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村里二三事
回到家的时候,老妈已经在准备午饭了,张浩赶紧将刚摘回来的新鲜茶菇洗干净拿到厨房。
鲜茶菇吃的就是那个纯天然的鲜味,适合搭配五花肉来炒,干茶菇则比较适合用来煲汤或者炒腊肉,两者各有风味。
当然,鲜茶菇由于保存时间短,一般只有在应季的时候才能吃到,不像干茶菇那样保存时间长,想吃直接去店里就能买到,所以很多人更为中意吃鲜茶菇。
简简单单的家常做法,用猪油煸香,葱蒜爆炒,盐酱调味,最后勾芡收汁,一道肉片炒茶树菇就出锅了。
野生茶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又吸收了整道菜的精华,吃起来口感滑嫩浓香,特别的下饭。
张浩一边扒着饭一边说道:“好久没吃过鲜茶菇了,真好吃,要是用小鸡来炖的话肯定更加入味。”
“那也得等你妹放假回来再杀,家里剩下的鸡可不多了。”
可惜张秀兰一言就否决了儿子想先一尝口福的想法。
“哦,对了,小嫒五一学校不放假,要补课,到时我炖个党参鸡汤你给她送过去。”
“反正你开车来回也方便。”
张浩闻言无语的翻了翻白眼,这落差有点大啊!
之前他刚回家的那段时间,张秀兰那是三天两头的杀鸡,变着花样做给他吃,但随着他在家里的呆的时间越长,待遇可谓是直线下降啊,现在有什么好吃的首先紧着的就是马上要高考的张嫒。
就比如家里喂的那些土鸡,张秀兰往年都只是喂个三四十只鸡就够了的,但考虑到张嫒今年高考要补充营养,特意提前多抱了两窝小鸡来喂。
毕竟农村娃可不像大城市的那些孩子,有什么生命一号、深海鱼油等补脑的保健品吃,在农村最多也就是多吃一些家养的土鸡、土鸡蛋,以及水塘里的鱼。
当年张浩高考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甚至可以说他那个时候吃鸡肉鸡蛋都快吃吐了。
或许这就是农村“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最朴实的写照吧!
不过今年刚好碰到他也在家,加上土鸡本就长的慢,导致家里的土鸡储备量有些不足,所以现在张秀兰便开始“调控”起家里的鸡肉食用量了。
当然,家里喂的这些土鸡也不全都是留给张嫒吃的,除了要留着在逢年过节时吃外,平日里偶尔也会杀一两只来做菜。
说实话,在农村生活虽然单调枯燥了一些,但日常生活成本真的不怎么花钱,俗话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在农村几乎都能够自我满足。
就拿张浩家来说,吃的饭,大米是自己种的,还能给家里的牲畜吃,平时最多也就是买几包米糠麦皮做饲料。
吃的菜也基本是自家产的,张秀兰种了一大菜园子的蔬菜,一年四季不愁没青菜吃。
家里下蛋的母鸡有二十来只,每天下的蛋吃都吃不完,嘴馋了就杀一只阉鸡。
不过以前张浩两兄妹不在家的时候,家里就三个老人,鸡也不怎么舍得杀来吃,就连猪肉都是隔好几天才买一次,买回来就用咸菜焖,这样比较耐放,一大煲咸菜焖猪肉能吃好几餐,可以说吃得相当随意节俭。
张浩以前每次打电话回家,让老爸老妈别那么省,奈何都习惯了,怎么说都没用,如今他在家了,倒是每两天都会称一小斤或猪肉,或排骨,或肉丸等肉菜,也算变相提高了家里的伙食。
话说南福村虽然地处偏僻,但买菜其实也很方便的,村里的福龙叔就是卖猪肉的,他在镇上开了一家猪肉档,村里人要买猪肉的基本都是头天晚上或当天一大早打电话给他预订。
然后福龙叔就会开着车挨家挨户的送肉上门,根本不用自己去镇上买,比什么快递以及某团买菜都要靠谱得多。
而除了买猪肉外,平时也就买一些调味品而已,这也花不了几个钱,做饭又是用的柴火土灶,直接省去了煤气费;
至于用水用电,水,自家有水井,后面还有山泉水流下来,虽然家里也通了自来水,但几乎没怎么用过。
用电的话,以前家里电器都没几样,每个月的电费甚至只要四五十块钱,张浩都不知道老爸老妈和阿奶三个老人在家是怎么用的,他一个人在外面租个单间住,每个月都要交七八十块钱的电费,这让他一度怀疑房东在电表上动了某些手脚。
只是在他回来后,给家里添置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不少电器,导致家里这个月的电费直接飙升到一百多块钱。
前几天村里来收电费的阿民叔一算电费,老妈第一反应也是自家的电表坏了,让阿民叔反复检查了几遍家里的电表,确认没坏后,才一边抱怨着这些电器太吃电了,一边心疼的交了电费,而张浩则在一旁看得直偷笑。
至于其他的生活开支,像买水果、买衣服那些,水果自家就种了很多,自家没种的,村里的乡亲们总有种的,想吃直接去摘就是了,所以家里也就偶尔买一些敬神用的苹果,其他水果一年到头都没买过几次,衣服也是如此。
总之,农村里,只要没发生什么意外,平时的吃穿用度那真心不需要花多少钱,现在张浩一家四口人在家,一个月的日常生活开支,粗略算一算,最多也就是一千来块,以前张浩没在家的时候,那更是几百块钱就足够了。
正所谓“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单从这点就能很好的说明,出门在外连喝一口水都要花钱,哪像农村这样几乎都能自给自足啊。
……
饱餐了一顿山珍野菇后,张浩顺便跟家里说了一下刚才村里发生的事,老爸老妈听了都是一脸唏嘘,跟着狠骂了几句张来顺那个不当人子的玩意。
阿奶也很同情老把爷的遭遇,不过她更关心自家人,拉着孙子的手嘱咐道:“浩仔啊,你在家可千万别跟那些赌鬼学坏了,离他们远点知道不?”
“知道了,阿奶,你看我什么时候下过牌桌的。”张浩连忙保证道。
显然,张来顺这个反面例子已经成为村里最典型的反赌警示教材了,也算是他对村里的唯一一丁点的贡献了。
至于说张浩答应借给老把爷五万块钱还债的事,张传平夫妇和老人家知道后都没说什么,毕竟自家以前也是得了村里人不少帮助才撑下来的,现如今对别人自然也是能够帮一把就帮一把了。
只不过他们多少还是替老把爷不值,摊上了这么个儿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啊。
茶余饭后,一家人闲谈了一会,张浩午休完就去镇上的信用社取了五万块钱现金拿给老把爷,刚进门就看见大伯张传军也在老把爷家。
“大伯,你也在啊?”
“嗯,我刚开完会回来,就过来看看。”
张传军看他手里拿着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的东西,估计老把爷刚才跟他说过了,知道张浩是送钱过来的,于是便开口说道:“正好我也在,我给你们做个担保吧。”
“老把爷,你没意见吧?”
老把爷搬了一张矮凳子在门口吧嗒着旱烟,烟雾下沧桑的老脸布满愁纹,“传军你不说,我也要去请你过来做个见证的,万一以后哪天我走了都没还上浩仔这笔钱,就拿我这座破房子过到浩仔名下吧。”
“不够的话,到时就让盼娣和招娣两姐妹继续把钱给还清了。总之,浩仔好心借钱给我,我也不能就这么理所当然的收着,这钱肯定是要还的。”
老把爷看着独自在院子里抛碎瓦片玩的小招娣,嘶哑着声音说道。
“行了,老把爷你也别说那些丧气话,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活人还能给尿憋死不成。”张传军掏出随身携带的本子,撕了一页纸下来开始写借条,一边还安慰着老把爷。
“这几天我让村里人都多留意一下,见着张来顺那个兔崽子就绑起来,这次不收拾重了那接下来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还有那些来催债的人,你也别太担心,在村里他们不敢乱来的,你自己出村小心一点就是了,至于招娣上下学,这几天我先让阿文接送一下,不会出问题的。”
大伯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朝武去当兵了,据说明年就要退伍了,小儿子张朝文师范专业毕业,有三叔公的关系在,就选择了回家乡教书,现在在流溪小学教五年级。
“没错,老把爷,有文哥帮忙接送,招娣也不用担心在外受欺负。”张浩也在旁边宽慰道:“至于这些钱,我也不急用,等你什么时候宽裕了再还也不迟,别老惦记在心里。”
不过老人家都是比较固执的,不管叔侄俩怎么说,老把爷始终愁眉苦脸的,也不搭话,还要张传军就按他说的那样写借条。
张浩和张传军拗不过他,只好重写了一份,各自签了名按了手印才算完事。
叔侄俩弄完后也没急着走,就在老把爷家陪着他多坐了一会,免得老人家一个人总是胡思乱想的。
三人正闲聊着呢,就看见老把爷家的院墙上探头探脑的伸出了一个剃着锅盖头的小脑瓜子,对着在院子里独自玩耍的招娣小声喊道:“招娣…招娣…”
张浩听见动静,转头一看,发现是福生叔的小孩,细仔在外面。
“细仔,你在外面鬼鬼祟祟的干什么?不用帮你爸去放牛吗。”
“嘿嘿,浩叔,牛栓着呢,跑不了。”细仔挠着头走进来,讪笑道:“这不是我们准备去摘桑葚吗,就过来问问招娣要不要一起去?”
招娣听说要去摘桑葚后,立即就起身乖巧地挨到老把爷身边,那小脸上写满了渴望。
老把爷难得露出一丝笑意,宠溺地轻拍了一下她的后背,“想去就去吧,不过别吃那么多,小心拉肚子。”
“嗯,知道了,爷爷!”征得了爷爷的同意,招娣马上欢呼着跑进屋里拿了个小竹篮,准备和小伙伴一起去摘桑葚。
“等等,我也去。”
老把爷家的事情张浩能帮的也就这些了,大伯作为村长自会照顾周全,剩下的事还轮不到他一个后生仔来管,所以现在听到小娃子们打算去摘桑葚后,他也坐不住了。
张传军见此也是笑道:“你多大了,还跟着小娃子去胡闹。”
“嘿嘿,这不是好久没吃过桑葚了吗,嘴馋了。”张浩现在的表情跟细仔刚才被他逮到时的表情一个样,也被大伯说的有些不好意思。
“你啊……”张传军好笑的摇了摇头,随即又说道:“那你多看着那些小娃子,别让他们爬太高了。”
“顺便多摘点拿回去泡酒,今年我家就不弄了,到时去你家那灌一坛就行了。”
在农村就是这样,亲戚邻居间,谁家要是偷懒不想弄咸菜、泡酒,或者种某些青菜时,就拜托相熟的多侍弄一些,想吃了直接去淘换就是了。
今年你种这个,我弄那个,到时再互相分享一下,讲究的就是一个人情往来,如果缺少了这股人情味,农村也就不再是农村了。
“知道了,大伯!”张浩将自己茶杯里茶水一口喝完,对老把爷说道:“老把爷,你家要不,要的话我就多弄一点。”
经过这番打岔,老把爷的心情明显好转很多了,摇头嫌弃道:“我喝不惯那个,甜滋滋的,跟喝糖水一样,没劲。”
好吧,桑葚泡的酒确实就跟葡萄酒差不多,大老爷们喝惯了高度数的烧酒米酒,对果酒或娘酒一般都是嫌弃的不行。
“正好,我还省事呢。”张浩开玩笑回了一句,然后就不客气从老把爷家里翻出一个大篮子,跟着满脸不情愿的细仔一起去围屋后边的矮山坡上摘桑葚了。
“你小子这是什么表情,嫌你浩叔碍事是不。”
走在路上,张浩见细仔一副被人打扰好事的表情,顿时没好气的就给他弹了个脑瓜崩子。
细仔捂着脑袋,言不由衷地说道:“哪有,热烈欢迎浩叔加入我们的摘桑葚小分队。”
招娣见此则在旁边捂着嘴偷笑。
小娃子们在一起玩耍一般都很不乐意有大人在一旁跟着的,别扭不说,还总是这不准那不准的,根本玩不尽兴,能乐意才怪呢。
张浩小时候就是如此,所以这点他也深有体会。
没想到一眨眼,自己就变成了曾经所嫌弃的大人模样了,张浩在心里稍稍感叹一番,然后就对细仔拉拢道:“细仔,你们帮我多摘点桑葚,然后老叔我请你们到村口超明叔的小卖部吃牛耳朵喝汽水怎样?”
牛耳朵就是猫耳朵的放大版,咬起来嘎嘣香脆,张浩小时候最喜欢吃了,要一毛钱一个,也不知道现在涨了多少钱。
可谁知细仔听了更是嫌弃,翻了个白眼,“现在谁还吃牛耳朵?都吃薯片和星球杯啦。”
“也不喝汽水了,我们都喝酸奶、喝可乐,还有一小条的冰棒。”旁边的招娣也好心对浩叔这个落伍的大人“科普”道。
张浩顿时气结,恼羞成怒地威吓道:“就吃牛耳朵喝汽水,不然今天你们一个都别想上树。”
细仔一听,立即傻眼,“呃,浩叔,我觉得牛耳朵也挺不错的,小时候总吃,我保证帮你摘满一大篮子桑葚。”
你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屁孩,有个屁的小时候啊。
张浩闻言翻了个白眼,也不在意细仔的装蒜了,哼笑道:“算你识相。”
成功镇服了小娃子后,他心里不免有些得意,小娃子们还是很好打交道的嘛!!
唉……曾经说要勇敢做自己,绝不向命运低头的我们,还不是硬生生地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终究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