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吗?拖家带口的那种

第152章、劝说徐大人

    加上各种笔墨纸砚,衣服配饰等等,这十个孩子一个月的费用就大约在一百两左右!

    就算现在他们有产业,每个月得到的银子不少,但季南还有未来自己的打算,不可能一个月一百两这么向外花。

    所以,让谁去便是成了最大的问题。

    “叔,让小北去吧,我们可以不读书的,反正大家也对读书没兴趣!”顾逸年纪不大,但心眼格外的多。

    “是啊,我们本来就是乞儿,叔你和婶子能给我们一个容身之所,一口饭吃就非常感激了,我们真的不读书!”仁庆的年纪是季南救下来那些乞儿里最大的,今年已经十一岁,平时孩子们也都喜欢听他的,所以此时仁庆一开口,其余孩子纷纷跟着点头。

    许尧更是冷哼了一声,诺诺道:

    “读书超无聊的,给我银子我都不去!”

    听到他的声音,季南顿时收起脸上表情,然后使劲瞪了他一眼。

    “你还要在我家呆多久,再不回去恐怕你家都忘了你这个少爷了吧?”

    曾经的一年多,季南无数次提过将许尧送回家的话,但每一次都被对方直接拒绝,美其名曰舍不得大家。

    许尧根本不怕季南,嘟着嘴反驳:

    “我不走,大不了到时候给你交点伙食费房租呗!”

    苏西看着许尧无奈的笑笑,然后突然脑袋里灵光一闪。

    “既然学堂去不起,我们就自己建一个呗。”

    正经的学堂夫子都是什么老秀才之类的,但他们也没想让自己孩子以后考状元,只要会识文断字就可以了,所以要求自然没那么多。

    季南一听思路也被打开了,但他又是一个生意人,自然不想自己出钱,那怎么办?

    找徐大人啊!

    当晚夫妻两研究了大半夜,等第二天季南直接奔向徐府,找到徐大人果断将自己的计划说了。

    “你想办公益学堂?”徐大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称,瞬间来了兴趣。

    季南点头,他原本只是让自家那些孩子有书念而已,但如果只说自家的,徐大人也不可能同意不是。

    他一直都知道徐大人是一个好官,对百姓的事格外上心,只要他说出来办学堂的好处,他相信徐大人肯定能答应。

    “没错,据我了解,现在的学堂收费都太贵了,这就导致很多孩子都念不起,您也知道没三年一次的国考最后的名次也只要前三名,就算那些读书的孩子再努力,能考上的几率也寥寥无几。”

    “那和办学堂有什么关系?”徐大人皱着眉头反问。

    “义父,想必您很清楚一个地方要是出了状元探花会是什么样的吧?”季南没直接回答。

    从新朝建立以来,城里没出现过一位,但徐大人还是对这些事有所耳闻的。

    新朝的政策很好,只要一个城市出了前三甲,都会得到一定的奖励,轻则拨款建造,重则当地官员加官。

    徐大人不重视加官,但他格外重视建造,上面拨款增加,就意味能老百姓能得到更多的银子,城里的发展也就会越好。

    “所以,你是想…用人头数量取胜?”徐大人一点就通。

    “每一年城里读书的孩子只有十几个二十几个,但如果这个公益学堂建立起来,那就是几百上千个!您想想,每一次参加考试的能有多少,到时候一半的考生都是我们城的,拔得头筹的机会是不是也会增加很多?”

    季南越说,徐大人的眉头就皱的越紧,手指更是有节奏的敲击着桌子。

    许久以后,徐大人才缓缓开口:

    “话虽然在理,但我们城里资质最高的也就是那个老秀才,恐怕到时候夫子都成了问题。”

    城市每年的拨款有限,所以学堂这面不可能会抽出太多资金,是人都要生活,夫子也不例外。

    “不需要花银子请夫子!”季南说完徐大人就看向了他,没明白他的意思。

    “义父实不相瞒,苏西曾经识文断字过一段时间,多了不敢说,教教普通开蒙孩子还是可以的,况且这段时间我在外面做生意,同样学了一些,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也可以教书!”

    徐大人的眼睛里都是怀疑,早在以前,他就调查过这二人的背景,季南做生意学字或许是真的,但苏西他是真的不信。

    但现在苏家二老都被砍了,他想求证都没地方,最终也只能相信季南的话。

    “可就你们这水平…”徐大人害怕说的太直会打击到对方,所以话语有了一些停顿。

    “义父,我们办的是公益学堂,自然是那些去不起学堂的孩子,那些富家公子哥自然还是要去正规夫子那求学了!”

    徐大人豁然开朗,对啊,刚刚他明显就是进入了死胡同,还差点以为季南他们的水平不会得到那些人的认可。

    看到徐大人意动,季南将最后一个建议说了出来。

    “什么?女子也要入学?”徐大人不可思议开口。

    自古以来都没有女子入学的先例,毕竟国考也不允许女子参加,在他眼里,女子求学只是浪费资源罢了。

    官是好官,但同样,迂腐也是真的迂腐。

    季南没有丝毫意外,只是反问了一句:

    “义父,请问您和义母相处的怎么样?”

    季南口中问的自然是徐夫人,二人虽然是家中安排的婚姻,但却也琴瑟和鸣。

    “义母是饱读四书五经的女子,我觉得,要不是这点,您二位相处的恐怕也不会这么和睦。”季南认真开口。

    其实和徐夫人相比,徐大人更喜欢的是徐二夫人,但他也拒绝不了徐夫人陪他读诗读书的那股红袖添香。

    “一个有才气的女子会给夫君带来多少改变,恐怕没有人比您更清楚,所以,到现在您还觉得女子读书无用吗?”季南一字一句说的格外清楚。

    徐大人哑然了,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其中,试想一下,如果徐夫人真的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妇人,恐怕自己也不会像如今这么待她吧?

    更重要的是,徐夫人真的在言语间让自己变了很多,很多事情都是她在一旁劝说自己才去做的。

    下意识,徐大人便看到了一副未来的图卷。

    女子都要嫁人,而无论是平常百姓还是富贵人家,读过书的女孩子说话自然份量会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