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百年征服

第二十章 发售

    “亚父,是该给兄长们找些正途了,我准备和公子一起建一个食肆,和一般的不一样。我觉得两位兄长可以到哪里去,最少有我和公子护着,他们不会太过分。”

    韩城觉得有必要提携一下自己的家人,好歹也算是自己的两个兄长,年轻人,而且还都是打熬过筋骨的,那血气方刚的年龄,不惹是生非怎么可能?

    苏武和韩城面对面坐着,苏武第1次觉得自己的这个养子和自己是同龄人,那两个儿子才是8岁的年龄。

    “这两个逆子,先皇在世时,周亚夫怎么死的?不就是被他儿子周阳给坑死的吗?想要偷偷给自己的父亲多弄些兵甲陪葬,结果呢,被人参了一本直接以谋逆的罪名生生的,气死了自己的父亲。”

    苏武对于周亚夫的经历,他们是非常熟悉的,毕竟都是汉代的官僚阶级,这中间经历过什么事情那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韩城这边听到周亚夫的这个事儿,他也是头一次听说,在他看来,兵甲陪葬这个事情本来就是浪费人力物力。纸出来之后还不如弄成纸扎的兵甲一起陪葬,因为是纸做的,你弄个万人兵甲那也没关系呀,你要是位高权重的肯定玩真的,但是你位高权重去玩假的,谁都不会拿这当一个重要的事情,一把火烧了,谁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过分的。可能是丧葬文化不一样,毕竟用纸这个东西是经过了多少朝代的更迭才确定下来。

    “亚父不要担心,这次看来霍家我是必须要去了,不然的话,很容易有人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这次不仅要去,还要拉着金日磾一起去,做顿饭化解一下恩怨,现在陛下喜怒无常,如果事情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怕是陛下会降罪于我等。”

    汉武帝在世,霍光是不敢有太大的放肆的,因为汉武帝的威势包括影响力,都压得住霍光。当然霍光本身也有本事,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做到光禄大夫这一级别。虽然因为霍去病的原因给了一个做官的机会,但是本身这个人就善于抓住机会,不得不说是时势造英雄啊。

    “你说的对,上官桀对老夫也是百般拉拢,但是他和燕王刘旦走得太近,陛下此时都没有立太子,他燕王怎么敢拉拢朝臣?”

    苏武现在也是挺麻烦的一件事情,因为对于任何势力而言,苏武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经验宝宝,只要拉拢过来,那么对于己方的声望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亚父,您一定要守住本心,目前的三个王里面,在陛下看来没有一个是有机会的。戾太子过世时,几位王都没有机会继任太子,现在看来更不会有机会。”

    韩城对于未来是相当笃定的,至少现阶段虽然几位势力比较庞大的王拉拢了大量朝臣,但是现在的朝堂还是汉武帝说了算。

    而在霍光府上,此时的霍光正在自己家的校场拉弓射箭,用的自然就是从韩城的店铺里买的弓。

    “确实是好弓,但是要配上重箭,才能射得远,射的更狠。”

    霍光此时拿着一枚改装过的箭,金属部分要比之前的弓箭箭头要大很多,搭弓上箭一气呵成,尽管手上戴着射箭用的手套,巨大的弹性还是让拇指有些疼痛。

    弓箭不负众望,直接把远处挂着箭靶的一棵细柳树给射穿了,霍光明显的意识到了弓箭将会带来怎样的震撼。大农令那边的军械制造产量霍光是知道的,如果用在帝国北部,光弓箭手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上两翻。

    而且,弓箭的杀伤力也比之前大了不少,只是比较可惜的是这是步弓,体积较大。如果换成骑射弓,霍光看着旁边的肖宫,确实不会觉得这个小弓会有多大的威力,但是肯定要比之前的弓箭威力射程要更大更远。

    “看来咱们的韩候可不简单,只此一项,如果是行伍出身,可拜上将军了。”

    霍光作为一个老牌的政客,特别是行伍世家出身,霍去病在他顶上的光环太过耀眼,想要取代霍去病的位置,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听汉武帝的命令。

    但是这么长时间了,他已经很明显的察觉出来要取代霍去病的地位基本上不可能。所以退而求其次,想要在储君身上留个好印象,只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在他看来三位有可能继承地位的王,表现确实太差劲。

    唯一表现比较好的就是燕王刘旦,但是已经被上官桀给早早的投资了,这个老狐狸可是眼光很准的,不单单是公子弗陵的外祖父,钩戈夫人也是上官桀的女儿。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不管西汉的政坛局势怎么变化,他都是稳坐钓鱼台的。可是问题就在于上关节,不看好他的小外孙刘弗陵,毕竟年纪太小了,现在才5岁。但是燕王刘旦已经封国多年,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财政实力,在各个封国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家主,下人来报,韩侯拜帖递到了府上,明日韩候和金日磾到府上做客。另外跟您一起吃一些新式的吃食,想要看看您的看法。”

    “好,下去安排吧,明日所有人都要警醒着点,别看韩侯是个小孩子,他的脑子比在座的各位都值钱,也都聪明,拉着金日磾来,明显的就是既要和我们拉关系,又不想和我们靠得太近,这对于这个孩子的定位来说是很聪明的。”

    霍光听到韩城的拜帖过来了,眼中的寒光一现。对于他来说,韩城过来进行拜见,有可能是汉武帝默默同意过的。朝中虽不见这个侯爷,在朝堂上发表什么见解,但是这个侯爷搅动的风云,一点儿都不差。

    如若不然,汉武帝也不会提出重修太学,并且设立武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适龄青年进行选拔,军方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开始布置了。但是文官集团们对此很是不理解,在他们认为太学就是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

    桑弘羊这边则是进行拨款,像这点儿小钱,国库是完全掏得出来的。而且纸张的售卖已经开始,关中地区首先开始小批量的售卖,这就造成的结果是纸的价格长得飞快。商人在接触到指的第一眼,就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东西将会是未来很长时间都会非常流行的书写工具。相比于木简它有诸多不足,但是相比于木简它也有一个绝对的优势,那就是重量极轻,方便携带,根据测试来说,他也防虫。

    除了用水火,可以把这个纸张进行损坏,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把所有的竹简木简换为纸张那么所占的体积会大大的减少。一条木简最多写十余字,一张纸可写几十上百字,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农令那边的账目已经统计出来了,仅仅纸张张一日就已经售卖百万钱,仍供不应求。”

    “一日百万,如果这个事情真的和弗陵公子做成的话,什么燕王刘旦哪怕陛下都得畏惧弗陵公子三分。”

    霍光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弓箭,有些十分惋惜的摇摇头。

    “家主,可能是第1日卖的很不错,估计过两日就不会有这么高的价格了。”

    “过两日?过两日桑弘羊能把这些纸卖到西域去,这下除了布帛,又多一条财源。看样子马上一下就要下令,严禁泄露此物了。”

    霍光可以猜得出来,汉武帝接下来的动作是什么?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就是相关事件的低级官吏以及各位内侍,如果是不重要的人,那直接就杀掉,如果是重要的人,则是调到一些其他的岗位看守起来。

    汉武帝手里早就已经拿到具体账目了,账目拿到了,对于他来说,这张纸就是给西汉帝国一针大大的强心剂。一日就已经收获百万钱,卖国也就不过如此吧,即便是抄家灭族几个重要的朝臣,每一家下来也不过百万钱。这一日下来就已经是百万钱了,准确的说下来这是550万钱,卖出的东西不过是五万斤的纸,这还只是第1天的售卖。

    桑弘羊则是早就把账目交给了金吾卫,但是陛下已经从金吾卫卫得到了准确的消息,这样大的一笔钱对于西汉帝国来说,可是不小。

    “让桑弘羊过来!另外叫过来金日磾,快叫过来。”

    此时在未央宫中,汉武帝难得的激动了下来,对于中央政府来说,百万千的资金,可是帝国不小的开销。但是你说一次性收入百万钱,还是一日,除非宫中的织布机把人都磨出花儿来了,不然的话,根本达不到一日百万钱的收入。

    像汉代的纺织业,不光有民间的民营,还有官营,这些都是促进对外交流以及收入重要物资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并不是说给人看的啊,我打下来西域,我打下来好多地方引进了好多别人都不知道的东西不是这样的。

    汉武帝为了挣钱,肯定要打通这一条道路,只不过如通过陆路运输,运输量少,而且价格和代价过于昂贵。海上丝绸之路目前并没有人能够试探出来,毕竟此时的航海业并不发达,而且船舶的制造技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也宣苏武上殿,让他带着朕的韩候,朕今日要请他们宫中饮宴。”

    汉武帝看来的确很高兴,在内侍看来,汉武帝喜怒无常,即便现在很激动,但是很难看得出这是在高兴还是在生气。帝王当的时间久了,说面无表情或面色无常,不代表没有喜怒哀乐是有的,但有时候呈现的意思是恰恰相反的。

    “陛下,明日他们要在霍府中饮宴,为何不明日都招到宫中?”

    旁边的一个内侍小心的说到。

    “那是他们明日的事情,我今日就要让他们过来,他们就得过来!”

    汉武帝也没有注意自己的话,但是旁边的老内侍则是给了旁边的金吾卫一个眼色,刚才那个说话的内侍没一会就被捂着嘴拖出去了。

    “多嘴多事,跟当年的中行说一个样。先帝给了一个机会出了中行说,宫中可不能再出一个中行说了。”

    老内侍则是小声的对着一旁新内侍说到,汉武帝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失言,不过他没有说什么,因为他不后悔,有些话说就说了,自己的威严肯定是要保证的。

    “下去准备吧。”

    汉武帝一挥衣袖,然后离开了未央宫。

    几位内侍则是迅速的下去通传消息,而此时在家准备材料的韩城也接到了天使的通传,对于什么事情,韩城还是有所耳闻的,肯定是纸张的售卖,让汉武帝很是高兴,虽然不知道有多少,但是相对来说肯定有10万钱吧。

    不过初期卖的肯定高,要是后期需求量满足了,估计就没有那么多的钱了。韩城觉得是自己这样,但是韩城没想到的因素在于,产量要是能达到满足国家需求的条件,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