的道理深奥,难以理解,老头们又不能直白大讨论,就是觉得说不出口的怪异。

    九月,李勣攻克大行城,其它各路将士与李勣会合,兵临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全军奋击,大破高丽军,追杀二百余里,破辰夷城。其它城池的高丽守军,要么逃走,要么投降,再也没有抵抗之兵。

    契苾何力先带兵至平壤城下,李勣军随其后。围攻平壤城月余,高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九十八人,持白幡拜见李勣请降,李勣以礼接待。

    泉男建依旧驻守平壤城,频繁派兵出战,每次都被击败。最后,泉男建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委派僧信诚全权负责防御。信诚派人秘密拜会李勣,愿意作为内应。五日后,信诚打开城门,李勣派兵登城鼓噪,焚城四周。男建自杀未死被擒,高丽战结束。

    总章元年,京师及山东、江淮大旱、饥。

    秋收的时候,洛阳县令已经探知,成群结队的灾民,从四面八方赶向洛阳。洛州刺史可以看不见,朝廷高官可以不知道;洛阳县令不行,不但要看清楚,还要妥善处理,否则脑袋不保。县令不清楚怎么处理,县吏很清楚。一如以前很多次一样,粥棚早早搭好,所有大户、商贾都被安排妥当。

    灾民抵达,所有洛阳的大小医工,都到现场,诊疗伤患、防止瘟疫。张文仲也带着郑书生及两个已经长大的童子参与。几天后,灾民被各大户带走安置;一切就像没发生过一样,洛阳繁华依旧,四处洁净如同往昔。

    孙石头村长也带回几十个灾民。孙圪垱后山还有不少荒地,可以容纳不少人。新钱时段,孙圪垱卖过两次粮;自李勣开战后,再也没有卖过,有足够的粮食应对。靠着瀍水、池塘,孙圪垱的坡地旱涝保收。

    李勣将至,皇帝命先以高藏等献于昭陵,具军容,奏凯歌,入京师,献于太庙。十二月,皇帝受俘于含元殿。以高藏没有实际执政,赦以为司平太常伯、员外同正。以泉男产为司宰少卿,僧信诚为银青光禄大夫,泉男生为右卫大将军。泉男建流放黔州;百济末代太子扶馀丰流放岭南。

    皇帝曾经有敕命,征辽的逃亡军士,限期内不自首,或者自首而又逃亡者,处斩,妻、子籍没为奴婢。太子上书说,战场太大,路线复杂,失踪的军士太多,家人因此而被籍没,实在可怜,希望不要处置。听到这个消息,大槐树下只能嘿嘿,还能说什么?

    多年的战争,使得高丽地区,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战场无人清理,将士的尸骨都被大雪覆盖。高丽山多,其上苦寒,却有无数躲避战乱的高丽人,逃避征战、迷路走失的大唐将士。他们唱着挽歌,哀悼自己,哀悼同伴,或许还在为远方的妻、子亲人担忧。

    雪掩沙场孤魂,

    风啸残阳悲曲,

    冰封大河谁家坟,

    老狗独自徘徊。

    一口食,一口水,

    孤儿闯天涯,

    寡母结队战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