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盗综开始

第一百七十六章镇压蚩尤,点明赵吏

    “想明白了?”

    叶无求悠悠的看着赵吏,至于夏冬青,嗯,暂时只是一个小人物。

    赵吏将夏冬青往边上一扔。

    面色无奈:“交给你了!”

    “喂喂,你们坐了什么交易?”

    “赵吏,你把我卖3了?”

    夏冬青一脸的迷茫,丝毫不知道二人做了什么交易。

    “聪明人!”

    说完,叶无求看着夏冬青,脸上带着笑意,而这笑容在夏冬青的眼中。

    那就是不怀好意的笑容。

    顿时连忙后退,伸手就要打开店门跑路。

    但是在叶无求面前跑路?

    做梦!

    伸手一抓顿时夏冬青瞬间飞跃到柜台面前。

    面带笑意,叶无求轻道:“放心,这对你是好事。”

    轻轻的吹出一口气,瞬间夏冬青昏睡过去。

    “帮我护法!”

    说着,叶无求眼睛一闭,心境瞬间调平,随后睁开双眼。

    浑身弥漫着道韵,赵吏童孔一缩,便看见叶无求双手开始结印。

    这印法看的他心惊胆跳,看着灵魂都有几分颤抖。

    “道士,你不会是玩火自焚吧?”

    叶无求并未搭理他。

    封印蚩尤,叶无求唯一的把握便是镇魂印!

    这镇魂印本就是针对元神阴魂,而蚩尤说白了,身躯早就被镇压了。

    这不过是灵魂逃出来罢了。

    所以,这镇魂印正是他的克星。

    而此刻,不知道是不是蚩尤感觉到什么了。

    夏冬青忽然浑身开始颤抖起来,嘴角开始吐出白沫,夏冬青的灵魂气息在一步步的衰弱。

    “不好,蚩尤想要强行冲开,你快些!”

    赵吏面色一变,一手瞬间按在夏冬青的天灵之上,法力瞬间汹涌而下。

    想要拖延时间。

    而叶无求手中结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五息之后,叶无求勐然的双眼绽放精芒,随后双手朝着夏冬青的紫府一推。

    顿时虚空之内一道阴阳鱼图瞬间没入其脑海之内。

    而此刻紫府之内,夏冬青的灵魂在一边沉睡着,丝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蚩尤则是手持虎魄刀,瞬间朝着虚空的那一道镇魂印噼了过去。

    但是丝毫作用没有,镇魂印直接将蚩尤的元神瞬间包裹住。

    随后更是将蚩尤一步步压缩,直接压成了一粒尘埃,在紫府之内毫不起眼。

    外界,叶无求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成了!”

    本来还担心镇魂印不小心将这家伙的元神给磨灭了。

    但是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元神之中带着一丝金性。

    金乃不朽!

    这就表明,蚩尤在被镇压之时,已然是摸到了金仙的边。

    怪不得,肉身分尸镇压,还能存活。

    元神历经几千年封印,也还能如此。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叶无求手中蓦然的多出一丝金芒。

    赵吏根本没看到叶无求的动作,反而是焦急问道:“如何了?”

    “成了,总之,若是情况好的话,夏冬青这辈子都不会出现问题,能够好好的活一辈子。”

    “而且,阴阳眼的神通也被保留了下来。”

    说着,叶无求夷渝一笑:“这下子放心了吧?”

    “不过,你最好给他带在身边,蚩尤已然是半步金仙了,贫道这封印,说不得那天他元神破开封印,那时候,别说你我,便是昆仑与冥府都扛不住他的报复。”

    蚩尤一身的煞气冲天,那虎魄刀一刀之下,叶无求的镇魂印虽说没什么,但是煞气从镇魂印传到叶无求的元神之中,都有几分颤动。

    赵吏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起码这件事目前看来是好事。

    只要夏冬青体内的蚩尤不复苏,那么跟自己就没什么关系。

    至于,将其待在身边,也无妨,毕竟这阴阳眼对自己还是一个帮手。

    而且,此次如此顺利,说明,这件事,冥府不知情,阿茶到现在也没发现。

    昆仑没出手,也应该是被这道人给麻痹了。

    总之,这件事,到此便算是结束了。

    他赵吏还跟以前一样,夏冬青就好好的当自己的夜班值班员。

    “既然我答应你的事做了,那么,道士,我的事情,你是不是可以说了。”

    不理会昏睡在一边的夏冬青,赵吏盯住叶无求。

    “那是自然,贫道是个信人,自然不会毁诺。”

    “坐吧。”

    说着,叶无求又开始泡茶。

    一时间,茶香四溢。

    叶无求喝着茶,眼神之中居然出现了追忆之色。

    “孟婆乃是冥府之内八百里黄泉之主,按照天地位格而言,她是天仙至尊。”

    “但是,孟婆乃是阴兽,虽位格高,但是那也只能待在冥府之内。”

    “三七,这个名字想必你并不陌生。”

    赵吏点头:“三七便是最后一任孟婆,她最后死在我的怀里。”

    “那长生你也应该记得。”

    “孟婆三七,生而缺少一魄,灵魂不全,但是孟婆的天地位格,还是天仙至尊。”

    “而那长生便是孟婆的那缺失的一魄所化之人。”

    “而她与长生之间的故事,你比我更清楚,贫道就不细说了。”

    “我来说说,为何最后孟婆会死在你的怀里,并且,用你的血才导致她魂飞魄散。”

    赵吏蓦然紧张了起来,而叶无求则是盯着他的双眼。

    他并不会将所有的东西都告诉赵吏,但是,说一部分,只要隐去阿茶哪里的东西便无所谓。

    赵吏要的只是一个答桉,就想他最后知晓了自己的一切,但是并未后悔一样。

    “孟婆虽然失了六魄,与了长生的地仙之位。”

    “但是,她还是死不了。”

    “不,不可能!当初三七就是死在了我的怀里,当时的情况,她浑身的慢慢的显出原形之状,你知道吗!!?”

    看着赵吏激动的样子,叶无求摇摇头:“唉,那是你所知晓的,孟婆并不是人,她是阴兽,失去六魄,不会死,只会最后彻底的化作原形,也就是阴兽之身。”

    “但是,三七不愿,她不愿长生看见她的模样,一心赴死。”

    “最后,在你的怀里,她问你要了一滴血。”

    “一滴可以杀死孟婆的血!”

    “不可能!我修为不及三七,我的血怎么可能杀得了三七?”

    赵吏满脸的不相信,虽然这是自己经历过的,但是他始终不认为,自己的血能杀死孟婆!

    “三七,是自己死的!”

    “赵吏,你够了!”

    叶无求面上露出怒色:“贫道说话,你能不能等我说完,不然此事贫道闭口不言!”

    好半天,赵吏冷静下来,看着叶无求:“你继续说!”

    “孟婆虽是冥府至尊之位,但是,本身却是阴兽之身,这世间,抛开比她修为更强之人能杀死她之外。”

    “只有两种东西。”

    “阿罗汉之血,至刚至阳,乃是阴兽的克星,一滴血便可污染阴兽之身,几滴血便可彻底的磨灭阴兽。”

    “仙灵之血,至清至纯,也可杀阴兽之身!”

    “而你!”

    叶无求忽然笑了,端起茶杯:“喝口茶,不要紧张。”

    嘬了一口茶,赵吏瞬间冷静了下来。

    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桉。

    因为,他的血是金色的……

    “不错,你的血是阿罗汉的血,至刚至阳,这也是孟婆三七为何问你要血的原因。”

    “她是你看这长大的,有些东西其实你自己都清楚,贫道就不多言了。”

    “道士,三七是怎么知道我是阿罗汉血的?”

    目光灼灼,死死的盯着叶无求,赵吏心中万分恐慌。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来历,就他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如同被戏耍的猴子一般。

    “因为,她见过,你用阿罗汉的血杀了一位孟婆。”

    说完,叶无求撤去阵法,推开大门,将夏冬青送回444号便利店。

    而赵吏失魂落魄的走回了便利店。

    开了一瓶啤酒,然后坐在吧台上呆滞着。

    “因为,她见过你用阿罗汉的血杀了一位孟婆……”

    “杀了一位孟婆……”

    冥府之内有几个孟婆?

    只有一个,八百里黄泉,只有一个!

    三七见过,那么自己是用阿罗汉的血,杀了她娘?

    杀了她娘!

    然后三七又是因为自己的血死的。

    孟婆一脉,因为自己死完了?

    “哈哈,死完了……”

    “三七,你瞒的我好苦,三七……”

    脑海之内,闪过三七的模样,赵吏再也忍不住了,趴在吧台上嚎啕大哭。

    自己当初为何要入冥府,与阿茶做了交易?

    任何人入冥府,首先就得经过黄泉,绕不过去的便是孟婆。

    那么,三七她娘,不就是自己杀的吗?

    “赵吏啊赵吏,你可真是蠢的不可救药啊,哈哈……”

    怒笑,悲笑,赵吏在这一刻心中的愧疚已然是爆发了。

    怪不得当初自己会对三七亲近,原来是自己对不住她啊,杀了她娘。

    她不怨我,还一度的想嫁给我……

    我赵吏,算什么东西?

    “哈哈……”

    叶无求站在窗前,看着这般的赵吏,眼中流露出一丝的后悔。

    好像自己,说多了?

    但是,赵吏的确是做错了。

    孟婆一脉,的确是因为他彻底的断绝,自此冥府之内。

    再无八百里黄泉,虽说开满了彼岸花,但是孟婆不再,还有什么意义?

    这一切都是因为赵吏而起。

    不,应该说,这一切都是阿茶的锅。

    没有她抢了赵吏的琴,怎会如此?

    阿茶虽说可怜,赵吏也可怜。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一切,或许就是命吧……

    摇头叹息,叶无求不由得也有几分感叹。

    有时候穿越这诸天万界,知晓了别人既定好的命运,有可悲的,有幸运的。

    但是,看多了,总喜欢插手一些不该自己插手的事情。

    心中的沟壑又怎能填平?

    陈玉楼,鹧鸪哨,红姑等等,他们命运都变了。

    乔峰,慕容复,段誉,王语嫣,哲宗,乃至于大宋,改变人的命运太多太多……

    “我所见,当愿心平!”

    一角的蟾蜍蓦然大放灵光,刹那间照透整个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