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往事

第十一章 入侵

    手上存了些小钱的张思行,偶然一次在罗湖书城吃饭,看到了老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又联想到电视剧《大时代》的秋官,开始寻思着学着炒炒股票,毕竟自己是学经济学的,便开了个股票交易账户,趁着给证券部送文件,张思行向证券部的总经理李明打听能不能买公司的股票,李明也是陈建华创业时期的元老,也算是这帮元老里面最没有架子的领导,平常喜欢跟这些年轻人聊天,所以张思行才无所顾忌地征求李明的意见,李明告诉他,如果手上有闲余的钱,可以练练手,公司的大盘才一个多亿,跌也跌不到哪里去,小张回去便把3800多块钱的利是悉数买了健通的股票,自打他买了股票后,一要没事儿,就盯着炒股软件看,甚至还去南山海雅的深圳书城买了几本诸如《如何看懂K线》、《跟着巴菲特学炒股》几本书,俨然一副两千块博两千万的气势,但公司的股价一直持续在5块多,几个月过去了也没有赚到什么钱。

    张思行偶然在翻看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了自己极其不想看到的一幕:刘语菲发了一个朋友圈状态,是牵着的两只手,另外一只手戴着一只男士手表,一看就是男人的手,张思行感觉当头棒喝五味杂陈,一下子像霜打的茄子,坐在营销中心室外的条凳上,怀着复杂的心情还是在微信上问刘语菲是不是要结婚了,刘语菲告诉他,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男生,处了三个月感觉还可以,因为之前不太确定所以对谁都没有讲,并且希望张思行能够来参加他们的婚礼,也希望张思行能够早点找到归宿,张思行回复了一句“祝你们幸福”便关上了手机,他不明白,他跟刘语菲只是没有挑破窗户纸而已,大家不应该早就是男女朋友了吗?难道刘语菲在意或者等待的只是一次表白吗?但是张思行转而又开始埋怨自己,由于担心暂时无法给到刘语菲安定的生活,一句“做我女朋友吧”至今都未说出口,导致别人捷足先登,也怪不了其他人,刘语菲已经给了他太多机会,只是让人家等的太辛苦太无望了,在确定下午没有其它的工作之后,坐公交车去了大梅沙,他想找个能看海的地方安静一下,可能是由于自己从大山出来,对于大海,有一种说不出的敬仰与依靠,每每碰到一些纠结的事情,张思行总是喜欢一个人去海边走一走。

    生活和工作总要继续,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悲伤,张思行很快便被激动和兴奋拽了回来:3800元买的700股健通的股票,连续几日飘红,到了元旦后,居然涨到了5000多元,股价也从买入时的五块多,涨到了八块多,张思行又把自己发的节点奖,拿出来一万块,买了1000股健通的股票,过年回家的时候,算上年终奖,给母亲给了十万块钱,十万块钱对于张思行这个原生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很快村里便传出,说张思行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做房地产,年薪十万,很多小时候的同学也纷纷打来电话,说想来深圳跟着张思行干房产中介,张思行还得一个个解释,自己并非是干房产中介的。老母亲眼看着张思行也到了年纪,在老家帮他物色了几个知根知底的女生,张思行还沉浸在感情失去当中,婉拒了母亲的好意。

    2015年是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股市持续火爆,这个时候在深圳的几乎所有公司,上至老板总裁,下至普通员工,每个人都会利用工作的间隙打开电脑查看和买卖股票,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极好,这不是工作的成就感带来的,而是每一只股票几乎都在涨,投进去一万块钱,不出几日,便可翻倍,6月5日,沪指冲破5000点,是自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股市的新高,人们的心情也随着股市到达了顶峰,从上班到下班,每个人都在谈论股票,每个人都在算计着今天又赚了多少钱,在健通,广为人知的是副总裁朱光伟,卖掉了一套在福田东海花园的房子,拿钱出来炒股,在开部门会议的时候首先就要谈论一下股票,据说最赚钱的时候,已经帮他再赚了一套房子,他常常对人讲,他认为股市可以涨到八千点,之前股市低迷主要是被压抑了,中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八千点完全不成问题,再聊到M0和M1,俨然一副经济分析大师的派头,开会的其他人,也都兴致勃勃地听他分析,因为几乎每个人手里的股票,都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好景持续了没多久,股市毫无征兆地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一天一一个跌停把股民封死在了跌停板上,张思行买的健通的股票,也从12块跌回了八块多,为了保本,张思行悉数抛售了自己的股票,最后一盘算,倒腾了快一年,赚的还是开始那一千多块钱,还不算最惨的,因为听公司传闻,朱光伟后面用很高的杠杆炒股,在股市下跌的时候,不仅没有及时抛出,反而继续抄底,现在经济状况很不理想,有传闻说欠的债已经高达千万,开会的时候也不在谈论股票,而且脾气异常暴躁,经常把其他人骂得狗血临头,很多人因此而辞职。

    然而就在股市股票大跌的势头并没有减缓的时候,健通的股票没跌多久便逆势上涨,连续多日飘红,股价重新翻过10元大关,李友知在不同的场合以及媒体,还公开表明自己上任总裁后,通过合理的公司治理,健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投资者在熊市中对健通股票的一致看好,是反映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的最大证明,张思行更后悔把健通的股票卖早了,但是现在入手又怕股价跌下来,然而,一张大网已经悄然撒开。

    在健通早期做房地产的时候,因为自身并不专业,陈建华找到了一个职业经理人过来健通地产做总经理,这名总经理过来帮健通开发了几个楼盘,前面几个楼盘开发得都挺顺利,销售得也很好,后来跟陈建华提出了新的奖励方案,陈建华起初是答应了,但是后来在楼盘销售完后,陈建华以去化速度没有按计划完成扣留了这名总经理一百多万的奖金,这个总经理一气之下就提出了辞职,而且申请了劳动仲裁,最后还打了官司,这名总经理后来去了乾朝集团做总裁,在一次茶余饭后,乾朝的老板金辉和这名总经理谈论到健通这家公司,这名总经理把健通的家底一五一十地给金辉讲述了一遍,说健通当年在深圳有很多制药厂,后来深圳为了发展城市,很多地方被规划成了道路、学校等公建配套,征了健通很多土地,根据当时的政策,健通就获得了不少政府的返还用地,但是陈建华并不急于把这些地拿来做房地产,所以至今有很多地都是闲置状态,讲到健通手握那么多土地不开发简直是浪费资源,讲到老板陈建华不仅愚蠢而且出尔反尔之类的时候,仍然满腔愤慨,金辉听完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在脑海出现,乾朝是专门做房地产开发的公司,但拿地主要是靠招拍挂,随着房地产行情的高涨,地价是越来越贵,如果能拿到像健通手握的这种返还用地,地价不仅便宜,而且位置一般都很好,他想到收购健通,把健通的土地拿过来开发,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于是,金辉在确认了消息属实后就开始运作这场收购之战,乾朝虽然在深圳房地产算的上小有名气,但并没有像恒大万科一样上市,对股票市场、上市规则、收并购政策并不熟悉,金辉便召集了一个小团队,团队里面都是高薪聘请过来的深谙股票交易市场的律师、会计师、投资经理等,金辉给他们的目标也很明确:三年之内,拿下健通。

    经过团队的研究加上金辉的老谋深算,基本上就确定了一套收购健通的方案,核心有三:一是利用多个名额在公开市场逐步吸纳健通的股份,也就是俗称的“老鼠仓”,这样做的好处是比大宗收购更掩人耳目,监管机构查起来也没那么容易,二是为了掌握健通更多的财务和内部情况,需要安排一个人深入到敌人内部,俗称“商业间谍”,三是为了减少收购成本,需要利用媒体大肆曝光健通的负面消息,压制健通的股价,三个手段相互配合,这场收购的前戏可谓天衣无缝。

    金辉安排专人找了二十多个自己的心腹马仔,用他们的名义开了股票账户,又通过奖金、借贷、虚假买卖等方式,往这些账户注入了庞大的资金,这些账户统一收归收购小组,由专门且专业的人进行买卖操作,这个小组的总部,便设立在乾朝集团的总部大楼,金辉给收购小组特地准备了一间豪华的会议室,和金辉就在同一层,除了处理日常事务,金辉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会议室亲自督导这场收购大战,在启动收购的时候碰到股市大跌,正好给这波收购披上了一件夜行衣,股票收购隐蔽而顺利地进行着。

    另一方面,金辉还把在乾朝体系外公司做财务的朋友的儿子周义,以及其他几个不在乾朝任职但有能力且信得过的老下属,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给他们安排了一下各自的任务,金辉自然没有说派他们去是为了让他们做商业间谍,而是告诉他们要学习健通这家公司的管理模式和业务知识,并且承诺他们如果做得好,他会给他们一笔额外的奖金,将来到乾朝,还可以连升多级,直接做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或者二把手,就这样,金辉安排的人全部顺利地通过了健通的面试,周义进了健通总部财务管理中心做核算经理,有的进了地产的营销部,有的则在项目部做土建工程师,金辉几乎每个月都会在自己的私人会所和这帮人吃个饭,听他们讲述健通的内部情况,尤其是周义所在的财务部,要求周义尽快熟悉健通的财务情况,并告诉周义如果健通财务状况好的话,他会做一些财务投资,如果股票赚了钱,会好好犒赏周义,眼前的这位老板周义打小就认识,在未在乾朝体系外公司工作的时候,还经常会和父亲一起拜访这位叔父,只是后来有了上下级的关系,倒是很久没有在一起交流过,世交加上又是自己的老板,周义自然是讲自己掌握的所有情况,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金辉。

    金辉将探听到的消息,以及有关陈建华、李友知的八卦新闻,交代给报社和杂志的记者,通过记者和编辑的添油加醋,刊登在深圳的主流媒体上,再通过网络水军在股吧论坛上进行推波助澜,健通的股价确实受到了不少的影响,始终徘徊在8元钱左右,在大市普涨的情况下,也没有太大涨幅。

    前期的举动并没有引起陈建华和健通的察觉,只是品牌部在每月一次的舆情检测汇报上,说发现和处理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还有很多流传在微博上有关领导私人的负面新闻,处理起来非常棘手,并要求公司增加品牌部预算,用于维护与媒体的关系,陈建华果断拒绝了这项提议。

    在股票收购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律师告诉金辉再继续下去会增大风险,必须进行归集,金辉决定用几只老鼠来出头,自己仍然不浮出水面,在履行了收购公告等相关手续后,金辉安排了五个账户归集并大宗收购健通的股票,健通的股票开始逐步上涨,健通的证券中心在看到陌生人首次进入流通股十大股东之列的时候,将情况给陈建华进行汇报,起初陈建华并未在意,健通虽然上市后经历了数次增资扩股,但陈建华本人就持有健通29%的股份,加上身边的高管亲信所持有的股份,足足可以达到40%的份额,流通股第二大股东岭东投资,也才不到3%的股份,而且岭东投资的老板和陈建华算是旧相识,陈建华对掌握健通的控股权并没有什么担忧,反而认为股价上涨和新增股东可能是出于对健通看好的财务投资。

    2016年中,健通的股价已经达到了15元,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又增加了三个人和一家公司,合计持有的股份已经达到19%,证券中心向陈建华和李友知做了专题汇报,陈建华马上召开了一场紧急董事会,让证券中心和法务中心通报了目前的情况并做出了基本判断,认为有人通过二级市场准备收购健通,陈建华和几名董事商议的决策就是:为了防止被恶意收购,公司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董事长和总裁带头增持,鼓励各位董事、高管增持公司股份,第二、寻求与政府或国企单位合作,找到靠山,第三、通过各种渠道,查明陌生股东真实身份,法务中心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第四,通过收并购转移资产,做最坏的打算。

    由于对手在暗处,陈建华匆忙采取的策略都不能有效阻挡收购计划,虽然会议结束后,健通通过公告和媒体,宣传了陈建华、李友知和几个高管的增持,但现今健通的股价已不同往日,拿得出真金白银大宗增持的,除了陈建华和李友知,没有人愿意拼上全部身家,陈建华和李友知拿出的9千万现金,增持的份额也仅仅只有3.33%,显然通过自身增持很难形成抵抗恶意收购的有力手段,陈建华一边寻求自己的人脉关系,希望能找到国企合作,一边安排李友知,通过李友知的校友圈,寻找央企背景的公司,希望国资的注入能够抵抗住野蛮人的入侵,但接触了几家目标国企,都表示合作开发项目可以,但由于日趋严格的国资监管,吸收健通的股份难度和风险都太大,没有国企愿意趟这趟浑水。

    最后,大家的目光集中在这四个陌生人和一个陌生公司组成的神秘组织上,公司的人力和法务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这四个陌生人:周强,是东莞电子厂里面的一个主管,刘进寿,目前还在广西,经营一家狗肉店,宋宇,是深圳的一个土著,从小到大生活在布吉,目前在深圳本土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商乾朝地产做行政经理,是股份最多的,唐贤平,四川遂宁人,前几年来深圳打过工,13年之后就回老家了,目前在老家遂宁开着一家便利店,这个陌生的公司显示是新注册的,实际控制人和高管也都是无名之辈,这么一看,这确实是一个团伙,现在所有人都开始紧张起来,陈建华和李友知,天天催着法务中心和证券中心想办法,法务中心又联系国内知名的对上市公司收并购在行的律所,也没有找出一个好的办法,律所表示,购买股票只要资金来源合法、按照规定履行申报义务,就没有问题,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本身就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你们就抓住他的资金来源和操作流程,看能不能找到一点突破点。陈建华是不想通过第四个方案来保全公司的,毕竟健通是他一生的心血,转移了健通的资产,就相当于掏空儿子的口袋并将儿子拱手送人,虽然多少保住了自己的一些财产,但也是把自己打拼的基业付之一炬,不到万不得已,陈建华不想这么做。

    连日来敌暗我明的商业斗争让陈建华心力交瘁,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中午出去公司的大门吃饭散步,来到这家开了几十年的面馆吃面,面馆的老板与陈建华也很熟,径直给陈建华下了一碗番茄鸡蛋面,然后坐到陈建华对面,语重心长地说:“老哥,最近看了你们的公告和网上的报道,宋宇和他们这几个人,都是幌子,真正想搞你们公司的,是乾朝,宋宇是乾朝老板金辉的马仔,跟他在一起好长时间了,而且他们都是老乡,最早都是布吉出来的,只不过金辉出来的早,早期靠在香港做水客倒卖电子产品发了财,后来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宋宇没有那么多钱玩股票的”,陈建华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我也是布吉的,我老爸来从四川来深圳都五十多年了,我也呆了四十多年了,那个时候布吉没有这么多人,这几个人我都认识,只是大家不是一个圈子的,不熟而已,但是我对他们是了解的,你要是不信你可以去查一查”。

    经面馆老板这么一说,陈建华内心微微一颤,按道理说,深圳的这几家做房地产开发的公司圈子很小,健通和乾朝虽然称不上熟悉,但是协会和政府都会组织几次交流会,两个老板每年在不同的场合都会打个照面,如果真的是乾朝想整健通,一定是预谋已久的,这一仗一定很难打,乾朝也是本土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知名公司,无论是资金的雄厚程度和金辉的人脉资源深广度,健通都不一定是对手,他一定是惦记着健通手上的几块地皮,早期做工厂的时候健通在宝安和龙岗都有几个大厂,现在公司发展起来了,很多厂都是租出去的,虽说一年的租金没有多少钱,但是厂房下面的土地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则十分值钱,这几块地皮让陈建华坚持闷声发大财,不管是在房地产市场还是股票市场,都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但还是没有防止住“贼人”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