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妄想

写在完结后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是农村城镇化的初始阶段,这是个过度时期也是个矛盾时期,农村人不得不面对和接受各种新改革和新事物。

    一部分农村人选择主动适应城市化进程,他们自主地从农村向城市跳跃,有的是奔着城里的机会去的,有的是看重了城里的绚烂,有的是想彻底摆脱农民的身份。作为外来者他们遭遇了各种意想不到的磨难,事业上的艰难、爱情上的欺骗、家庭上的苟且,让他们看到成为城里人并非那么容易和美好,让他们不得不在坚持到底和回归乡土之间做出选择。

    大部分农村人还是选择留守农村,他们坚信变革时期的农村同样存在很多机遇,为此他们有的人卯足了劲大干一场,坚持勤劳致富、艰苦创业;有些人却想尽办法投机取巧,见缝插针;还有的人想坐等改革的红利,趁机洪水摸鱼。

    过度时期的农村是改革、变革的实验田,这块实验田里有着各种生机和财富,守法勤劳者努力来开拓它;贪婪的不法分子却对它虎视眈眈。本书以两个农村家庭的四男四女为主要人物,讲述他们在农村城镇化开始时各自的选择和命运遭遇。

    老魏:虽然当了五六十年的农民,却一直害怕农业劳动,虽是一家之主,却不愿承担过多责任。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总是能躲便躲,能不操心就不操心,还总想着能过上不愁吃穿、人前显贵的好日子。眼看着儿子们都成家立业,越来越有出息,可以颐养天年时却被一场医疗意外夺去了生命。

    老魏媳妇:虽然是妇道人家,但大鹅敢闯敢干、敢怒敢恨,在维护家庭利益上永远冲在最前头,永远为这个家操着百分心。不过坚硬的她也希望将来家里的几个儿媳妇能接她的班,她也能放下身上的重担,然而最后只有一个病弱的儿媳辅佐她。

    大力:大力坚信勤劳致富,更相信他的土地是创富之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换来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大力不怕吃苦,有力气有干劲,不段尝试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然而天灾人祸总是层出不穷,尽管很努力,却老是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当然老天也不负实干者,大力也自有他的收获。

    二和:他知道他想要的原生家庭给不了他,于是一成人便逃离出去,完全置身于原生家庭之外,一门心思地琢磨着如何骗到赚到他想要的,为了得到这些他耍尽各种手段。在他的美梦一个个得手之后,他以为自己是最聪明最能干的,结果却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春:为了别人的利益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不要自己的前途,为此几遭飞来横祸。他不想要太容易的成功,所以当很多人都拥挤着冲向那些肥水之地时,老三总是选择靠自己打拼,他想走一条踏实长远的路,然而这样的路也并非像他想得那么单纯美好,做个好人并不容易。

    大壮:过度的溺爱使大壮从小无拘无束,到处惹是生非,天性的活泼让他精于拉帮结派、游荡厮混,结果小小年纪就锒铛入狱。经历过一段牢狱之灾后,大壮真的“改头换面”,不再走混混的路子了,而是要做人上人,但别有用心的转变终究还是没能走远。

    老赵:一位类似乡绅的人物,儒雅温厚,同时也是一位参过军的老党员,理智坚定。老赵虽然洁身自好不贪名利,但后来还是没能抵住名誉的诱劝,误上贼船、晚节不保。老赵希望家人也都能正派谨慎地做人,但不管是老伴还是四个女儿都没能如他的愿,完全背离他的初衷。

    老赵媳妇:虽然出身有教之家,又跟在知书达礼的老赵身边多年,但老赵媳妇却一味地热衷迷信,她相信只要衷心于她的信仰,她的家庭就会幸福,她的子女们就会很顺遂。但因为沉迷于迷信,生产和家务被耽搁了,女儿们的前途终身也不在乎了,甚至连她自己也变得神志不清,整个家庭并没有像她祈祷的那样美好。

    腊梅:出生在农村却看不起农村,为了能在城里立足,放弃了对她忠贞不渝的傻恋人,而不惜牺牲尊严和诚信去套拢城里人,结果换来的婚姻并不如意。婚后忍受丈夫的各种敲诈、压榨还有暴力,为了所谓的面子和残疾的儿子,她不得不一再坚持,最后终于不堪重重折磨,走上了玉石俱焚的道路。

    喜兰:自恃有几分姿色,便以此为捷径来满足自己的各种虚荣和贪欲,为此被父亲赶出家门。本想重新做人,奈何外部的艰难和她本性的不端,再次走上歪路,结果被人盘剥戏弄得一无所有。在走途无路之时命运还是对她网开了一面,但她仍自作不已,最后断送了难得的幸福。

    秋菊:虽然头脑不够聪明,但毅力坚定,哪怕有一点希望也要努力奋斗,从一个不起眼的民办教师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秋菊付出了很多。不光是为个人前途的付出,更多的是为农村教育事业的付出,然而她的付出精神在事业之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把大把大把的爱心撒给别人,却没能得到心爱人的心。

    夏竹:从小聪明可爱招人疼,不管在哪里都能得到特殊的爱,父母的爱、异国恋人的爱、领导的爱,万千宠爱加身于她。然而这种天然的易爱体质却蒙蔽了她的心智,忘了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忘了爱也可以是陷阱,忘了太多的爱会毁了她,最终被多情所误。

    以赵村长为首的落后腐败霸道势力的所做所为反映了农村基层政治的一些问题;以老陆、老王为代表的集体经济参与人见证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衰落之路;村小学几位典型的老师代表反应了这个时期农村教育的一些发展变化;还有许多的村民个案代表(乡村知识分子、赌徒、游荡份子、创业先锋等)也为我们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农村城镇化初期的各种生态景象。

    几位主人公在城镇化初始阶段各种离奇曲折的遭遇,向我们展示了时代变革对农村人命运的影响,同时也揭露了人的主观意识对其自身前途的作用。在变革时期外部环境宏大复杂得无人能看准方向,但内在的雄心又让人们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最终的结果往往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所以谁都不要试图妄想生活。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妄想在变革中谋取不义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