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双全-9
“平叔,秦大夫问你家里还有没有治外伤的田七,如果有让你走一趟。”大牛的大儿子李伯春跟着秦大夫学医,刚到傍晚就带了话。
“家里没了,急用吗?不急的话,明天一早去采,吃过早饭送过去。”
“明天去采吧,现在天黑,也上不了山。”伯春看看天色皱眉道。
“村里谁受伤了?”
“村东搬到镇上去的赵捕快。”
“是破案子的时候被歹徒伤到的?”
“孟举人家闹鬼那个案子给县令打的。现在案子破了,回来养伤的。”伯春小声道。
“哦。行,明天早饭时送到。”乔木挥挥手。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乔木交代了做饭的李婶一声就进山了。
这会的他因为功力大进,自然不是身体刚刚恢复时可比。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来到了那次下大雨时避雨摔跤的地方。
这次有石珠引导,很快穿过布着迷阵的洞口,进入山谷之中,在药园采了些三七、黄精,又挖了两只百年参放在背篓里。
想到石珠空间空空如也,乔木觉得很很有必要收拾一下。
将药园里一些年岁小的药材每样各取两三株,移栽到空间里规划好的药园里。
在泉眼边挖了口池塘,引入山谷潭水,移栽莲藕,养些小鱼虾。
池塘周边还种上山谷里各种果树各两株。
茅屋边扎了一圈竹篱,移些竹子在茅屋后。
茅屋门口到院门间铺了条鹅卵石的小径,小径两边栽上草地里的牡丹、芍药、洋桔梗等花,竹篱笆上绕了一圈枸杞。
山谷里有棵树上有一大一小两个蜜蜂窝,小的被弄到空间里。
将移栽好的所有植物浇上灵泉水,不一会功夫,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一瞬间姹紫嫣红、果实累累,乐的乔木直呼神奇。
接着,又在池塘里按照山谷的布局搭了个三层竹楼,也是以九曲桥勾连着岸边。
不过乔木的主楼可就没有茅屋那么神奇,有纳须弥于介子的功能。
想了想,又在茅屋后面的田里留了块地,找了些苜蓿野麦草种子撒上,准备什么时候养点鸡鸭牛羊。
从空间里出来,把石珠收入识海,拿起背篓,摘了些成熟的果子,乔木出了山谷。
走在山路上,回头看,山谷仍是被迷阵隐藏起来,看不到踪影。
“秦大夫,给你送药草来了。”招呼正在炮制药材的秦大夫一声,“你看下,有些三七金银花黄精什么的,还有两支参。我还从父亲带回的旧书里翻出几本医书,你瞧瞧有没有用。上次多谢你,没有你的医术和人参,我小命肯定没了。”乔木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乡里乡亲的,客气什么。谁让我是大夫呢。人参给我一支就不少了,另一只你拿回去。”秦大夫推辞道。
“宝剑赠英雄,这好药材也要给好大夫才起大作用。你这里看病的人多,用的到。还是你收着吧。”乔木拒绝。
“那行,不和你客气了,就放这里吧,保不齐村里人什么时候会用到。你这医书哪里来的,绝版啊,不错,很不错。”秦大夫一边说一遍翻看着医书,越看越心惊,“这方子妙啊,刚好以毒攻毒。増一钱乌头就有损肾脏,减一钱又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还有这个……”
“我爹以前从主家府上抄来的,我也不懂。要不是这次建新房收拾房子扒拉出来,早晚喂老鼠。你收着吧。”乔木含含糊糊的说。
“那行,我就不客气了。”秦大夫可不舍得拒绝。
“赵捕快伤的严重吗?这都回家养伤了。”乔木换了个话题。
“以我的医术,三四天包好。没伤到筋骨,都是外伤,只要药好,年轻人,恢复的快。”秦大夫也没隐瞒。
“听说是县令打的?”
“还不是孟举人家那个闹鬼案闹的。说白了不过是后宅隐私。”秦大夫语气不屑。
“是啊,昨天我看到案子判了,也就陪死去的丫鬟家十两烧埋银子。”乔木八卦的说。
“死的也不冤枉。”秦大夫淡淡回了句。
两人就村里的八卦消息交流了一会,直到有病人来看病了,乔木才告辞回家。
从秦大夫家出来,远远看到王婆婆站在门口。
看到乔木,王婆婆喊道:“阿平,能不能请你帮个忙,我家不知道怎么闹耗子了,夜里叫的吓死人,陶爻又病了。”
“是吗?那你带我去看看。”乔木一边回答,一边心里寻思,这闹耗子又不是大事,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等到了院子里,才看到院中一棵一人合抱粗细的大桃树下不知道怎么被挖了个大洞,原来被雷劈过的桃树本来已经好转,这下又掉叶子了。
左右看看这个洞,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要不,用烟熏熏试试?”乔木回头问王婆婆。
这时,一声声咳嗽声传来,陶爻扶着墙慢慢走到院中,他微笑道:“阿平哥,要不还是我下去看看?毕竟这个洞有井口宽,下面不知道怎么样,说不定是鼠窝。”
“你都病成这个样子了,还怎么下?还是我下吧。不过要等我先回家准备点东西。”乔木边说边快步回家,拿好新打造的军工铲、绳子,又拿了点吃的放在空间里,准备去鼠洞看看。
陶爻那话说的是不是激将无所谓,反正他对那么大的鼠洞兴趣浓厚。以前志怪故事里有老鼠娶亲,这下面说不定有其他花样呢。
当然,之所以痛快答应,除了觉得远亲不如近邻该帮就帮外,小石头还告诉他里面有机缘。
将拿来的粗麻绳一端栓在石磨上,乔木顺着绳子另一端慢慢滑到鼠洞底部,一手拿着火把,一手拿着兵工铲,一边走一边用精神力查看。
鼠洞底部道路四通八达,如果不是有小石头引路,根本不知道怎么走。
小石头好像被什么吸引一样,顺着这股吸力,缓缓向前。
大概一炷香后,来到了一座城池跟前,上面写着“大陶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