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蚀之地

第三十三章 僧众

    西昭城中的街道交错繁多,故而也没有贯穿东西的长街。

    如若要想从城东去往城西再出城的话,就必须绕道城北。

    而城北有一条千年商业长廊,名为西单街。

    此街东连关塞巷,西至狄余巷,再往西行便是西昭城的西边城门。

    与梨花河大街每天的繁华不同,西单街只在赶场日,才会出现人流拥挤的情况。

    当地人也会称其为“赶街天”,每月逢“三六九”这几天,或是尾数为“三六九”的日子,即为赶场日。

    每逢赶场日这天,西单街就会成为整个西昭城中最为拥挤、最为繁华、最为热闹的地方。

    街道上的建筑多是些平民百姓的居所,小青瓦屋面,全木结构,悬山式的屋顶,陈旧而又独具本地风格。

    整条街皆是如此,既不失古朴建筑的雅致,又回荡出历史的余韵。

    街后的巷子背道多为狭长的窄道,同样的建筑大片坐落于此,而在这片建筑的最北边的那条街巷里,就是许府的所在位置。

    今天是清明节过后的第二天,也是西单街的赶场日。

    此时的街道上,人头攒动,各种叫卖声、吵闹声不绝于耳,显得颇为热闹。

    那些商贩们分散在西单街的两侧,使得原本宽敞的街道变得狭长,中间留出的空间仅仅只能供一辆马车通行。

    但此时,因为人流量太大,即使是小型马车来了,也无法在此行进了。

    这里的商贩高声叫卖,似乎每个人都在竭力招揽着生意:

    “卖胭脂水粉嘞,正宗的‘丘东珍珠粉’,正宗的‘丘东银鱼脂’,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梨耧锄耙,梨耧锄耙嘞,价格公道,质量好,铁匠铺里可没我这个价格!”

    “卖胭脂水粉嘞,正宗的‘北梁凝玉脂’,正宗的‘北梁铅华膏’,我这里应有尽有!”

    “东黎烧酒,卖东黎烧酒嘞,醇香陈酿,酸甜果酒,只要四文钱一两喽!”

    “本地特色桂花糕,两文钱四两!”

    “新鲜的瓜果蔬菜,卖瓜果蔬菜喽,自己种的瓜果蔬菜,不好吃不要钱!”

    “卖腌肉嘞,卖十年腌肉嘞!”

    “丘东海水鱼,卖丘东海水鱼!”

    “给妻儿买一件漂亮的衣裳吧,每件只需二十一文钱!”

    “……”

    街上的人们形形色色、着装各异,有的人是布衣装扮,有的人是华贵模样,也有身穿补丁之上打补丁、破洞边头生破洞的衣裳的人。

    乞丐们卑躬屈膝,时刻想着找口饭吃;贵妇们驻足香粉摊铺,说说笑笑间挑选着胭脂水粉;农夫们停在梨耧锄耙等地,与商贩讨价还价,即使他们知道此处的价格已经比铁匠铺里的便宜了不知多少倍。

    另外一些人,或是匆匆而行,或是悠悠闲逛,看似毫无目的,但又感觉他们都有自己的所求之物。

    还有一些人,手中提着竹篓竹篮,在不同的商贩间来回走动,询问价格的同时,也在比较着价格和品质。

    其中,还能看到一些僧侣们分散在人群中,如果将之人数全部累加起来的话,恐怕已经是超过了百名。

    数以百计的僧侣们目的都很统一,皆是在沿街化缘,他们不要钱,只是单纯的化些素斋食物。

    自从离开操练场后,陈黄明便出了许府,遂又走过巷子背道,来到了西单街。

    他没有去在意这些僧侣,他只是来买些东西。

    他顺着沿路的商贩找寻而去,专门挑选一些卖渔产品的商贩询问,但都没有买下任何东西。

    而就在他询问完最后一名卖鱼的商贩依旧无果后,一位僧侣突然就来到了他的面前,双手合十,对他行了一礼。

    僧侣说道:“阿弥陀佛,施主可否施些素斋与贫僧?”

    陈黄明的身高要比这名僧侣高上一些,僧侣身形宽大,看上去特别丰腴,脸上带着微微笑意。

    他低头看向那名僧侣,两人正好四目相对,两道颜色各异的光芒自两人眼眸中一闪即过。

    陈黄明知道对方境界不低,有些诧异的顿了顿,遂开口道:“在下出门匆忙,并未带有吃食。”

    僧侣脸上依旧带着微笑,缓缓说道:“贫僧看施主是在寻找什么物件,故借化缘之由上至前来,看看能否帮助施主。”

    听得此话,陈黄明心生戒备,说道:“在下所寻之物此处没有,就不劳师傅费心了!”

    僧侣笑不离面,不改之前的语气,继续说道:“贫僧与四海僧友皆在此处,施主不妨简要概述一番,贫僧与僧友们,或可帮助一二。”

    陈黄明有些不悦,心想这和尚怎么还没完没了了,说了不用帮助,还如此不依不饶。

    他毕竟也是走南闯北过来的,他没有说出心中所想,他摆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过了一阵后,他才沉声说道:“不知师傅可曾知道黑水鱼,在下正在找寻此物。”

    僧侣想了想后,说道:“我佛慈悲,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怀,贫僧知道此鱼的生身之所,却不能告诉施主,否则既是助了施主,也是破了杀生之戒律。”

    陈黄明修武习术,却也是对这些僧侣并不感冒,他觉得这些和尚都太装太假,一边说着“众生平等,禁忌杀生”,一边却又分有三六九等,菩萨罗汉,如果深究起来,那植物不也是生灵,吃素不也是破了杀生戒律。

    心中如此想着,陈黄明就欲离开,却被僧侣叫住了身形。

    僧侣说道:“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贫僧知道施主是求得此物是为救人所用,不告与施主,那才是破了大戒。”

    陈黄明转回身体,但没有说话。

    僧侣继续说道:“贫僧也知道施主并非凡夫俗子,在告知之前,贫僧还有一事相求。”

    见陈黄明没有回话,僧侣从破烂袈裟中拿出一本陈旧的佛经,递给了对方。

    尔后再次说道:“贫僧希望施主能收下这本佛偈真言,如若有一日此物自燃了,望施主能到长城之上,将那烽火台逐一点燃,以告诫世人,灾劫将至!”

    听得僧侣这段话后,陈黄明有些诧异,他游历世间四五十载,还从未真正了解过这长城,或许是没有师徒传承的缘故,他修行虽有极高造诣,但大多都是机遇所得,至于一些历史渊源,他却知之甚少。

    他接过那本陈旧的佛经,僧侣也告知了他黑水鱼的替代之物。

    僧侣做完这些就快速的离开了,没有再多说任何闲话。

    陈黄明收起那本佛经,按照僧侣的话,转而买了些当归、姜黄和乳香后,便向着许府的方向折返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