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无声

第十三节 妻离子丧

    病房里,龙儿两条腿都打满了石膏,正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两眼直愣地望着病房房顶的天花板发呆,两行清泪沿着眼角滑落。回首往事,龙儿有着太多的痛楚与无奈。

    在当时那个年代,只有那种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人才能考上大学。能考上大学的人寥寥无几,一个乡或一个镇上一年也就考几个或十来个人。不像现在,只要有钱送,管它学业成绩好坏,都可以上大学,逢人都是大学生。

    龙儿在村庄里长大,小时候个性有点孤僻。很少和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放学回来后,总是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在家里读书,写作业。偶尔来到打谷场上玩一玩,也只是在旁边站着,看着同龄的孩子们追闹嬉戏着。龙儿还有一点和同龄人不一样,那就是从来不去地里田间帮大人们干农活。从小到大,龙儿都很少和人闲谈,在路上遇见熟人或长辈也只是礼貌性地打声招呼就离开了。

    龙儿学习成绩很好,一直都在班里名列前茅。村庄里的老人都说龙儿与众不同,是文曲星下凡,以后一定能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大学毕业后,龙儿分配在县城里的机械厂上班。机械厂是当时县城里最大的一家国营单位。有差不多两三百来号人。主要生产三轮柴油车和一些小型的碾米机、抽水机之类的,当年来叔买的三轮车就是这家机械厂生产的。

    在国营单位上班的龙儿逐渐学会了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再凭着自已的学历和才华,龙儿渐渐地得到了工厂领导的赏识。特别是主管人事的副厂长,开会时,总会对龙儿夸奖两句。

    一年后,龙儿被安排到了工厂肥差最多的采购部门做负责人。龙儿一下子成了农械厂里灸手可热的人物。

    龙儿和主管人事的副厂长关系打得火热,后来副厂长干脆将自已的女儿海燕嫁给了龙儿。

    海燕虽然混了个初中毕业,但是当年在校学习成绩很差,连普高也没有考上。靠着父亲的关系才进的农械厂上班。

    海燕家境好,父母都在国营单位上班,人也长得漂亮。海燕从小就过惯了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工厂上班一段时间后,无法忍受那种枯燥乏味的工厂生活,就自动离职在家闲赋着,整天无所事事。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歌舞厅,棋牌馆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悄然兴起。走在大街上,经常会听到从歌舞厅里传来俊男靓女们的歌唱声和喧华声。

    海燕整天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混迹于县城里的各个舞厅和牌馆之间。

    龙儿娶海燕主要还是看重海燕父亲在工厂里的权势,再说海燕人也确实长得漂亮。

    结婚后,海燕依然我行我素,每天混迹于舞厅和牌馆之间。刚开始,新婚夫妇,龙儿也没觉得什么,虽然自已工资不高,但是在工厂里做采购,有回扣吃,油水多,额外收入多。海燕有没有上班也无所谓,龙儿有的是钱给海燕花。

    龙儿在采购部门上班,经常要出差去外地,每天的应酬也很多,经常有供应商请吃请喝的。很少在家吃饭。只是有时龙儿心里偶尔也会觉得不是很舒服。多少次下班回到家里,海燕在外唱歌、打牌还没有回来。只剩下自已孤零零的一个人,还有冷灶剩饭。在龙儿心里,虽然成了家,但是却和没有成家一样,找不到有家的感觉。

    后来海燕怀了孕,给龙儿生了个大胖小子。海燕好像转了性一样,不再出去玩乐了,每天都在家细心照料小孩,操持家务。每天下班回来,龙儿都能尝到海燕做的热饭热菜。这段时间,龙儿觉得自已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工厂里的工人,上至厂长,下至车间里的一线工人,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挖工厂的墙角。做采购销售吃回扣的,在车间上班偷原材料出去卖的,上班时间游手好闲,混日子过的,下级给上级送礼给安排肥差,转到工资待遇高的好部门的,各施所能。工厂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是真心想将机械厂经营好,打造好的。

    刚开始,时代比较封闭,销售范围地域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机械厂生产的三轮车基本也是在本县范围内销售。很少有销往外地的。当然,外地的像这种农械车也很少销售进来。机械厂的效益反倒还不错。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同行企业之间,在工厂管理,技术革新,销售手段上的竞争愈来愈强烈。大量外地的优质产品涌了进来,机械厂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差了起来了。

    县城里开始开办了许多民营的私人幼儿园了,只要有钱,连两三岁的小孩也可以送到幼儿园去上学了。

    龙儿的儿子满三岁了,为了能好好的培育下一代,龙儿和海燕商量,决定将儿子送去一家幼儿园去上学。

    小孩去幼儿园上学去了,龙儿隔三差五地往外地出差,在家闲得无聊的海燕又开始往歌舞厅、牌馆里面跑了。刚开始,海燕还能按时去接送小孩上下学,后来海燕干脆将小孩送到了刚刚退休的娘家去带,让外婆每天去接送小孩。

    儿子稍大一点,开始上小学了。刚巧碰上海燕娘家的弟弟也生了个小孩,外婆要照看自家的孙子,没有时间再照管龙儿的儿子,也就将龙儿的儿子送了回来。

    海燕依然沉迷于舞厅与牌馆之间,对儿子的学习和生活不管不顾。晚上回家也不做饭给儿子吃。每天给儿子一些零花钱,叫他在外面买饭或零食吃。为此龙儿俩夫妇吵过很多次架,海燕却依然我行我素。

    学校门口的几家商店里,各式各样一种叫麻辣串之类的塑料包装食品流行起来了,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每当下课或放学后,总会有三三两两的同学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来商店里买麻辣串吃。

    龙儿的儿子就是其中的一个,龙儿儿子有时一整天都没吃饭,只买一些麻辣串之类的充饥。

    机械厂终于经营不下去了,政府为了保住机械厂,在外地引进了先进新兴技术和管理人才,对机械厂进行了全面改革、改制。机械厂很多人员都下岗了,龙儿也在下岗人员的名单之内。

    失业后的龙儿家没有了经济来源,再加上以前有钱时海燕的挥霍无度,到现在也没存下什么钱。一下子整个家的生活突然过得拮据起来了。

    过惯了随意花钱日子的海燕一下子没钱花了,这种日子让海燕度日如年。夫妻俩吵架也便成了家常便饭。

    后来海燕凭着自已的美貌,在外勾搭上了一个有钱的老板,就和龙儿离了婚,儿子也丢给龙儿不管不顾了。

    县城里工厂少,下了岗的龙儿找了一段时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生活,为了抚养大儿子。龙儿也只好放下身段,学别人做起了贩买水果、蔬菜的营生。

    农贸市场里的摊位很贵,龙儿租不起。龙儿在二手市场里淘了一辆三轮摩托车,穿街走巷地卖起了水果和蔬菜。

    像龙儿这种流动的小贩,城管抓得严,追着到处跑。一天下来龙儿也就赚个几十来元钱。有时候运气好也能赚得多一点。虽然辛苦,不过总算能维持两父子在县城的日常生计了。

    闲来无事,龙儿有时也会想起海燕,虽然海燕百无是处,但总算给自已生了个乖巧的儿子,心中对海燕薄情的恨意也就消了几分。只是感慨于老人们讲的那句谚语,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时,龙儿脸上总会浮起一丝淡淡的苦笑。

    儿子突然感冒了,在县城的医院里连续输了几天液,依然高烧不退。龙儿只好带着儿子去了省城的大医院。升伯和升伯母得知孙子病了,也跟着跑来了。

    大医院诊断的结果出来了,儿子患上了白血病。医生告诉龙儿,患白血病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三种情况,一种是父母遗传,一种是饮食有问题,一种是居住的环境污染问题。治疗这种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需要上十万的医疗费用,但还不能担保一定能治好。

    坐在医院漫长走廊的角落里,龙儿无助地抱着早已烧得昏迷不醒人事的儿子,双目呆滞地盯着人来人往。升伯和升伯母围坐在旁,默默地盯着龙儿。

    龙儿知道,自已忙于工作,忙着应酬,忙着捞钱。海燕沉迷歌厅和牌馆,让儿子生活无规律,天天在学校吃麻辣串应该是儿子得白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想起自已小时候,当时母亲是接生员,乡里乡亲为了感激母亲的恩德,经常会送一些鸡蛋、红薯、土豆之类的。虽然有时也没有白米饭吃,只能吃红薯、土豆充饥,生活清苦,有时也会挨饿,但是从小到大,龙儿身体还算强壮,伤风感冒都很少。

    后来考上大学,进了单位,娶了媳妇,也有钱了,却很少有时间管儿子。任由儿子在外吃一些麻辣串之类的垃圾食品,到现在已危及到儿子的生命,自已却没有留下一分给儿子的保命钱。龙儿有着深深地自责和懊恼。

    失业、离婚、儿子得病。所有的事情接踵而至。龙儿的精神终于在看到儿子是白血病的诊断书时彻底崩塌了。

    龙儿抱着儿子在省城的大街上到处乱窜着,有时嚎啕大哭,泪流满面。有时目光痴呆,抱着儿子坐在地上,一动不动就一两个小时。有时仰天长笑,疯疯癫癫。升伯和升伯母两位老人在后面远远地站着、盯着、默默地流泪。

    升伯母悄悄地打电话给海燕,电话却关机了,后来打给海燕娘家,娘家告诉升伯母,海燕和那个老板去了沿海城市,并告诉了联系方式。

    后来升伯母联系上了海燕。海燕却在电话那头告诉升伯母,离婚时,儿子是判给了龙儿,现在儿子有事,她是不会管的了,不关她的事。气得升伯母捶胸顿足地骂海燕是个没良心的女人,最毒妇人心这句话安在海燕身上是最合适不过了。

    龙儿抱着儿子终于回到了红枫庄,龙儿不哭也不笑了,只是天天在床边陪着躺在床上的儿子出神,眼眶盈满了泪水。

    在一个大雨倾盆的晚上,儿子终于无助地停止了呼吸,结束了他短暂而悲苦的一生。

    龙儿悄悄地将儿子葬在村庄后面的山坡上。没有棺材,没有衣服,赤裸裸地来到这世上,也就让儿子赤裸裸地去吧!大雨依然哗啦哗啦地下着,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打算,仿佛老天也在为这位命运多舛的孩童哭泣。

    跪坐在坟堆前,任凭冰冷的雨点敲打着脸庞,淋湿了衣裳,浸入了心里。龙儿没有流泪,没有哭泣,显得格外地平静。只是痴痴地望着坟堆出神。或许龙儿的泪,在儿子得病后的这两个月内早就流光了,流尽了。

    在红枫庄,龙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干不了农活,整天在家无所事事,只是偶尔去儿子的坟前坐一坐,锄锄坟上的杂草,吹吹山风,和儿子说说悄悄话。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时间并不因为人们的痛苦或欢乐作任何停留。痛苦与欢乐,在漫长的人生长河里只是占据着短暂的、一刹那的时光。一件事,似乎痛苦也不会痛苦一辈子,欢乐也不会欢乐一辈子。或许它并没有离去,只是会随着时间的消逝,慢慢地沉淀,沉入了心底深处的某个角落里。

    一年过去了,龙儿终于从失子的痛苦中慢慢走出来了。

    龙儿和升伯说想去沿海城市去看一看,闯一闯。升伯和升伯母欣慰地答应了,庆幸儿子从失子的悲痛阴影中走了出来,俩老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龙儿背上行囊,踏上了南下的列车,来到了东莞。

    龙儿虽然学历高,才华好。但是在东莞找工作并不顺利,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龙儿在东莞街头闯荡了半个多月,依然没有找到工作。身上的钱也花得所剩无几了。龙儿索性买了几瓶啤酒,在马路上四处游荡着,坐在立交桥下,马路边的绿化带草坪上独自喝着闷酒直到深夜凌晨。

    谁曾料到,灾难再一次地降临在龙儿身上。当龙儿起身正要横过马路时,一辆大型货车呼啸而过,将龙儿重重地甩在了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