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我的大学

第246章 终于见到“女神”

    7月4日公司召开部长级会议,研究承包方案,这回是要真的承包了。

    下午,老马从阿城蜚克图镇赶回来,在公司报完账后,与我聊了一会儿。

    老马准备辞职不干了,现在公司正赶上承包制,不仅没有晋升机会,也很难挣到钱了,他回肇源后准备自己干点小生意。

    晚上,送老马到车站,临别前他对我笑笑说:“领导,哪天有时间回肇源呀?有挺多姑娘想你呢!”

    “哈哈,再说吧!”

    送走老马后,我和老崔、老胡去蓝天宾馆报到。

    第二天在蓝天宾馆会议室召开了“七月营销会议”,上午老白、老王分别传达了总部及战区的“七、八月份营销指导意见”。

    下午进行了“先进事迹汇报”及点评。晚上公司顾问老矫讲话,又给大家鼓舞了一下士气。

    7月6日上午分组讨论分配方案,下午给各部门先进个人颁奖。

    晚上与小郑着急往回赶,因呼兰师专的小邢已经约出来苏琦今晚吃饭,他们明后天就要离校了。

    下车后与小郑直奔金都大酒店,在门口等到了邢宝林、苏琦及她寝室的宋娜一行三人。

    这是在舞台下第一次见到苏琦,她虽没舞台上那样光彩照人,但仍非常出众。

    她今天穿了件碎花短裙,身材高挑纤细,小巧精致的瓜子脸上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给人感觉娴静秀丽。

    如果说有缺点的话,那就是她面上的肤色有些苍白,像是大病初愈的样子。

    与苏琦相比,她寝室的宋娜虽也是师专音乐系的毕业生,但气质上则明显差了一大截。

    我和小郑上前与邢宝林他们几个打招呼:“实在不好意,这两天公司开会,刚开完会,我们就直接赶过来了。”

    “这是苏琦吧,久仰大名了……”

    苏琦抿嘴一笑,大方地伸出手,“是陈哥吧?”……

    我们一行五人来到常去的那个大包房,点了金都的几大招牌菜:溜肉段、糖酸鱼、拔丝地瓜、手撕大拌菜,又点了两道女孩子们爱吃的鱼香肉丝、锅包肉。

    因为有小郑、邢宝林在旁边活跃气氛,刚开始还略有些拘紧的氛围,没一会儿便活跃起来。

    从明天开始,他们这些师专的毕业生就陆续离校了,苏琦爸爸联系的车明天就过来接她回家。

    幸亏我及时赶回来,才见上这一面,如果等她明天一走,想再约就太难了。

    今天的话题围绕她们前几天的毕业晚会聊起,原来前前后后那几个舞蹈节目都出自苏琦的精心编排。

    而苏琦也从小就学跳民族舞,扎实的舞蹈功底,使她成为呼兰师专各种文艺演出的台柱子。

    她还是校文艺部的干部,言谈中苏琦仿佛与我那位在呼兰师专当校团高官的于冬学长很熟。

    因为我也从哈师大刚毕业三年多,与她们这些师专毕业生有着许多共同语言。

    苏琦、宋娜都分到了HEB市教委,大概率是去小学做音乐教师。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心里更坚定了追求苏琦的决心。

    大家喝过几杯酒后,小郑提意唱卡拉OK。当时一些高档的饭店包房都已装配上卡拉OK音响。

    我先抛砖引玉,在这几位专业人士面前唱了一首最拿手的《忘情水》,因为这首歌已经在歌厅唱了几十次,音调、音准都拿捏得很准,一曲唱罢引来了第一次听我唱歌的苏琦、宋娜的阵阵掌声。

    接下来师专的邢宝林唱了首《小白杨》,这个学声乐的小伙子一亮嗓,便显示出专业与业余的差别。

    他的声音浑厚圆润,简直如同原唱一般……

    之后小郑唱了他拿手的《爱拼才会赢》,小郑唱歌底气也很足,一首闽南歌曲唱得很有韵味。

    同样学声乐的宋娜,外表看着很柔弱,却选了首《青藏高原》。

    这是一首兼具民族与通俗唱法的歌曲,小宋唱得自然大气、气息沉稳、游刃有余,顿时博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在座的只剩下苏琦没唱了,大家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她。

    苏琦莞尔一笑,说:“我这学跳舞的,与练唱歌的气息训练方式正好相反,唱歌可不是我的强项,我这歌你们就凑合着听吧,帮我点一首陈明的《枕着你的名字入眠》。”

    优美动听的旋律响起,“我把我的心交给了你,我就是你最重的行囊,从此无论多少的风风雨雨,你都要把我好好珍藏。

    你把你的梦交给了我,你就是我牵挂的远方。从此无论月落还是晨起,我日夜盼望你归航。

    我会枕着你的名字入眠,把最亮的星写在天边。迷茫的远方有多迷茫,让我照亮你的方向。

    我会枕着你的名字入眠,把最亮的你写在心间。寂寞的远方有多凄凉,让我安抚你的沧桑……”

    苏琦的嗓音的确很普通,但她选的这首歌没有什么难度,音域很适合她,在她深情细腻的吟唱下给人一种治愈的感觉。

    再加上歌词简单动人,很有代入感,听得我如醉如痴,甚至有种上次看她在舞台上跳舞的感觉……

    几曲唱罢,小郑又上去选了首“中四舞曲”。

    这个包间有近三十平米,除了放一张饭桌,还有很大一块空场,开个小型舞会绰绰有余。

    小郑先上去邀请宋娜下场,邢宝林正盯着电视屏幕跟着哼唱,我则顺理成章地上前邀请苏琦共舞一曲。

    “交谊舞我没跳过几次,跳得不好,可别笑话我。”

    “没事,你有舞蹈底子,我带带你就好了。”

    左手轻握她的纤纤玉手,右手轻揽她的肩背,随着节奏跳起了这交谊舞中最简单的中四步。

    能看得出她不常跳交谊舞,前几步略有些生疏,但毕竟是学舞蹈出身的,在我的带动下,很快便适应了。

    我领着她精准地踩着舞点,跳起了如行云流水般的“流水步”……

    自从学会跳交谊舞以来,这几年间参加了大大小小近百场舞会,合作过的舞伴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这些舞伴中有身材壮硕的、苗条的、臃肿的、纤细的、娇小的,舞技有生疏的、平庸的、娴熟的,但她们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带起来是轻还是重”。

    有的虽身材壮硕,但因舞技娴熟,带起来仍轻松自如。有的虽身材娇小,但因紧张或天生就不是跳舞的料,带起来异常沉重,半曲下来就一身汗。

    而在我印象中,身轻如燕的女伴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