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寒

第二十一章:双龙砚台

    吃完早饭,墨桑把碗一推,筷子一扔,便拉起申寒向大门外走去。

    孔雁冰大急,张口便道:“姐姐等我!”

    墨桑一只脚堪堪迈出门槛,还未及落地,闻听此言,顿时收住了脚。心里大笑不已,面上却未显现。转过头,一脸疑惑地望着已小跑至近前的孔雁冰,墨桑问道:“妹妹缘何叫住我?”

    孔雁冰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便说道:“姐姐初来洛阳,定是不识路,妹妹愿意给姐姐带路。”

    墨桑故作一脸平淡地推辞道:“妹妹无须忧心,姐姐我虽初来洛阳,即便不太认路,大不了询问一下路人。想这东都人杰地灵,自有热心肠的人原意指路。倒是妹妹你,还是快些回去,免得被令尊瞧见,可就不好了。”墨桑说完,作势就要转身离去。

    “我,我是不放心公子……”孔雁冰见混不过去,只得说了实话。

    墨桑再也绷不住,大笑出了声。很快,自觉有些失态的墨桑又收住了笑。毕竟这会儿已到了大门外,她也瞧见了有行人在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申寒倒是很平静,说道:“那我们这就出发吧。”

    两人急忙点头,便一起上了马车。

    这辆马车倒不是墨桑的,而是孔雁冰的专车,自然便有专职的车夫来驾车,也省去了墨桑的事儿。三人上车后,墨桑吩咐车夫去乌衣巷。

    孔雁冰问道:“姐姐不是要去桃花庵吗?”

    墨桑一笑,说道:“傻妹妹,谁说便只是去桃花庵了?既然有时间,自然是都要去了。至于桃花庵,我们晚上再去。”

    车夫轻拽缰绳,马车缓缓行驶在洛阳城内的青石板地面上,车内几人感觉很是平稳。一路闲聊不提,大约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东市怀仁坊百灵街口。孔雁冰吩咐车夫去菊香街口等候,几人便下了车。

    刚一下车,便觉这百灵街甚是古朴、宁静,浑不似西市那般繁华、嘈杂。街口立一汉白玉牌坊,横面是百灵街名。

    两侧的立柱镌刻着一幅对联。

    上联曰:贯通古今,天下珍品在百灵;

    下联曰:童叟无欺,一方砚台值千金。

    墨桑一见对联,便来了兴趣。先前若非皇宫书房里的那幅对联,自己便无法逃出生天。现在又看到对联,便想揣摩一二。墨桑于是转向孔雁冰,问道:“我观此联,重点在这‘一方砚台’,猜想是个典故。妹妹可知这‘一方砚台’所指何物?”

    “姐姐问得好。对联中所提之砚,名为双龙砚,为前朝宫中御用之物,乃是当年的歙县知县进贡天子的贡品。歙砚天下闻名,双龙砚便是歙砚中的极品。此砚发现之时便身附双龙,后经雕琢,即成极品。这歙县知县因献宝有功,被前朝皇帝亲封为庐州刺史。用此砚研墨,会产生异香,使人心情舒畅。”孔雁冰回道。

    “那这砚台现在何处?”墨桑一听这双龙砚如此贵重,立马就来了精神,于是赶紧追问道。

    “前朝末年,天下大乱,叛军攻入京城。前朝皇帝为避免被俘受辱,于是一把火烧了皇宫,自焚而死。双龙砚从此下落不明。十年前,双龙砚现身洛阳,可转眼便被神秘买家以八千两黄金购得。此事惊动了朝廷,但官府查了三年,愣是什么也没查到,此事便不了了之。”孔雁冰回道。

    “唉,好可惜。”墨桑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