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断人间

第三十六章 天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六世间之事,环环相扣。

    犹如原野森林,表明上枝干泾渭分明,毫无关联,内里却是盘根错节。

    沈哲如今羽翼未丰,每走一步都得再三思量。

    世人只知宗师纵横九州,却不知在当世绝巅眼中,宗师不过弹指可灭。

    纵使成就大宗师乃至无上大宗师又如何,不说三大圣地高高在上,就是王谢那等氏族,江湖顶尖宗门,哪一个又是好相与的。

    连乾皇想立姜珝为帝都困难重重,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小心行差就错,造成动荡。

    沈哲如今再是厉害,也不敢行事肆无忌惮。

    因此沈哲虽然心中对学宫那名长老不满,但是也不会现在就寻上门。

    甚至沈哲都不会把他放在心上,于沈哲而言,待实力足够,这些不过随手就解决的问题。

    沈哲的真实境界乃是天命境,世间绝迹千万载。

    如今天地正处于由衰转盛之时,连一品无上大宗师都难得一见,更别说天命境了。

    何谓天命境?

    天命者,打破自身命理,不在凡尘中随波逐流。

    打通眉心祖窍,可以沟通星辰。

    行止间可以牵引星辰伟力,号称堪气破运,脱离凡身,迈入仙神大门,打破命理,至少可活一千年,可称大逍遥!

    沈哲达到这般境界,按理说应是世间无敌,纵使与天下为敌也可坦然自若。

    可正因为如今天地由衰转盛,大道孱弱,就如尖头朝下的圆锥体,随时可能坍塌,而沈哲就只能扶着祂。

    世界脆弱之时,对于武者压制极弱,一些传说中的仙神甚至能逆转时空,造成天地动荡!

    沈哲也没办法,只能以自身镇压天地,坐断人间。

    这样才使得世界稳固,任何存在都不可能再惊动天地。

    然而这样一来,沈哲就相当于背负着一方天地,承载大道。

    换了别人哪怕比天命境强上千百倍也不可能承受住,这其中因果只一缕就能让天命境万劫不复。

    沈哲因为自身特殊,以气运命途才勉强背负下来,本身却从堂堂天命境,变得几乎与凡人近似。

    当然,沈哲这般做自然也有好处。

    所谓大危机大机缘,沈哲背负了天地大道,自身就等同于道,自此不管是何等存在,沈哲都可平等以待。

    一旦承受住,沈哲的底蕴纵观古今未来,绝无一人可以比拟。

    并且万法不侵,这可是传说中的圣人才有的手段。

    还有其他各种好处,所以沈哲虽然艰难,但也乐于如此。

    沈哲初背这天大的重担时,年幼之身,又实力低微,每时每刻肩上如抗山岳,身躯针刺刀刮,钻心蚀骨,若非沈哲心性坚定,早就坚持不住。

    直到沈哲成就天命境,这种情况才好转。

    照沈哲的感受,只需再有几年就可卸下。

    届时,天地虽大,我自纵横。

    现如今武道比之上古时期太过衰微,天象境都世间少有,天命境是绝对没有的。

    浅水如何能养出蛟龙来?

    这点沈哲感知得清楚,之前天地压制之下,纵使天骄无双,古今罕见,也得在天象境苦苦挣扎。

    想突破天命境,就是与天道相争,莫说一个天象境,就是天命境对天道来说也是蝼蚁。

    沈哲之所以能突破,一是因为本身等同于道,位格至高,古往今来在没有比他高者。

    二则是天姿,哪怕圣人帝君也比不上。

    因此沈哲能打破枷锁,蜕凡成仙。

    自此我命由我,朝游北海暮沧溟,哪怕在上古武道昌盛之时也能称一句陆地神仙。

    当然,自沈哲打破枷锁之后,沈哲突破,也加快了天地晋升。

    如今世间武者也有机会能突破一品,成就天命境,从此长生久视!

    当然,就算有武者能突破,也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天命境不是这么好成就的。

    古往今来多少自负天姿盖世的天才妖孽倒在这一关。

    沈哲背负天地,又打破枷锁,从此世间生灵皆欠沈哲几分因果,再无不可杀之人。

    也令世间生灵对沈哲天生多了许多亲近之感。

    这一点,对于天生受道青睐者感觉越发明显。

    如姜琪苏青衣几女,姜琪初见就喜欢亲近沈哲,苏青衣也是一见倾心,正常来说是不太可能的。

    然而说沈哲是大道化身也不为过,出现这一幕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世有阴阳,并不会出现某方面的极端,沈哲只是一个特异。

    世间生灵的生老病死为天地运行的法则,然而武道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法则。

    武无止境,每一步都是向天夺命,天道自然会做出应对。

    对于上古武者来说,叫大劫。

    大劫之下任何存在都有可能化为灰灰,现在天地衰微,武道最高不过天象境,自然就没有大劫之说。

    当然,虽说天道生出大劫,但也福祸相依。

    度过之后,往往修为大增,修炼顺风顺水,毕竟武道越强,则天地越强。世间万物从来都是相互依存,一条无形的锁链勾连着一切,这就是道!

    一片天地,一副棋盘。

    沈哲从不认为自己是执棋者,但有时候不是一句不想就可以过去的。

    如凉莽,沈哲哪怕再心如止水,也绝不会坐视凉莽南下中原。

    先前因北方之事,沈哲让铁峰练铁骑,助姜珝就是如此。

    世间之事本无对错,无非就是立场而已!

    坐看王朝兴替,斗转星移,也少不了心中意气,不然就是石头、生铁!

    不过沈哲这些年也看出了一些端倪。

    此次天地开始昌盛,却开始显现出几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苗头。

    也就是说正道是处于式微的一方,不管正道如何鼎盛,魔道都能压正道一头。

    这里的正与魔并非天下那些自诩正道与魔道,而是真正的阴阳之争。

    如今大乾之地所属,无论三圣地,王朝世家,左道邪派都属于这一方。

    相对来说魔则是凉莽,南方十万大山等。

    这些算是正魔最初始的对立。

    沈哲立场属于中原子弟,所以任何事都可以不管,凉莽南下却是不可能坐视不理。

    彼之英雄,吾之仇寇,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