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第五十五章 诗圣的足迹(二)

    至德二载(七五七),也是大燕安皇帝的圣武二年。春正月乙卯,久未现身的安皇帝,上朝面见群臣。近一段时间,安皇帝诸事不顺,疽、疮皆发;退朝后,全身难受。因为今天的日子特殊,不好鞭笞大臣泄愤,安皇帝只好强忍不适,躺在床上对自己发火。

    夜深人静时,严庄、安庆绪持兵器把守安皇帝房门,宦者李猪儿进入幄帐,以大刀猛劈他的肚子。安皇帝剧痛,看不到、摸不到佩刀,手抓幄柱,边摇晃边大喊:

    “是家贼!”

    安皇帝的吼叫没有任何回应,肚子被劈开,肠子涌出堆在床上,血流如注。失血太多,安皇帝无力挣扎,明白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反而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生命旅途。一生如画卷,牢记每一次精彩;后悔吗?如果听从北市老道的话,不为自己卜算,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什么样的精彩?

    安皇帝笑了,人生本该如此,率性而为,与是否卜卦没有任何关系。从头再来一次,依然如此: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安皇帝大吼一声:

    “强盗,都是强盗!”

    安庆绪三人惊恐万分,站在原地浑身颤抖,不能移动哪怕半步。大吼过后,安皇帝腹部崩裂,气绝身亡,年五十四。

    第二天,严庄传安皇帝旨:立安庆绪为皇太子。又传旨:传位于皇太子。安庆绪即大燕皇帝位于洛阳,改元载初元年,尊安皇帝为太上皇。稳定朝局后,才发丧。

    至德二载,皇帝诸事不顺。正月,永王李璘攻占鄱阳郡,二月戊戌,永王璘败死,其党薛镠等皆伏诛。

    正月丙寅,剑南兵贾秀等五千人谋反,将军席元庆、临邛太守柳奕讨诛之。

    河西兵马使盖庭伦与武威九姓商胡安门物等,杀节度使周泌,聚众六万。支度判官崔称与中使刘日新以二城兵讨乱,十七日剿灭。

    安禄山举兵起事后,人人焦躁,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对;起兵反叛,随时、随处可见。

    二月,戊子,皇帝至凤翔。旬日之后,陇右、河西、安西之兵,及回纥、大食等西域诸国援兵均集结凤翔,而江、淮庸调也运至洋川、汉中。长安人听闻皇帝车驾将至,出逃至凤翔者日夜不绝。

    长安游侠的骚动,让心如死灰的杜甫燃起希望之火。杜甫本想等来自凤翔的确切消息,却一直没有得到。到了四月,杜甫不愿再等下去,找机会逃出长安城,走山间小路逃到凤翔。见到皇帝的时候,杜甫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不成人样。回想起九死一生的逃亡经历,忍不住嚎啕大哭。皇帝怜惜杜甫之忠诚,拜其为左拾遗;杜甫又感动得痛哭流涕。

    擦去脸上的泪水,洗去旅途的劳累,换上带颜色的官服,杜甫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皇帝,而是远在鄜州羌村的家人。自去年秋日出行以来,一直没有家人的消息;听说那一带遭遇战乱,双方士卒疯狂杀戮,连鸡、狗都不肯放过。山上的茅屋破漏,又有猛兽出没,不知道家人近况,能活下来几人?

    刚刚得官,又是朝廷用人之际,想家想得发疯的杜甫,不好意思找皇帝请假,回家探亲。

    杜甫晚了大半年才见到皇帝,官阶不高,仅从八品上,却是内官、皇帝近臣,一朝被皇帝发掘出特长能力,即可飞黄腾达,机遇不可限量。

    夏四月,颜真卿自荆襄北辗转到凤翔,皇帝以其为宪部尚书。皇帝又以郭子仪为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使其将兵赴凤翔。如今的皇帝,兵强马壮,人才济济。

    五月丁巳,皇帝罢房琯为太子少师,以谏议大夫张镐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皇帝罢房琯有其背景,杜甫上疏皇帝:不宜免。皇帝愤怒,诏三司推问。张镐等上书皇帝劝解,杜甫才得以免罪。

    润八月,皇帝墨制,放杜甫回鄜州探亲。墨制出自禁中,而非中书门下。有一种可能,皇帝对杜甫仍怀期待,期待什么呢?

    杜甫徒步离开凤翔东北行,一路上田野荒芜,但见野鼠不见人;山里面野草丛生,野果累累,树木茂密,生机勃勃,却给人以萧瑟之感。战场接连不断,白骨累累;好不容易遇到行人,也都是全身伤痕。不见农夫耕作,不见炊烟袅袅。杜甫想不明白,当初潼关战场怎么败得那么出人预料,败得那么快,以至于关中遭到如此劫难。

    一直走到邠州,杜甫才从李嗣业军中借到坐骑。归心似箭,一路疾行,到了家门口,才想起,仅仅过去一年时间,头发已经花白。生离死别再相逢,全家人聚在一起,放声痛哭;哭声传进山间,四处回响,久久不散。妻子的衣裳补丁摞补丁,男孩蓬头垢面,光脚没袜子;女孩的百衲衣仅能遮住膝盖。

    杜甫没钱,还是尽自己所能,为妻儿准备了些许粉黛、衾绸,看着妻子、女儿梳妆打扮,满心欢喜。儿子不停地说话,揪着杜甫的胡子,问东问西。

    欢喜之后,杜甫心情恶劣,家中如此凄惨,却无能为力。旅途的疲惫再加无尽的忧思,杜甫病倒,卧床不起。

    杜甫终究不能理解皇帝“墨制”的深意,也可能如张九龄一样,不愿意去理解,做违心之事。只能说,杜甫秉性不适合做官,与大唐皇帝无缘。

    西域援兵之中,回纥人战力最强,郭子仪上奏皇帝额外招募一批。回纥怀仁可汗满口答应,派人帅四千精兵到凤翔。

    九月丁亥,元帅广平王李俶率领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众十五万,对外号称二十万,从凤翔出发东征。壬寅,大军行至长安城西,陈兵于灃水之东。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大燕派出十万兵,列阵于灃水之北。午时开战,战至酉时,唐兵大获全胜,斩首六万级。开战之初,唐兵军心动摇,几乎溃散;李嗣业手持陌刀,亲自带人冲阵,连杀数十大燕兵,方才稳住阵脚。

    第二天天亮,大燕安守忠、李归仁与张通儒、田乾真等带领残兵逃离长安。大唐军随即入西京长安,长安百姓夹道欢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大燕张通儒等带残兵布阵陕州,安皇帝又派严庄带十万洛阳兵增援,步骑共十五万。

    十月戊申,广平郡王李俶带大军与大燕军战于新店,大胜,斩首十万级,横尸三十里,一举收复陕郡。

    严庄逃回洛阳,挟持大燕安皇帝,诛杀俘获的唐将哥舒翰、程千里等三十余人;庚申夜,带亲信悄悄逃往河北。

    壬戌,广平王入东京洛阳,陈兵天津桥南,洛阳士庶欢呼路侧,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陈希烈、张垍等三百余大燕官,素服待罪。

    洛阳人怎么都没想到,回纥兵入府库清空财帛后,意犹未尽,纵兵劫掠三日。洛阳父老奉送缯锦万匹,回纥人方才停止。

    没人相信,大唐将士那么自律,站在一旁看回纥劫掠;也没人相信,五千人的回纥兵,能将数不胜数的财货运回草原而安然无恙!由此看来,两位安皇帝定都洛阳,并未纵兵劫掠,洛阳父老才有能力凑出万匹缯帛买命。这种乱世,轻松拿出万匹缯帛,那些为赚钱而打仗的军队,会怎么想,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