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的娘子

摘棉花

    孙俊山精神萎靡了好几天,每天早上早早的起来做好早饭,沉默的扛着铁锹去荒地挖树根,一干就是一整天。

    登福在边上看了半天,也不知该怎么安慰他,事情传的满村都是,虽然那天震慑了一场,到底是话都说出去了,

    “菊香你开解开解妹婿,他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呀!”桂枝担心的不知如何是好。

    “没事的大嫂,他想开了自然就好了,”菊香对她笑笑示意她别担心。

    桂枝叹了一口气回去了,晚上吃饭的时候跟登福说了菊香的话。

    “当家的,你说妹婿不会出什么事吧?”

    “菊香说了就暂且听着吧!我们小心留意着就是了,出了这样的事隔谁身上都不好过。”

    孙俊山趁着早上凉快牵牛出去放。

    菊香喂完猪,切了半盆的菜端出去给鸡吃,零碎的活做完,她拿着破盆来到炉子边,拿起一块烧黑的石块,用刀轻轻的刮着石块上的白灰。

    刮过的石块她也没扔了,放在一边用锤子敲碎成粉末,舀进放水的木桶里。

    桶里泡着石块粉,她也没闲着继续找带有白霜的石块,

    炉子边能刮的白霜都刮了,堆出的石块都放在边上还没来得及砸碎。

    两个桶来回的换水,沉淀桶里的粉末,沉淀的水倒进炉子上的锅里。

    点了炉子加点木炭烧水大火煮开,沸腾的水反复熬煮,颜色和水的气味变得有些难闻了,菊香挖了半勺白霜倒进锅里继续煮。

    每个种药的药农,几乎都会煮硝。

    中药材的一种嘛!小时候她帮忙烧火的时候,还听她奶奶唠唠叨叨的说到;

    这“硝石”要是在古代可值钱了!会一门熬硝石的手艺,那真是了不得的手艺。

    一般只有郎中大夫知道怎么熬,后来被人无意中发现硫磺矿场里有不少现成的硝石,熬硝石就变少了,不过医用的还得郎中自己熬。

    太阳升上来,孙俊山牵着牛回来,进院子看菊香满头大汗的趴在炉子上熬水。

    “在熬什么呢?”

    菊香回头看看他,“天太热了熬点避暑的东西,你去把牛拴好过来给我砸石块粉子。”

    “我马上就来,”孙俊山闻言牵牛进屋拴好,出来走到菊香身边,拿起锤子开始使劲的砸黑石块。

    菊香看他低头干活也没打扰他,大半锅的水熬到最后就剩灰浆的块状了,找个盆盛起来。

    把孙俊山砸好的石粉末倒入水里继续淘洗。

    “还没想通?”

    孙俊山干活的手顿了顿不语,安静的抓粉末放进盆里。

    “人有时候不能太较真了,往往较真的那个人过的最苦。”

    “我就从来都不为难我自己,因为不是我犯的错,与我不相干,我只想每天快快活活的过日子,过好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

    “村里还有人吃不饱穿不暖的,为了那点流言蜚语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又何必呢!乞丐尚且都知道好死不如赖活着,想着法的多讨点饭活下去,我有吃有喝的不比他们强吗?”

    孙俊山低头看着手里的石块不动身子,眼底的疲惫让他不敢抬脸。

    “菊香对不起,”低低的声音哑哑的。

    “没什么对不起的,你是男人,真要传出什么事来也不吃亏,就算被县老爷抓去,我也会拿钱保你平安回来的。”

    “以后出门挺直腰杆走路上,让她们不敢在随便扣屎盆子在你头上,活出个样才是正经的。”

    “嗯……”孙俊山闷闷的回答了一声。

    “明天跟我回一趟我爹家,我娘那锅屋烧了不少年了,你带一筐砖头过去给她补补,顺带把带有白霜的砖头拿回来,我要用,艾香我又做出来不少,明天也带点过去给娘他们试试。”

    “你最近这段时间整天不言不语的,可把我大哥担心坏了,一个劲的嘱咐我多看着你,就怕你出事了。”

    “孙俊山,我挺相信你的,我知道你不会出事……”菊香的脸上有着淡淡的温暖笑意。

    孙俊山猛然抬头,眼眶湿润的发红,嘴角动了动想说话又怕开口说不出来,手无意识的捏着石块。

    “看着炉子熬水,我去菜园子摘点茄子长豆角回来,晚上蒸茄子吃。”

    孙俊山拿过大木头勺子在锅里来回的搅拌。

    菊香摘完菜回来进锅屋就做饭,一直到天黑才出锅屋,“吃饭了。”

    “我蒸了一块腊肉,肉油拌茄子怪香的,”菊香喝了一口凉稀饭,把菜推到孙俊山跟前。

    三伏天热,人没什么胃口吃东西。

    菊香就早晚烧稀饭,摊薄薄的饼子配着,凉拌的瓜菜已经是桌子上的必备菜了。

    “有时间了你去寻点果树,明年开春能种了就买几颗回来栽在门口,镇上卖的桃子梨价钱怪贵的。”

    “买果树得去镇子那边,咱们这边没人种果树,这几天我找时间去看看。”

    “这几天你还有什么时间呀!我看大哥那荒地的棉花都开的大朵了,竟然比我们屋后的棉花长得还要好还要快!”

    “棉花朵子大,棉絮看着又白又多,没想到荒地松软适合种植棉花!”

    “大哥大嫂准备这几天就要采棉花了,那么喜人的棉花放地里他们晚上觉都不敢睡,大嫂恨不得住地里!”

    “大哥那棉花是不错,两响子地最少能收一二百斤棉花,一场棉花就能翻身了,下个月他那药蛋子也能收了,口粮稳稳当当的进了家,大哥以后就不愁日子了。”

    “我们的棉花也不错,地开的迟了我们晚点收,我看棉果子长得怪大的,不会比大哥地里的早棉花差,”菊香眼底都是喜悦。

    两人说说笑笑的,孙俊山不自觉的话语也多了起来。

    当晚菊香就冻了一块冰在盆里,靠近床边睡了过去。

    早起的时候发现盆里的冰还在冻着没化,给她高兴怀了,晚上既能睡的安慰又能节约冰块。

    孙俊山又去菜园子摘了一筐菜带着,菊香拿了二三十盘的艾香带着。

    登福跟桂枝早就等在路口了。

    几个人一路说着话到了韩家,韩大年早就等在屋里了。

    登福娘也精精神神的把家里收拾一遍,热情的招呼着女婿。

    菊香有些好笑的看着她。

    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人聊到田上,“大哥,你那棉花明天就开始下地收了吧!别等了,万一来一场雨,多好的棉花就长虫糟蹋了,”菊香看着登福担心的提议到。

    “我也是这么想的,自从棉花朵子开了,原来苇塘不怎么去人的,最近总有人去那边我也有点不放心的。”

    “等明天干啥,下午太阳落山就背筐去摘,留在地里不能跟留在家里相比,”韩大年听完急性的催促儿子。

    登福被他爹说的心也动了,“那就下午太阳落山去摘,八月底棉花摘完。”

    “九月底药蛋子也该起出来了,到时候不误给俊山和爹割稻。”

    登福娘笑吟吟的看着大儿子,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桂枝全程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中午饭吃完几人急冲冲的回家睡午觉,等着下午三四点下地摘棉花。

    孙俊山跟菊香走前,还去锅屋转悠了半天,带白霜的砖块子全都都给淘弄走了。

    有冰块了菊香睡的格外沉,她起床还是孙俊山拍醒的。

    起来喝了一杯凉开水,带着草帽背着筐跟孙俊山去了棉花地采棉花。

    棉花地里韩大年背的筐都摘了半框了,桂枝跟登福一边采棉花一边拔棉杆子。

    “我们来迟了,”孙俊山跟登福打招呼。

    “不迟,我们也是刚刚来,爹来的比较的早。”

    韩大年背着筐早就采远了,后面说话的声音他没听到。

    沉闷的棉花地里,棉杆子到人的脖子处,周围又是一人高的草,挡的一丝凉风都没有。

    菊香额头的汗顺着脸颊落下来,她抬手擦汗的袖子都湿透了,即使热成这样她依然手快的采着棉朵。

    地里四五个大人采着棉花,原本一天采完的两响地一下午采完了。

    菊香跟桂枝负责把几筐棉花背回去。

    韩大年带着登福跟孙俊山拔棉杆子,拔出来的杆子用绳子捆起来,回头挑回去烧饭用。

    “大哥你们回去的时候,从塘里捞两条鱼,摘几片荷叶回去,晚上烧荷叶包鱼。”

    “知道了,真是想着法的吃!”登福朗声笑着答应了。

    菊香背了最后一筐棉花跟桂枝回去了。

    “大嫂我回去把牛和猪喂了,小鸡进圈里了我在过来帮忙。”

    “你回去忙,我一个人也能忙的过来,”桂枝喜滋滋的挪着棉花筐,头也不抬的跟菊香说完。

    菊香再过来的时候,登福已经送了四条手臂长的鱼回来了,叠落的荷叶在桌子上放着。

    她拿起剪刀端着盆拎着水,出来把鱼清洗出来。

    桂枝一个人在锅上锅下的忙着。

    她端出木炭倒进炉子里点上,鱼改花刀抹上盐腌制。

    又压碎了不少辣椒,洗了一大把葱窝起来控水。

    放上一个锅倒上菜籽油,油温翻开花把葱放进去先是中火熬,后面是小火慢慢熬香,青绿的葱熬到最后都焦脆了。

    捞出来用刀压成粉末,倒进碎辣椒碗里浇上热油,只听磁啦一声,瞬间一股浓香呛辣扑鼻而来。

    拿出鱼用细竹棍叉鱼固定住,开始刷油刷辣椒,放在炉子上两年面烤焦。

    先烤好的两条鱼,包着荷叶扎紧继续在炉子上烤,滋滋啦啦的声音响起,一阵阵荷叶的清香混着鱼香飘满了锅屋。

    另外两条鱼她也是改花刀不过不腌,倒菜籽油烧热,两条鱼扔进去锅里使劲炸至焦香捞出来控油。

    “大嫂把你腌的碎辣椒舀一碗出来,还有你做的豆瓣酱也舀一勺来。”

    “等着,”桂枝拿着碗跟勺子就出去了,没一会带着辣椒跟酱就来了。

    菊香趁着油锅下豆瓣酱和鲜辣椒炒红油出来。

    兑上水把炸好的鱼扔进去大火烧开,勺子不断的舀汤收汁,直到锅里的汤剩的不多了,把腌的辣椒倒在鱼身上盖上锅盖焖五六分钟。

    在起锅盛瓦锅里,剁椒依然在鱼身上不变,她舀了一勺之前熬葱的油加热,浇在辣椒跟鱼上一阵冲鼻的香味煞是好闻。

    “酱也能烧鱼?”桂枝看的目瞪口呆。

    红艳艳的鱼在砂锅里冒着咕嘟咕嘟的泡,辣子香,鱼香,葱香说不出味道,闻的人嘴里一阵阵口水涌出来。

    “鱼腥,用酱烧能把腥气烧没了,在添点辣子开开胃口。”

    桂枝听了心里佩服不已。

    “做了什么好吃的这么香?”登福闻着味来到锅屋问。

    “打水洗洗吃饭,饭菜都好了,”菊香回头笑着回答。

    桂枝端着一锅做好的菜去了院子放好

    菊香拆开焦干的荷叶,两条荷叶烤鱼也好了,送出来放到桌子上。

    登福又从堂屋端了两盘凉拌的菜瓜。

    韩大年看着桌子上吃的,他神色闪了闪,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油辣椒香的,“这鱼做的不错吃着怪开胃的!”

    “还是爹是明白人,”菊香端着一盆汤送出来,笑嘻嘻的跟韩大年说。

    登福跟孙俊山都夹了一筷子,砸咂嘴是好吃,又吃了荷叶烤鱼,感觉还是锅里的热鱼好吃,味道重才有口感。

    桂枝夹了几筷子鱼去旁边吃,辣辣的鱼肉咸津津的有味道,偶尔有点焦脆的鱼肉都透着油酥,真好吃!