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的娘子

乔迁新居

    “大哥你要是愿意听我的劝,我就在借你二两银子,你去找里正争取用一两银子把苇塘包了,这塘肥沃养鱼绝对没问题。”

    “去年冬我清塘出来,我、爹、还有我姑母,几家捞了八九筐鱼,这还是没人管理的塘都捞出这么多了!”

    “你包了塘每天正经打理起来,入冬的时候鱼就能捞出来去镇上卖,你一年的辛苦也能过个安稳年。”

    “荒地啥时候能种上粮食,收成怎么样,都还是个未知数,抓紧手里面的才是正经的。”

    孙俊山卷着裤腿一边捞螺子,一边跟岸上刨树根的登福提建议。

    “鱼便宜卖不上价格……!”登福停下手里的锄头心有些意动了。

    “在便宜总能回本吧?而且鱼塘也不用操太多的心。”

    “无非就是费点功夫,每天打点草伴猪粪扔进去喂,又不耽误你种田开地的,你要是嫌弃赚的少,塘里在放点莲藕,两茬子藕卖了都是净赚的。”

    “行,俊山你一会回去给我拿二两银子来,年底我卖了鱼就还给你,我不能总让你跟菊香帮补我。”

    “大哥这说的是啥话,一家过日子总要有个盼头不是?我这就回去给你拿钱,”孙俊山提着筐爬上岸,穿上草绳编织的鞋就回去了。

    当天登福从里正家一脸笑的走出来。

    “咋样了大哥?”菊香忍不住的问到。

    “一两银子包五年呢!”登福开心的把契约给菊香看。

    菊香接过来看了一下,“大哥争取在五年内把苇塘买回来,别过一年有人看你鱼和莲藕卖的好,眼红使坏,你签契约的时候里正有没有说可以优先卖给你?”

    “刚还劝我呢!说五两银子卖给我,我没要,我租塘的钱都是借的,那还有钱买了!”

    菊香跟孙俊山对看了一眼,“等着我这就回去拿三表哥给的地基钱,”孙俊山说完一路小跑着又回去了。

    “什么意思?”登福被孙俊山突然的举动弄懵了。

    “俊山回去给你拿剩下的四两,你把塘买下来吧!买下来今年就当挣了一个塘回来。”

    “这怎么行?”登福一听急了,说什么也不愿意买。

    “大哥,你现在接了塘,明天是不是就得去找莲藕回来放塘里?”

    “每天是不是还要去水沟里捞鱼苗回来放塘里?”

    “不然就凭塘里那点鱼苗,你根本卖不了多少钱!”

    你第一年辛苦赚了钱都是忙碌投入了,第二年呢?第三年呢?等你鱼塘明年开始赚钱了,村里比你机灵的人多了去了。

    “你能保证里正心思不歪?别人给他二两银子要租,他能不租?他要是不给你租了,你那莲藕,鱼苗不是给别人累的吗?”

    “我敢说你刚那一两银子,是落进里正口袋里了,有些人看不得别人过好日子,不说明年了,就今年年底,你去镇上卖莲藕和鱼,就会有人眼红你。”

    “听菊香的吧!把塘买回来,以后咱们放鱼苗种莲藕也能安心,”桂枝忍不住说话了。

    “好,登福被说的沉思了半响,眼里那点犹豫也消失了,菊香你跟俊山这样扶持我们过日子,大哥要是还过不好,真就对不起你了。”

    “什么扶持的,就是希望大哥大嫂过的殷实一点,以后爹娘那里我能躲懒少操点心。”

    “躲哪也躲不过去,你娘就你这一个贴心的棉袄了,”韩大年声音愉快的传来,脸上的笑容越发和蔼。

    “爹?娘不是说你在地里吗?”菊香回头问到。

    “俊山刚刚路过告诉我的,买塘这么大的事,你们私自就做了?那可是俊山卖老宅子的钱。”

    “这不也是临时起意的嘛!就怕大哥辛苦半天给别人做嫁衣,俊山想着还是帮大哥先买了再说。”

    “俊山考虑的也是道理,买了心安,”韩大年难得赞同儿女的话。

    “登福跟我在去里正家,俊山来了你直接让他里正家找我们。”

    “知道了爹,”菊香应答了一声。

    “大嫂我们回去,站在这也没什么用,以后苇塘就是你们的了,算是你们的小金塘,一年的嚼用也有指望了。”

    “可不是!”桂枝扬起明媚的笑容,满满的幸福感。

    回家的半路遇到孙俊山,菊香让他直接去里正家,她跟桂枝则是分开回各自的家。

    西头的房子搬的空空的,新家还没正式搬进去,老宅还得继续住几天。

    晚间孙俊山一身酒气的走回来。

    “都签好了?”菊香给他打了一盆水进来。

    “爹去了用了四两银子买回来的,不过里正有一条要求,就是苇塘是卖给大哥了,但是那边田地用水得从苇塘走,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老塘给村里田地浇水用的。”

    “爹答应了?”

    “不答应不行呀!大哥做主答应了,只给那附近的田放水,其它的就不管了,明天一早爹要带大哥去找莲藕回来放了。”

    “早放早好,塘里的菱角都要清理掉才行,你明天买一挂鞭炮回来,后天我们就正式搬家,三表哥三表嫂那边总不好意思催我们搬。”

    “炮竹我都买好了,后天就搬过去,”孙俊山洗完脚进来回答。

    “你现在建议大哥弄鱼塘,以前大哥在家的时候怎么不建议?”孙俊山好奇的问到。

    “以前也得我娘同意呀!家里吃的都不舍得分点给大哥的人,你让她拿四两银子去买塘?你以为大哥为什么去田头搭棚子住?真只是简单跟二哥吵架被撵走的?”菊香给了一个你好天真的眼神。

    “归根结底还是在我娘身上,我从来不知道我娘说话那么刻薄!”

    “以前我只当她说话伤人,但是心肠柔软,直到无意间听到几次她私下骂大嫂。”

    才知道为难女人的从来都是女人!她觉得韩家之所以变成今天这样,完全都是大嫂造成的,是她勾引了大哥,导致韩家分离。

    娘也不想想大哥一个大活人,别人随便对他勾勾手就能走了吗?

    “大哥是被娘偏寒了心才走的,”家里每个月挣几文钱,娘总会让爹偷偷送去给二哥花用。

    我们在家则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挨着,其实屠家姑娘最先是给大哥相看的。

    那时候双方都满意了,回来不知怎么又变成了给二哥定亲了。

    大哥气不过带大嫂私奔前跟我冒过一句,“说是屠家有家底子,二哥手艺学出来有岳家帮衬,还能不拉拔自己亲大哥?我娘亲口对大哥说的!”

    大哥想娶亲,娘拦着不同意,最后眼看拦不住了,娘就破罐子破摔要成亲只能……菊香后面的话就没再说了。

    “看不出来娘是这样的人呀!”

    “二哥不在家,娘当然不是这样偏向的人,这不切身分割了二哥的利益嘛!不就显现出来了!”

    “屠家姑娘看着比她还有手段一点,把二哥拿的服服帖帖的,娘心里也看不上屠姑娘了,菊香似笑非笑的神情说不出的玩味。

    “大哥是个难得的硬汉子,值得我们这么帮补他。”

    “是呀!他自己活的都憋屈了,还奋力帮我抗争嫁出去。”

    “不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你明早起来多捡点螺子回来,五月一直捡到十来月份,今年冬炭就有着落了,下个月还要割小麦栽秧苗的,哪还有时间捡了。”

    “我明天上午捡一上午,下午去育苗田里把水放少一点,下个月好拔秧苗栽。”

    两人计划了未来几个月的事,菊香还重新数了地洞里的钱。

    除去花用建宅子帮补给登福的,竟然用去了四五十两,这都够他们好几年的花用了。

    余下的钱菊香决定存起来,不能在想花就花,想用就用的,没有节俭性。

    天没亮孙俊山就扛着铁锹兴冲冲的去了秧苗田。

    周围一大片都是半金黄的麦子地,零星几块水田冒着绿苗。

    “俊山,还没搬家吗?准备什么时候搬?”

    “林大爷您老挺早的呀!明天就搬了,这不房子刚盖好得晾几天才能住人嘛!”

    “对,潮气重的房子住了人不舒服,明天我让你四叔过来看看,”一个满头花白的老人佝偻着腰顺着田埂转悠。

    “哎呦林大爷您别费心了,这是什么天呀多忙的!我明天搬家也就在门口放一挂炮竹响响喜气,别的就不打算做了。”

    “这不是有点冷清?多少也是新房子呢!”

    “啥新房子老宅子的,说到底还是我们的住家,林大爷我不跟你说话了,我要去田里看看情况,您老接着转悠转悠。”

    “你去忙,庄稼重要,”林老爷子对孙俊山摆摆手。

    他是里正的老父亲,早就闲下来靠着儿孙荣养了,干了一辈子的农活,老了闲下来也待不住,这不天不亮就出来到处溜溜看看。

    孙俊山上午忙完秧田就开始捡螺子,中午回来吃完饭,下午又扛着铁锹去苇塘给登福铲塘埂下刺树。

    快接近傍晚了,韩大年带着登福拉着牛车回来,小车上堆了四五十颗莲藕秧子。

    菊香从菜地里回来,通知孙俊山过去苇塘帮忙下藕秧,一直到忙活到天黑苇塘的藕才算下完。

    第二天早上孙俊山拿了一挂鞭炮递给登福。

    “大哥,我跟菊香打算放一挂鞭炮就算我们搬家了,你那边怎么打算的?”

    “我也跟你们一样,炮竹放完算是正式搬家了。”

    其他的至于什么温居,也没人情往来就算了。

    “我跟村里人也不打交道,就是他们勉强来了,也是看我们房子的,回去又传的变了样,还不如不来呢!”桂枝娘家那边……登福嘴角微微笑了一下。

    “那赶紧放炮,放完了我捡半天螺子,下午去苇塘给你帮忙整整,”孙俊山也没纠结了。

    登福拿了炮竹走到自家门口,挑棍点了信捻子,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的响起来。

    “大哥大嫂恭喜恭喜!”菊香调皮的捂着耳朵过来道贺。

    “妹婿妹妹也恭喜你们乔迁新居了,”桂枝满脸笑容的说到。

    四个人都相视大笑了起来,彼此都对生活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