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学习

一场游戏一场梦

    念,即相,你的所有念头,即是你所当真的相,就是绕在这里边走不出来。一个念字,一个觉字,只是隔着一层薄薄的纸,就像天地之隔。觉,即迷途知返。你们不觉,就一直迷,就一直在相中兜兜转转,哪怕是再高级的谈论空性,都是没什么意义的。

    你们看吧,比如一个人嘴里长了一块溃疡,疼痛难忍,晚上翻来覆去想着那块溃疡,它疼啊,吃不好睡不好。它疼,又不是你疼,我问问你是不是这么回事。你把那个吃不好睡不好的身体,当作了你,你不难受谁难受。你把那个疼痛当作了你,你不疼谁疼。别再与之认同,就这么简单一回事。

    你们好好看看,哪里有什么永恒的存在,就连那些说幸福到永远的人,想必都是在自我陶醉自我沉迷自我想象吧。你仔细看看,观察一下,哪一件事情不是在变化的,哪一个你所担心的不会出现转折,一切都是变化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可你们偏偏非要执着,执着于一个必须的存有,那不过是一瞬间的泡影而已。

    前边我说过一句话,世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或者说都不叫事。当然,谈论生死也是一种相。但我们还是不得不说生死这件事,你这个身体,他只有体验和感受的权力,牢牢记住这句话,他,只有体验和感受的权力,或者说能力。这是宇宙所给予你认为的这个我,这个身体,所具有的权力,或者说能力,你只是暂时将之认同为了你,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当然你也可以随时抽离出来,这个世界就是你,你就是整个世界。

    你作为身体的每一刻的体验,都是奇迹,都是被允许的,都是注定要发生的。你对当下境遇、事情、人物的定义,那都是头脑的判断和审判,那是虚幻的梦中梦。从相上来讲,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奇迹,都是美好,都值得你认真体验,好好感受。因为怎么说,宇宙让你打碎一个碗,下一秒,你绝对吃不上那口饭,这句话我曾经说过一次,这里我再讲一次,你们好好熟悉一下。

    你们记住,眼前的这个手机,这篇文字,包括你们看到的这个刘如培的名字,还有你桌子上摆着的苹果,白开水,夜灯,你看到的整个大千世界,并没有什么区分,它可以说是整个一体的,也可以说是你本我的一部分,关键要看你怎么玩儿,看你怎么赋予其意义。你不要认为区别于你,有刘如培这么个人存在,别这么想,刘如培这个你认为的存在,也是你的一部分,你们都记住这一点。

    别再在你的念头中转圈圈了,你安静一会好好看看你的那些念头,后退一步看一看观察一会,好好看看那都是些什么。一会升起一个这,一会出现一个那,你要都去认同,你怎么可能忙得过来,你怎么可能有幸福可谈,你的快乐不被剥削才怪。记住了,看见了那些念头,不再与之认同,它是它,你是你,就是这么简单,就够了。包括你认为的不堪的境遇,你的头疼,你的情绪,你的一切的一切,你好好退一步看看,那都是些什么,不再认同。

    你都出来了,你就不再是那个做事的做者,记住了。你之所以还想着再做点什么事,你就又迷进去了,你就又认同了那个相上的身体,是你,你又开始受限了,沦陷了,问题就会重启,滋生。我的建议是,你好不容易出来之后,就让自己保持在那个地方,最好是很久很久,你得时刻记得回家的路。

    其实真正束缚你的,就是你的念头,并非你的命运不好、境遇不好、人品不好,那都是扯淡。在相上掰扯那些狗屁逻辑道理,简直是在侮辱真理,因为那都是些没完没了的问题。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你既然要好好修心,就别再在相上下功夫,你应该是个勇士,敢于后退一步审视这一切,安住在你的自性当中。

    那么我们说真正的体验是什么,看山即是山,吃饭就是吃饭,再无其它。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醒着一部分的,只不过多与少的差别,没有谁是绝对无可救药的,这根本不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是真理的一部分,对于醒觉来说,我们都是平等的。

    我们在体验,却不沉迷,时刻记着回家的路。

    我们找到自性,安住其中,也是为了不忘回家的路。

    在没有自性圆满之前,你是需要警惕的,警惕迷惑你的那些念头。

    简单一句话总结:看见你的念头,不再与之认同,安住本我,修心即是如此。

    相即念,念非我。

    一切如我,我即一切。

    我只是通过了身体,体验了一程,仅此而已。

    这不过是自己跟自己玩了一场精彩绝伦,非常逼真,刺激有趣的一场过家家游戏。(转载)

    人生即是梦一场,有什么可畏惧的,想要的就去做,无悔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