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阙悲歌

第十六章 根源

    顾承渊取出一盏酒杯,往里面斟了一杯酒,然后推至罗内官的面前。

    “殿下,小奴从来不喝酒的。”罗内官说道。

    “此等佳酿,内官却不喝,实在是太过可惜。”说完,顾承渊仰起玉颈,一口干完。罗内官微笑着看着他喝下,手却摩挲着袖中的那把匕首。

    顾承渊再次抬起酒壶,往里面斟了满满一杯红色的葡萄酒,然后送至口中,再次一饮而下,涓滴不剩。

    “殿下真是好酒量,这满满一壶几乎都进了殿下的肚子,但是脸上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醉意。”罗内官说道,看到顾承渊将盛满酒的杯子推到他面前,脑海中闪过一个念想,便是说道:“难道这酒。。。”

    “罗内官猜的极是,本世子想和你说的就是这杯中酒。”顾承渊接着说道:“大燚之西有西荒六部,而西荒六部之西又有西域十三国,每个国家皆是土地肥沃,物产丰饶。”

    “想必这西域十三国中皆能产出这样口味醇厚的美酒吧?”罗内官微笑着说道。

    “不错,西域所产之酒进入大燚,下至布衣白丁,上至达官贵人都爱。”顾承渊话锋一转,接着说道:“百年前,帝都黄马寺中有一位得道高僧,法号无尘,内官知否?”

    罗内官听闻此人,立刻面露敬仰之色,说道:“无尘法师的名号如雷贯耳,小奴虽是深处北王府,也是知道的。无尘大师菩萨心肠,弘扬佛法,救死扶伤数十载,做的善事数也数不过来。更兼了外貌姣好、惊才绝艳,琴棋书画四艺绝妙,甚至连烧菜做饭也是无人能及,世人称之为六绝菩萨。”

    顾承渊拊掌笑道:“内官所言甚是,但还漏了一绝。”

    罗内官面有不悦之色,说道:“还望殿下指明一二。”

    顾承渊手指杯中那片嫣红说道:“还有一绝,就在品酒。”

    罗内官愕然。

    顾承渊长身玉立,侃侃而谈:“罗内官身居北王府,且侍从北王,肯定知道北王最爱的是哪家酒坊的酒。”

    罗内官说道:“这是自然的,小奴在北王府十余年,深知北王殿下最爱的便是帝都保金坊的酒。”

    顾承渊说道:“大燚各地的酒坊从西域十三国每年运回大燚的酒数以万计,但是其中品质最佳者要数帝都保金坊所出。而这保金坊之所以那么出名,其实是先代掌柜偶然得到了一本无尘大师所写的品酒手札,其中详细记载了西域某国某地方有产绝代佳酿的所有材料。那掌柜根据所写配方和所尝口感亲赴西域某国,聘请当地酿酒大师历经十年方成。后来再将所酿的酒运回帝都,一时酒香十里,轰动全城,达官贵人竞相购买,成为一时胜谈。”

    “居然还有这等事情?看来这无尘大师真乃天下奇人啊。”罗内官惊叹道,但是眼神一转,向顾承渊问道:“这大燚的僧侣可都是持身严谨,神姿高砌,如瑶林琼树一般的人物。况且酒乃佛家大恶之源,僧侣是一滴也沾染不得,更别说是品酒,而无尘大师居然还精绝于此道,实乃匪夷所思,更何况他居然如此详细地记录下西域的物产风情,难道他去过那里?”

    可是他转念一想,这无尘大师虽然云游四海,可从没听说过他去过西域啊。

    顾承渊说道:“无尘大师在大燚传播佛法、救死扶伤之事天下人皆知,佛门中人和万千百姓敬他如佛陀转世,但是他生于何地,从何处而来这等事情,知者却寥寥无几。”

    “难道,殿下知道这无尘大师的由来?”罗内官惊奇地说道。

    顾承渊看向那杯子中的酒说道:“无尘大师的由来和这酒一样,源于这西域十三国。”

    “嘶!”罗内官听了倒吸一口气,看着那个长身玉立的翩翩公子,只觉得他越发得神秘。

    自古大燚人以大陆上最高贵的种族自居,织绸裳,穿华衣,若与异邦人论起则言必称天朝上国,并将大燚四周的人统统划为蛮族,华夷之别甚重。

    帝都僧众极多,德高望重的自然不在少数,但只有无尘大师一人已然圆寂百年而天下人皆知者,唯有此一人而已。倘若世人一旦得知他们心目中敬仰的无尘大师居然是一个来自他们所鄙视并且不屑的异域蛮邦之人,却将所有大燚的得道高僧通通踩下,这样岂不惹得天下哗然。

    大燚境内有大量庙宇和僧众,且民间和朝廷中信奉佛家者数量之大难以想象,隐隐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即使无尘大师的嫡传弟子们知道无尘大师的来由,怕是也不敢将这天大的事情说出来,只得三缄其口。

    顾承渊接着说道:“而无尘大师就来自于西域十三国中的金石国。”

    金石国,西域古国名。王城治于疾风城,去帝都八千八百二十里,户三万七千五百户,口十一万四千六百七十口,有胜兵两万,皆重甲善射之辈。境内有一大泉,用之酿酒,酒香四溢。善获利者将酒贩至大燚,达官贵人咸爱之。并因其酒色鲜红,谓之血酒。

    无尘大师来自这产出世间佳酿之地,自然也是极爱家乡之物,但身为得道高僧,从少年便跟着师傅了落大师长居帝都,直至圆寂都没有再回故乡。所有人都有落叶归根之情,即使是这世间的得道高僧亦然,但是心中纵有万般对故乡的思念,他也只能独酌,以慰藉心中的思乡之苦。

    他看着罗内官,接着说道:“而内官大人也是来自于这个地方。”

    罗内官听言,猛地抬起头。

    “金石国国君皆以罗字为姓,当地人传闻几百年前一名大燚的皇子夺位失败,被新皇派兵追杀,几近亡命,但因一名罗姓将军拼死力战才得以逃脱至该地。后来该皇子逃至西域后听闻那位罗将军为阻挡追兵而战死,皇子不胜悲痛,遂将自己的姓改成罗姓,以念这位将军的活命之恩。

    后来这位皇子娶当地豪族之女为妻,并收拢游散牧民挖沟筑城,自立为君。当地人皆是碧色瞳仁,国君纳之,久而久之其后代之孙的瞳仁和当地人无异。”他语气一顿,看那罗内官若有所思,接着说道:“内官的碧色双叶瞳极其罕见,但据金石国中史料记载,这金石国数百年来只有一人有此瞳仁。”

    罗内官的眼睛已经透出了一丝晶莹,顾承渊看在眼里,心中暗笑。

    “说起来,其中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四十年前,金石国王后诞下一名公主,那名公主就是拥有这碧色双叶瞳。国君与王后无子,膝下只有此公主,因此甚是疼爱,待到她一十五岁,已然出落成一朵美丽的雪兰花。西域各国未曾婚配的王子都梦想将这美丽的公主娶过来,毕竟还能有什么比拥有一名美丽的公主作为自己的妻子更让人来的高兴的事情。

    但是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惊人的美丽往往是取祸之道。漠北蛮族汗王也对这金石国的公主垂涎三尺,便派遣使者前来疾风城向金石国的国君提亲。世人皆知这汗王性格粗暴残忍,生平只有两个爱好,美人和美酒。这千娇百媚,雪兰花一样的公主嫁过去,只有香消玉殒的结局了。”

    “即使是最贫贱的父亲都疼爱女儿,而这金石国的国君居然以区区三千头骆驼为聘礼就将自己国家的骄傲拱手送给了那汗王,想来真是个愚蠢至极且坏到极点的国君。”罗内官突然说话,说完后便是哈哈大笑,直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顾承渊静静地看着他,待他狂笑声停止之后,他才接着缓缓说道:“非也。”

    罗内官猛地看着他,眼中透着吃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