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颜戏语

第七十二章 电车

    随着边界的开发,戏擎越来越觉得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势在必行。

    目前许冬土正在试着做电力发动机,因为没有基础大部时间都在前者的教导下一步步进行。

    理论戏擎还是没有问题的,难点在于机床的开发。

    这里可没有电脑和集成电路等配套设备,自然制作不出高科技产品。

    基本部件完全靠手工打磨,对精确度要求很高。

    不过精神强大也是有好处的,再加上武者的身体素质过硬,一点不比专业一级工差,甚至还要强。

    唯一的一点就是熟练度不够,这需要大量的实操练习。

    电力机不难制作,只有永磁铁是需要戏擎亲手完成的,从部件的打磨到组装都由许冬土带人一点点弄出来的。

    过程很繁杂,要不是有非凡的能力还真不一定能行。

    车体是钢架构,整体不大没有顶棚,因为还在尝试阶段,能用就行,舒适度什么的还不在考虑之中。

    驾驶室目前只能做两人,为了腾出地方要拉货,跟四轮小型农用机车差不多。

    当第一台人工制作的电力发动机做好后,试着起动,三个磁缸上下运动,运转情况良好。

    能源来自于晶核,因为车子要拉货物,需要比较大的动力,戏擎专门在发动机外部单开了一部小空间放置动力核心。

    这里可没有稳压器之类的东西,输出大小不可控,还好晶核内部能量比较稳定。

    目前有三个档位,全靠法阵上刻画的三个输出符纹来控制释放能力的大小。

    电力的有一个优点,噪音比较小,动力不足是因为电池不行,但在这里不存在这种情况。

    只不过晶核使在这里如被外界尊者知道免不了引起非议,戏擎不管这些。

    能用到的才会有价值,用不着的或不会用也会只变成万年垃圾。

    虽说晶核能量可以刺激精神力强度,但那太慢了,还不如他随手布个法阵来的实用。

    电子汽车第一台从制作初到拼装出炉也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还是戏擎没怎么帮忙的情况下。

    比普通马车还要长一些的体积,再加上全金属的质感,亮瞎了围观人群的眼睛。

    没有流线形的外观设计,更没有华力美观的颜色,但在无畜力的情况下还能行走真是颠覆了以往认知。

    第一台机车的首次架驶交给了许冬土,对这样一台原台笨重的电力车戏擎提不起一点兴趣。

    反到围观的群众呼声更高,不少上前找相熟的人攀谈,狠不得也想试一试。

    见此,大手一挥,“有兴趣不害怕的全上车。”

    驾驶位是不用想了,不过车后斗上确能站不少人,就当是提前试运行看看载重情况。

    话声刚落“呼啦”一帮人笨手笨脚的爬上了车,“大家别挤,坐的机会很多。”

    “滋滋~”的打火声响起,电力发动机卖力的运行起来。

    坐在驾驶位的许冬土最为兴奋,别看在制作时常有接触,就连发动机都启运过不下十次了。

    但正常坐在完整的车上还是第一次,首次驾驶很顺利。

    起初不敢太快,从一档慢慢行驶,直到驶用田地道路时才加快了速度。

    听到身后一片大呼小叫的镇民,前者心中无比自豪,终于找到了自身价值所在。

    此刻的心情比当初被戏擎强改造成为武者还要痛快,可能这就是他的兴趣所在,一辈子跟铁干上了。

    车子越开越快,还好路不算太难走,颠簸是少不了的,车尾处一群人跟在后面一边跑一边喊,好不热闹。

    就连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都停下手中的工作,向道路边跑来一看究竟。

    每一件超越时代的产品出现必会惹起观注,电车在围着边界道路驰行了两圈才在镇中停了下来。

    不观是来此参观的外人还是镇子里的居民把整个车子围在中间,那怕外围根本看不到也拼命的往里挤。

    如此新奇的玩意居然造就了万人空巷的局面,还好有人没清醒,见场面有些要受控,忙叫人来维持秩序。

    “蛮方……蛮方可在,快叫护卫队过来,再这样下去会出事的。”

    九叔在人群中大喊,好不容易挤了几步才听清对方说的什么,忙又从人群中挤了出去。

    “护卫队长在那……刘脓包你个楞子还不快组织你的人把围观人全轰走。”

    不到片刻,护卫队从外围开始喊了起来,有不听者棍棒伺候,过了许久总算轰散了围观人群。

    “冬土,还不快把车开走,竟给我找事。”

    大管家发话了,小冬子缩了缩头赶忙把车开回铁匠铺后院。

    为了更方便工作,原本的屋子里根本施展不开,于是才在屋后建了个院子当作维修房。

    车子一开进去,把原本不大的小院占了一多半。

    “啊,院子还要扩建,根本不够用呀。

    小家伙这时才发现,和一些可堆放的零件相比,整车完全是多余的。

    ……

    虽后几天,常有人来到停车的院子前向里观望,奈何被一道大门拒挡住了视线。

    为了让人们慢慢按受机车这种东西,戏擎建议先从人力三轮车开始。

    这种小件不像机车那么显眼,每个人练一练就能骑的很好,更能起到缓冲作用。

    不至于出现前几天的盛况景象,而且三轮车别看小,拉起货来也不少。

    于是接下来许冬土的任务变了,对于这种没有什么科技感的东西兴趣缺缺。

    但也知道轻重,带着人紧忙赶工,争取快点制造出来,好快点继续他感兴的工作。

    三轮车麻烦的是链条,这种小件是最不好做的,费时费力规格还需一样,不然根本卡不在一块儿。

    问题有了就要想办法解决,一个一个做是不可能的,太费人力。

    这个难点没用多久就让他想到了办法,制作模具统一规格批量生产。

    到不了随后再人工打磨毛边好了,目前除了他,手下一帮人还真没有独子制作这种小件的能力。

    毕竟都是普通人,没有对身体的精准操控和精神力上的洞察辅助,真要一个一个做到有些强人所难。

    这里在研究,外面依旧热议不断,丝毫没有降温的征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人力三轮车正在赶制的消息不胫而走,覆盖住了电动机车的光芒。

    这是戏擎让九叔找人散播出去的消息,一是为了提前打好预防针,二是为了给新产品预热。

    与机车相比,三轮车将会是今后普遍出现的农用运输工具。

    比起畜力,这种铁制品不吃粮食,不生病还听话,占地还小。

    目前蒋次的炼制手法还不成熟,铁匠铺总要有一个拳头产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