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我的大学

第290章 调研“泡泡糖”市场

    在去“金海豹“泡泡糖黑省总代理商家前,我们已大致了解了“大大“、“比巴卜“、“爱是“、“金海豹“这几款泡泡糖的批发价格。

    每盒一百块装的批发价大多为18元/盒,“金海豹“的为17.5元/盒;每盒二百块装的大多为35元/盒,“金海豹“的批发价为33元左右。

    以一百块装的泡泡糖为例,食杂店以18元/盒进回去后,相当于每块进价0.18元,零售卖0.3元/块。

    这是单盒的批发价,如果整箱进货(一箱约二十多盒),那每盒的批发价可降到15.5元/盒,一盒有2.5元差价,而能整箱进货的基本上就是二批商了。

    大发市场的商户及哈市各早市上的那些小食品批发商就属于二批商了,他们都是整箱进货再单盒批发给来上货的小食杂店。

    如果进货量大的话,价格还能再降一些。看来这个“泡泡糖“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我俩了解调研了一圈市场后,最后走进“金海豹“泡泡糖总代理商的门店,老板王洪军刚好在。

    听说我俩是准备来给“金海豹“泡泡糖铺市的,王总顿时来了兴致,向我和小施介绍起了“金海豹“泡泡糖的铺市价格体系。

    100块/罐的一箱货共12罐,整箱拿货可以给到我们13.5元/罐,他建议我们给业务员15.5元/罐,批给食杂店17.5元~18元/罐。

    而所谓的铺市是指我们走出去,拿着货上门挨个到食杂店、小食品店去推销,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加大“金海豹“泡泡糖的市场占有率。

    而如果只按传统渠道把铺批发到二批商,再坐等小食杂店自己来上门进货,他们自然不会轻易选择这个陌生的新品牌,那样市场将很难打开。

    这时想将新品牌打入市场的厂家就会在地方电视台或报纸上投入一些广告费用,目的是让那些小食杂店、食品店知道这个新品牌进入这个市场,引起他们的关注继而进货。

    还有一部分厂家会把广告费省下来招聘些专兼职业务员去铺市,“金海豹“泡泡糖厂家就属于后者。

    他们把省下的广告费给了铺市人员做利润,这样通过铺市后的市场占有率通常要比做广告更直接有效。

    最后王总说,他这儿有两个在市内铺市的业务员一人一天能卖两三箱货,每人一天至少能挣五六十元。

    我和小施盘算了一下,这个泡泡糖铺市确实可行,因为泡泡糖市场竞争不太激烈,就那么三四个品牌,而“金海豹”泡泡糖虽然知名度不如那几大品牌,但它的包装罐很新颖,食杂店老板卖完泡泡糖后可以用它当储物罐。

    而且“金海豹“泡泡糖吃起来口感一点不比那几大品牌差,王总也承诺了如果卖不了可以回来退。

    于是我俩决定先进两箱货回去试试,看好不好卖,但王总坚持说铺市至少要进十箱货,太少了不够铺,而且至少要十箱提货才能享受到13.5元/罐的低价。

    十箱货得一千多元,我现在手里的钱不够,小施手里更没有钱,看来只能过两天先卖点股票导出点现金了。

    第二天上午去公司领了五捆宣传单,正准备走时,老白突然叫住了我,“小陈,你和老吴几个月前拉去哈站窜货的那50箱货款得抓紧催催了。”

    “白总,现在钟山、老王都离职了,我也联系不上他们呀?”

    “钟山联系不上,去找老王呀,公司有老王家的地址,去找内勤小史要。”

    看来真得抓紧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心里也开始怀疑这笔款能不能结回来了,给老王打了两遍传呼,但等了半天也没回话。

    只好拎着宣传单忧心忡忡地乘客车返回了呼兰。

    回去后给二张结清了这两天的传单投递费,两人又各领走了一捆传单。小苏这两天卖出去一套热水器,信心大增又取走了两套。

    4号上午老白打来电话问:“那笔货款追得咋样了?去没去老王家?”

    看来真得去找找了,正好也得回去一趟卖点股票出来,安排完近一两天的工作后中午动身回哈。

    下车后先给老崔打了个传呼,还好老崔还未回双城,晚上约他一起去老王家。

    打完电话便直奔联合证券营业部,去大户室找堂兄卖股票。

    到了后才知道,原来大哥前段时间已经把华北制药全卖了换成了1000股凌桥股份,现在大约有三四个点的盈利。

    堂兄说这个凌桥股份最近还会上涨,见我着急用钱,便只好忍痛先卖了200股,成交价格是10.23元。

    卖完后,明天可以取款了,正好两千多元,足够进十箱泡泡糖了。

    晚饭后与老崔按照在公司查到的地址去老王家,他家在道外区一栋普通居民位宅楼的四楼,这是一套两屋一厨,屋中的陈列简洁干净。

    可惜老王没在家,他母亲见是儿子三株公司的同事,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俩。

    与王母聊了一会儿,得知现在老王在制药三厂干得不错,今晚他跟新同事出去吃饭了。

    见老王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我和老崔也不好对他母亲明说,便先行告辞。

    反正来这一趟的目的也达到了,老白让我来老王家也是这个意思。

    第二天一早,老王果然打来电话,中午要请我和老崔打保龄球。

    我们先来到哈一百保龄球馆附近的一家小饭店。

    见面后,老王一脸愠怒地先开口:“多大点事呀?怎么还大晚上的找我家来了?”

    我赶紧解释:“其实我也没着急,自从你上次说了后,我就没再当回事,但是老白着急了,是他催我去你家找你的!再说前几天呼你也没回话。”

    “哦,我的传呼换号了,这是我的新呼号,你俩记一下,126呼14589。”

    老王接着问老崔:“立成,你的那50箱货款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老崔长舒一口气说:“是解决了,多亏了老胡,他看我的钱少就先把结回的那点货款给我的账平上了,可惜他那150箱货款还没追回来呢,听说他带两个道上的兄弟去齐市找胡明,也不知道有没有结果。”

    “嗯,这老胡确实够朋友。小陈,你这个没啥事,我和老钟都在哈市也跑不了,放心吧,早晚都能给你解决。”……

    “吃完了吧?走,去打保龄球!”

    “老板,买单!”

    “老王,我来吧,我现在最轻松了,不像你俩还有事没解决。”,说着老崔起身去结账。

    老王冲老崔笑笑,“行,下次可不能再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