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妄想

上架感言

    坚持了39万字后终于可以上架了,在此特别感谢青柠责编对上架申请给予的及时关注和回馈。除了责编的帮忙之外,这部作品能顺利上架我想也是自己一直坚持的结果,两个月来每天至少保持两更。保持持续更新不但是一个作家写作毅力的体现,也是对写作应有的认真态度,同时只有在不断更新中才能保持思绪的连贯,才能时刻沉浸在对作品的感悟中,才能不断冒出新的灵感。所以要想作品能够得到读者和编辑的认可,我们作家自己首先要秉持认真、不懈的写作原则。

    这是我的第一部网络作品,在写作手法和修辞用语上都还略显生涩,尤其对于网文这种写作风格还是不能把握得很到位。但我相信一部好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要灵活新颖,更应注重内容的深刻和有趣。所以这部作品在形式上可能有些平淡无奇,但在内容上我尽了最大努力让它有意义、有灵魂,所以请各位读者在阅读时能多一些耐心,尽量读到文章里去,相信您会发现这是一部扎扎实实的作品,决不是来浪费您的流量的。

    写这部作品时我是怀着很大的冲动的,我出生在农村,通过读书上学来到城里工作,从农村到城市的这十几年里正是农村城镇化的初始发展阶段,可以说这十几年里我不但见证了农村和城市的变化,更切身体验了这一经过,早就想写一部关于农村和城市是如何各自发展又相互关联的作品了。在这方面我已经积累了很多素材和感悟,只是没有系统地形成一个发展脉络,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因为一部好的作品不但要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感悟,还要有一个流畅的发展线索,这样才能更有可读性和代入感。于是我将所有准备的素材都罗列出来,在每个素材上标注上想要表达的思想,然后在这些支离的片段之间寻找一根主线。最终我找到了两个家庭,这两个家庭中的成员各具特点,而且他们人生的发展历程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正好同时同步,于是我便将这些零散的素材分配到几位主人翁身上,这样故事就有了主体,事态发展也就有了载体,就越来越像一部可以阅读的文学作品了,然后在细节上再不断斟酌加工。

    说实话对于这部作品能不能得到读音和编辑的认可,刚开始我还是很担忧的,因为我写的这个题材毕竟还是小众化的,并不是时下非常时髦热闹的话题。但当想到我的写作初心时就放弃了这个顾虑,因为我就是想要把我这些年的所见所想所感写出来,把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出来,而且我认为我的书写虽然不够前沿,但它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大课题,一点也不落伍。

    怀着这样的心态我开始了我的写作,不料作品刚发布到一万多字责编就发来了签约邀请,成功签约激发了我继续写作的勇气和毅力。然而签约后的情况并不乐观,收藏和关注都很少,面对这样的惨状我有些心灰意冷,想要放弃这艰苦的写作,但一想到写作的初衷便又坚持了下来,我不想做个半途而废的人。在坚持到39万字时我向责编发出了上架申请,责编很快就通过了我的申请,这无疑又给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可见我们起点中文网的责编都是很认真的编辑,能在如海的作品中给我这样一部不起眼的作品以支持,同时也说明我的这个作品还是有时代需求的(不好意思,此处有些自夸了)。

    最后再次谢谢青柠责编和起点中文网的支持,当然最希望的还是有更多的读者来关注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