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第55章 少年临危担重任

    534年,二月,夏州。

    宇文泰在夏州当刺史已经差不多五个月了,这段时间里他恩威并重,赏罚分明,不仅把夏州境内治理得非常好,连带着周边大片地区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百姓对他也非常敬仰。

    更重要的是,他的侧室姚氏在统万城中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宇文泰非常高兴,给这个儿子取名宇文毓,小名统万突(突在胡语中为火神、勇士之意)。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坎坷和苦难之后,昔日那个不起眼的武川少年今天终于当爹了,想必父亲和三位哥哥的在天之灵也会很欣慰吧。

    不出意外的话,他再在夏州经营一段时间,把事情都理顺之后,就可以回到贺拔岳身边,协助贺拔三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但想起前段时间贺拔岳要跟侯莫陈悦一起去攻打曹泥的事,宇文泰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他不知道赵贵有没有全面地向贺拔三哥转达自己的看法,贺拔三哥又有没有改变主意。

    再坚持几个月我就能回去了,这段时间里应该不会出啥大事吧。

    可惜,如果宇文泰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墨菲定律的话,应该就不会这么心存侥幸了。

    就在他毫无思想准备的时候,突然收到贺拔岳在黄河岸边被侯莫陈悦暗杀的消息。

    宇文泰听闻噩耗,简直跟晴天霹雳一般,眼前一黑差点儿昏过去。

    这是自从三哥宇文洛生死后,宇文泰遭受的最大的打击。

    对宇文泰而言,贺拔岳名义上是自己的上级,实际上却远胜过自己的父兄。在武川的时候,贺拔岳就是宇文泰仰慕的邻家三哥;六年前,正是贺拔岳挺身而出,将宇文泰从尔朱荣的屠刀下解救出来;这些年来,贺拔岳又一直将宇文泰带在身边,不遗余力地培养和锻炼。

    可以说,没有贺拔岳,就没有今天的宇文泰。

    本以为现在自己终于长大了,可以回报一下贺拔三哥的恩情,辅佐他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没想到这个世界竟然如此残酷,英明神武顶天立地的贺拔三哥居然惨死于叛徒的剑下。

    天塌地陷,无过于此。

    宇文泰实在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他把自己关在家里,茶饭不思滴水不进,只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发呆。

    身边众人都吓坏了,大家担心宇文泰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

    但宇文泰最终还是挺了过来。现在贺拔三哥的大仇未报,自己绝不能软弱,更不能退缩。

    坚强地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完成贺拔三哥未竟的事业。

    于是宇文泰立刻派人去关陇打探情况的最近进展,同时跟自己的亲信蔡祐一起筹划下一步安排。

    几天之后,宇文泰突然得到报告,都督杜朔周从平凉赶过来了,说有紧急情况要跟自己面谈。

    杜朔周本是原胡夏国皇帝赫连勃勃的后代,胡夏国灭亡之后,他的曾祖父为了避难才改姓为杜。杜朔周情刚烈耿直,一直在贺拔岳帐下担任都督,跟宇文泰很熟。

    宇文泰听说杜朔周过来了,知道肯定有事,于是赶紧让人把他请进来。

    宇文泰猜的很对,这段时间平凉那边果然有些变化。

    贺拔岳死后,他帐下的部队很快就发生动乱,很多人转投了侯莫陈悦。

    但赵贵、李虎、寇洛、侯莫陈崇等武川旧将依然对贺拔岳忠心不二。赵贵骗到贺拔岳的遗体之后,迅速逃回了平凉,把大家都召集到一起,商量如何为贺拔岳报仇。

    群龙无首是没法办事的,现在最紧要的问题是先得选出一个新领导。

    众将之中属寇洛年纪最大,于是大家就推举寇洛来总管诸军。

    现在是关键时期,寇洛自然也不好推辞,便勉强答应下来。

    但真到了这个位置上,寇洛发现领导真不是谁都能当的。对比其他众将,寇洛只是年纪大了一点点儿而已,既没有才能威望,又拿不出可行的方案规划,他的每个决定下面都一堆人质疑。

    寇洛一看算了吧,这个领导我实在是当不了,大家还是再选更合适的人来当好了。这次咱们只看才能,不要论资排辈。

    众人觉得也有道理,可是大家互相看了看,谁都没有信心站出来担起这个责任。

    内部不行,只能从外部找了。赵贵首先提议道:当领导重要的是大局观和政治能力,我看咱们在坐的都不太满足要求。纵观整个关西,只有夏州的宇文泰有这个资质。宇文泰之前治理原州的时候就很出色,这段时间治理夏州也非常成功,百姓归心,士卒用命,法令严肃,赏罚分明,天生就是当领导的人。如果能把他请过来带着咱们一起干,大事肯定能成。

    可问题是宇文泰今年才二十七岁,也就比最小的侯莫陈崇大一点,差不多比其他所有人都年轻,选这个小青年过来能顶事么?

    众人心中还是有些狐疑,大都督李虎建议去荆州找贺拔胜过来,还有人建议去朝廷找皇帝主持公道,大家意见不一,吵成一团。

    杜朔周觉得这样吵下去不是办法,于是站出来说大家别吵了,现在远水不救近火,我同意赵将军的意见,今日之事,非宇文夏州不可。如果大家没意见的话,我现在就去请他过来主持大局。

    其他人也觉得不能再拖了,大家汇总了一下意见,最终还是支持宇文泰的人多。因此杜朔周作为众将的代表,火速赶到夏州来请宇文泰回去。

    宇文泰听杜朔周说完来龙去脉,又了解了一下侯莫陈悦现在的动向,心中差不多有了底。于是他把夏州的官员召集起来,跟大家简单介绍了情况,安排好后序工作,准备马上启程去平凉。

    很多夏州官员和百姓都不舍得宇文泰走,大家劝宇文泰道:侯莫陈悦的大军现在就驻扎在水洛城,离平凉非常近,他最近又收纳了很多贺拔元帅的旧部,人马众多,非常不好对付,大人你还是留下来静待其变比较好。

    宇文泰道:我受贺拔元帅的大恩,现在岂能只考虑自己的安危?侯莫陈悦害死元帅之后,最好的策略就是乘势占领平凉,抚慰异己。但他现在不仅没这么干,反倒龟缩在小小的水洛城中不敢出来,一看就是无能之辈,人马再多也没有用。眼下正是稍纵即逝的机会窗口,如果不尽快赶到平凉的话,我担心刚刚聚集起来的人心又会离散。

    宇文泰主意已定,他把夏州的管理工作安排了一下,集齐人马,即日就准备出发。

    就在宇文泰准备启程的时候,突然得到密报,说手下的都督弥姐元进正在跟侯莫陈悦偷偷联系,密谋在宇文泰走后占据州城。

    宇文泰来上任的时候,带过来的人不多,夏州原来的官员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弥姐元进就是其中之一。

    弥姐元进是本地的豪族,在夏州影响力很大,如果他在后面捣乱的话,夏州州城很可能会落入侯莫陈悦之手。夏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统万城又易守难攻,如果真的被侯莫陈悦拿到就非常被动了。

    宇文泰觉得不行,自己走之前必须得把这个隐患先消灭掉。于是他把都督蔡祐叫到身边,让他赶紧带人去逮捕弥姐元进。

    蔡祐道:抓弥姐元进很简单,但他是夏州的坐地户,朋党爪牙众多,如果只是把他关押起来的话,一旦我们离开夏州,肯定会有人再把他放出来,到时候更麻烦。我建议办大事要狠一点儿,当众把他干掉最好,也吓唬一下其他不老实的人。

    宇文泰觉得蔡祐说得有道理,于是他命蔡佑下去准备,同时紧急召集包括弥姐元进在内的众将过来开会。

    等大家都到齐之后,宇文泰表情严肃地跟大家道:“现在侯莫陈悦害死贺拔元帅,阴谋叛乱,咱们本应戮力同心一起去讨伐他,但你们中似乎有人心怀鬼胎,还在跟他暗中勾结,到底想干什么?”

    大家正在不明就里的时候,蔡祐身披重甲,带着卫兵手持刀剑冲进大厅,站在众将前面怒斥道:“朝谋夕异,何以为人!今天一定要除掉奸贼,以儆效尤!”

    众人一看这个阵势都吓坏了,纷纷趴在地上自证清白:宇文大人我可没改主意,您可要调查清楚,千万不能冤枉好人啊。

    于是宇文泰向大家展示了弥姐元进跟侯莫陈悦暗中勾结的证据,痛斥了他一顿,命蔡祐把他拖出去,连带着他的同党一起当众处决。

    杀鸡骇猴的效果很好,大家一看宇文泰如此坚决果断不留情面,原来心里还有些犹豫的也不敢再闹事了。

    经此一事,宇文泰对蔡祐更加信任。他对蔡祐道:从今以后我就把你当成儿子,你把我当作父亲吧。

    其实论实际年龄,蔡祐比宇文泰还要大一点点,但此处的父子关系只是胡人表达尊卑亲密的一种习俗。现在贺拔岳已经不在了,宇文泰迫切需要再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亲人。

    把夏州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宇文泰率众飞马赶赴平凉。

    到平凉需要经过关中。

    关中之所以称为关中,是因为四个方向各有一个重要关隘:东函谷关(东汉后改为潼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夏州位于河西,距离平凉有千里之遥,路上必须经过北面的萧关。宇文泰为避免不测,派杜朔周带着轻骑先去抢占萧关所在的弹琴峡。

    当时两个老大火并,关陇一带民间惶恐,从萧关逃难的百姓非常多,士兵们本欲趁火打劫抢点儿油水,杜朔周跟大家道:宇文公正打算兴义师讨逆贼安抚百姓,咱们不能帮忙也就算了,绝不能给他添乱。于是他占据弹琴峡之后,打着宇文泰的旗号对逃难的百姓进行安抚,能劝回去的就劝回去,大家一看宇文泰的部队如此体恤爱民,也就不那么慌乱了,秩序逐渐安定下来。

    宇文泰赶到弹琴峡,对杜朔周的作为非常赞赏。为表示嘉奖,他让杜朔周恢复了原来的姓氏,同时把他的名字改成达。从此杜朔周就改名为赫连达。

    过萧关进入关中之后,宇文泰不作停留,继续飞马赶赴平凉。

    结果到达安定的时候,碰上了另一队人马,为首的竟然是高欢的长史侯景。

    原来贺拔岳死后,高欢也一直在关注关陇的近况,他得知贺拔岳的旧部目前没有归属,于是专门派侯景过来招抚众将。

    宇文泰在晋阳的时候见到过侯景,知道他深得高欢信任,经常作为高欢的全权代表出来办事,这次肯定也是打着歪主意来的。于是他跟侯景道:“贺拔公虽然被害,但我宇文泰还在。你不是高欢的人么,来我关中打算做什么?”

    侯景一看宇文泰声色俱厉,身边又带着一群气势汹汹的兵将,知道不好惹,恐怕自己这次是白来了。他只好自我解嘲道:“宇文小哥你别误会,我现在在大丞相手下做事,只是奉命过来慰问一下而已,既然你不高兴那我就回去好了。”

    宇文泰也没功夫搭理侯景,离开安定继续驰赴平凉。

    众将一看宇文泰回来了,感到终于有了依靠,心中都踏实了很多。

    宇文泰扶着贺拔岳的灵柩,恸哭失声。他以王礼将贺拔岳安葬在雍州北方的石安原,同时对天发誓,一定要为三哥报仇雪恨。

    杜朔周去夏州请宇文泰的时候,大都督李虎觉得不放心,他觉得宇文泰过于年轻,撑起整个摊子可能有些费劲。为了保险起见,他同时出发去荆州找贺拔胜过来主持大局。

    贺拔胜是贺拔岳的二哥,在武川众将中的威望非常高,如果他肯过来,宇文泰就得主动让位。

    可惜贺拔胜的政治能力实在令人头疼,根本判断不出来事情的轻重缓急。他听完李虎的汇报之后,以荆州战事吃紧为名,不肯亲自过去,只是让独孤如愿代表自己去关陇安抚众将。

    李虎很崩溃,他想不通贺拔胜怎么能如此没有战略远见,荆州乃四战之地,再重要能有关西重要么?现在武川的班底基本都在关西,只有贺拔胜本人才能镇得住,独孤如愿虽然也出自武川,但他毕竟太年轻,影响力还不够,过去也难以服众。

    于是李虎没有跟独孤如愿一起走,而是留在荆州继续软磨硬泡企图说服贺拔胜。奈何任凭他磨破嘴皮子,贺拔胜就是赖着不动。

    果然不出李虎所料,独孤如愿赶到平凉的时候,宇文泰已经开始主持大局了。宇文泰跟独孤如愿从小就关系很好,见面之后都非常高兴。独孤如愿也乐于看到宇文泰出人头地,支持他上位,不再提让贺拔胜当老大的事情了。

    有宇文泰在,自然也不需要再做什么安抚的工作了,于是独孤如愿打算告辞回荆州向贺拔胜复命。

    宇文泰正在忙着筹划对付侯莫陈悦的方案,于是跟独孤如愿说,兄弟你既然要回去,正好顺路帮我个忙吧。劳烦你替我先去洛阳面见皇上,跟他说一下侯莫陈悦的罪行和现在关西的情况,请他尽快派人来支持我们清剿叛臣。

    为兄弟帮忙,独孤如愿当然义不容辞,于是他离开平凉,飞马赶赴洛阳。结果到达雍州地面的时候,迎面正碰上武卫将军元毗(pí)。

    元毗是皇帝元修派过来慰劳安抚关西众将的。

    元修已经知道了侯莫陈悦干掉了贺拔岳的事情。他开始的时候也很蒙圈,本来还指望着贺拔岳统领关西大军过来支持自己,咋这么简单就被人给做掉了?侯莫陈悦到底是哪一伙的?莫非又是高欢在后面捣鬼?

    贺拔岳一死,关西就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如果再被高欢趁虚而入就麻烦了,于是元修赶紧任命元毗为钦差大使到关西来看看情况。为避免再出乱子,元修下旨把贺拔岳的部下连同侯莫陈悦一起都叫到洛阳去,搞清楚问题之后再做打算。

    独孤如愿见到元毗,就把关西的情况跟他解释了一下,元毗这才知道宇文泰已经开始主持大局的消息。他跟独孤如愿道:情况我大概清楚了,会尽快汇报给皇上,你也不用去洛阳了,回荆州继续帮助贺拔胜将军吧。

    独孤如愿见钦差大使发话了,而且自己能说的也都说了,于是便听从安排直接返回了荆州。

    得知宇文泰已经上位的消息,李虎彻底死心了。也许贺拔二哥的格局就是这样吧,既然宇文泰已经成了新领导,那我还是回去好了。

    于是李虎辞别贺拔胜,打算从荆州返回平凉。结果他运气不太好,赶到阌乡(今河南省灵宝市附近)的时候,被高欢的守将截获。李虎是大都督兼东雍州刺史,官衔太高,守将不敢轻易发落,而且此时高欢跟元修还没有明确闹翻,于是守将就把他遣送洛阳交给朝廷处理。

    元修收到元毗的报告,知道宇文泰已经开始接替了贺拔岳的位置,李虎又是原来贺拔岳的人,正是需要拉拢的对象,于是他当即任命李虎为卫将军,赏了他不少财物,又把他送回关西让他继续辅助宇文泰。

    李虎兜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回到平凉,接受了宇文泰的领导。宇文泰知道他也是出于好心,况且大家同是武川故人,所以也没有太在意这个小插曲,对李虎依然非常尊敬和重用。

    年轻的宇文泰在一众武川大哥们的支持下,终于坐上了关西领导者的位置。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干掉侯莫陈悦,用仇人的鲜血告慰三哥贺拔岳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