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幸名

5.赐封长公主

    “顾姑娘是想问有关国师大人的事吧。在下是国师大人身边的近侍雪无殇,我家大人昨夜应陛下急召,如今刚刚就寝,不如我先带姑娘去前厅小坐片刻?”

    顾子珺听得展颜一夜未眠,暗道自己来的真不是时候,耽误了人家休息,不过一夜未归,想必一定是朝中有何大事吧。当下问及雪无殇。

    雪无殇道:“在下不知,朝廷之事也并非我等可以过问的。不过姑娘不必多虑,还是先随在下去前厅吧!”

    顾子珺点头,应了声好。在大门处倒是不曾觉得,进了府中顾子珺这才发现,这国师府的布局与其他豪门大家的规格尽不相同,所置屋宇也不似他们那般繁多,只是寥寥几间错落在这满园草木之中,不可谓不雅致。

    此时正值七月,院子里充盈着栀子的清香,不禁想要叫人陶醉其间。

    近了,一朵朵雪白色的花儿挂在枝头,如雪落树间,也给夏日送来几分微凉,不知不觉间,竟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雪无殇察觉顾子珺步态轻盈,笑着说:“姑娘有所不知,我们国师府啊,素常有个雅称,叫‘疏花雪影’,也就是一年四季花开有时都是素白色的。”

    顿了顿,又说:“那一月里的腊梅,二月玉兰,三月云桃,四月白梨,五月海棠,六月池莲,七月栀子,八月香桂,九月素菊,十月合欢,冬月的水仙和腊月里的飞雪。”

    听雪无殇给她一一做介绍,顾子珺掩嘴轻笑,道:“还真是,瞧着那边池塘里的莲花还开的盛呢,这边的栀子也已经开了。不愧是‘疏花雪影’。如此珍爱素色,怕是天下也再无二人了。”

    “那是,我们大人自然是天下无双。”提及展颜,雪无殇的脸上展现出了骄傲的神色。

    而雪无殇的神情,也被顾子珺收入眼底,也笑着说:“有道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说你家大人,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不小一会儿就来到了前厅。

    不知想起什么,只听顾子珺忽道:“无殇大人,不知可否借用一下贵府的厨房?”

    前脚还未越过横槛,就听顾子珺如此说道。

    雪无殇刚想问及缘由,就忽然想起来了自家大人,心下了然,脸上暗藏捏揄之色,道:“姑娘不必唤我大人,左右在下不过是大人的一个近侍,姑娘只需唤我名字便可。至于厨房,姑娘请随我来。”

    于是二人又掉头折了回去。

    “不知你家大人可有什么忌口?”

    雪无殇心中暗笑,俨然已将顾子珺当做自家的国师夫人来看待。不过面上却不动声色:“大人倒无忌嘴之食,只不过日常饮用都偏清淡些。”

    顾子珺点了点头,脑中已然开始想着要为展颜做些什么才好。

    于是两人一路无言,只消一会儿便到了厨房。

    “无殇大人……您这是?”厨房里正忙活的小厮远远的看见雪无殇带着一白衣女子向厨房走来,连忙问道。

    “嗯……这位是国师大人的朋友,国师大人昨夜连夜被陛下急召进宫,现下还未起身,我带着这位姑娘来厨房看看。”雪无殇说道。

    只是看看?厨房里的小厮脸上尽显疑惑的神色,于是又看向雪无殇。

    “抱歉,是我擅自想要为你家国师大人做些吃食,这才烦劳无殇大人将我带到厨房,不好意思,也给您添麻烦了。”顾子珺适时开口。

    只见那小厮脸上的疑惑一时间化为了然,再看向雪无殇时,眼里充满了抑制不住的笑意。

    这一幕当然也被顾子珺看了去。只见她状若无意地轻咳了一声:“不知府中食材有些什么……”

    听此,小厮与雪无殇相视而笑。

    ……

    “姑娘,我家国师大人醒了。”

    那厢展颜听说顾子珺己然等了他许久,当下不敢再做耽搁,匆忙间洗漱完毕走出了房门。腰间所坠的玉佩正是那块海棠暖玉。

    待展颜走至厅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袭白裙加身的顾子珺。

    有句诗说的不错: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此刻的她白衣翩翩,面容只是略施粉黛,却已是玉色天香。恍惚间他想起三日前揽芳华一舞,那时他为她作画,正是白裙。不过如今见佳人如此穿着,却比画上动人太多。

    顾子珺听闻有脚步声,便也向身后望去,不料却见那人盯得她出神,面上微微一红,唤了一句:“玉琅?”

    展颜瞬时回神,神色不由得也温吞起来。

    雪无殇在一侧将两人之间的微妙氛围尽收眼底,适时开口道:“大人,刚刚顾姑娘听闻您一夜未归,特地亲手为您做了银耳莲子羹和蒜蓉秋葵,您不尝尝么?”

    听了雪无殇这番话,两人之间那种微妙的气息丝毫未有消散,反而愈演愈浓。

    不过最终展颜还是打破了这种氛围,只见他夹了一段秋葵,酱汁细腻,蒜香扑鼻,虽是寻常菜肴,却也不甚美味。

    “玉琅今日有幸得以尝到子珺的手艺,不自欣喜。今日乞巧,不如我们晚些时候去南市放花灯可好?”

    顾子珺看着眼前的眸中溢满了温柔,心脏瞬间漏跳了一拍,微微抿了下嘴,细声说了一句“好”。

    展颜敛下笑意,不一会儿莲子羹的汤碗就见了底。

    正这时,只听厅外远远的传来一个声音——

    “圣旨到——”

    来人是皇帝身边的内侍——虞臣。

    虞臣侍奉两代皇帝至今,故当朝皇帝赐以国姓,朝堂上下,有威者重。

    来的并非只有虞臣一人,还有数十名服饰繁厚的礼官。

    顾子珺与展颜双膝跪地,只听虞臣道:

    “奉虞帝诏,曰:‘有揽芳华青衣女,相貌端正,德才兼备,朕念及太后对其赞赏有加,愿收为义女,朕之义妹,特封为公主,赐号君华,居长宁殿,享长公主之尊荣,钦此。’”

    寂静无声。

    突如其来的一道圣旨,揽芳华的青衣女摇身一变成了南虞的长公主。

    任谁也不会觉得其中缘由真如圣旨上所说的一般。

    “君华公主,快接旨吧。”虞臣催促道。

    待顾子珺接完旨后,虞臣又道:“陛下还说了,今日是乞巧节,又是君华公主册封之日,所以在永安宫设了家宴,请君华公主出席。老奴身后是礼部礼官,她们会为殿下梳洗。”

    听此,顾子珺微微一拜道:“有劳大监。”

    “那老奴这就退下了,黄昏时分宫内会派马车迎公主入宫。”

    说完,虞臣微微点头向展颜示意,只听展颜道了一句“大监慢走。”虞臣这才离开。

    顾子珺见展颜愁容不减,于是出声说道:“有劳礼部各位大人了。”说完又转头看向展颜,“看来还要叨扰贵府几个时辰了。”

    展颜见顾子珺如此说,微微一笑:“无妨,万事有我。”顿了顿又道:“如若君华公主不弃,可移至府内偏厅。”

    与此同时,揽芳华。

    “绿萼姑娘,外面有一男子自称是国师府中人,要求见姑娘。”

    绿萼微微一愣,笔墨不停,在信封上落下最后一个“启”字。向门外中人说:“且告诉他,就算是国师大人在此我绿萼也不轻易接客。”

    “姑娘,那人手中拿的好像是圣旨。”

    绿萼笔尖一顿,猛然想起了顾子珺,道:“速请至上厅。”

    ……

    一刻钟后,只见绿萼手里攥着圣旨,步履沉沉地走至书案,目光落在了那封赫然写着“楼主启”三个大字的信封上——

    微微一叹。

    片刻后,绿萼再次放下笔,看着面前写着“楼主速启”的信封,道:“来人,将此信加急送至宿城。”

    黄昏

    “迎君华公主进宫——”

    平地声起,顾子珺立于永安宫外,面前的宫殿庄重肃穆,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些许皇家威严,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这里住着南虞最尊贵之人。

    一日之内,一名揽芳华舞女摇身一变成一国公主,着实可笑。

    门外,顾子珺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虞臣。

    “君华公主,陛下和太后王爷已经在宫内了,就差您了!”虞臣笑道。

    “多谢大监。”顾子珺点头向虞臣致谢。脑中回想起的是入宫前展颜反复叮嘱的那句:“万事小心。”

    万不可授人以柄。

    顾子珺跟在虞臣身后入室,步履从容,饰容得体,走过前院,便到了正厅。

    “陛下,太后,王爷,君华公主到了。”

    顾子珺弓手跪地,发上的流苏摩挲纠缠,发出了嗦嗦声。

    “臣君华,拜见吾皇,太后,浱王。”

    三拜过后,顾子珺抬头看向面前坐的三人。

    反倒不似寻常富贵人家特设的主客座,只是平常人家吃饭用的圆桌,虞皇坐于迎门主座,太后和浱王则一左一右坐在虞皇身侧,且室内除却三人和虞臣之外竟没一个服侍用菜的人。

    真是一场家宴。

    “君华不必多礼,朕说了,今日是家宴,不必多礼。”虞世襄,也就是虞皇开口说道。

    “君华初次得见君颜,不胜惶恐,怎敢失礼?”顾子珺抬头看着满脸笑容的虞世襄,面容俊朗,眉目间隐隐有几分少年之气,若是走在街上,任谁也不会觉得这是一国之君。

    虞世襄见了顾子珺这般样子,一时间竟笑了出声:“母后,世闲,我很让人害怕吗?哈哈哈,来来来,虞臣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