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

第二十六章 勒令御膳

    魁星楼中依然清闲。

    此时日头已经晌午,往日里是酒楼最繁忙的时候,今日却门可罗雀。生意冷清却并不让人着急,伙计不急,厨子不急,东家也不急。谁都知道那是因为天子南巡,等皇帝离了苏州城,一切依然会恢复往常。

    瞎看了一阵子热闹,除了小冬子确信自己看到了皇帝(和水仙庙里的龙王长得一个样),旁人连乾隆的影子都没见着。或许过个几天,这些厨子、伙计和人吹牛打屁时嘴里会冒出其他版本,不过此时记忆未经过时间加工,一个个的都有些失望。

    看着大家清闲的样子,东家甚至开始考虑给大伙放几日假,否则白付了工钱。

    这时,屋外却一阵热闹。一行三四十人的官兵,又出现在大路口。

    这是已经爬完山回去了?约莫着也就半个多时辰,够快的呀?

    但很快,众人发现官兵没有往来时的路走,竟向魁星楼走来。这条路可不是大路,魁星楼在山湾里,周边也没有别的建筑,再往前就进山了。果然,这些人径直进了酒楼。

    “各……各位官爷,可是要打火?”东家迎了上去,说话有些结巴。这场面他还是第一次见。平日里虽然也招待过巡抚老爷,可庄大人来时都着便服,这一群官差气势汹汹的进来,官服在身,而且都是没见过的,说是来吃饭,更像是来抓人的。

    为首的是个中年男子,说是男子,却没有丝毫胡须,神态举动也有些说不出的别扭。他并没有理睬东家,而是一眼环顾大堂。

    “孙若涵,孙掌厨可在?”

    他一开口,犹如公鸭的特殊嗓音让人只觉得有些不适。孙若涵也没想到这些人竟是找自己的,不过听嗓音看举止,大约也能猜到那该是个太监。心里多少有些猜测,张东官果然是把自己给‘卖了’。他倒没什么不忿,这个时代的人,皇帝当前,还真没什么敢隐瞒的。

    几千年来对皇权理所当然的敬拜,更胜于宗教信仰。

    “在下孙若涵,目前腆为魁星楼掌厨。”

    为首的太监打量了一下孙若涵,年轻了一些,不过看气势似乎确有几分不凡,暗自点点头。

    “陛下口谕”他喊了一声,顿了一下,是为了等周围人下跪听旨。片刻后却见面前的年轻人依然站着,不禁有些惊讶。

    往日里听这四个字,甭管是多位高权重的文武大臣,早该跪倒一大片了。傻愣愣的还站着的,在他成为御前总管,替陛下行走的这几年里还真没见过。

    不过他倒也没多想,只觉得乡野之人不懂礼数,大概也从没想过能有幸和堂堂大清的皇帝有交集,恐怕心里已经惊麻了。

    口谕不是圣旨,本身并不正式,所以按照礼法里也确实没有必须三跪九叩接旨的说法。

    能自称奴才,能向陛下下跪,那是天大的光荣、祖坟冒青烟的事,满人的官员能自称奴才,汉官还没这个资格。瞧那纪晓岚多受皇帝赏识,却也只能自称为‘臣’,就算官衔再高,一辈子都没资格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所以对一介草民,马国用也没有多浪费时间的想法。

    “陛下口谕,今日午时御驾幸临魁星楼,宣魁星楼掌厨孙若涵烹制荤素菜肴各二品、羹汤一品、点心一品,一应膳食务必尽心,不得有误。”

    不像圣旨的文绉绉一大段,口谕一般都很简单,不过同样是皇帝的旨意,在这个时代那就是天宪。

    回过神来的东家已经麻溜地跪下了,他这辈子就是最狂妄的念头里,也不曾想过自己的魁星楼能接待皇帝。一个五品的织造使就已经是他们得罪不起的大官,把张掌厨说要就要走了,而过去魁星楼接待的最大的官员就是巡抚,庄巡抚的赏识也让魁星楼在这苏州府里打出了招牌,但这些哪比得上皇帝?

    不,不能比,想一想都是万死冒犯的事。那可是当今天子,紫禁城里龙椅上坐着的那位。

    马国用瞥了一眼跪地的东家,还有回过神的伙计、厨子也都跪倒了一片,只觉得这才是往日里习惯的画面。就那个孙掌厨的脑子里大约是缺根弦,还直愣愣的站着呢。

    给皇帝做菜,孙若涵原本没这个想法,前阵子张东官提议时也几番推脱。不过此时既然被张东官‘出卖’,大概也由不得他了。

    除非主动脱离‘秘境’,当然也就能在‘太阳花园’的阁楼醒来了。不过他目前还没有就此离开秘境的想法。而若还想在这秘境里呆着,就算是‘食神’,在皇帝面前也没什么办法。

    不过他本人也并非特别排斥,在秘境里当一回御厨,也算是一种稀奇的体验。

    “草民遵旨。”孙若涵依着电视剧里的说法,随口应道。

    “嗯,孙掌厨,招待陛下可万分马虎不得,若有需要可一并与我说来。只要姑苏城里有的,老奴都能安排。”

    这话可不是大话,丝毫没有虚假。只要招待皇帝有必要,别说是寻常的食材厨具,就是巡抚家的灶头也能半个时辰里完整的搬过来。他庄有恭只会乐呵呵的亲自搭把手,绝不会有半句怨言。

    “倒没什么需要的,做一顿午膳而已,魁星楼的后厨里一应俱全。”

    孙若涵说的轻巧,却让马国用心下有些惴惴不安了,只担心这厨子莫不会随便做点什么就应付吧?这种事,平日里就算当做笑话都不敢想的,但看对面孙掌厨的态度,却让马国用生出保不齐真是如此的念头。

    虽说做的好坏都和自己没太大干系,可自己奉命来安排这事,出了岔子陛下不满意,说不得也会对自己有成见。本来还端着架子的御前总管,此时反而有些软了,说话里都带着些央求。

    “孙掌厨,你真没什么要咱家准备的?”

    孙若涵想了想,转身看向跪倒一片的人,里面不但有酒楼的厨子伙计,还有三位闲的出来看热闹的画师。

    “王先生,你们三位麻烦随我去后厨。这四品热菜、一汤、一点心,待会儿上菜时替我搭把手。”

    被孙若涵点名的不是酒楼的伙计,而是那三位画师。见孙若涵对自己说话,三人中有人迷迷糊糊的‘啊?’了一声。

    “这三位是酒楼的伙计?”马国用见三人年纪都四五十,打扮看着像吟诗作画的文人,怎么也不像酒楼伙计。

    “酒楼伙计是小冬子,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子,做事毛毛糙糙的,怕冲撞了皇帝。这三位是老人,做事妥帖些。平日里熟通文墨,远近也都有些名气,听闻陛下诗书双绝,万一有些要问话的也能回答一二。”

    “哦?怎么魁星楼里还聘了这样的先生?”马国用想了想,也没反对。只要能招待好万岁爷,其他细枝末节都不重要。

    至于身份是否清楚,这根本不是事。先行带来的三十多个军士,在皇帝来之前无关人尽数要清场。留在酒楼里的,每个人都会透底地搜查。食材、厨具、楼上楼下各个角落,在皇帝过来之前的半个时辰里,里里外外都会彻查一遍。

    哪怕待会儿做菜时,后厨也有十几双眼睛盯着,别说投毒、带凶器,就是掉下一根头发进菜里也遗漏不过。

    三位文人初先震惊,渐渐也回过味来。意识到是之前抱怨见不到皇帝难以完成巡抚交代的任务,《万笏朝天图》关键的地方无法落笔,孙掌厨才特意有了这一安排。

    到时候负责送菜当然能亲眼见到皇帝,而且是仅隔几步的近距离,说不定还能应答几句。别说是高矮胖瘦,就是更仔细的细节也能看清。这几日困扰许久的事,就这么简单解决了?

    天平山上下走一程大约半个时辰。

    乾隆没有登顶,别看山不高,坡还挺陡。他仅在‘下白云’和‘中白云’之间走了走,到‘二线天’处就不再往上了。

    不同于铺成了台阶的灵岩山,天平山上野路挺多,越往山顶越难走,有时还要攀着石头往上。堂堂一国之君当然做不出这样有失体统的动作。别说乾隆不愿意,陪同的官员们也没人敢让他再走,稍稍磕了碰了那都是天大的事。

    不过虽然只到半山,景色也不错。白云泉、龙门一线天、飞来石、桃花涧,山上多有些古人的碑文,他兴趣来了,又写几笔让人刻在石上,赐下自认为堪比王羲之、柳公权的墨宝让后人瞻仰,如此走走停停,半个多时辰也颇为尽兴。

    这一番运动,回到山脚的范文正公祠旁,乾隆也确实有些饿了。

    “张爱卿,朕这就去尝尝你说的那位大厨手艺,若是让朕失望了,可是要拿你是问啊。”乾隆似乎是在打趣,但皇帝的话,是不是打趣谁也不敢打赌。

    “定不负陛下期望。”

    无论皇帝是不是真的打趣,张东官并不紧张,对孙先生的厨艺他比对自己的更有信心。

    黄沙铺路、净鼓清街。

    在赶回来候着的马国用高喊一声“万岁爷摆驾‘魁星楼’”之后,一路浩浩荡荡,御驾出了天平山。

    而魁星楼中孙若涵也来到了后厨,在十多名官兵的视线下,洗菜、热锅。这里除了官兵,只有那三名画师充当伙计,其余的,伙计、杂厨,包括东家都是‘闲杂人等’,早被赶出了酒楼。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三位画师战战兢兢地贴在墙角。反而是孙若涵,被十多双眼睛盯着,丝毫不会让他紧张,依然轻松自如。因为只要在厨房,就是他的领域。

    而在他的领域中,只分厨师和食客。没有官兵,也没有皇帝。御膳,和在咖啡厅中为普通食客端上菜肴,并没有任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