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深处

第三章 雨浥轻尘

    1耐心沟通

    罗素友是一个不愿与人争执的人,他非常想附合高俪的观点,但他总是过不了自己良心这一关:他看不出水墨画的美。这几天他没事就站在张老师送的那幅画前看,但看了许多次也没看出什么名堂:随意勾画的菊花,歪歪扭扭的茶壶茶杯,还有淡淡的土黄色的颜色,这些东西能叫美?还有上面题的字,也是歪歪扭扭的。这也叫好看?真是奇怪。

    安华也奇怪,问他:“你这两天看什么呢?”

    “哦,听说李老师现在的画挺值钱的。”

    “是吗?这个能不能卖十几万?”

    “有可能。就凭这画上的这些字也能卖个好几万。”

    “再等等,还有升值空间。你最近见过他没有?”

    “好几年都没见到了。”

    “要是见到他,再跟他要两幅,艺术品市场这几年挺不错的。”

    “见着我也不要,跟要饭似的。”

    “买也行啊,别假清高,你这两天又是看画,又是看书,难道不是为了了解这幅画能值多少钱吗?现在是市场经济,什么都有价格,这有什么,不偷不抢,没有什么难为情的。对了,素友,我跟商量个事。”

    “什么事?这么严肃?”

    “我的事差不多了。”

    “你的什么事?”

    “你一点都不关心我,工作上的事啊。”

    “怎么说的?”

    “今天张经理跟我说实话了,他说市内的三家营业部的职位都满了,要想调动只能去西明市。”

    “这么远?不去。”

    安华小心地解释说:“我也嫌远,可我仔细想了一下,咱们没人没背景,我的学历也不高,如果这次不抓住机会进入管理层,以后只能被淘汰。老张说了,这只是过渡一下,顶多三年就能调回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次机会不抓住,也许以后就没机会了。”

    罗素友其实在心里已经同意了,他并不是看重安华能够高升,而是这样一来可以远离那个张经理。他见过那个张经理,不知怎么回事,他很不喜欢他,感觉他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说不定他是想占安华的便宜。说实话,他还是有点不太放心安华,因为安华这两年一门心思想往上爬。以罗素友的想法,无欲则刚,人有了强烈的欲望,有时就会走上歪路。

    “你再想想?”罗素友说。

    “不能再犹豫了。那边的副经理位子空着,好几个人都盯着。”

    “真打算去?”

    “我这几天都在想这事,我觉得这个机会必须抓住。”

    “既然你已经打好主意了,我也不能耽误你前途。”

    安华高兴地说:“你同意了?真是好老公!对了,我们还得给老张送点钱,这事才能万无一失,你知道老张那人贪财,今天跟我说话时已经透了底,说某某给他送了八万块钱他都没要。我估计他是嫌少,所以我们至少得送十万。”

    罗素友吓了一跳:“这么多!”

    安华知道罗素友这些年呆在学校里跟社会都有点脱节了,他哪里知道现在社会的情况。其实在此之前,她已经送购物券,礼品什么的花了好几万了,要不然那个老张会松口?这些她没敢和罗素友说,她知道罗素友对那个张总有点不待见。安华安慰罗素友说:“我们公司跟你们学校不一样,工资高,少了拿不出手。你不用心疼钱,如果事情成了,我能在那家营业部任个副总,平均每年保底二三十多万不成问题。”

    罗素友心动了一下,他知道安华说的是一般情况下,如果行情好的话,更可观。罗素友有时也挺奇怪,一说到钱,人就马上就有了有感觉,根本不用换算成可以感知的物质或精神享受。他觉得安华说得也对,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再说了,老张要这么多钱,也从侧面说明安华和他的关系也很一般。这倒让他心里很舒服。

    安华见罗素友不说话,便趁热打铁地说:“我们快吃饭,吃了饭我们就给老张送去。罗素友听见安华一口一个老张,心里又有点不痛快:“干嘛这么急?再说现在银行已经下班了。”

    “既然决定了就马上执行,夜长梦多。我刚才下班前已经取好了。”

    “看来你已经决定了,那你还和我商量什么啊?”

    安华笑了笑说:“我现在不是想升官发财想疯了嘛。”

    罗素友也不好再说什么,便说:“我看也是。”

    安华收起笑容,说:“其实我也不想调到那么远的地方,但我们必须这样做。我们现在必须想办法多挣点钱,婷婷现在的成绩以后很难上一个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我们不帮她能行吗?现在房子多贵,你说是不是?”

    罗素友又没话说了。

    “说起婷婷,你也上点心,多开导开导她,下半年就高二了,再不努力就来不及了。多和她交流交流。”安华安排道。

    “我不是没有和她说过,好听的不好听的都说了,她听过吗?从来不知道上进,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你叫我怎么办?”

    “哎,我要是去了那边,家里你要多操点心,不过还好英子在咱家,可以帮你干点活。”安华岔开话题。英子是个勤快人,洗衣服,打扫卫生,做饭,什么家务活都会干,而且很会炒菜,不过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不是事。他们家比不上高俪家,请不起也没必要请个保姆,更重要的是英子也不愿意。安华有次打趣地说:“英子,我看你也别出去打工了,就住姑这儿,我给你开工资,过几年再给你找个婆家,你看行不行?”

    英子摇摇头,说:“那不行,我还是得找个工作。”

    安华说:“怕我给钱少?”

    “那倒不是,主要是太闷得慌。”

    “可是工作也不好找啊,轻松的钱太少,钱多的又太累。”

    英子笑笑说:“姑,我什么活都能干,脏点,累点都没关系,不过钱不能太少。”

    安华笑了,说:“最后这一句最关键,也最难办。你以为现在工作好找啊?好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别着急,工作我帮你操着心呢。你呢,现在的问题是没文凭,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我给你报了个学习班,学会计,你先考个会计证,有了会计证,好工作就容易找了。”

    “姑,算了,我一看书就瞌睡,我根本看不进去。我明天上街上看看,我什么活都能干。”

    “乖,我这都是为你好。”安华和颜悦色地说,“你想想,没有一技之长,年轻的时侯可以干些体力活,年纪大了还一天干十个小时?回去种地,你干得了吗?对不对?我已经给你报名了,钱也交过了。下星期你就去培训班上课去。会计证很容易考,有了证,你就可以坐办公室里挣钱,还有星期天节假日,多舒服!干得好了,越老越吃香,根本不用担心失业。”

    英子不情愿地小声嘀咕着:“好吧,早知道我就不来了。”

    2真情劝诫

    安华那天晚上把钱送给老张后没几天,果然拿到调令,要去西明市当副经理去了。临走前安排好婷婷又安排英子。罗素友把她送到火车站,又叮嘱罗素友:“婷婷这孩子不能太严肃,要对她有点耐心,你越是管她,她越是不听,要说服教育,要用情感动她,要做她的朋友。”

    “好了,好了,你放心吧,我知道了。”罗素友感觉现在和安华的角色调了个个,过去都是他劝安华要有耐心,要沟通,现在是反过来安华劝他。

    “一说你就烦,我不说了。说实话我真不想去这么远,但没办法,我争取两年内调回来,这两年辛苦你了。”

    “你也要照顾好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小心点。”

    “没事不用担心,我这是去当领导,又不是去打工,放心吧。”

    罗素友笑了笑,对于安华的能力,他还是相信的,不过一个人在外总是让人有点不放心。

    送走安华,罗素友才忽然发现心里空落落的。说实话,虽然和安华的关系不像文学作品中的那样如胶似漆,平平淡淡地像一般夫妻那样,但毕竟相守了这十几年,没有怎么分离过,安华这一走真的不太适应。开着车盲目地在市里转了一圈,不知往那里去。走着走着便来到了易龙的学校门口,想进去看看易龙在里面没有,看了下时间,发现已经放学了,就没进去,往前走过了一个十字路口,拐进一条僻静的小街,想起这里有个超市,里面的菜很新鲜,还便宜,于是便把车停在路旁,准备去买点菜,刚下车,忽然发现易龙和一个女的正从超市里走了出来。在下台阶的时候,易龙揽着那个女的腰,头挨得很近,说笑着,十分亲密。那个女的有点熟悉,但决不是易龙的爱人。当她扭过头来时,罗素友认出她是易龙学刚请的那个女英语老师。易龙殷勤地帮那名女老师打开车门,在关上车门的时候,他无意间一抬头,看见了对面的罗素友,他愣了一下,但没有和他打招呼,而是匆忙上车,走了。

    不知为什么,罗素友感觉心里很不痛快,在超市里随便买了点青菜就回去了。走到半路,易龙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嘿,老罗,在哪儿?”

    “在家里。”

    “嘿嘿,别哄我,你肯定没到家。别回去了,我请你吃饭,地点你挑,你在哪儿,我现在就去找你。”

    “我有事,不去了,再说了,我也不能耽误您的正事,对吧?”

    “嘿嘿,你都看见了,我也不解释了,逢场作戏,逢场作戏而已!”

    罗素友说:“你用不着跟我解释,我就想知道你怎么跟嫂子解释。”

    “兄弟,这事真不能让你嫂子知道。”

    “那天我俩在火锅店里吃饭的时侯是不是她打的电话?”

    “什么时侯?”

    “别装,是不是?”

    “是,是。”

    罗素友觉得自己不能坐视不管,便说道:“老易,按年纪,你是哥,我不该说你,但你这事做得太过份了。嫂子这些年对你怎么样,你心里没数吗?”

    “好兄弟,你说得对,不过我就是逢场做戏,没有做对不起你嫂子的事。”

    “这还叫没做对不起嫂子的事?你是不是也想学咱校的那两对,离婚了才算对不起?”

    “不是那意思。”

    “这事最好到此为止,孩子都上大学了,你还想怎么样?要注意点影响。你看看那些离婚的半路夫妻有几个好的?好自为之吧,我还有事,回去了。”

    “哎,别走啊,我请你吃饭!”

    “改天吧。”

    他感觉自己此时的心情很复杂,仔细想了一下,有点幸灾乐祸,别看你易龙学校办的不错,可这次你算是犯了不小的错误;有点嫉妒,为什么他能找到这么漂亮的一个情人?还有一点担心,安华会出轨吗?罗素友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这想的都是些什么啊?现在应该感到痛心才对啊,易龙的爱人人很不错,经常嫂子长嫂子短地叫着,这事不知道倒也罢了,现在知道了,到底要不要告诉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安华才走,也不想跟她说这些事,怕她想多了。也不知道安华和那个张经理到底是什么关系。按说这些年的夫妻,他也知道安华不是随便的人,但人心隔肚皮啊,过去谁会想到易龙会变成这样的

    回到家里英子已经做好了饭,吃饭时,婷婷还在看电视,罗素友想劝婷婷几句,便问英子:“英子,上课听懂听不懂?”

    “有点难。”

    “难也要坚持,你想想上班有多累,就不会嫌学习难了。婷婷,你姐在广州每天得干十几个小时,除了睡觉就是干活。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像我们这样的家庭,也没钱做生意,只能走考学上班这条路。现在多学一点,高考就多考几分,以后就会好找工作。你妈不就是因为文凭有点低,要不然早就当上经理了,也用不着跑那么远的地方去上班。你妈不在家,我事也多,以后你自觉点,多看点书,多做点题,马上就上高二了,这学年新课程就上完了,高三全部是复习,快得很呐,这两年一定要上心,听到没有。”

    “知道了。”婷婷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

    “英子你也要用心,争取今年拿到会计证。”

    “今年是不可能了,老师说最快明年一季度。”

    “哦,那也行。”

    3专业治疗

    虽然这几天看了两本艺术方面的书,说实话,他根本摸不着头脑。罗素友心里想既然自己不懂,那就虚心请教吧。再次送高俪时,他对高俪说:“高俪,你总是说国画有国画的好处,你给我分析分析我的那张画有什么好处。”

    “我虽没见过那幅画,但也能想象出大概的模样。中国画讲究情趣,你想象一下,某个秋日午后,有朋友应约来访,两人一起谈古论今,品茶赏菊,朋友兴尽而归,相约明年再会,朋友走后,院中只留下一只茶壶两只茶杯,你细细品味,是不是很有情趣?”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有点意思。但如果画得像一点,岂不是更好?”

    “我认为这是中国画的特点,形象的不准确,造成一种疏离感,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那油画就不好了吗?”

    “当然不是。西方的绘画的理念与中国人不一样。其实无论那里的绘画,最开始都是追求形似,但中国人很早就抛弃了这条路线,转而追求神似,即使是工笔画也和油画不一样,工笔画讲究用色的淡雅,造型方面追求的是用笔,这一点与讲究色彩和用光影造型的西方绘画有根本不同。别说东西方绘画,就是中国画的工笔与写意的意趣也是不同的。我的老师是写意画的高手,你看到他的画就会知道写意画的神似有多么妙了。我家里有一幅我临摹他的画,正好画的也是玉兰花和燕子,等会儿回去的时候,我找出来让你看一下,你对比一下那幅《春回大地》,你就能看出工笔与写意的各自的妙处了。”

    罗素友似懂非懂,他停好车,随着高俪一起走出停车场,走进公园的西大门。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美难道不是只有一种标准吗?难道中国的美与西方的美不一样吗?”

    “美?很难说清楚,可以说是难以定义的。美有自然之美,机械之美,和谐之美,色彩之美,感官之美,理性之美,浪漫之美,实用之美,颓废之美,残酷之美,抑郁之美,崇高之美,神秘之美,阴暗之美,抽象之美,各种各样的美,现在还没有一个获得大家认可的标准答案。”

    颓废,残酷,抑郁也算美?罗素友心想这也算美的话,还有丑画吗?

    咨询所在槿花公园的东南角,停车场在公园的西门,要去咨询所正好要斜穿过整个公园。这个公园不太大,东西长,南北窄,公园从西到东,步行需要十来分钟。从公园的西门进去,首先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一个小小的广场,一个金鱼池。公园的南面是金水河,中间是个狭长的人工湖,北面是一座假山,都是东西走向,它们近乎平行地排列着。河上有三座桥,湖上有一座桥,这样便把三个部分联在一起。假山这一侧多是些雪松,河与湖中间是些柳树,槐树,还有一些花花草草。中间是条弯弯曲曲的小径,还有一座凉亭。

    小径的尽头是一片合欢树林,合欢花开得正艳。咨询所就在树林边上,以前罗素友都没有到咨询所这边来,今天和高俪说着话,不知不觉跟她走进了咨询所。

    咨询所是几间仿古的瓦房,青砖黛瓦,倒也与周围的环境很融合。门前挂着一不显眼的牌子:张居易心理咨询所。接待室里迎面是一张桌子,一位年青的学生模样的姑娘从桌子后面站起来,微笑着说:“高女士,你来了,李老师正等你呢。”

    这位姑娘把高俪领进一间挂着咨询室牌子的屋子,关上厚重的房门,转身问道:“先生您是……?”

    罗素友感到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想了一下说:“噢,我是,是高俪的亲戚。”

    那姑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而是接着问:“先生贵姓?”

    “免贵姓罗。”

    “啊,罗先生,您可以到休息室等一下。”

    “好的。”

    休息室就在接待室的后面,里面有一排沙发,一个书架,上面摆着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杂志和书籍。一面墙上挂着展示板,介绍这里咨询师的情况,一位是张居易,心理学博士,主治恐惧症,妄想症,抑郁症,擅长精神分析,还有一位是李若英,心理学硕士,主治焦虑症,抑郁症,擅长婚姻家庭咨询。另外一面墙上挂着一幅画,一个儿童手里拿着一朵蒲公英,在阳光下的草地上奔跑,上面写着一句话:为你推开一扇窗,让心灵撒满阳光。

    翻了一会儿书,罗素友感觉无聊,便走了出来。接待室里的那位姑娘也正在看书。罗素友刚才从工作牌上知道那位姑娘叫欧阳丽鹃,便说:“欧阳医生,你们咨询所的环境很不错。”

    “是的,我们这儿环境非常好。清新的空气,悦目的花草树木是很好的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药物,它可以让人放松,减轻压力。”

    “当然,你们不愧是心理医生,细节也考虑得很周到。”

    “人的心理就像是花草一样,只要你给它合适的环境,它就会健康生长,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们咨询所就是帮助别人诊断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不是出了问题,然后和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一起改变不利因素,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罗素友说:“欧阳医生,你说得挺有道理,我是一名老师,过去也学过心理学,你的说法倒很启发我,对于儿童青少年,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确很重要。一个中年人,大概也差不多。心理生病了,大概就是环境出了问题,改善了环境,也就改善心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

    那位姑娘笑着说:“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点感悟,让您这么一说就显得很有理论基础了。当然心理咨询还注重改变人的心理自身,这个我正在学习中,您可别叫我医生了,您就叫我丽娟。”

    罗素友也笑了,说:“可以,但你跟我说话也不要用“您”,可以吗?”

    “只要您乐意,成交!”

    “还没改,最后一次。”

    “好的。”

    “你过去学的是心理学专业吗?”

    “不是的,我过去是学医的。”

    “那你为什么改行了?”

    “嗯,我喜欢心理学。”

    “对,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时电话响了,欧阳丽鹃说:“对不起,我接个电话。”

    “你忙吧,我到外面走走。”

    咨询室外合欢树花开得正艳,但树荫却不太凉快。树林的边上有一间冷饮店,再往南就是繁忙的高架桥。这个公园几年前罗素友来过,那时里面没有这么多房屋,看来公园正在一点点被挤占。

    罗素友来到假山的凉亭里坐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回到咨询室。

    高俪咨询还没结束,罗素友和欧阳丽鹃又聊了一会儿。她说她去年毕业了,不喜欢当医生,倒是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于是便不顾父母反对,到了这家咨询所,一边增加一点实际经验,一边准备报考二级咨询师。她现在的工作就就是接待,预约,帮助做做测评。

    虽然年龄相差十几岁,但罗素友发现他们之间倒很谈得来。聊了好一会儿,还不见高俪出来,罗素友问她:“不是一个小时吗?该结束了,怎么还不出来。”

    欧阳丽鹃看看表,说可能有什么事耽误一点时间。话音刚落,高俪就出来了。

    “结束了,那我们就走了。”

    “好的,二位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