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我的大学

第313章 吴老总的传奇人生

    湖南的这位陈老汉服用三株口服液后死亡,引起了全国舆论的狂风暴雨。

    每天都有记者守在公司门口,此时三株公司还在等待法院的最终判决。

    经过审理,法院宣判三株败诉,要求向死者家属赔偿29.8万元,并认定“三株口服液有副作用”。

    吴老总对判决不服,想要重新上诉,因为只要上诉,判决书就不会立即生效。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法院竟然连夜打印了一百多份判决书,分发到全国各地。

    众多媒体无一例外地报道了这个热点新闻,标题无一不是“湖南老汉因喝三株口服液丧命”、“湖南老汉喝三株口服液致死”。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求三株公司立即停止生产并整顿。

    这一系列事件对三株集团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已经摇摇欲坠的三株巨人彻底倒下,就像陈老汉的生命走向终结一样。

    全国销售额骤降,三株口服液库存积压严重,工厂停工,损失超过几十亿。

    尽管后来三株的冤案得到了平反,相关单位证明三株口服液是无毒且安全的,但已经无力挽回局势。

    正如著名的“自行车理论”所说:

    在高速状态下,自行车能够稳定前行,但只要有外力使其减速或停止,自行车必然会暴露出各种问题,直到最终摔倒。

    大家一番感慨后,都觉得太可惜了,这么大个公司说不行就不行了。

    老白接着说:“你们放心,就算全国的分公司都倒闭了,只要老吴头还在,三株就还能东山再起!”

    老崔在一旁插话:“哪那么容易呀?”

    “你还真别不信,你们知道吴老总过去的经历吗?”

    我们均摇摇头,过去只是在培训资料中了解过一些公司的发展史,对吴老总的个人经历了解的并不多。

    “也是,你们都没参加过‘三株干校’”。

    “那白哥给我们讲讲吧。”

    “行,不过得先干一杯,刚才讲得有点口干舌燥了。”

    “来,干杯!”

    “干杯!”

    “说来话长了……

    1938年,咱们三株公司的创始人吴炳新出生在山东荣成的一户贫农家中,他五岁丧父,六岁丧母,兄弟姊妹八个,最后只有他和年龄最大的大哥活了下来。

    从小孤苦伶仃,吃百家饭长大的吴炳新,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小时候的吴炳新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上了小学,但因为贫穷,只上了4年就辍学了。

    即便如此,吴炳新之后也从没有放下学习。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聪慧,吴炳新不到20岁就成为了镇公社的会计。

    1958年,我国兴起了‘钢铁热’,没多久吴炳新也被调到了包头,支援包钢建设。

    之后的日子里,吴炳新选择留在了包头,继续在集团里当了一名会计。

    因为聪明能干,吴炳新很快就晋升为了会计主管,后来又被提拔为销售科科长。

    就这样,吴炳新在包钢一干就是20年,而就是这20年销售科长的经历,为他后来成就三株集团埋下了伏笔。

    1982年,国内兴起了一波‘下海经商’潮,当时44岁的吴炳新早就厌烦了一成不变的工作,果断选择了离开包钢。

    吴炳新靠着聪明的头脑,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最初他通过倒卖蔬菜,挣了一点小钱,后来又靠挣的钱收购了一家糕点厂。

    1989年,吴炳新的儿子吴思伟刚刚大学毕业,吴炳新带着他来到了安徽省考察市场。

    在考察中这父子俩儿偶然间了解了保健品行业的一片利好,销售行业出身的吴炳新和儿子嗅到了一丝商机,认为这一行一定大有作为。

    而此时,上海一家企业和上海交大联合研发出来的口服液“昂立一号”刚刚问世,正在四处寻找代理商。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吴炳新父子俩当即决定成立了‘淮南大陆拓销公司’,通过之前几十年的销售经验,他们父子俩成功拿到了‘昂立一号’的全国经销权。

    正可谓时势造英雄,父子俩赶上了保健品行业的爆发红利,仅仅一年的时间,吴炳新就依靠‘昂立一号’挣到了一个亿!

    见保健品如此暴利,吴炳新父子二人其实早就有了单干的想法。说做就做,第二年,吴炳新继续让儿子吴思伟南下拓销‘昂立一号’,而自己北上来到了山东济南成立了三株制药厂。

    1994年,已经56岁的吴炳新推出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巅峰之作‘三株口服液’。

    至于之后的事,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吴老总操盘的‘三株口服液’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他儿子吴思伟操盘的‘昂立一号’,在‘三株口服液’等竞品的挤压下销量逐步下滑,小吴总于95年初将‘昂立一号’的经销权转出,回到三株公司。

    吴老总为了培养接班人,将吴思伟推到董事长位置,他自己则做了三株集团的总裁。

    我刚进公司的时候,吴老总还是总裁、董事长一担挑呢!”

    但我们大家都清楚,在三株公司内真正说了算的还是老吴头。

    接着刚才的话题,我们几个又分析了三株口服液真正爆火的原因。

    自然离不开那不断在市场上摸索总结出来的三大宣传法宝:报纸(宣传单)、广告专题片、义诊活动。

    这三大法宝又被我们称之为“陆、海、空”立体轰炸式宣传。

    其中“空”自然是指在电视台上投放的加长版广告专题片,而“海”则是指挨家挨户投放的海量宣传单,“陆”则是指在各地开展的义诊活动。

    这时老白又开口了:“其实这三大法宝只是表象,最核心的是三株口服液的宣传定位,我们不是把它当做保健品宣传,而是把它当做了药品宣传。”

    是啊,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那些“巨人脑黄金”、“延生护宝液”、“昂立一号”、“红桃K”都是按普通保健品的思路进行宣传,而只有我们一开始就把本是“健字号”的“三株口服液”当作药品来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